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络辩证分几个层次(内有资料)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悬灸是对艾灸的最高致礼

立志做一个健康守门人

▲ 草农先生

经络——穴区带疗法

人体某一区域,呈带状分布称为“区带”,在「区带」内有敏感点(或压痛点)出现,即是区带内穴位,故称为“穴区带”。由于这种「穴区带」和经络学说密切相关,是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总称为“经络穴区带”穴区带分布,在人身表面一定范围内,并代表了体内相关疾病的反应区;采用针刺、按摩、药物注射、埋针等方法:可消除穴区敏感现象使得疾病减轻或痊愈。如果发现敏感点移动,应追寻敏感点而针之;这就是「经络穴区带」疗法,本法适宜内,外,妇,五官,皮肤,神经等科多种疾病且简便易学不需记穴配穴,见效快,疗效高,便于在基层推广。

经络——穴区带定位

经络——穴区带是在十二经脉和十二皮部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十二经脉是纵行线状分布络脉是呈网状联络于经脉之间,而皮部则呈面状广泛分布于体表。由于皮部是经络——穴区带定位经络—穴区带是在十二经脉和十二皮部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十二经脉是纵行线状分布,络脉是呈网状联络于经脉之间,而皮部则呈面状广泛分布于体表。由于皮部是经触诊方法及部位,络在体表的分布部位分区,因此可依照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经脉,而绘制十二皮部在人体前面和后面的分区概貌。

从皮肤感觉的节段性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到十二皮部分区,都表明体表与体内脏腑组织有一定规律性的联系,而经络,穴区带也是体表敏感点对体内生理,病理和脏腑组织功能变化的反映处,若把同性质的敏感点联起来,就星带状分布每一带包括很多穴位,这些穴位区域就是穴区带,把它与体内关系的规律归纳出一个整体的分布概况。此即经络——穴区带因此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主要是在其区内找出敏感点,通过敏感点再去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选点取穴的方法

经络——穴区带疗法取穴的原则是:按 带 找 点 以点为穴,临床最常用的是指压法定穴遇不合作的患者,也可用痛点探测器选穴,对痛点的选定如果出现少数的敏感压痛点,选穴当无困难,若同时出现多个压痛点则须辨清是一病出现的多个敏感点,还是几种病同时出现的多个反应点如为后者,一般先选主要痛点进行治疗针刺之后其他未刺痛点,也随之减轻或消失症状得到改善。临床中有时还会出现痛点转移现象,即痛点在同一区带内不超过5~9厘米范围内移位,少数患者是痛点跨区带转移:即原来穴区带内原压痛点完全消失,而在相关的区带内出现新压痛点,治疗时应当倍加注意。

躯干前面诸穴区带主治

我们用拇指或者食指指腹以均匀的力量由轻渐重沿有关经络线往返移动进行按压、触摸、滑动、仔细检查经络穴位有无压痛及呈条索状、圆形、扁平或梭形结节的阳性反应物,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各部位的形态变化,如肌腹隆起或凹陷、皮肤色泽及温度的变化等。触诊检查的部位一般是腰背部、胸腹部、和四肢部位。腰背部位重点第1侧线:就是脊柱两侧的华佗夹脊背穴。包括各种热气穴(一般反应内脏的炎症病变),以及第二侧线:背部内侧膀胱经,内脏相应的背俞穴。第三侧线是外膀胱经也是脏腑的相应穴位。

胸腹部触诊以脏腑的募穴为重点,四肢部则沿经络循行路线重点触摸郄穴、原穴、合穴以及下合穴等。

反正记住:一点,一区,一面,一条。在这个方向去寻找就可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经络穴位系统知识
[转载]中医推拿按摩理论基础
全方位经络穴位学习,让自己成为健康养生专家!
腧穴
人体经络
梅花针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