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木匠半夜路过墓地,随手用泥堵坟头窟窿,因此躲过一劫

北宋时期,清河县有一个木匠叫夏枸杞,他没读几年书,就因家境贫寒辍学。后来一直跟着父亲走江湖,因此学了一手精湛的木工活,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

夏家祖孙几代都是做木匠的,当初夏父给儿子取名时,就是希望对方和名字的寓意一般,“平安长寿,正义勇敢。”

枸杞,被民间誉为“长寿果。”另外它还是一种珍贵的药材,所以在民间颇受欢迎。

道书言:千载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未审然否?颂曰:仙人杖有三种:一是枸杞;一是菜类,叶似苦苣;一是枯死竹竿之色黑者也。

关于枸杞,曾经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天一个西域商人夜晚借宿客栈,见一个女子打骂老者,于是他便上前劝阻道:“你何故打骂老人家?”

这个时候女子却瞪了商人一眼,呵斥道:“我训自己的孙子,与你何干?”

商人闻言大吃一惊,原来面前的女子已200多岁,被打骂的老汉却已经九旬。老汉之所以受责打是因为不肯遵守族规服用草药,弄得未老先衰、两眼昏花。

商人惊诧之余忙向女寿星讨教高寿的秘诀?女寿星见他一片真诚,便告诉他自己四季服用枸杞,因而鹤发童颜,平安长寿。

夏枸杞自从手艺学成之后,便经常被镇上的大户人家请去干活。这一天他正在门口刨木,父亲抚着胡须走过来说道:“孩子,你知道手艺人,最需要注意什么吗?”

夏枸杞想了想说道:“爹爹以前说过,手艺人需要文化修养,可是我读书不多,容易露怯。”

夏父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做手艺,一定要有文化,手艺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可是这里的文化修养和读书多少无关。”

夏枸杞有些不解,忙问道:“那爹爹说的文化修养是什么?”

夏父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文化是深入骨髓的内涵,它无时不刻不影响着你的行为举止。学手艺是为了谋生,而真正的手艺人需要“工匠精神”,要有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专注,生存下来可不仅仅是做手艺那样简单。”

夏枸杞深有所思地说道:“爹爹,我明白了,您是说学手艺要先学做人。”

夏父欣慰地一笑,转身向屋里走去。如今他已经老了,将来的路只有靠对方自己去走,他既作为父亲,又作为师傅,言传身教的责任已经做到了。

这一天,镇上的柳员外父亲过世,派人请他去镇上干活。临走前夏父叮嘱道:“这里去镇上有二三十里路,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你切莫走错路。”

“爹爹放心,现在天色还早,我走大路。”夏枸杞说完,收拾一下工具就出发了。

夏父看着儿子离家的背影,叹了一口气说道:“年轻人总该吃些苦头,否则不知道生活不易。”

夏枸杞一早出发,不到晌午就到了镇上,问过几个路人就找到了柳府的位置。只见柳府气派恢宏,门口两座石狮子彰显着柳家在镇上的身份地位。

在门口迎接夏枸杞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对方见夏枸杞站在门口向里张望,便走出来招呼道:“你就是老爷请来的木匠吗?”

夏枸杞点了点头,将背上的工具放下来说道:“正是,您如何称呼?”

男子见来的工匠如此年轻,便有些轻视道:“你做过哪些活,可知道今天是给谁打寿材吗?”

夏枸杞一愣,没想到对方这般无礼,便冷着脸说道:“家父是夏季礼,这柳宅以前就是他做的,近来因身体不适,才让我来一趟的,柳老爷若是放心不过,我这便回去。”

对方见夏枸杞要离开,脸色有些缓和地说道:“我家太爷过世,这下葬的时辰可不能耽误,你既然能行,便来试试吧。”

夏枸杞没有说话,跟着对方向柳家后院走去,只见柳宅四处挂着白布,来往的下人头戴白巾匆匆忙忙。

原来刚刚迎接他的人叫柳三,是这柳府的管家,而柳家是镇上的大户人家,据说柳太爷曾经是个举人,因此柳家下人便觉得高人一等。

到了后院以后,柳三说道:“你在这等着,我去通知老爷。”

