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男孩13岁加入日军,认日军官为干爹,战后不论叛徒反成英雄

电视剧《小兵张嘎》,是许多80后、90后儿时的记忆,当时,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在《小兵张嘎》中,如今大红大紫的张一山扮演了一个名叫“佟乐乐”的角色。这个小男孩是城里佟掌柜的儿子,还有一个日军大佐的养父,能说一口流利的日本话。随着剧情发展,佟乐乐弃暗投明,和嘎子一起参加了八路军。

常言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真实的抗战史上,就有一个经历和佟乐乐相似的男孩。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9岁开始学日语,13岁进入日军司令部当翻译,还认了一个日军军官为养父,用日本名说日本话。

然而抗战胜利之后,这个本该被千夫所指的“汉奸”,却摇身一变成了“抗日英雄”,还在几十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授予“深圳市文明市民”称号,受到市委书记、市长的亲切接见。

如此传奇的经历,恐怕电视剧都拍不出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深圳男孩,13岁加入日军

这个拥有传奇经历的 男人,名叫陈敏学,出生在1930年深圳老东门叶屋村的一户普通人家。

陈敏学的童年原本过得轻松愉快,然而到1938年,日本人来了。卢沟桥事变后,日军长驱直入,先后占领上海、南京,在中华大地上酿下一桩桩血案。1938年12月,日军占领广州,深圳也随即沦陷。

正如我们在教科书上看到的那样,日军以建设“东亚共荣圈”为由,不仅侵略我国土地,奴役我国人民,还进行文化入侵,在沦陷区开设“日语培训班”,企图通过奴化教育逼迫我国百姓俯首称臣。

为了让更多的中国孩子参加“日语培训班”,日军采取“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凡是入学的孩子,每天能领到一些米粮,不愿配合的,轻则殴打,重则直接杀头。

正是在这样的威逼利诱下,1939年,年仅9岁的陈敏学参加了日军开办的日语培训班,开始学习日语。

陈敏学聪明好学,头脑机灵。1943年,在培训班学习了4年多的他因为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被日本司令部选中,当上了司令部的日语翻译。

为了对他进行同化,日军给他找了一个当军官的“干爹”,还“贴心”地给他取了一个日本名字——铃木三郎。

在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陈敏学变成了“铃木三郎”,给日本人做事。而这个13岁的中国男孩,也成为邻居口中的“小汉奸”、“白眼狼”。

陈敏学能说会道,表现得十分乖巧,日军也顺理成章地以为,他们“驯服”了这个中国男孩,让他成为了日本天皇的子民。可是,他们低估了这个中国男孩的爱国之心,在国家存亡之际,中华儿女绝不可能置身事外,连小孩子也不例外。

多次送情报,“汉奸”变抗日英雄

陈敏学虽身处敌方阵营,可一直想为抗战做点什么,但怎么才能联系到抗日武装呢?年幼的他只感觉有心无力,只能忍辱负重,等待时机。

不久后,转机出现了,他无意中救下了一个年轻人,让对方脱离了日军的抓捕。不过,他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真实身份是活跃在广东各地的我党游击队“东江纵队”。

当时,全国抗战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为了摸清敌人内部情况,东江总队急需能打入敌人内部,懂日语,还不易引起敌人怀疑的特工。而这次陈敏学勇救游击队员的壮举,让东江总队的首长注意到了他。

某个深夜,一名游击队员出现在陈敏学家中。他告诉陈敏学,组织经过深入了解,知道陈敏学在日军司令部当翻译,没干过伤害中国百姓的坏事。希望他深明大义,潜伏在日军内部当卧底,为抗战建一份功勋。

陈敏学虽然不知道来人的身份,但民族存亡,匹夫有责,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从这天开始,他明面上是日军的翻译,背地里却是打入敌人内部的特工。

司令部的日军都很喜欢陈敏学,在他面前毫不避讳,什么日军兵力部署和调动,弹药库、药品库的位置,以及抓到的抗日分子关押在哪里,他们经常在陈敏学面前谈论。

这下好了,陈敏学把听来的情报全部秘密上报游击队。游击队根据他提供的情报,展开连续行动,抢走了日军运送的武器、药品,还救走了关在监狱内的多名同志。

陈敏学经常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经历过多次生与死的考验。一次,他在返程途中被一个日军小分队抓到了,认为他形迹可疑,准备将他就地正法。

陈敏学年纪太小,眼看自己要被处决,当场惊出了一身冷汗。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用日语斥责日军小分队的头目:“我是日军司令部的翻译官,你们打死了我,看你怎么跟司令部交代!”

