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特企业兴衰史

 李强军    行政管理   201000830011

计划阅读数目:

1,泰戈尔《人生的亲征》2,《人性的弱点》 卡耐基 3,《直面内心的恐惧》4,《围城》钱钟书  5,《活着》  余华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第一大卡车生产厂家,也是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厂家。2000年《财富》杂志按销售额评出的世界500家最大企业名单中,福特排名第四。1999年福特公司的营业收入约为162,558.0百万美元。
 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于1903年6月16日,那天亨利·福特和11位合伙人在密歇根州递交了成立公司的申请报告。福特汽车成立后仅几个星期,便向加拿大的一位客户售出了一部A型汽车,从此开始了福特走向世界的伟大历程。十年之间,福特汽车已经销遍欧洲、南美和亚洲。
 福特的产品种类繁多。轿车方面有以经济多用性著称的Ka,嘉年华和雅仕,有林肯·城市那样宽敞舒适的大型轿车,也有象阿斯顿·马丁和美洲豹之类的华贵汽车。大众化的中级轿车有在澳大利亚生产的猎鹰,在北美生产的特使和黑貂,还有如蒙迪欧、康拓和水星环宇那样的世界级汽车。
 卡车方面,福特可提供从逍遥和F系列皮卡,彩虹、助手、全顺、雅客、信使小货车,银河、稳达和水星村民微型货车,以及Expedition、Navugator、伊普拉、Mountaineer和Maverick多用途运动车,一直到F系列,货车和贸易中型卡车,应有尽有。
  福特旗下还拥有美洲豹汽车公司、阿斯顿.马丁.拉贡达公司(Aston Martin LagoneaLtd),并拥有马自达33.4%的股份和起亚汽车公司近10%的股份。福特在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拥有生产、总装或销售企业。福特卡车与轿车的销售网遍及6大洲、200多个国家,经销商超过一万零五百家。福特的企业和员工形成了国际网络,在世界各地从事生产、试验、研究、开发与办公的福特员工超过了37万人。
  福特及其众多子公司组成了两大业务集团:福特汽车业务和金融服务集团。
面对这家每月亏损900万美元的濒于破产的公司,受过高等教育的福特二世清醒地认识到:要挽救福特公司,就得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革,要完成这一改革,单靠自已是不行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批具有全面管理经验的人,只有公司具备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制度后,才能起死回生。为此,福特二世在国内掀起了寻觅人才的活动。经过一番努力,原通用公司副总经理布里奇,通用高级管理人员克鲁索,后来担任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和世界银行行长的桑顿等10位被誉为“神童”的经济管理人才,都被他召至麾下,为重振福特公司效力。贤能上任后,经过调查、研究,决定从领导体制入手整改公司。
由于改革了运行机制,公司的面貌焕然一新。改革的第一年,公司就扭亏为盈,尽管纳税后仅盈余2000多美元。第二年,除掉税款,公司取得了636.7万美元的净收入。1948年,公司净收入达9434.6万美元。1949年,利润为1.77046亿美元。经过几年的努力,福特公司终于保住了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的地位。
当福特公司的发展再次处于高峰时,福特二世又犯了他祖父曾经犯过的错误,变得越来越专横。这时他认为公司的生产、经营诸环节已经理顺,自己已经“毕业”了,毋需左右大将再去“攻城掠地”,若再留用这些招聘来的能人,他们的贡献只会越来越高,功劳只会越来越大,迟早有一天会“功高盖主”。
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1960年,福特二世对布里奇说:“尼恩尼,我已毕业了。”布里奇很识相,趁机引退,不久就离开了福特公司。为福特公司的兴旺立下汗马功劳的10位“神童”,后来纷纷离去,最后只剩下一人。
1968年,福特二世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把公司里一直干得很好,且有崇高威望的总经理米勒给解雇了,由被他延揽过来的通用公司副经理诺森接替,这件事引起公司许多上层人士的强烈不满。诺森在福特公司才上任19个月,也如前任一样,被炒了鱿鱼,由艾科卡取代。艾科卡在福特公司作分部经理期间,领导设计,推出了野马牌汽车,为福特公司争夺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升任总裁后,他大胆的革新、压缩开支、开发新产品、扩大销售量,使福特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获得空前增长。1977年,一年就给公司创利17亿美元,1978年又创利18亿美元,在汽车业创造了奇迹。然而,像艾科卡这样的功臣也遭到了福特二世的猜疑和妒忌,他担心死后福特家族大权旁落。便无情地、毫不考虑后果地解雇了艾科卡,时间是1978年10月15日。
