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年美国血液学年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髓系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AML转化。

MDS的发生发展涉及细胞遗传学改变,基因突变以及广泛存在的基因组甲基化状态。

血细胞减少是诊断和分类MDS的必备条件,但是,某一系的血细胞减少并不一定代表这一系的病态造血。

MDS的诊断和分类中,病态造血比血细胞减少更具决定因素,因此WHO2016版分类中删除了诸如“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等名称(造血干细胞单克隆病变 –病态造血 – 血细胞减少,为MDS)。

MDS的诊断参考WHO 2016标准(参考下图),相比2008版,新版分类在确诊MDS后,根据涉及的是单系、多系、有无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有无原始细胞增多等给予命名,较2008版更为简单合理。

MDS有高度异质性特点,但仍然不清楚它是起源于干细胞还是下游的定向祖细胞阶段,一般认为老年化(以及放化疗,免疫紊乱,环境因素)导致造血干细胞发生遗传学(剪切体基因),表观遗传学(启动子甲基化)和免疫(免疫下调)改变,导致某些细胞发生单克隆的改变,影响到下游祖细胞的分化异常。

参考2019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MDS根据危险度分层较低危组(症状性贫血治疗,去甲基化治疗等)和较高危组(去甲基化,化疗和移植)。

  • 较低危组:治疗目标是改善血细胞减少,提高生活质量。根据患者情况,可以观察或给予对症支持疗法,来那度胺(5q-),去甲基化药物等。目前在研的产品还包括Luspatercept,Roxadustat和Imetelstat,以及新一代去甲基化药物。

  • 较高危组:治疗目标是抑制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治疗选择去甲基化药物,化疗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研新药包括联合去甲基化药物(主要是阿扎胞苷),RAS通路(间接)抑制剂Rigosertib等。

LuspaterceptCelgene开发的一款一类新药,促进晚期红系释放减少患者对输血的依赖,在2018ASH上,Luspatercept公布了两项阳性三期研究,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而β地中海贫血的适应症也于近日获批,比PDUFA时间提前近一个月。低危MDS的适应症大约明年上半年获批。

未来将支持低危MDS获批的临床三期研究为MEDALIST研究,本次是再次数据截至(201917日)的分析(Abstract 841),接受luspatercept治疗的72名患者(47.1%)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12名患者(15.8%)的RBC-TI≥8周。48名(31.4%)接受luspatercept治疗患者仍在接受治疗,接受luspatercept的中位治疗时间为50.9周(5.9-147.0周),接受安慰剂为24.0周(范围7.4-103.0)。

尽管Luspatercept针对红系造血,但进一步分析MEDALIST研究(Abstract 4243),无论红系反应如何,相比安慰剂,Luspatercept对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均有较为明显提高。

顺便做个广告,明年Luspatercept将在国内启动临床研究。

一线临床三期研究报道来那度胺(LEN)联合Epoetin Alfa治疗低危,EPO难治非Del5q)的MDS患者(Abstract 842),将患者分为LenA组)和LEN EAB组),主要终点为16周红细胞反应(MER)。11随机205例患者,195例可评估(A96B99),ITT人群中AB组的红细胞反应率分别为11.5% vs. 28.3%P=0.004)。

136名完成16周研究治疗的患者中,28/7238.9%)和10/6415.6%)分别达到MERP=0.00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LEN EA治疗是红系反应的独立协变量(P=0.01)。B组的MER中位持续时间为23.8个月,而A组的MER中位持续时间为13个月。治疗组之间>3级非血液学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或分布没有显著差异。

LEN具有恢复EPO治疗敏感性的药理特性,在治疗中增加LEN是处理难治性患者的有效策略,且疗效较为持久。

去甲基化药物是较高危组MDS的主要治疗手段,阿扎胞苷(AZA)是最常选择的药物。MDS212研究是在日本开展的多中心三期临床研究(Abstract 845),对比AZA两种不同用法(5 vs. 7天)治疗高危组MDS的预后情况。入组201例患者(AZA-799AZA-5102),中位年龄73.5岁。AZA-7 vs. AZA-52OS分别为35.1% vs. 22.4%2LFS分别为27.3% vs. 20.5%。初步数据继续支持现有的AZA-7天治疗策略。

GuadecitabineG)是一种全新的皮下去甲基化(HMA)药物,独特的药理特性使其理论上成为二代HMA类药物。ASTRAL-1研究是一项临床三期研究(Abstract 4235),评估G vs. 其他治疗选择(C),C包括阿扎胞苷,地西他滨或低剂量阿糖胞苷三种选择。

11入组815例患者(G408C407),C组包括地西他滨(43%),阿扎胞苷(42%)和低剂量阿糖胞苷(15%)。ITT人群分析,首要终点分别为CR19.4% vs. 17.4%OS危险度为0.97

