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男子相亲借衣服,表兄冒名淫人妻,岳母说:你爹伤天理

明朝年间,浙江杭州石河县,有一县官姓蔡,为官清廉,从不受贿,人送别名“蔡青天”。

这位蔡知县与邻县县官张知县,早年同窗,关系要好。这蔡家一子,名宝,张家一女,名秀,两家从小订下娃娃亲,两家来往非常亲密,只等儿女长大后亲上加亲。

(一)

后来,蔡知县调到别的地方任官,带着儿子一起赴任,后来因为疾病,病死在任上。因为公务缠身,一直待蔡宝长大,也没有向张家下聘礼。

而蔡宝回到老家,把父亲葬在了石河县,按制度守孝三年。因为蔡青天为官清廉,家里本就没有什么积蓄,经过一番折腾,更是没给蔡宝留下什么钱,除了几间破房子,连吃饭穿衣都比较困难。

而这个张知县,还在当朝做官,见未来女婿家穷成这样,就有悔亲的意思,夜间与夫人李氏商议:现在蔡家一贫如洗,蔡宝也没个功名,恐怕连聘礼都拿不出来,这结婚的事情,难了。不如给女儿阿秀再找个人家,千万别误了女儿的终身大事!

李夫人说:蔡家与我家一直交好,现在人家是落魄了,但这从小就许下的亲事,怎么好意思轻易拒绝。

张知县说:那就以男长女大为名,派人去蔡家催婚,他们若拿不出聘礼,很可能会自知羞愧,主动提出退亲,你看怎么样?

李夫人说:这样好是好,但你这女儿从小娇惯,而且主意特别正,怕她不答应。

张知县说:在家从父,哪里由她胡来,你就听我的吧!当然,女儿是自己的,你也多劝劝她,她同意最好。

李夫人随后找到女儿,征求她的意见,张秀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嫌贫爱富,这不是正经人家干的事情,父亲这样做,我坚决不同意!

李夫人接着说:你父亲现在去蔡家催婚,他们若是拿得出聘礼,我们就嫁给她,如果拿不出主动退婚,你就别再执拗了。

张秀说:这哪行!若是蔡家因穷不能娶我,我就一直等她,决不再嫁。父亲要是逼我,我就一死了事!

李夫人知道女儿脾性,是个说得出、做得到的主儿,遂不敢再劝。但因为疼爱女儿,她就跟女儿商量: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瞒着你父亲,私下请蔡公子过来,给他一些钱物和首饰,让他火速下聘礼,这样就能如愿了。

阿秀说:我都听母亲的,这样最好。

(二)

一天,趁张知县出门公务不在家,李夫人跟老管家当面吩咐,去请蔡公子到后门相会,如此行事,再三嘱咐:机不可泄,事成必有重赏!

老管家领命,按照夫人的安排,就去请蔡公子。

到了这蔡家一看,果真是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不巧的是,当日正好这蔡公子家里没米,据说是出去借米了,家里只有个洗衣老婆婆在家。

管家一看,也不必久留,就和老婆婆说了来意,请她转告蔡公子,让他火速回家,特别嘱咐:这几天张知县不在家,让他尽快去找李夫人,千万别出什么差错。

说起这个蔡公子,原来有个姑姑,嫁到了乡下,离城里有十里之地。姑父早已去世,只有一表兄,名叫潘美,娶了一个贤惠媳妇王氏,三口人一起生活,家境比蔡家强些。

而蔡公子当日正好到姑姑家去借米,家里的老婆婆怕耽误事,就急忙跑到潘家去报信,当着姑姑的面就把事情说了,姑姑一听是好事,就催着蔡宝赶紧去。

而这蔡宝也十分高兴,只因家里太穷,第一次见岳母,不能太寒酸,就想跟表兄潘美借身衣服穿。

而潘美虽是表亲,却是个不守本分的坏人,一旁听见此事,便在心里盘算着怎么使坏,嘴上说道:衣服的事情没问题,只是今天有些晚了,你岳母有事找你,唐突过去不好,还需要好好准备一下,不如今天先在我这休息,待明天一大早赶过去。

