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胰腺癌 检查薄层增强CT

2022-02-2

胰腺癌的早诊其实不难,只是我们没有做对。

身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所长,虞先濬教授每周一和周三在徐汇院区工作,每周二和周四在浦东院区工作,

作为亚洲最大的胰腺肿瘤中心,复旦肿瘤医院胰腺外科在徐汇院区有70张床位,2019年浦东院区开业后,床位又增加了80张。从2014年上海市对各医院进行数据统计开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每年的胰腺肿瘤手术量一直在上海排名第一。


但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也是所有肿瘤中5年生存率最低的肿瘤之一,还不到10%,同时胰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的努力还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的更高需求,诊治水平没有跨越式突破性的提高,这

上海市胰腺研究所已经是这样一个平台,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患者都可以挂“虞先濬多学科门诊”的号,在多学科诊室里,除了虞先濬外,还有另外4位不同专业方向的医生和两位助手为患者出诊。

虞先濬将这种门诊形式称为MDT(多学科会诊)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叫MDT的易得性、规律化和常态化,病人可以像挂专家门诊一样挂我们一个团队的号,这就是根据疾病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我们不断的突破和创新,才能使学科有生命力。”

胰腺外科要发展,虞先濬表示有两点一定要做到。首先这个学科一定要搞科研,因为胰腺癌很难,需要有突破,需要加深对它的理解。第二,外科引领,内科辅助,虽然叫胰腺外科,但也离不开内科治疗,“只做手术病人一定活不长,要做到4个现代化:外科手术微创化,肿瘤治疗精准化,临床研究系统化,病人管理全程化。”

外科治疗微创化目前已经达到了,但虞先濬认为精准化是胰腺癌治疗所缺乏的,“胰腺癌还没有走到精准和免疫治疗时代,


“胰腺癌早诊其实不难”

谈及胰腺癌这个癌中之王,虞先濬用“来势汹汹”来形容。


资料显示,自2014年起,胰腺癌已成为唯一死亡率增高的恶性肿瘤,预计到2030年其死亡率将升至第2位,仅次于肺癌。而中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幅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

但我国胰腺癌的诊治水平的提升速度却并没有跟上其发病率和病人数量增加速度。我国胰腺癌具有“三高四低”特点: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转移率;低早期诊断率、低切除率、低药物有效率、低5年生存

但在虞先濬看来,胰腺癌的早诊其实不难,只是我们没有做对。

一种疾病早诊率能快速提升,虞先濬认为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要有客观检查手段,第二检查手段要方便易得。“我举两个例子,有了B超后,乳腺癌、甲状腺癌和肝癌的早诊率迅速提升上去了,还有肺部低剂量薄层螺旋CT对肺小结节的检出率一下子提升了肺癌的早诊率,所以肺癌中位生存期的大幅度提升,不光是有了靶向药物的原因,早期病人被大量检出也是一大因素。”

胰腺癌也有客观检查手段,虞先濬说:“专门针对上腹部胰腺的薄层增强螺旋CT,1公分以下的胰腺癌就能查出来,如果每年做一次呢?但有多少人会想到去做?”对于胰腺癌的早诊,虞先濬总结了一个口诀:

不要因为中上腹饱胀不适,光想到自己是胃肠病;不要因为中年以后的突然血糖增高,光想到自己是糖尿病;不要因为腰酸背痛,光想到自己是腰肌劳损骨科的病;不要因为眼睛发黄就只想到肝炎,请想一想这可能都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早期症状,去做一个上腹部增强薄层螺旋CT,让胰腺外科医生帮你排除一下。

“我们的病人做完手术以后,活得挺好,千恩万谢,我说不要感谢我,要感谢第一个让你去做CT的医生,他想到了,及时给你做了,让你检查了出来。而很多病人不舒服了,就吃点药,再不行做个胃镜,再吃点药,再不行做个肠镜,三个月、半年过去了,胰腺癌早就进展了,失去早诊早治机会了。”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案例分析-ERAS路径下胰十二指肠切除
专题笔谈|动脉受累胰腺癌手术治疗策略
【医声】当外科学遇见肿瘤学,“工匠”不得不去做科学家
【专家共识】胰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外科手术越做越快,安全性越来越高,为什么病人仍然活不长?听听肿瘤专家怎么说
耕耘半世纪,顶尖胰腺外科团队的四代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