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和部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 语 音
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 “韵” 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现象就叫做音变。
19.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
变化叫做变调。
20.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21.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可以区别词义,区分词性,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22.儿化的规律:①无韵尾或u韵尾,只加卷舌动作。如小车儿 小鸟儿;②有-i,-n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丢失,有的要改变韵腹。如:一块儿,一点儿;③ 有高元音i、ü 韵腹的,加央元音2 ,如:
小鸡儿,有趣儿;④有舌尖元音[ ],[ ]变成2 。如:瓜子儿,树枝儿;⑤有-ng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丢失,元音鼻化,有 i韵腹的要加 2 , 如:帮忙儿,花瓶儿。
23.语气词“啊”的音变:1.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a, o(不包括 ao, iao)e, ê, i, ü 时,读ya,写作“啊”或“呀”2.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u (包括 ao, iao )时,读作wa, 写作“啊”或“哇” 3.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读作na,写作“啊”或“哪” 4.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ng 时,读作nga,写作“啊” 5.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er, -i[ ]时,读作ra,写作“啊”6.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i[ ]时,读作[ZA],写作“啊”
24. “一”、“不”的变调:①“一”、“不”在去声前读阳平,②“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③“一”、“不”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第三章 文 字
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2.六书:古人总结的古文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第四章 词 汇
1.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 ( 或特定范围的) 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2.词汇和词的关系:词汇和词不同。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3.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成词的基本单位。
4.语素的分类:a按音节多少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b按构词能力分为(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c按表示的意义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
5.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由语素充当。
6.词和语素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是造句单位,语素却不是。区别词和语素可采用剩余法。
7.词和短语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造句单位,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识别词和短语可采用扩展法。
8.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加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
9.短语是词与词的语法组合,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
10.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1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分类:基本义和转义。
12.引申义是人们根据相关性联想规律,由原义(本 义、基本义)发展引申(或再引申)而来的意义。
13.比喻义是人们根据相似性联想规律,由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形成的意义。
14.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
15.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又称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16.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17.同义词的作用:① 可以使语言的表达精确、严密。② 可以使语体风格鲜明。③ 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④ 可以使语气委婉。⑤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义完整。
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构成一个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
18.反义词的类型①绝对反义词② 相对反义词
19.反义词的作用:①可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揭示事物的矛盾,深刻表现事物的特点。②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意思的作用。③可以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④可以利用反义词所具有的鲜明对比的特征,临时仿造新词,使语言新颖而简练。
20.语境对词义的作用:⑴ 根据语境解释词义(因文定义)。⑵ 语境使词义单一化。打铁 打伞(3)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写书 看书4语境使词义具体化。踢球 扣球⑸ 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词语搭配是互为语境的。说“骑马”, 不说 “骑床”。
21.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成语的特征整体性和凝固性。
22.惯用语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语。也叫做习用语,习惯语。
23.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24.基本词汇具有三个特点: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第五章 语 法
1.语法是语言的要素之一,是语言结构的规则,它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即自然系统。一是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即表意系统。
3.实词是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4.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的、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可分为四种,即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5.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6.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第六章 修 辞
1.比喻的含义: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叫比喻。
2.比喻的作用(修辞效果):①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③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3.比拟的含义: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做比拟。
4.比拟的修辞效果:正确地运用比拟,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5.借代的含义: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做“换名”。
6.借代的修辞效果: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7.排比的修辞效果: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8.排比与对偶的区别:排比是三项或更多项的平行排列;对偶只是两项的并列对称。排比每项的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对偶两项的字数必须相等排比常用相同的词语;对偶力避字面的重复。
9.对比的含义: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
10.对比的修辞效果:对比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得更集中、更加鲜明突出。
11.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叫映衬,也叫衬托。
13.衬托的修辞作用 :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化。
14.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
通感的修辞作用: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
15.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
16.回环的修辞作用: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
17.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
18.顶针的作用: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②状物叙事,条理清晰。③抒情写意,格调清新。
19.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
20.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
21.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
22.仿词修辞效果: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
23.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
24.恰当地运用双关手法,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另方面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5.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学好播音主持的基础必须要掌握哪些常识?
英语单词与语音思维导图
文章
《现代汉语》复习题
现代汉语 (黄廖版本)内容归纳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