蔡宝没有多想,便说:哥哥说得对。

而这潘美却说:今天我还要到邻村办点事,回来再陪你。

又跟母亲说:这老婆婆跑一趟不容易,也别回去了,都在家里休息吧。

众人都以为潘美心善,所以都住下来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是潘美使得一计:他害怕老婆婆回去之后,那管家又来请蔡宝,怕走漏了蔡宝明天才去的消息,自己晚上就没法使坏了。

潘美安排完众人之后,换了套新衣服,出门就奔着张知县家去了,原来他是想冒充蔡宝,看看这李夫人到底要看什么,想趁机捞些油水。

(三)

再说李夫人这边,当天傍晚早早让老管家开了后门,专等蔡宝到来。

到了晚间,只见黑影里出来一个公子,身上穿得整齐,走路却有些慌张,到了门前却左右犹豫。

老管家上前问道:你可是蔡公子?

潘美鞠躬道:小人正是。听说夫人召见,特意到此,还请您通报一声。

老管家赶紧去通报,夫人让把潘美请到内室。潘美随着管家走进去,果然是大户人家,灯火通明,仆人众多,这个潘美是名村夫,没什么文化,哪见过这等世面,加上自己又是个冒牌货,心怀鬼胎。

等到见了李夫人时,上去跪拜应答,礼数颇为粗疏,而且说话也不十分利索。

李夫人心想:不应该啊,这女婿没有一点官宦子弟的样子。可又转念想:人穷志短,可能是因为太穷,才导致这么猥琐吧!随后心里又开始可怜他了。

问完话之后,李夫人就安排吃晚饭,还让阿秀出来相见。

阿秀有些害羞,再三推辞不出来,但考虑到:父亲有毁婚之意,万一婚结不成,这一面可能就是永别了。如果见了亲夫一面,就是死也值了。

当下,阿秀就出来见了潘美,行了礼。潘美一见阿秀如此年轻漂亮,当时就有点失态了,看得目不转睛。

李夫人插话道:既然是夫妻,也都别客气了,一块儿坐吧!

接着说道:今天仓促请你过来,实为你俩的婚事,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体谅。

这潘美的心思都在阿秀身上,加上本来就没有多少墨水,说话吞吞吐吐。而且,潘美始终害怕自己穿帮儿,酒也没敢喝多少。

说了会儿话,李夫人就给他安排住处,让潘美晚间住在这里。

潘美假意推脱,实则想得不行。

李夫人说:你来都来了,还客气什么,再说夜里我母女还有重要的事情与你商量。

潘美一听,心中暗喜,就一副很无奈的样子,客随主便了。

潘美去休息之后,李夫人拉着女儿回到内室,取出一百两银子,还有一些金银首饰,交给女儿说:做娘的只有这么多,你去亲手交给公子,让他作为完婚的聘礼吧!

阿秀一听:这怎么好意思。

而李夫人也有一番说辞:现在事情紧急,只有你亲自去,以夫妻之情打动他,否则他哪里会上紧?而且你不叮嘱,万一这公子不经世事,钱财被人骗去,我们母女就“竹篮打水”了。

阿秀一听,只得答应,便让管家婆婆和自己一起过去。

李夫人随后安排管家婆婆,让她等夜深了送小姐过去与公子说话,又低声说道:你送到了,就在外面等候,省得碍眼,让人家不好说话。

管家婆婆,一听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四)

这潘美回房之后,知道今晚肯定有事,一直就没有合眼。等到一更的时候,突然听见管家婆婆在外面敲门,说:小姐过来相会。

别看潘美在人前说不出正经话来,但哄女孩子却比较拿手,哄得阿秀心里暖哄哄的。而且这阿秀也是,在母亲面前多有保留,现在只有两人,也是放开说话。

两人各诉前情,阿秀泪流满面,潘美捶胸顿足,哭得稀里哗啦。这管家婆婆在外面听得感动,也是流下泪来。

可谁又知道,这阿秀是真哭,那潘美却是逢场作戏。

阿秀按照母亲的意思,把100两银子和不少首饰交给潘美,再三叮嘱不可误事,潘美收过后信誓旦旦。

阿秀想走,但被潘美拦住,阿秀想喊人,但害怕被别人听见,因此走漏了风声,只好随了他。只可惜阿秀这样一位好姑娘,就被潘美这个坏蛋给玷污了。

本来这李夫人行的是一件好事,但是行事太有些婆婆妈妈,见了潘美直接说明来意,把钱给他就行,何至于又搭上自己的女儿呢!