夏枸杞见对方说完转身就走,别说连泡热茶没有,就是连个凳子也没端来,直接把他干晾在此地,气得脸色一变,心里想道:“如此傲慢无礼的人家,我也是头一回见,看我怎么惩治你们。”

过了一会,柳员外赶过来,见夏枸杞站在那里生着闷气,便斥责旁边的柳管家:“柳三,你怎敢怠慢夏木匠,快去请茶。”

夏枸杞见这柳老爷还算客套,脸色稍有缓和,便在对方的要求下,给柳太爷打了一套寿材。

寿材打好以后,柳员外看了甚是满意,便让柳三结工钱。柳三拿了一半工钱说道:“老爷说了,你既是学徒,这工钱自然少一半。”

夏枸杞忙解释道:“柳老爷误会了,我已经出师了,这工钱理应和大师傅一般。”

“老爷已经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别不识好歹。”柳三呵斥道。

夏枸杞没有办法,只好接过对方递过来的一半工钱转身离开,不过他走出柳宅时,回头望了一眼,嘴角却勾起一抹笑容。原来他刚刚打寿材时,已经悄悄做了手脚。

夏枸杞走后,柳三有些不解柳老爷为何前后判若两人,便问道:“老爷,一个小木匠,您之前何故对他客气。”

柳老爷冷笑道:“你可别小瞧了木匠,他们的手段可多着呢,倘若打寿材之前不客气一些,谁知道他背后怎么害你。”

柳三听完豁然开朗,还是老爷高明,既让对方老老实实把活干完了,最后工钱还扣了一半,对方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把苦都往肚里咽了。

不过夏枸杞可不这么想,其实他早就瞧出了柳家不是善人,一个柳府管家如此不知礼节,说明主子平时缺少管教,再有就是故意纵容这般胡来。

上梁不正下梁歪,身为木匠的夏枸杞又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他打寿材前,就是想试探一番,如果自己看走眼了,他就想个办法提醒对方,等柳太爷入葬时需要注意什么,倘若对方翻脸不认人,他也没必要做这个老好人了。

据说在古时有三种人是万万不能得罪的,分别是接生婆、挖坟匠和木匠。而木匠作为八大匠之首,主人家向来对其非常尊重。

因为古时的房子大多是木制的卯榫结构,盖房子和添置家具都依靠木匠,且木匠的祖师爷鲁班。

据说当年鲁班留下来的《鲁班经》记载了诸多风水秘术,因此那些主人家都怕得罪木匠后,对方在给自己做工时使什么坏。

夏枸杞在打寿材时便做了一个手脚,如果柳员外是个孝子倒也罢了,倘若不是个孝子,入葬那一天寿材就会裂开,到时候定会让柳员外在人前出糗。

夏枸杞回家时天色已经不早,如果走大路的话,回家得半夜三更了,于是他便选择了小路。

“爹爹说,小路有鬼,我才不信哩。若是真有鬼,定让它瞧瞧我的厉害。”夏枸杞在岔路口时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选择了向小路走去。

走了一半路,天色就已经黑了,夏枸杞本来以为小路能快些到家,走过就后悔了。原来小路崎岖不平,到了夜晚视力不佳,到处都是坑洼难以下脚。

“算了,天色反正已经黑了,我还是歇一会儿再赶路吧。”夏枸杞走累了,将工具箱放到地上,坐下来喘了口气道。

等他一屁股坐下,马上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低头一瞧,才发现自己坐在别人的坟头上。

“咦?有个窟窿,看来这人家出了不孝子,真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自己知啊。”夏枸杞感叹了一句道。

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因为自古起,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时,便有清明扫墓的说法。如果家里有孝子贤孙,那么墓地必然是每年经过修建和打扫的,倘若子孙不孝,墓地就会变成一块荒凉土丘无人问津。

夏枸杞在附近找了一块泥土填补在坟头的窟窿上,然后又跪在地上拜了拜道:“这下好了,你安心走吧。”

等休息差不多后,夏枸杞起身继续往家走去,可是走了一段路后,他就发现一丝端倪了,忍不住嘀咕道:“奇怪,怎么又绕回来了。”

