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索“一体化”模式,实实在在搞课改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重新梳理了工作思路:即加大教育科研在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校本开发等工作中的统领作用。探索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模式,引领教师带着课题进入课堂、发现问题走出课堂、思考问题开展科研、围绕问题进行培训。逐步引领教师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反思;在校本研修中交流、收获;在课题研究中探索、运用。

一、因人而异,将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对教师:

我们一直注重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先后进行了“如何集体备课”、“怎样设计和保管讲学稿”、“如何要求学生使用讲学稿”“教师如何使用讲学稿”等方面的讲座;下发了课改学校的做法、实施“讲学稿”教学的相关材料,为实验教师顺利开展实验提供了指导。

先后进行了《教师的“勤”与“懒”》、《完整的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教后记》、《有效课堂哪里来》、《做一名卓越的教师》、《小组建设》等业务培训,针对课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地提出整改措施及新的要求。

对家长:

利用每学期开学初的时间,召开三个学年组的家长会,对家长详细地解析当前的课程改革理念及我校“讲学稿”的生成、使用及对学生的要求,并下发给家长每人一张具体孩子学习方面的要求,为家长对学生的督促提供了依据。家长培训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

多次下发了讲学稿使用情况调查问卷,邀请家长参与“教学开放周”活动,请家长提意见、谈想法。大多数家长认真填写,如实反映情况,为我们讲学稿的顺利开展献计献策。

对学生:

我们明白,要想让“讲学稿”充分发挥作用,关键是学生。初一新生开学第一周的每个下午,我们都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1、课前要根据“讲学稿”认真地预习,自行解决“讲学稿”中的预习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其他部分的题,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或与同学交流、或课堂上向老师质疑;2、课堂上要注意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好整理以便今后复习;3、学完一课后,要在“讲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4、每月末,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另外,我们每学期对各班的学习委员进行培训二至三次,发挥了他们在学生中的帮、带作用。

对小组长的培训是始终穿插于教学的过程中的,课前对小组长布置任务,课后记录、评分,周末总结的小组管理程序已经形成。

二、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编写高质量的讲学稿

(一)建制度

为了课改的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逊克二中编写讲学稿评分标准》、《逊克二中使用讲学稿课堂评分标准》、《随堂课听、评课评分标准》、《集体备课检查细则》、《二次备课检查细则》、《三步九环能本课堂评分标准》。这几项制度,起到了良好的约束和指导的作用。

(二)立规矩

1、明确了讲学稿设计要求:讲学稿的设计要体现“五性”,即:主体性,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导学性,能够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查找资料进行有效学习;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层次性,能够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

2、确定了讲学稿设计的基本内容:四环节和四步骤。

“四环节”:一是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中不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数量以2-4个为宜。二是学习重点。三是学习难点。四是学习方法及习惯养成。学法指导有两种呈现形式:第一种是把学习方法渗透和融入到知识的导学中,不单独呈现。第二种是学习方法单独呈现。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四步骤”:

1、学前准备:学生浏览讲学稿,预习相关知识;明确学习目标,设计导入语;完成力所能及的知识学习;标记解决不了的疑难。(独学)

2、学习研讨:以讲学稿为核心,学生通过质疑、讨论、大小展示、操练等形式完成学习,达到学会。(对学、群学、展示)

3、学习评价:一种是学习习惯、方法等方面的自我反思与总结,一种是知识体系的建构与知识点的归纳与积累。课题组要求师生在这两方面都要有详尽的总结与反思。对学生的要求是: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与其它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它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对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

4、学习链接(学习检测)。复习相关知识或引入与所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目的在于开阔学视野,提升能力。

我们要求:任何备课组的讲学稿设计,都不能背离此要求和内容,可在这一基础上有个人创新,但大的原则一定不能变。

(三)成习惯

1、养成了假期前分配任务、假期里完成初稿、开学上交电子备课稿的良好习惯。这其中需要付出的艰辛的劳动与法定休息时间,但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与坚持。

2、优化讲学稿使用程序: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讲学稿”草稿拿出→组长初审后提前两天发给全体组员→全组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完善充实→交讲学稿审核负责人审定→制成正式文本,形成讲学稿→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手中→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上填写“每稿一记”,继续完善讲学稿 。

截止目前,我校共计整理装订试用讲学稿22册,包括七八年级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和九年级化学。一个惯性的讲学稿编写过程已经形成。

3、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逐渐养成五大习惯:双色笔修改、查漏补缺的习惯;及时整理知识点和收集讲学稿的习惯;积极发言、踊跃展示的习惯;合作沟通、取长补短的习惯;合理建议、适当补充的习惯。

三、抓了几个关键点,在讲学稿使用阶段不断尝试

首先,依托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我们坚持做到“六定”即:一定时间,无特殊情况,不得变动;二定地点,每周两次,一次在各自的办公室,一次在集体备课室;三定内容,备课组长结合教材预设不少于14次的活动内容,每一位成员,对内容都要认真地准备;四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就这一内容详细地解说;五定领导,实行领导包科负责;六定检查人,专门抽调张颖老师对集体备课进行检查记录。有了这“六定”,集体备课基本落实到实处。目前,我校各学科的集体备课各有特点,外语组的大组合作、每周交流的行为坚持的最好,时效性最强。

