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胰腺癌术后康复,这篇科普不容错过!
userphoto

2023.07.15 河南

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医疗检查设备的不断迭代更新,都使我们能够更早地发现疾病,尤其是癌症的诊断真正能够做到“早诊早治”,百姓不再谈癌色变。

我院公布了一份对2008年~2017年在本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近30万肿瘤患者长期密切随访后形成的生存报告,数据显示:患者5年总生存率达到了71.3%,较过去明显提升整体,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领先水平。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癌中之王”胰腺癌,目前总的5年生存期仍徘徊在10%左右。生存期短、手术复杂、切除器官繁多、术后恢复慢、吃药多等等问题,都是困扰着患者和家属的最头疼的问题,那么是否胰腺癌这类“大手术”后的康复,就这么慢,这么难吗?

#·1

胰腺到底“藏”在哪儿?

首先,我们要了解下“胰腺”这一人体中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它有内分泌(分泌胰岛素控制血糖)和外分泌(分泌消化液消化分解食物)两种功能。

胰腺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交通枢纽”,位置在腹腔内脏器的核心区域,四周围绕着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胃、空肠、结肠等重要的器官,同时胰腺还“趴在”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等重要血管上方,确实可以认为胰腺处在一个“首脑”的地位。

当出现上腹部饱胀隐痛、黄疸、消瘦、脂肪泻、腰背部疼痛不适,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胰腺薄层增强CT(或者MR)和肿瘤指标(CA19-9,CA125,CEA等)是可以及时发现胰腺癌的重要技术手段。另外,及时的专科就诊就显得非常重要。

#·2

胰腺癌手术治疗知多少?

胰腺癌的根治手术按照胰腺癌的部位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比如胰腺头部和钩突癌往往要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体尾部癌可以选择胰体尾根治性切除术,其他的手术还包括全胰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等。

因此,胰腺癌的手术是腹部外科手术中操作最复杂、创伤大、风险高的手术,对于外科医生而言也具有很大的挑战。

虽然目前胰腺外科微创技术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腹腔镜、机器人等微创手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医生如虎添翼,更是为患者的术后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胰腺外科手术引起的创伤应激,消化器官的缺失,消化道的重建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困扰,都会对胰腺癌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均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很多患者因此会忧虑。

#·3

胰腺癌术后如何“快速康复”?

“手术后的恢复犹如西天取经,非要“九九八十一难”,而没有捷径吗?我还能够恢复到以前正常生活吗?”......

胰腺癌手术后的康复真的这么慢,这么难吗?下面,本文就胰腺癌患者术后如何快速并且高质量地恢复这一方面,给大家一些科普和建议。

目前的胰腺外科手术后,促进患者的康复理念正在不断完善,术后快速康复理念(ERAS)正在不断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Rurgery,ERAS)是指医生为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达到患者术后加速康复的目的。术后ERAS管理包括心理宣教及指导,腹腔引流管的管理、早期进食、 早期活动、疼痛管理,这些都是直接影响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

如何面对术后疼痛,这是患者最先面对和惧怕的现实。虽然微创手术的小切口已经减少了不少的疼痛感,但是与生俱来的疼痛感还是困扰着不少的患者。

疼痛已经被WHO列为我们人体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是人们生活质量重要的评分标准,临床有VAS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均质化的评估,为临床医生做出判断和处理提供参考。

麻醉医师会根据不同胰腺手术的特点,给患者使用不同种类的镇痛泵,来维持疼痛处于相对低得状态,为患者术后的咳嗽拍背、早期运动提供良好的镇痛保障作用。术后患者镇痛泵取走后(一般术后48小时),会有一过性镇痛戒断症状,疼痛加剧,这时候可以选择使用一些口服止痛药物缓解,保持轻微疼痛即可,不必要追求过度的止痛,反而不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

如果患者术后出现刀割样疼痛、撕裂样疼痛、进食后绞痛伴有出冷汗等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呼叫医生,切莫自行止痛处置,以免贻误病情。

#·4

胰腺癌术后该“怎么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体现了营养物质对于我们身体正常活动的重要性,营养的补充对胰腺癌手术的患者更为重要。胰腺癌的患者因为肿瘤本身的影响导致食欲不佳、代谢异常,再加上手术造成的消化道功能的负担,患者术后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很高。所以,很多患者家属都会在术后绞尽脑汁,想尽办法问医生,“今天我可以吃什么”。