这可把日军头目吓得不轻,乖乖放人。

1944年,陈敏学岗位调动,被派到由日军退伍士兵成立的“安东洋行”当翻译。虽然离开了日军司令部,但陈敏学并没有放弃执行卧底任务。安东洋行不仅有日军出入,还有来中国做生意的日本商人,他们交谈的内容,都被陈敏学记在心里,传递给了游击队。

日军连续几次失利,开始怀疑内部出了“间隙”,怀疑到了陈敏学身上。为了逼迫他招供,日军宪兵队把他抓进了监狱,展开严刑逼供。

但即便日军用尽了各种手段,陈敏学始终就是一句话:“我13岁进日军司令部,从来没有和游击队联系过,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审问他的日本鬼子急了,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用日语喊着“5、4、3、2、1”。

陈敏学明显感觉脖子上有东西划过,心想这次真的完了,恐怕真的交代了,只能闭着眼等死。

但几分钟过后,等他睁开眼睛时,却发现那名日军笑着看着他,指指手里的军刀,告诉他:“你通过审讯了,我刚才用的不是刀刃,而是刀背。”

逃往香港避难,蒙受不白之冤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陈敏学和亿万百姓一起,迎来了抗战的最终胜利。

不过,部分日军仍企图负隅顽抗,设伏偷袭中国军队。这群鬼子被俘后,在押解回城的路上,见到了穿着游击队服装的陈敏学。直到这时,日军才恍然大悟:这不是司令部的铃木三郎嘛,原来他真的是卧底!

也是在这时,陈敏学的邻居们才知道,他们口中的“小汉奸”、“卖国贼”,原来是一名小特工,是抗日的大英雄。

1946年,陈敏学突然生了一场大病,东江纵队的领导特意批准他回家,养好病再来。然而在此期间,东江纵队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北进。就这样,陈敏学没有赶上部队,留在了家中。

不久后,解放战争打响,国民党当局开始调查陈敏学的身份,准备进行抓捕。无奈之下,16岁的他被迫离开家乡,逃往香港避难。后来,他考入香港文化大学,不仅学习了英语,还学会了摄影。

1949年新中国成立,陈敏学回到深圳,公布了自己“抗日英雄”的身份,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此后,他进入一家国营照相馆工作,一直干到1990年才退休。

可是,他此后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在那十年特殊时期,他曾经当“汉奸”的经历再次被人提起,蒙受不白之冤,经历了几年困苦生活。到1986年,他的冤屈终于被洗刷,恢复工作。

如愿入党,多次见义勇为被表彰

当年参加革命时,陈敏学以为加入游击队,就相当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直以共产党员自居。直到建国后,他才明白事实并非如此。

1988年,年近六旬的陈敏学经过申请,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有人为他叫屈,认为他是抗日英雄,迟迟才入党。老英雄却表现得豁达,他说:“我虽然喊冤30多年,但初心不改,临老才入党,此生不悔!”

1990年,陈敏学退休了,不过他并没有闲下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先后担任居委会治保会主任、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老英雄虽然年迈,但身手不减当年,多次挺身而出,见义勇为。

一次,作为治保会的一名治安员,陈敏学在社区巡逻时,遇到一名歹徒持刀抢劫路人的钱包。陈敏学见状,立刻追上了歹徒,大声呵斥道:“把刀放下!”

歹徒一看眼前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立刻来了气势,叫嚣道:“你既然送上门来,我就先宰了你!”说完就持刀冲了过来。

没曾想,陈敏学虽然年事已高,但身手矫健,当场就和歹徒扭打在一起,没几分钟就把歹徒给制服了。

后来,陈敏学多次勇斗歹徒,被授予“编外公安”、“勇敢斗士”等荣誉称号。

1997年,陈敏学的履历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被授予“深圳市文明市民”称号,受到市委书记、市长的亲切接见。

2005年,陈敏学又被评为五星级义工,并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获得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章。

时至今日,92岁的陈敏学老英雄仍活跃在深圳的街头巷尾。他的光荣事迹已被众人熟知,没有人会忘记,他,是我们共和国的英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日版无间道:13岁中国孩子学日语改日本名,卧底日军司令部
此人13岁就为日军效力,用日本名字说日本话,战争结束却成大英雄
13岁小孩卧底日军司令部,日军投降时,看到他出现集体懵圈了!
自从日本侵华以来,日军一直试图从内部瓦解中国人民的团结,不仅招了
中国小孩13岁加入日军,用日本名字说日语,战后却成了大英雄
日军与汉奸围剿国军游击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