艾科卡在福特公司干了整整32年,其中担任总裁8年,对公司感情至深,他一直忍受着福特二世的种种刁难,包括把他处罚到仓库当小主任,他都没有主动提请辞职,但没想到最终还是被解雇了。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艾科卡惊呆了!他感到愤怒,又异常苦闷。面他的家人、朋友和同事都愤愤不平。美国报纸、电台、电视台都迅速报道了这条重要新闻。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华尔达·克隆凯评论说:“这简直是在读一部关于汽车行业的惊奇小说”。
小福特的花天酒地、昏庸透顶的作风,又一次给福特公司带来灾难。
首先,造就了一个强大的竟争对手。当时,作为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的克莱斯勒正处于困境中,一年内亏损数亿美元,濒临破产的边缘,这当然为福特公司的大发展让出了广阔的市场。艾科卡被解雇后,决心找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同福特公司展开竟争,向福特二世复仇。1978年11月2日,离解雇日不到18天,艾科卡应聘为总经理,他凭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卓越的经营管理才能,使克莱斯勒公司起死回生,渡过难关,又迅速活跃在美国汽车市场上。福特公司自己造就了这样一个强大的竟争对手。
其二,福特公司人才大量流失。艾科卡的记事本上,有福特公司几百名经理级人员姓名以及他们的专业和特长。艾科卡第一个惊人之举就是招募“福特人”。他首先聘请委内瑞拉福特子公司经理格林洛尔德为主管克莱斯勒公司财务工作的副总裁,同时格林沃尔还带来了该子公司财务部经理米勒,聘他为克莱斯勒公司的总会计师。另外,还聘请了福特已退休的销售经理、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负责采购经理等三人,大大增强了克莱斯勒公司的实力。
一大批有经验和一技之长的“福特人”纷纷涌入克莱斯勒公司,使福特公司元气大伤。最后表现在:福特公司亏损严重,陷入困境。在美国汽车市场上,福特公司所占的比例
一年小于一年。1978年占23.6%,1981年跌至16.6% 。从1981-1982年,公司亏损30亿美元,福特公司又面临着新的危机。
1980年3月,63岁的福特二世看到,要挽回自己接管几十年的福特公司昔日的影响,已经不可能了。危机四伏的局面使他清醒地看到,时代发展到今天,继续用那种色彩浓厚的家族经营方式来管理现代化企业,必将在激烈的竟争中灭亡。他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忍痛割爱,,宣布辞掉福特公司董事局主席的职务,把由他掌管达35年之久的业务经营大权,让给福特家族以外的人利普·卡德威尔,由他组织顾问团,采用专家集团的最新领导体制来领导福特公司。这一举动宣告了有77年历史的“福特王朝”的结束。1982年65岁的福特二世根据公司规章制度,正式退休,从此,他和他的亲属除了拥有这家公司40%的股份外,不再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或职员了。这一切对于福特二世来说,当然是令人伤心的,无可奈何的,他难免要发一通“大江东去”的感叹。
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衰史,非常值得人们深思。造成企业衰败的原因很多,但福特公司两代两次的败落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就是老小福特都是在企业兴旺的时候,忘乎所以、不相信任何人,独断专行,甚至猜疑妒忌有能力的人。通病之二,不学习,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特别是企业发达兴旺之时,领导人极易昏昏然,拿经验主义当成万能钥匙开任何锁。当然,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也不乏这类例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衰退与复苏
汽车工业六大传奇人物 Ⅱ
艾科卡用人法则
艰苦奋斗铸就辉煌——重读《艾科卡自传》有感
学会接受失败东山再起
承担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