尽管在亚组分析中可以找到利用Guadecitabine的点,但很明显研究设计有瑕疵。

AZA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是较高危组MDS的研究热点。

AZA联合Venetoclax Venvs. Venetoclax治疗复发难治MDS的临床Ib期研究(Abstract 565),46例患者(联合组24例,Ven单药组22例),入组中位年龄76岁。中位随访4.7个月,联合对比单药,ORR分别为50% vs. 7%,中位PFS分别为未达到vs. 3.4个月。联合组的9个月OS83%,单药组6个月OS57%

联合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尽管研究结果较历史数据要好,但研究结论不支持单药Ven治疗晚期MDS患者,可以考虑两药联合。

AZA联合Venetoclax Ven治疗初发高危MDS的临床Ib期研究(Abstract 568),分析57例患者数据,ORR(包括CR)为18例,cCR22例,SD11例,2例患者PD12个月的DORORR)为74%PFS59%18个月预估OS74%

上述两个AZA联合Ven的研究结论支持:1. 联合治疗耐受性良好;2. 值得进一步探索一线治疗。

AZA联合Rigosertib(一种全新的RAS-RAF-MEKPI3K通路抑制剂,Onconova公司)作为一线方案治疗高危MDS患者的临床II期研究(Abstract 566),入组39例患者,中位年龄64岁。联合治疗的ORR90%CR34%,相比AZA单药历史数据(ORR38%CR<20%)有明显优势。

治疗反应支持中位时间12.2个月,至最佳反应时间仅1周。因此,Rigosertib的一些特点如口服,无叠加毒性以及协同药理机制等,有可能联合AZA成为一线高危MDS治疗的新选择。不过光吹牛没用,三期研究看一看。

AZA联合CB-839(谷酰胺酶抑制剂,谷酰胺酶广泛表达于AML和高危MDS细胞表面)治疗晚期MDS的临床II期研究(Abstract 567),分析16例患者数据。中位随访8.6个月,中位接受3个周期的治疗。

62.5%的患者获得广义CR31.3%获得SD1例没反应。中位至CR时间为2.5个月,中位OS10.15个月,EFS10.42个月。

AZA联合CD47单抗(Magrolimab5F9)治疗MDSAML患者的临床Ib期研究(Abstract 569),分析43例患者(18 MDS25 AML)中位年龄73岁,有疗效数据人群中,13/13100%MDS患者获得ORR其中7例(54%)获得CR。另外,CD47是表达于白血病干细胞的表面标志之一,因此联合治疗有望减少后期复发。

AZA联合Olutasidenib(新型IDH1抑制剂,FT-2102)治疗IDH1突变MDS的临床I/II期数据(Abstract 674),入组20例患者接受FT-2102单药(SAN=6)或联合AZACOMBON=14)治疗。

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参考下图,IDH1可以增强AZA的治疗效应,CR55%ORR73%。类似这样非常小人群的新药,开发策略值得仔细斟酌。

最后再介绍两个新药治疗MDS的进展:H3B-8800Enasidenib

RNA剪切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是MDS的两种主要发病原因。H3B-8800是近年来最有希望成药的作用于RNA剪切体的新药,在临床I期研究中(Abstract 673),在欧美24个研究中心入组84例髓系肿瘤患者,分别为AML38),CMML4),HR-MDS20),LR-MDS21),未知风险MDS1)。

88%的患者存在特定剪切体突变,最常见类型包括SRSF2SF3B1U2AF1

最常见的TEAE包括腹泻(68%),呕吐(42%),QT间期延长(21%),恶心(16%),乏力(16%);常见DLTQTcF延长>500msec20mg1例,40mg2例,均≥3级)无心律失常性心动过缓(14mg1例)。

1例患者(LR-MDS)出现持续性骨髓衰竭,MTD尚未确认。

H3B-8800吸收快速,目前未获得CRPR治疗反应,1CMML出现血小板反应持续约13周,14%患者对输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依赖度有所降低。

EnasidenibIDHIFA)已获批治疗IDH2-RR-AMLMDS中也有5-10%的患者存在IDH2突变。在一项临床II期研究中(Abstract 678),探索Enasidenib单药或联合AZA治疗MDS的临床可行性。

分析18例患者数据,ORR67%,在初发MDS患者中联合AZA获得100%ORR,在HMA治疗失败且单药EnasidenibORR则为5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年随访:Luspatercept在低风险MDS中表现出长期减少贫血益处
全球首个红细胞成熟剂!百时美Reblozyl欧盟获批:β地中海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相关贫血
ASH19 Day3: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一类新药抗CD47抗体有望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
AML和MDS抗体靶向治疗的新前沿
ASH2018:血液肿瘤治疗重磅研究进展速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