其实,术后消化道功能的恢复主要是小肠-胃-大肠的顺序逐步恢复,大约3-5天,因人而异。术后逐步恢复饮食,正确及时的营养补充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十分关键,增加热量摄入,减少体重下降和蛋白质丢失。进食的方式采取流质—半流质—固态饮食阶梯递进,患者可以从喝一点温水开始,慢慢过渡到果汁、酸奶、肠内营养制剂,吃一些面条、粥、鱼汤等,最后恢复到正常饮食。

这一阶段患者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听从医嘱,避免急躁。胰腺癌患者手术后进食的总体原则是少食多餐,逐渐开放饮食,适当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同时,患者要吃一些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食物,比如鱼、虾、蒸蛋、各种切碎的新鲜蔬菜、冬瓜、萝卜等,烹饪时以低脂、低糖、清淡为主,切忌油炸、浓汤、甚至高脂肪食物、烟熏类、难以消化的食品(花生、瓜子、坚果等)的摄入。

由于胰腺这一重要的消化液分泌器官被部分或全部切除,患者术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比如在高脂饮食后排出不成形、油腻的、恶臭的粪便(脂肪泻),并伴有腹胀等,此时可以适当补充胰酶制剂帮助机体消化蛋白质类食物。

胰腺癌患者手术后的营养管理是长期的,需要逐步适应和调整。对于有些患者术前就有糖尿病,或者术后监测血糖有升高表现,就会控制饮食,这时候医院都会有血糖监测,术后主要考虑营养摄入,同时适当的控制血糖略高于正常也是可以接受的,并不要求完全按照术前标准控制到完全正常的血糖范围。

#·5

术后“静卧休养”不是首选

很多患者认为,这么大的胰腺手术,肚子上有这么多的管子,是不是手术后要多躺在床上休息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不仅会导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和坠积性肺炎的形成,也会影响利消化系统的恢复。

一般胰腺手术后患者在做完手术后平卧6小时后就可以把床头抬高一些,使患者处于半卧位,这样既有利于引流管的通畅,也能减轻腹壁的张力,有利于患者深呼吸。

术后第一天患者应开始在床上慢慢翻身、活动手脚,根据情况可以坐起。循序渐进,逐步鼓励患者开始下地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患者吻合口的生长和消化道的功能恢复,促进对食物的消化。

此外,手术后的患者要多进行深呼吸锻炼,每天做1-2次雾化吸入,勤拍背咳出深部的积痰,防止肺部感染发生。

当然,如果患者下地运动后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出冷汗等严重症状时,还是要及时呼叫医务人员进行观察,尤其心电监护的监护,小心肺梗塞的发生。

#·6

胰腺癌术后并发症?莫恐慌!

胰腺癌手术后难免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胰瘘、胆瘘、乳糜瘘、术后出血、腹腔内感染、胃排空延迟等。

就最常见的胰瘘而言,首先要在手术前要适当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黄疸、纠贫血、补蛋白,可以降低术后胰瘘的风险。

其次,手术中胰肠吻合口的吻合方法和吻合质量是减少胰瘘的关键。每个胰腺专科医生的吻合方法不同,文献报道的就有80余种,但是目的都是为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采用改良的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方法,即“人工乳头植入式胰-空肠吻合法”,这种吻合方法简单易行,吻合可靠,能明显减少胰瘘的发生率)。

第三,对有着发生胰瘘高风险的患者,术后适当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这样能进一步降低胰瘘的风险。胰腺手术后的腹部引流管内的引流物,我们提倡“一看其色,二观其量,三闻其味”,比如引流管内出血“鲜红热血”要考虑腹腔出血,如果闻到大便味道,要考虑结肠瘘的可能,等等,这些信号患者是第一时间知晓,要做好“信息汇报员”及时报告医生,早期处置。

虽然胰腺癌术后并发症不可完全避免,但是专业的医疗团队、可靠的手术、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可以预防并及时处置并发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7

保持健康和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在手术前,经过与医生的积极沟通,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病魔的信心,摆脱对手术和死亡的担忧和恐惧。手术后,患者在医生和亲友的帮助下摆脱焦虑,不急躁,不气馁,及时消除内心的痛苦和焦虑感;也要鼓励患者适当参加社交活动,积极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治疗的同时也要尽快回归正常的生活。

专家推荐

作者:张波(胰腺外科、浦东院区医疗综合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癌中之王”——胰腺癌的中医治疗方法
哪些人容易得胰腺癌?胰腺癌病人能活多久?
《Science》重磅,一种防止胰腺癌术后扩散的新方法!
膝关节康复及保护的科普
【科普】秦泗河教授谈脑性瘫痪外科治疗常识
专家访谈 | 蔡志康: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