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假来啦!教你如何用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给孩子一个充实快乐的假期
有温度 有思想 有广度
就等您来关注

安静阅读 享受时光

                                                      
                          文/雾中风景

寒假、春节陆续来到,孩子不用上学,平时忙于工作的父母也即将迎来休假。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多了起来。最近,身边的爸妈都在讨论:孩子过寒假,我应该怎么陪伴他,让他既不会虚度这段时光,又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亲子陪伴”。

前几天刷朋友圈,看到一位年轻妈妈在感叹养育之苦:

“都说做妈妈的要花时间陪孩子,读三年级的女儿每天做作业时,我都坐在她旁边,督促她、教她做题。不论她作业做到多晚,我都陪她一起挑灯夜战,从来没有怨言。可是她的成绩没提高多少,而我一管她学习的事她就不乐意。为了她学习上的问题,我没少冲她发火,现在女儿对我不比以前亲了……”

不难想见,这位妈妈有多么失望、失落,她一定委屈极了——自己一天天含辛茹苦地陪伴孩子,可孩子并未从中获得进步;更糟的是,孩子没有因为被陪伴而与自己更亲近,反倒是这番苦心让母女俩的心离得更远了……

这位妈妈的遭遇引人深思:父母到底该怎样陪伴孩子,才能让他获得真正有益的成长;才能在亲子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情感依恋?其实,我们想要实现优质的亲子陪伴并不难至少有以下三个办法值得一试。

01

孩子一起读书


相关研究表明,3~8岁是获得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对日后的学业成就有积极影响。
可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尚不能独立阅读、学习,需依赖父母的指导和陪伴,进行“亲子共读”。在共读中,孩子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通过与父母的交流切磋,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父母与孩子之间也经由共读搭建起一座情感互动的桥梁。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导演周轶君采访了不到八岁的李若白。李若白小小年纪已读过很多书,尤其对历史感兴趣。他回答问题条分缕析,逻辑和语言组织能力远在同龄人之上。他评点历史人物,说得头头是道;总结东西方的文化成就,也说得有理有据。那么,这个“小学者”是如何炼成的呢?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六集,李若白)
答案就是“亲子共读”。
李妈妈会常和李若白聊人生的哲理,每天晚上给他读大师的绘本,李爸爸会给他读中国地理。频繁的亲子共读和交流让这个孩子从小接触到丰富的知识,有了开阔的眼界,并懂得独立思考,能分析、理解繁杂的材料,从中提炼和总结自己的观点。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不该只局限于学习成绩的好坏。毕竟,学业只能让孩子完成一部分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广泛的阅读则会带给他更宽的知识面,让他了解和认知更大的世界,帮他建立人生价值观的雏形,提升他的人格素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现在起陪孩子读书,可以为他的个人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使他能在羽翼丰满后,自信而独立地迈向更宽广的人生。
趁着寒假有空,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翻翻书页吧!

02

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


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很多家长陷入了焦虑。说到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当其冲考虑的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年幼的孩子肩负了太重的学习压力。凡有时间,家长都陪着孩子待在房间里,拼命学习书本知识。父母和孩子很少手牵手走到户外,嗅一嗅花草树木的芬芳、领略日月山川的壮阔。
孩子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乍看没有什么用处,但恰是这样的“无用之举”兴许会影响他如何看待世界,影响他对于生命的感受。
在音频节目《你好,童年》里,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回忆了儿时仰望星空的深刻感触。年幼的李老师和妈妈一起走夜路回家,天太黑,她害怕。妈妈看出了她的恐惧,就对她说:“你看上面有牛郎织女。”
小姑娘抬头看见一片黑乎乎的天空上点缀着许多星星。妈妈指给她看银河在哪里,虽然她找不到,但她非常专注地聆听妈妈跟她讲述天空和银河。
这个看天空的夜晚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成年之后的李玫瑾有一个发现:很多由父母跟他聊过天空的孩子,后来都成了很有思想的人。
(注:看理想APP音频节目:《你好,童年》第一集)
我们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让李老师对这个普通的观星之夜记忆犹新,以致数十年之后的今天,当她向我们娓娓述说这段经历的时候,语气里依然充满了惊奇和留恋?或许,如李老师自己所说,是天空给了童年的她一种 “无边无际”的感觉,妈妈让她在无边之中寻找银河,特别地引起了她的遐想;又或许,是那一次与宇宙的“相遇”让她在瞬间对世界产生了不太一样的感觉,唤起了她心中遥远却温柔的震撼?奇妙而难以言喻。总之,有一些变化在这个仰望天空的孩子身上悄然发生了……
学哲学出身的李玫瑾老师将哲学的发展史总结为三步:自然——社会——自我。这也是人认识世界的路径,它和孩子的成长过程是相通的。
所以在孩子年幼时,尽量不让他错过接触和感受大自然的机会,才是顺应了孩子自身的天性和他成长的规律,因为正是来自于自然界的感性经验,构成了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基础。
在节目中,三位嘉宾都谈到了同一种人生体验:如果父母陪伴幼年的孩子一起看了某个奇异的自然景象,若干年后孩子长大,可能不再记得自己与父母间的生活琐事,也不再记得很多知识,但他曾与父母一起看到的那个神奇的瞬间,却很可能一直留在他的脑海里……
人的记忆之所以会形成这样奇妙的经验,正说明了亲子陪伴的巨大魔力。作为家长,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孩子的意义就是“我在”——不是“我们做了些什么”,也不是“我教会了你什么”,而是“我在你身边,我们在一起”。这样的“在场”会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里反复回味……
所以,父母记得多带着孩子外出走走、看看吧,哪怕只是与他并肩站着,静静地观赏一朵花,仔细地聆听一场雨,也是父母在赐予他犹如甘霖般的生命滋养,并给了他美好的童年记忆。
寒假里,与孩子一起,来一场自然观光之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03