早上五更,潘美才依依不舍得放走阿秀。而李夫人也过来催促潘美:你快回去吧,到时我家老爷回来碰见就不好了。

潘美屁颠儿从后门出了园子,边走边吹着口哨: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不仅赚了钱物,还白白骗了一个大家闺秀。

但转念一想:我先拖住表弟一天,让他晚点过去,等张知县回来,恐怕他也不一定敢去,这样事情就瞒过去了。

而潘宝早就在姑家等得不耐烦,天亮还不见潘美回来。姑姑也干着急,回屋就问潘美的妻子王氏:还有别的衣服吗?

王氏说:他的衣服都是自己收的,上了锁。

其实不是王氏不想借,而是她跟这个潘美不对付。王氏是大户出身,知书达理,颇有姿色。当年王家犯了事,还是蔡宝的父亲帮忙摆平,王家为了报恩,就把女儿许配给了潘美。

这王氏嫁过来一看,潘美不只是个村夫野货,还专干一些下三烂的勾当,两人吵吵闹闹,根本不想侍候他,潘美的事情,从来都是自己打理。

正待一家人着急的时候,潘美满面春风地回到了家。老娘骂道:你弟弟在家专等衣服,你却跑到外面去鬼混,干不得人事!

潘美也不答话,先回房里把身上的钱物藏了起来,然后才出来对蔡宝说:我因为有急事缠身,耽误了兄弟大事,不要怪我。今天天色晚了,你先休息,明天再去吧!

老娘说:瞎吃萝卜淡操心!你把衣服借给人家就行了,人家什么时候想去,关你何事!

蔡宝说:不只是衣服,连鞋袜都一起借我。

潘美顺势说:我刚做了双新鞋,在邻村皮匠家,晚上取来给你,明早你穿上就去。

蔡宝无奈,只能再暂住一宿。

第二天,潘美又睡了个日上三竿,才很不情愿的把衣服借给表弟,其实只是为了拖延时间。

蔡宝毕竟是个文化人,不好意思在姑家换,就带上老婆婆打个包袱回家了。

潘美此时也不忘使坏,说:兄弟,你这次去要多加小心,从后门进毕竟不磊落,倒不如光明正大地从大门进,你是亲女婿,还怕他们不得?而且你是管家亲请,有凭有据,即使他们不同意,你也可以就此理论一番。如果从后门进去,万一遭人暗算,连个讲理的地方都没有。

蔡宝谢过,全然不知潘美的心思。

正是:背后害他当面好,有心人对没心人。

(五)

话说蔡宝,毕竟是官宦子弟,在家沐浴更衣,好好打扮了一番,就直奔张府而去。

看门的见有公子求见,说:老爷不在家,外出还没回来。

蔡宝大大方方地说:可通报夫人,就说蔡宝有约到此,你只管去说就是。

看门的不知道内情,就赶紧报告夫人,说:蔡公子求见,留与不留?

李夫人听说,吃了一惊,这刚走怎么又来了,就让管家婆婆出去问他何事而来,这管家婆婆一瞅不要紧,发现这公子是假的,与前夜里来的人,根本不是一个。

夫人听后不信,自己出来隔帘查看,果然不是。李夫人心里没底,就让管家婆婆上前盘问,问到蔡家的事情,公子说得一毫不差。

李夫人在里面看得清楚,无论气质谈吐,还是形象礼数,这个人都有些官宦子弟的样子。又让管家婆婆问他为何而来?

蔡宝说:前天老管家去家里相请,我因为有事耽搁了一天,今天一回来就立即来拜访。

李夫人心想:完了,这才是真正的女婿,但前夜那个冒牌货是谁呢?

随后赶紧回屋告诉女儿,与阿秀说了缘故,又说:都是你爹做的事,伤天害理,才让我们遭此一骗,但幸好没人知道,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只是这女婿是我请来的,但没有东西相赠了,怎么办?

