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成教育 润物无声——一节“道德与法治”课的感悟

心若安详  天地自宽

作者 | 解西凌

首发 | 安详心世界(axxsj6)


周二的下午,我上了一节难忘的道法课(道法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简称)。

课堂上一个小男孩的举动令我担忧。这个小男孩长得白白胖胖,圆脸大眼睛。在他的课桌上摆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堆得满满的,不留一点空隙,反正是根本看不见桌面。我看了一下,课桌上有一本数学练习册,两本英语本,还有大约四五本课外书等等,堆得像小山一样。小男孩手里正拿着几张复印的道法试卷,卷子黑灰色的,皱皱巴巴的,卷子上还有不少褐色的印渍,一圈一圈的。小男孩把卷子放在像山一样高的书本上写字,我不知道在凹凸不平的东西上怎么写字,我看看了他写的字,大约有十颗字,为什么称“颗”呢?字写得跟小枣子一样大,还有三颗字歪歪扭扭地爬到了卷子中的题目上了。我吃惊了,这是一个四年级学生了,怎么会这样?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把多余的东西放在抽屉里?小男孩白皙的脸上顿时红了,赶紧低下了头,沉默。他同桌急忙告诉我说,他的抽屉里塞得满满的。我再看看小男孩,他哭了。下课了,我把他抽屉里的东西掏出来里,好家伙,乱七八糟,什么都有,写过的本子和没写过的本子,还有各种练习册,有一本字典,真得把抽屉塞得满满地,掏出来的东西,没有一本是平平展展的,皱巴巴的像扇子,但没有扇子褶得那么整齐。我又看了看他的同桌,这也是一个长得面目清晰的小男生,皮肤稍稍有些黑,小眼睛,四方脸,比这个皮肤白皙的男生个子矮了一些。这个小个子男生,课桌上只摆放了一本道法书,一份道法试卷,而且卷面书写得干净整洁,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像小鸟一样飞出了教室。这时候过来一个大个子女生,她对我说老师我和他是邻居,我们的妈妈都是好朋友,我帮他整理东西吧。因为我还有一节课,我说那我就替他谢谢你了。

回到办公室,我沉思了好久,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啊!为什么同样都是同年级的学生,同一个老师上课,学生的行为习惯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反思其原因,一是家庭因素的影响。家长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孩子从小缺乏自主意识的教育和影响;其次,家长代办较多,认为孩子小不需要自主能力的教育,当长大了一切就都会了;认为只要孩子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成绩好就可以了。二是教师观念的因素。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眼中只盯着学生的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只管低头讲课,只管催促学生完成作业,而且必须做到“一刀切”,没有考虑到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那些缺乏自理能力的学生在老师“快点,再快点!”,“别磨磨蹭蹭了!”的喊声中,就力不从心了,就手忙脚乱了。今天的道法课上,从一个小小的摆放东西的细节中可以看出做人的行为,如果一个人东西摆放得有条不紊,那么他做事情一定会安排得周密细致,学习成绩也不会差的。我们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成就事业,好习惯能使人心想事成,坏习惯可以让你一事无成。小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如果任其自由生长,不加节制,就会长出许多枯枝烂叶,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就是园丁,从小就需要给予孩子良好的“塑形”,剪去多余的枝叶,一点一点的积累,长大了才能成为一棵粗壮的树木,也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首先孩子要学会自立。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志,减少对他人的依赖,也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在家里,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扫自己的房间,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学习上,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心理上要独立。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去考虑问题,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能独立思考问题,能有主见,从而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

其次,小孩子好习惯养成至关重要,但也并不是一蹴就成,需要持之以恒而不可一曝十寒,长时间的训练后方可养成习惯,然后才能达到习以为常的目的。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折腾,是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旅途走得平稳顺畅,所做的储能蓄势的准备,让他们踏入社会后,在风雨人生中,充分实现人生价值。因为人生漫长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困难也得靠他们自己解决。总有一天,他们要面对这个社会,担负家庭的责任。尤其是男孩子,对于一个未来的男人来说,吃苦耐劳是他的立世之本,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注定难以面对日益竞争的社会竞争。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德育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为重点。可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无疑成了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才可能有好的行为,有好的行为,才有可能有好的习惯。理想是人们奋斗的动力,是指引着学生向正确的目标前进的航标,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课堂教学才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的主阵地。因此,我在道法课上结合相关的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交流谈心,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罗列出来,并一一对照,并说说你从这些好习惯中获得了哪些益处?并反思一下自己身上好有哪些不好的习惯,这对你及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亲带来了哪些坏处?学生们各抒己见,通过对自己切身体验的回味,通过相互比较,学生能从内心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愿望,下定改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决心,才能有一次次坚决的行动,好习惯才能逐渐形成。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最突出的、普遍的问题,以此为话题展开讨论,如“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活动中,让不同的学生进行发发言,谈谈自己是怎么做的,有哪些好的办法或还存在哪些困惑?同学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都能够主动地献计献策。对于那些在这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的学生来说,他们更是苦不堪言,哭笑不得,常常是取一本书会带出无数本书,甚至整个抽屉里的东西全都抖落出来,还是找不到需要的书本,老师都开始上课了,他们的脑袋还在抽屉里找东西,常常是脸红脖子粗的。有的学生说整理书包最关键的是要把常用的书籍和不常用的书籍分开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课桌内出现凌乱的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把一些比较软的试卷之类的纸张给它装订上书皮,或者放在一个文件夹里,以便保存,不容易弄坏;做得好的学生在讲台上具体给同学们操作,并且让他们演示一下怎么清理书包里的文具,再按照自己喜欢的好方法把书包整理好。最后我让全班同学把经过通论后形成的好习惯书写在课本扉页上,以便常常对照,坚持不懈地做好。

经过讨论,学生们一致认为,对具体的好习惯要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培养做事认真细致的好习惯,爱护书本,做笔记一丝不苟,不涂抹乱画;二是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课堂专心听讲,及时复习巩固,善于思考、质疑;三是勤学好问,独立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同时还需要家校合作,尤其是家庭生活才是学生养成好习惯的主阵地,我们时刻与家长密切配合,耐心沟通,根据个别,制定目标,逐步提高自律能力,而且定期召开家校联谊会,让家长监督、敦促,并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其次,道德与法治课正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存在的不良行为问题,因此,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出一些良好的的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如榜样法、反复练习法、激励法、惩治法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生活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培养,要靠长期的坚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收获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三年来的疫情防御,让我们感受到了自主独立的生活习惯是多么的重要!我想每一位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为之努力和奋斗。当有朝一日,我们看到孩子们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写一篇流利的文章,整理出一个有条不紊的房间,做几样拿手好菜,成人成才,我们何尝不欣喜若狂呢?

作者简介:解西菱,山西稷山稷峰镇西街村人。河津市第四小学教师。喜欢阳光,热爱大自然,偶尔写点小品文。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叫做安详。心若安详,天地自宽。文章首发安详心世界(ID:axxsj6)。转载授权请联系小编渐渐微信号:bdgj66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案例」一例初中生重度抑郁、重度社恐伴幻听的干预方案及过程
《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
二上道法学科教学总结
[父母规]署期如何帮孩子培养好习惯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