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尼人历史】南诏,彝族的辉煌

云南大理自称迷撒巴(蒙舍人)的彝族村寨,大到上百户的村子,还是小到十多户的人家,每村都会有一个土主庙,这些大大小小的土主庙都有一个共同的彝族名字——南诏物底,供奉在里面的都是南诏历代帝王或者某一个大臣,每年的正月到三月,彝族群众都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到土主庙祭祖,其中影响面积最广,庙宇最宏伟的要数坐落于巍宝山的南诏土主庙,里面供奉的是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巍山彝族每年二月初八在此举行祭祖仪式,至今已经延续1300多年。
一千多年的历史,看似早已走远,然而在巍山,在彝族村寨,会感觉到南诏离你又是那么的近,这个和唐王朝相始终的辉煌帝国,帝王们和当时社会生活习惯在巍山这片广褒的土地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久久不能退去。有着悠久历史的巍山彝族打歌调创世歌中唱道:
“???老二的部落,

支巴那巴族??蒙氏老九族,
金环银鱼帽,
我祖皇腊罗,
知道认祖源,
知道认父族??”
歌中的蒙氏即南诏王的姓氏,腊罗为彝族;
巍山紫金尼利午村毕摩罗开亮说:“彝族人死后,灵魂都要过五诏之道回到南诏务底罗巴·细尼努土主统治的苍山之巅”。“罗巴·细尼努”就是南诏国第一代王细奴逻;巍山彝族民间流传,彝族抬死人时逝者的头部在后而脚部在前,是因为彝族的祖先细奴逻在天界当着大王,彝人只需要踢门进去,而别的民族是要磕头进来的??今天就让历史再一次从巍山开始翻开。
唐朝初期,
云南洱海地区出现现了六个比较大的部落联盟,史称六诏,分别是蒙舍诏(今云南巍山南部、南涧大部及弥渡西部)、蒙嶲诏(今云南巍山北部、漾濞大部)、越析诏(今云南宾川)、邓赕诏(今云南洱源的邓川)、施浪诏(今云南邓川青索,又说在洱源三营)、浪穹诏(今云南洱源)。在地理位置上,蒙舍诏在其他五诏的南部,又称为南诏。南诏王族蒙氏乌蛮,是今天彝族的先民。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初年,南诏第一代国王细奴逻随父蒙舍龙就牧耕于今巍山巍宝山前新村,由此发展崛起。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细奴逻当上了蒙舍诏诏主,改国号为大蒙国,称奇嘉王。细奴逻制定了“独奉唐朝为正朔”的正确政治路线,加强于唐王朝的联系。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王朝敕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经细奴逻、逻盛、盛逻皮至皮逻阁四代诏主南诏在巍山经营发展了90余年,为统一六诏、建立宏图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皮逻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完成了统一六诏的丰功伟绩,因“破河蛮”有功,皮逻阁被敕封为“云南王”。次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太和村)。皮逻阁统一六诏后,南诏迅速强大,进而称雄于祖国西南地区。
皮罗阁之子阁逻凤具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青年时代就随其父皮逻阁参加了统一六诏的战争。他“不读非圣之书,尝学字人之术”,
他在位时南诏的疆域达到最大。阁逻凤于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曾两次进兵唐境,攻占了嶲州(今四川西昌)、会同(今四川会理)等地。在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阁逻凤率兵“西开寻传(今云南云龙以西至缅甸伊洛瓦底江西岸)”,使“裸形不讨自来,祁鲜望风而至”。而后阁逻凤回头巩固滇池及滇东爨区,于唐广德元年(公元
763
年)在云南东部置安宁城监,让其子凤伽异于唐永泰元年(公元765
年)修建拓东城(今昆明市区),作为南诏的陪都,同时又控制南部的步头(今云南元江)。至此,南诏基本控制了整个云南地区。其后异牟寻、寻阁劝、劝龙利晟、晟丰佑、佑世隆、隆舜、舜化贞,共传位十三代,历经250多年,几乎与整个唐王朝相始终。南诏最强时期,其疆城包括今云南全省和四川、贵州、广西一部分,势力达越南、缅甸、老挝。南诏的崛起和发展,为巩固祖国领土完整、加快西南边疆的开发,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小编:小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定六大彝族支系传统服饰历史影像
隋、唐、南诏国时期的云南简况
南诏十三代王
蒙巂诏、样备诏统一于南诏初探
云南大理旅游热门地推荐
神秘消失的古国——南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