阿秀听后,如明天霹雳,半天没有说话,此时心情难以言表:说慌不是慌,说羞不是羞,说气不是气,说苦不是苦,只觉天悬地转,痛痒难言。

但她这女子非常有志气,见母亲为难,说:母亲你去见他吧,我自有处置。

李夫人见了蔡宝,不免又是一番客套和礼数。

只见蔡宝说:我家里穷苦,失了礼数,现在看您不弃,此恩生死不忘。夫人自觉惭愧,不知道说什么好。赶忙让阿秀出来相见。

阿秀自知羞愧,哪里还有脸相见,只隔着帘子传话:公子真不应该耽搁时间,负了我母女一片美意。

蔡宝听得糊涂:我只是有事耽误了一下,怎么能说辜负呢?

阿秀说道:三日之前,我身是公子之身,现在迟了三天,我与你算是无缘,怕玷污了清门。现在把这金钗送您,聊表不敬之意。你还是另选良缘,不要再考虑我了。

蔡宝以为阿秀想毁婚,根本不接递过来的东西。

阿秀说:你快走吧,留在此地没有什么好处。随后哭着进了内室。

蔡宝听得糊涂,便向岳母发难:我今天来,难道就是为了这两件首饰吗?现在小姐好像有诀别之意,您老为什么不说话,如果只为悔婚,还让我来做什么?

李夫人长叹一声:我母女并无异心,只怨你来得太迟,所以小女心中怨恨,公子不要生疑。

蔡宝当然不信,好话赖话说了一大堆,李夫人有口难言,被他缠得不好起身。

突然丫鬟来报,说小姐在房里上吊死了。等众人赶到时,无论怎么呼唤,都再也醒不过来了。

可蔡宝还以为是张家做的圈套,故意来欺骗他,自己一直在外面喊叫。李夫人忍着痛,让蔡宝进来,只见床上直挺挺的躺着一位小姐,已经闭气了。

李夫人说:你过来认一番妻子吧!蔡宝才知道小姐死是真,如万箭穿心,放声痛哭。

李夫人说:这里不是你久留之地,恐怕惹出是非,快走吧!随后让管家婆婆给他包好首饰,送他出门,蔡宝含泪而别。

且说张知县听闻此事,后悔不已,皆因自己嫌贫爱富,才致女儿年轻送命。后来把阿秀收敛下葬,伤心话不提。

(六)

蔡宝回家之后,左思右想,也不明白其中原因,只叹自己命苦,错过了一段好姻缘。

伤心之余,蔡宝收拾衣物,送还表兄,恰巧潘美不在,蔡宝和姑姑说了此事,老人家也是连声叹息。

蔡宝离开之后,过了半响,潘美才回家,问母亲:刚才表弟过来,可曾说起到张家一事?

母亲说:昨天去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位小姐嫌他晚去三日,竟自己上吊死了。

潘美不觉失声道:哎呀,可惜了一个标致的美人。

潘母听着不对劲,说:标致美人?你什么时候见得?

潘美见抵赖不过,就将自己前日冒名顶替之事告诉母亲,母亲听后大骂:你个这伤天理的畜牲,竟做出这种勾当!你这房亲事都是你舅舅给你作成的,你却恩将仇报,害了自己兄弟的姻缘,而且还伤了一条性命,你是安的什么心?

妻子王氏也听说此事,进屋关了房门,在里面骂道:你这样不义之人,必遭天谴,从今往后,你是你,我是我,不要再来连累我!

潘美本就是个莽夫,一肚子气正没处撒,听到自己老婆辱骂,一脚踢开门,上去抓着就是一顿打,王氏要死要活,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潘母又气又苦,受了惊吓,又害怕自己儿子事情败露,吃了官司,竟一病不起,未过七天,便奔了西天。

王氏听说婆婆病逝,回来奔丧,潘美见后,又是一顿吵骂。

王氏说:你干了亏心事,气死老娘,又来消遣我!若不是回来拜婆婆,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你!