原来走了半天,他又回到了刚刚休息的地方,显然是已经迷路了。就在他发愣时,身后一道黑影伸出利爪向他抓来,口中冷笑道:“好你个小子,竟敢暗害我,现在就拿你祭灵。”

“你是谁?”夏枸杞看着披头散发,如同魑魅的男子,神色慌张地问道。

“他是柳家太爷,你快走!”就在魑魅的攻击转瞬即至的时候,刚刚那座坟头冒出白烟,一个女子突然挡在前面。

“你也是魑魅?为什么要救我?”夏枸杞看着挡在自己前面的女子,有些不解地问道。

“我叫小莲,当年被柳家父子玷污,后来我去报官,却不想被他们害了性命。因为坟头有窟窿,阴间判官大人告诉我,只待有缘人帮我申冤,惩治这些恶人。”小莲解释道。

“小莲,想不到死了还能碰见你,那就让我们在阴间做个伴吧。”柳太爷冷笑一声说道。

“快走,柳家烧的纸钱多,我一个孤魅没钱没势,不是他的对手。”小莲回头喊道。

“哈哈哈,想不到这阴间和阳间一样,有钱的感觉真好。”柳太爷大手一挥,不知从哪又窜出来几个黑影将小莲和夏枸杞围在了中间。

“给我抓住他们!”柳太爷一声令下,那几个魑魅便一拥而上。

“哼,阳间作恶没人管,如今变成厉鬼,我岂能容你撒野。”夏枸杞一脸严肃地说道。

“砰!”小莲与对方几人刚交手就被击飞了,看来这些人为了利益,根本不择手段。

“恩公,快走。”小莲冲着夏枸杞喊道。

“是我连累了你,我怎么能一走了之呢。”夏枸杞将工具箱放下从里面拿出墨斗屈指一弹,一道青光击打在几个小鬼身上,对方发出嘶吼之声。

“青天白日墨斗,怎么可能!”其中一个小鬼看见夏枸杞手里拿的墨斗后,顿时惊呼一声。

“没想到你还有点见识,当年我祖上就是给开封府建房子的木匠,这墨斗便是文曲星开过光的,今日对付你们这些小鬼绰绰有余了。”夏枸杞看着对面几个小鬼说道。

此言一出,几个小鬼立即慌住了,他们为了钱可以帮忙,可是也不想弄得形魂俱灭,永世不得超生。于是他们看向柳太爷问道:“柳爷,现在怎么办?”

“哼,我们走!”柳太爷分得清当下局势,不过报仇也不急于一时,只要他有钱,就不怕找不到能对付这青天白日墨斗的阴间魑魅。

待柳太爷走后,小莲赶忙跪下叩谢道:“多谢恩人出手相助。”

“快快请起,今天是我连累了你,若不是为了救我,你也不会受伤。”夏枸杞赶紧扶起对方。

“恩公,我有一事相求。”小莲哭着说道。

“你且说,只要我能帮上的,定不推辞。”夏枸杞向来热心肠,他眼看小莲身世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

“我家住在石林村,村中有一个老父亲和姐姐,老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姐姐如今不知有没有嫁人,他们还不知道我已经去世,麻烦恩公帮我捎个口信,就说我已经嫁人了,路途遥远回不了娘家,有机会一定回来看他们。”小莲哭着说道。

夏枸杞一听,不免有些感伤,这小莲的身世也着实可怜,想到这里,他更加痛恨柳家父子,也不知道有多少像小莲这样的可怜人惨遭他们毒手。

“小莲你放心,口信我一定带到。”夏枸杞答应道。

“恩公,我生前搜集了柳家父子犯罪的证据,我把它藏在前面二里处的破庙那里。”小莲提醒道。

“好,若有机会,我一定替你们申冤。”夏枸杞语气非常坚定,既然这件事让他碰上了,他怎么也要管到底,否则对不住父亲的敦敦教诲。

小莲叮嘱了几句后便消失不见了,夏枸杞对着坟头说道:“小莲,你一路走好,我既然答应你了,一定会做到。”

“恩公,谢谢你。”小莲的声音在夏枸杞的脑海中响起。

夏枸杞收拾了工具就继续出发了,本来是往回家的方向,他想了想还是先去一趟石林村,说不定小莲的家人还在焦急的等着呢。

他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天亮的时候到达石林村,跟村里人一打听,很快找到了小莲家的地址。

看着面前的破草屋,夏枸杞忍不住一阵唏嘘,这世道穷人怎么活下去呢?