二是狠抓二次备课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感觉到:讲学稿的实施很关键的一方面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所为。不同的学情决定了教师要灵活的使用讲学稿,这就显出了二次备课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展开了检查教师讲学稿,二次备课情况的比赛,要求每位教师在讲学稿的空白处标记一节课的结构思路、学法指导具体方式、重难点和学习目标的增删、知识拓展的材料、习题的分层设计五大方面。多数教师能以此要求为依据,结合本班情况,撰写比较切实可行的二次备课内容。在多次二次备课评比中,胡飞舟、刘宝石、刘雪松等多名教师获奖。

三是坚持日常磨课、反思

我们坚持开展了“随堂课听、评”活动,督促、指导教师有效使用讲学稿,分文理设常任评委3人,与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一同听“随堂课”,课后打分、交流,并将意见及反馈意见形成书面材料。对存在问题较大的教师及时指导。

要求教师写好教后记,从学生情况、讲学稿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可取之处等诸多方面反思教学,及时撰写有价值的反思;要求审核人每学期上交两篇不少于1500字的实验阶段小结,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写出下一步的整改措施。目前,已装订阶段反思、案例5本。这些内容,很好地为我们调整了思路,我们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具体可行的整改方案。

四是搭建活动平台

每学年都坚持开展逊克二中优秀讲学稿评比活动、使用讲学稿优质课比赛活动; “随堂课听、评”活动;举行了“以学为主,双案合一”阶段研讨系列活动,分别邀请家长、学生、教师谈感想,提建议;征集了以“我与讲学稿”为主题的教学反思、案例、开展了二次备课评比和教学反思评比活动;多次举行家长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到校听课,参与教学活动。系列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之功效,在全校形成了一个浓厚的课改氛围,我校教师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理念必须转变,教师的行动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必须转变。

五是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

我们发现:以活动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可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为此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艺术节、远足、运动会、卡拉ok歌曲比赛、“学科知识竞赛”、“英语技能比赛”、“语文听力大赛”、“诗词朗诵比赛”、“课本剧大赛”、“说演讲大赛”,这些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爱好,带动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动力。同时,在各项活动中的磨合,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

多元评价使学困生不再低头做人,他们坦然的接受“师徒对子”的帮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们心悦诚服的和老师分析学困原因,敏感的心少了些脆弱;多元评价也使特长生大量涌现,活跃在我县大大小小的文艺舞台、体育竞技队伍中。

我校将素质教育融入到丰富的活动当中,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引导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好评。我们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与公平对待的多元评价理念,也有力的控制了辍学率。

四、可喜变化

1、可操作性的课堂流程及讲学稿范式的确立

“三步九环能本课堂”是教学流程,即将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过程都细化为三个大步骤;每个步骤之中又包含三个环节:

第一步,明确学习思路。包括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采用何种学习方法,要培养学生哪些习惯。

第二步:扎实掌握基础。包括温故知新(预习、导入)、探究展示、矫正补充三个学习环节。

第三步:检测反思提升。包括当堂检测、知识链接、评价反思。每个环节设定了不同的评估要点及要求,师生在共同研究中完成学习流程,达成学习目标。

“讲学稿”是“三步九环能本课堂”流程具体实施的抓手,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我校已形成了涵盖四要点和四步骤的讲学稿范式。

2、师生面貌的巨大变化

学生的变化:

课上,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课前展示内容的精选、设计,信息技术的娴熟运用。他们坚持使用双色笔,语言表达流畅,逻辑清晰,用词准确,展示时善于提问,善于总结。由原来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储存知识的顺从守规,转变到乐于想象,敢于批判,敢于标新立异。师生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课上学生动起来了,独学、对学、群学的场面每节课都能看到,尤其是学困生在组内有事可做了,愿意接受他人帮助,还主动到黑板上板演。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自律意识明显加强。

课后,孩子的合作意识增强,互谅互让意识形成,快乐友好的同学关系使校园更和谐。

教师的转变:

观念在变化:老师们都能认识到教育的重心已经由教育者转向受教育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认识到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学生要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生成的知识,隐性知识越丰富,学生的创造力就越强。正在努力做到使教学成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方式在变化:认识到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善于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能够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重、难点适时点拨,恰当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上不再是教师展示的舞台,而是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新知。

角色在变化:自觉的由“教”者变成“导”者。自觉做到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个性,注意分层教学,分层检测。

科研水平在提高:老师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提升,不断总结。《讲学稿的编制与使用》、《班级的小组建设》、《小组的评价方式与方法》、《优秀讲学稿汇编》、《优秀二次备课汇编》、《论文集》、《教学案例、叙事、反思》、《课改信息报》等大量集教师心血的文稿一次次问世;左云飞、楚玉梅、高军等研究型、科研型教师纷纷涌现;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级一等奖17人次,参与科研成果征集的老师达到了70余人次,15人研究成果在国家期刊上发表,省级赛课一等奖13人。例如:崔跃军老师的《从实际出发,踏实前行》获市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楚玉梅老师的《让生命化蛹成蝶》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张颖老师的《浅谈在初三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获市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李永秋老师的《浅谈新课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获市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成果的取得足以说明,教师们勤于课前,懒于课中,思于课后的研究意识已经形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逊克二中全体师生在探索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模式上齐心协力,为课堂高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绩效校长的十大特质
本斋小学课改工作总结与反思
浅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给教师的40堂培训课
放手?生成?批改—学案使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听 课 体 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