潘美说:谁要你这泼妇见我!今天我就休了你,再也不要上门。

果然出了一纸休书,王氏拜别婆婆灵位,收拾东西回家了。

邻居后来听说此事,都骂这潘美:有心去调他人妇,无福难享自己妻。

而另一边,李夫人因思念女儿,日夜啼哭。心想:当日口信是老管家送的,那夜所来之人,不是他的同谋,也必是他走漏了风声。

待张知县外出时,李夫人叫来老管家询问,而老管家也是奉命之事,根本不知道后来两位公子不是同一人,所以无论怎么分辨,都说不清楚。李夫人气愤不过,让人把老管家一顿毒打。

两天后,张知县回来,听说老管家被打一事,就主动上前询问,老管家委屈,就将前因后果一并说了。

张知县大怒,立即差人把蔡宝捉来,升堂便审,而这蔡宝,是个老实人,无论怎么逼供,也只说自己得了首饰两件,后园私情自己根本不知道。

张知县让老管家出来指证,而老管家老眼昏花,当天夜黑也没看清,为了免责,就直接指认蔡宝就是当夜后园之人。

张知县对蔡宝严刑拷打,蔡宝吃不了苦,只得招认:当日夫人传唤,并将首饰做为聘礼。自己见阿秀貌美,见色起淫,强逼行奸。而阿秀自觉受辱,上吊而死。

张知县录了口供,因为此事丢了脸面,故意想害蔡宝性命,判道:蔡宝与张秀未及成婚,不能以夫妻而论,既然因奸致死,判处蔡宝死刑,依律押在牢里。

李夫人听说此事,知道此事与蔡宝无关,全因自己一时大意。总感觉过意不去,让人送钱到牢里,托人照顾蔡宝,想保他一条性命。

(七)

待案件报到上级后,谁知复审的知府是“蔡青天”当年好友,见老友孩子遇难,就对此案件特别上心,以自己对蔡家为人,觉得此案可能会有冤情。

知府随即提审蔡宝,蔡宝虽不认得知府,因为感觉冤枉,就尽说前情后事,没有一点保留。

知府听后,心想:若岳母特意叫去,肯定不只给两件首饰,但阿秀有抱怨之意,也许是有人冒名顶替,连奸带骗,以致阿秀知道缘故后,羞愤而死。

随后又提审老管家,问明如何送信,如何接人。老管家刚挨了一顿打,也不敢乱说话,只说当日送信,并没见到蔡宝真人,当夜黑暗,也没看清来人正脸。而且补充说,此事自己做的隐密,当时并未告知其他人。

知府又问蔡宝:你家离张府多远?

蔡宝说:只有十里。

知府:那为何三日才到。

蔡宝把自己如何借米、如何借衣之事尽说。只是因为衣服迟迟不到,才耽误了行期。

知府说:你表兄可知你为何借衣服?

蔡宝说:表兄当然知道。

知府又问了蔡宝表兄潘美的有关事情,便再不问,一放就是几天。

且说这潘美,当初怕事情败露,着实怕了几天,后见判决蔡宝死刑,这才放了心。

一天,听到街上嘈杂,他隔窗一看,原来是一个卖布的商家,正在街上贩卖布匹,自称自己卖布至此,突听家里老爹病亡,着急回家奔丧,现在因着急回家,低价处理布匹。

众人见布匹便宜,都想上去买上几匹,但无奈这卖布的嫌麻烦,只想一起处理,不想零卖,因说怕零散卖布,不知要耽误多少功夫。

潘美见有便宜可赚,而且自己之前也骗了些银两,就想做成这个买卖。

潘美出门查看,果然是好布,问起价格,才知布匹共值400两,现在只需200两。潘美只有100两银子,与卖布的讨价还价。

卖布的不依,还耻笑道:这么大的地界儿,连个能拿出200两银子的都没有!起身就要拉着布走。

潘美心中生气,也非常怕丢了这便宜,便凑上前道:我还有些金银首饰,你看能顶些银子吗?

卖布的说:都是钱物,自当可以。

潘美把之前得的财物,都给他看过,估价80两。

潘美说:180两,行吗?

卖布的故意面露难色,不忍的说:看你是诚心要买,就180两吧!