“公子,请问你找谁?”这时,一个女子端着木盆在夏枸杞的身后问道。

“哦,请问这是小莲家吗?”夏枸杞语气温和的问道。

“你认识我的妹妹吗?她现在在哪?她过得好吗?”原来说的女子正是小莲的姐姐。

“她过得很好,你们放心吧。”夏枸杞说道。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走进了屋里。进了屋里,夏枸杞一眼就瞧见躺在床上的老汉,对方应该就是小莲的父亲贺老汉。

“咳咳咳……小兰,是来客人了吗?”贺老汉剧烈咳嗽着,颤抖的身子想翻过身来。

夏枸杞见状连忙去帮着对方撑起身体,一旁的小兰说道:“爹,这位是夏公子,他认识小莲。”

夏枸杞见贺老汉看过来,连忙将小莲那番说辞讲了一遍,贺老汉听完老泪纵横的说道:“只要小莲平安无事就好,路途遥远,回不回来不重要,捎个信报平安,我就放心了。”

聊了一阵后,夏枸杞准备辞行了,贺老汉连忙喊道:“小兰,你送一下客人。”

小兰应了一声,将夏枸杞送到门口,她突然喊住对方问道:“你跟我说实话,小妹她究竟怎么了?”

原来小兰是个心思细腻的姑娘,刚刚夏枸杞说话时吞吞吐吐,眼神涣散,她就看出了一丝端倪。

夏枸杞知道那些话瞒不过对方,便将对方拉到一边,说出了小莲的遭遇。

小兰听完之后,差点晕倒过去,幸亏夏枸杞在一旁扶住她。

“我的小妹,你死的好冤呀!”小兰痛声哭道。其实她心里已经有一千种猜想,可是当真正听到这个消息后,她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孩子,你刚刚说什么,我的小莲她怎么了?”这时,贺老汉拄着拐杖,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

原来夏枸杞刚刚说的那些话,贺老汉根本没有相信的,或许他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如果小莲没有出事,肯定会回家的,不可能连家人都不招呼一声就嫁人了。

夏枸杞有些自责,他答应小莲要隐瞒这个真相的,可是眼下却是瞒不住了。看着贺老汉一家人如此伤心,他郑重地承诺道:“你们放心,我一定会给小莲申冤的?”

就在夏枸杞辞行时,小兰突然背着包袱跟了上来,他连忙问道:“你跟着做什么?”

小兰看着他说道:“爹爹说了,小莲的事情不能麻烦恩公一个人,他让我跟着照顾恩公。”

夏枸杞心里一股暖意流过,之前聊天中,贺老汉问过他是否婚娶,看来贺老汉是想将自己的大女儿小兰托付给他。

夏枸杞突然意识到什么,跟小兰回去一看,果然发现贺老汉已经离开人世。原来贺老汉之前爬起床来是回光返照,他之所以一口气没咽下去,就是为了等女儿小莲回家,当得知小莲已经遇害,他终于挺不住最后一口气了。

小兰得知父亲的良苦用心后,伤心的大哭了一场,在夏枸杞的帮助下将父亲安葬后,便跟着对方离开了家乡。

夏枸杞担心自己长时间未归,家中父亲牵挂,便带着小兰回到家中。夏季礼见了小兰很是喜欢,叮嘱儿子不要辜负了这么好的姑娘。

得知小兰一家的遭遇后,夏季礼同样义愤填膺。在夏枸杞准备去破庙取证据时,他特意叮嘱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你去报官时可要留意了。”

因为这一趟非常凶险,几经劝说后,小兰终于答应在夏家住下来,等待夏枸杞的好消息。

夏枸杞离家后直奔破庙,拿到证据以后,刚走出破庙就被一帮阴间小鬼给包围了,只见柳太爷在一群小鬼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小子,今天你的死期到了,还想跟我柳家作对,你一个穷小子凭什么?”柳太爷讥笑道。