最好的陪伴,是父母无条件、有原则的爱


2019年4月,一则“17岁少年在母亲面前跳桥自尽”的新闻令大家痛心疾首。面对母亲喋喋不休的严厉批评,少年在极短的时间内激情地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达到了顶峰。目睹着母亲决不理解、决不宽容的狰狞面目,他知道自己此刻最想要的支持和爱,母亲永远也不会给!
对于一个尚且年少的孩子,还有什么比 “妈妈一点也不爱我”更令他感到人生幻灭……?
当时网络上关于这则新闻事件的讨论沸沸扬扬。众人为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扼腕痛惜,也有许多人,对少年遭母亲恶语伤害后的绝望心情感同身受:

在知乎上偶然看到一位妈妈讲述了自己与儿子之间的一件小事,作为对以上新闻的回应。
她的故事令人动容:
四岁的儿子和他爸爸下棋,开始儿子手气很好,势如破竹连赢三盘,每次赢了棋,他都拍手称快,很兴奋。下到第四盘,终于爸爸赢了一次。爸爸当然高兴,可儿子不干了,脸色陡变,用小拳头连连地打爸爸,滚在地上不起来,大哭大闹耍起了无赖……
这时,一直在旁边观望的妈妈出场了。她先把儿子揍了一顿,等他终于止住了哭闹,就跟他讲道理:输了不要紧,但要输得起!不是每一件事都会顺着你的心意,好运不总在你这一边,老天也会让别人得到一点好处。
接着妈妈要求孩子去向爸爸道歉。儿子听后,提出要妈妈替自己代行道歉之礼,妈妈拒绝了,她解释给四岁的儿子听,为什么他必须亲自去道歉。听了妈妈的道理,儿子点头答应了。
这时候,重点来了,妈妈如何反应呢?她一边夸儿子是好孩子,一边立即把儿子拥入怀中,亲吻他的脸颊,在他耳边说“我爱你。”然后儿子也亲一亲妈妈,对她说“我也爱你。”这个和解的场面,暖意融融,非常动人。
看看当孩子做错事时,这位妈妈是怎么做的:惩戒——批评、引导——留意孩子的反应——再引导——肯定他的转变——表达爱和支持。
一般来说,凡负责任、有理智的父母,教育孩子大都少不了惩戒、批评、引导这几步。这位妈妈的做法之所以值得称道,是因为她充分认识到了:“温度” 才是家庭教育应该抵达的落点——只有父母勤于表露对孩子的认可和爱意,才可以带给孩子永不枯竭的安全感和精神慰藉。
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一定是精神上永不缺席的“相依相偎”,是父母无条件却有原则、又有温度的爱。
“无条件”意味着无论孩子做错什么,无论孩子发生什么状况,父母都会无条件地接纳他,让他感到支持和爱,知道父母永远是他的精神后盾。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无条件的爱”,不是说在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能惩戒、批评他,反而要处处依顺他、宠溺他——这就涉及对“爱”的另一个要求:有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爱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惩戒,用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引导孩子修正他的观念和行为。这才是成熟父母的作为。
寒假期间,孩子与父母共处的时间变长,彼此互动也更加频繁。父母难免对孩子的行为 “看不惯”,这让寒假成了“亲子矛盾”高发的时期之一。所以,大家更要注意,在我们对孩子进行批评、引导的时候,不要忘了让孩子知道“我爱你”。
说到父母该怎样向孩子示爱,这其实没有定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孩子始终在期待自己能被父母无条件地爱着。
  因此,父母要懂得在平凡的亲子互动之中,随时投入对孩子的关注和情感,并在那些动情的瞬间,让孩子体会到这样的意思:
孩子,如果你犯了错,改正就好;
如果你不够完美,在进步就好;
不论你多么平凡乃至平庸,你永远都是爸妈挚爱的宝贝。既然上天派你做我们的孩子,我们就是你永远的倚靠,家里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相信每个在深厚的舐犊之情中长大的孩子都会倍感幸福,这幸福,要归功于每个用“爱”守护他们成长的父母。身为父母,不离不弃的爱,是我们能给自己孩子最好的陪伴。这份陪伴,更会给他一个充满依恋、不会孤独的人生——一个有爱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的一生!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可以治愈一生的童年,而不必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出于这样的期许,我们才要好好地陪孩子长大;我们才会明白,给孩子的每一份“陪伴”,都值得认真对待。
从这个寒假开始,让我们一起,给孩子一份更充实、更温暖的陪伴吧!
 
作者简介

作者:雾中风景, 热爱阅读、电影、写作。关注教育,会从切身体验和社会热点出发,结合阅读、观影经验,探索家庭教育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爸爸一定要教给孩子的十件事
5种方法让孩子感受爱
这样惩罚孩子,不打不骂,效果更好
纠偏纠错常惩戒
妈妈被儿子关在阳台数小时,母爱把孩子娇惯成精,必结恶果
你对孩子做的6件事,孩子能记一辈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