潘美见得了便宜,心中万分欢喜。

但大家可知道,这卖布的是谁,正是这知府派人乔装打扮。这是知府使的一计,心想当日骗人之人,肯定贪心,见此大利,必然露馅儿。

知府随后差人带东西让张家辨认,果然是张秀的东西。

随后知府升堂,把潘美抓起来审问,潘美起初狡辩,但看得卖布人和老管家出场,方知事情败露,只得招认,自此一件案件算审结了。

(八)

本来以为案结了,但李夫人说,当日财物不只这些,还望能一并讨回。知府听说潘美有一妻子,很可能还藏匿了几件。

便问潘美:其他赃物现在何处?是不是你妻子藏了?

潘美太坏,本来是自己赌输了,但因为对妻子有气,想借此陷害她,故意说道:就在妻子那里,是她与我同谋。

知府随后提审王氏,见王氏貌美,气质非凡,不像是大奸大恶之人。

只见王氏说:我因为看不起丈夫所为,害怕被他连累,早就与他离婚了。说罢就拿出休书呈上。

审讯当日,李夫人也在场,一起上来看休书。

忽然见王氏拉住李夫人说:母亲,俺爹害得我好苦!

李夫人一听,是女儿阿秀的声音,便说:我儿,有话便说!

只见王氏紧闭双眼,自顾哭道:孩儿一时不幸,失身匪人,羞于见爱人,才自尽而死,以保贞洁。谁想到爹爹不经细问,便拿蔡宝问罪,险些害了公子性命。幸好遇到知府明鉴,才免于一死。但想起来,蔡宝命苦,都是我们耽误了他,你们要看在孩儿的面上,一定要帮他找门好的亲事。

王氏说罢,跌倒在地。半天醒转过来,对于刚才发生的事情,一概不知。

李夫人自知有愧,问王氏:你可有父母吗?

王氏说:父母双亡。

李夫人说:刚才女儿阿秀借你还魂,可见与你有缘,你愿意做我的干女儿吗?

王氏高兴的说:若能服侍夫人,三生有幸。夫人高兴,便留在了身边。

过了几天,李夫人对张知县说:女儿曾借王氏还魂告诉我,千万不要绝了蔡家一脉姻亲。既然我们已收王氏为女,且她已离异,不如以她招蔡宝入赘,可否?

张知县知道对不起妻女和蔡宝,听了妻子一言,直说这样最好!

过几天,张知县亲自到蔡家给蔡宝赔罪,并当面提及入赘之事,蔡宝虽说有气,受之坦然,但也坚决不肯接受。但无奈张知县心诚,蔡宝才勉强答应。

可张知县当时并没有说,女儿就是蔡宝的表嫂。而李夫人也没有跟王氏说,入赘的是何人,只说是个秀才。

到了大婚之后,蔡宝才和王氏相认,虽觉此事荒唐,但夫妻婚后和睦,而且十分孝顺。后来蔡宝参加科举,中了进士。他与王氏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姓蔡,一个姓张,以全两家子嗣。

而那潘美被秋后绞死,从此断了自家血脉。

@秋风诺 且说这个潘美,确实是个恶人,为了一夜欢娱,置亲情、人情、世情于不顾,不仅丢了妻子,而且丢了性命,所以说这世间做恶之人,必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只可恨这张知县,嫌贫爱富之徒、子虚乌有之徒,最后竟得以善终。这可能也印证了现在的世情,彩礼之风日甚,放在现在来看,这张知县所行也是大多数人家所为,不算什么稀罕事情了。

天理昭昭,其恶不容。今天虽以民间故事作文,期间多有荒唐不经之事,但对现如今,仍有警示之意。

正可谓:画猫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古有表亲都能见色行凶,现如今更不知道是否还有类似恶人!

劝好人,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人心不古,自当事事小心。

劝恶人,世事翻腾似转轮,一时欢愉未为真,待看久久分明应,天道何曾放恶人。恶事做多做绝,必有恶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卷四第四则
故事会|豆腐西施奇案
民间故事:男子回家,见妻子频频向空座位敬酒,他夜里偷埋蟋蟀罐
东周列国故事199之扁鹊见齐桓公和桓公的夫人公子们
明清经典小说乐赏集(十八)红风传
民间故事:长工开荒挖到宝物,财主垂涎欲滴,管家:找知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