哼,我凭的是公理之下,正义不朽。”夏枸杞冷哼道。

“是吗?在这清河县,我柳家说的就是公理,代表的就是正义。萤火之光也敢与皓月争辉。”柳太爷满脸嘲讽道。

等话音一落,那些小鬼一拥而上,似乎要将对面的夏枸杞四分五裂。

夏枸杞见这些小鬼向自己扑来,眼中并无惧色,他掏出青天白日墨,屈指一弹,一道青光便将对面那些小鬼打的魂飞魄散。

“果然有两下子,让我来领教一下你的青天白日墨。”这时,一个黑脸阴差从小鬼后面走了出来。

“老黑,你可小心了,这小子可不是善茬。”一旁白脸阴差提醒道。

“老白,阳间一个木匠,就算手中拿着文曲星的青天白日墨,他又能耐我何。”黑脸阴差不屑的说道。

“黑白无常,没想到你们两个也被收买了。”夏枸杞看到对面两个阴差出现,,眼中有些难以置信。

“哎,我们也是没办法,阎王给的工资低,再不接点私活,这日子也难熬呀!”白无常一脸无奈的说道。

“哼,强词夺理!”夏枸杞知道他们狼狈为奸,也不再与对方多说,直接迎上了对面黑无常。

“老白,还不来帮忙。”黑无常一个人应对应付青天白日墨有些吃力,于是喊了一声旁边看戏的白无常。

“我说过这小子不好对付,我走了。”白无常故作要走,脚步却是没动。

旁边的柳太爷可是一个鬼精,他赶忙说道:“二位大人,只要帮我拿下他,我愿多出一倍价钱。”

“这话我喜欢听。”白无常阴笑一声,飞身向对面的夏枸杞扑了过去。

夏枸杞虽然手中有青天白日墨,对付那些小鬼绰绰有余,可是碰上黑白无常这两位法力深厚的阴差,明显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小子,这件事本与你无关,你又何必趟这浑水?”白无常冷笑道。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便是公理正义,倘若天下都如尔等一样,那阳间与阴间有何区别?”夏枸杞忿忿不平的吼道。

“我等好心劝你不要多管闲事,既然你如此不识好歹,那就让你瞧瞧我们兄弟的厉害。”黑白无常突然站到一起拉起手来,随着身体的快速旋转,两人竟然合二为一,身体变成一边黑一边白,说话也阴冷无比。

夏枸杞收起青天白日墨,瞧瞧从怀中掏出一把尺子,朝着对面一挥道:“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不好,老白,快跑!”这时,黑无常看清楚夏枸杞手中拿的尺子以后,大声喊了一句。

柳太爷见黑白无常跑的比兔子还快,顿时急得大喊道:“你们别走啊,你们可是收了钱的。”

“哼,柳嵩,看你还能找谁。”夏枸杞冷笑道。

“有钱能使鬼推磨,你给我等着。”柳太爷说了一句狠话,就像转身逃走。

“想走?没门!”夏枸杞手中的鲁班尺一挥,一道金光打在柳太爷的身形上,对方转瞬之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解决了柳太爷之后,夏枸杞目光一瞪,那些小鬼便向四处溃逃。他冷笑道:“助纣为虐,留你们不得。”

只见鲁班尺一挥,一道金光横扫而出,那些小鬼瞬间幻作烟雾消失在天地间。

解决这些小鬼后,夏枸杞将鲁班尺贴身收好,这是出门前,父亲夏季礼亲手交到他手中的。原来夏家祖先曾是鲁班弟子,这把鲁班尺又叫风水尺,代代相承到了今天。

夏枸杞检查了一下证据完好无损,一个人来到清河县衙击鼓鸣冤。这个时候一个差役跑出来问道:“何人报官?”

“草民夏枸杞,是个木匠,要告柳员外。”夏枸杞恭敬回道。

“你在这等着,我去禀报。”差役眼中神色一变,匆匆忙忙跑了回去。

夏枸杞在县衙外面站了足足一个时辰,这时县衙的师爷跑出来问道:“你既然要告柳员外,可有什么证据?”

夏枸杞的眼珠子滴溜一转,他想起临走前父亲说过,“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他现在还没见到县太爷,就有人叫他拿出证据,这里面恐怕有猫腻。

于是他回道:“没有证据,我给柳府干活,他只给了一半工钱。”

“你是为此事报官?”师爷有些意外道。

“自然,我是个木匠,前些天给柳府打了一棺寿材,那柳老爷待我很是客气,不过工钱却被管家扣了一半。”夏枸杞连忙说道。

“这点小事不必惊动县令张大人了,我与柳员外一说,让他把工钱给你结了就是。”师爷大手一挥道。

“那有劳官爷。”夏枸杞拱手说道。

待夏枸杞刚离开,师爷就对身旁的差役吩咐道:“快去通知柳员外,让他把这小子的工钱结了,免得因小失大。”

“是,师爷。”差役应了一声,赶紧向柳府跑去。

夏枸杞走在街上,正在思考接下来怎么办的时候,柳三就带着人追了上来,赔着笑说道:“夏木匠,真是惭愧,那天你走的太匆忙,还有一半工钱没给你结清呢。”

“这,这是柳员外的意思?”夏枸杞有点纳闷,对方怎么知道自己来县城了?不过想到刚刚见到的师爷,他一下明白过来,幸亏之前留了一手,这柳员外的眼线果然安插到县衙去了。

夏枸杞拿了工钱以后便假装回家,等甩掉柳府的眼线后,他又折身返回清河县,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来。

这一天他在客栈休息,听见有人说开封的吴大人来清河县巡查,于是他走到街上拦住了吴大人的轿子喊冤道:“大人,草民有冤情上报,请大人做主。”

抬轿子的差役正要驱赶,吴大人急忙呵斥道:“放肆,我们身为父母官,百姓有冤情,岂能置之不理?”

随后吴大人听夏枸杞将冤情诉完,又看了一眼呈上来的证据,顿时怒火中烧道:“真是岂有此理,朗朗乾坤,柳家父子竟敢强抢民女,杀人害命,置国法不顾,简直天理难容。”

吴大人到了县衙,随即开堂审理此案,当正确摆在那里,柳员外百口莫辩,只好承认了罪行。

最后,柳员外罪行暴露后,相关人等都被查了出来,原来柳家父子这些年横行霸道,欺男霸女,都是县衙的师爷在背后撑腰。

此事上报朝廷后,柳员外被判斩立决,其他人则被发配边疆。至于那些被柳家迫害的女子,都沉冤得雪,活下来的也被送回家中。

夏枸杞办完这件事以后回到家里,在父亲的操持下,他和小兰挑了一个良辰吉日成了亲,自此过上了平安幸福的生活。

写在最后

“作恶多端必自毙,善恶有报是天理!”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做多了坏事,迟早有一天会作茧自缚,因为公道自在人心,所以做好事和做坏事,最终都会有相应的报应。

在这个故事里,夏枸杞从小就被父亲教育要做一个堂堂正正之人,因此当他得知小莲的遭遇后,便热心帮助对方,最终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故事里的柳家父子,从小事上便可见其品行,他们习惯了仗势欺人,以为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却没想到遇到了刚正不阿的夏枸杞,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夏枸杞,还是柳家父子,我们都能看到这种人的影子,然而公道永远是公道,正义会迟到,但是不会缺席。如果做了坏事而不知悔改的话,迟早有一天会作茧自缚。

最后希望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不管是原罪的救赎,还是性本善的修行,常怀仁慈心,常做济世行,终会收获你想要的结果。”

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纯属文学创作,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均为虚构,旨在丰富读者业余生活,寓教于乐,请勿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木匠走夜路,听到两个小鬼谈话,第二天他收获一段姻缘
做棺材的忌讳
桐枞民间传说|风水宝地
民间故事:木匠做寿材,他在板底做手脚,女子找上门:我来讨债的
民间故事:洞房夜,新娘要新郎先换装,新郎害羞:把灯熄灭我就换
民间故事:木匠打寿棺,听到俩小鬼谈话,偷偷在棺材底掏了个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