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学园地]00027:兰花的千年之美

兰花之美何止千年,本文取千年长久之意而论之。中国兰文化已经传承几千年,从可以查证到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就刻有虾脊兰的图案,这是当时人们生活图腾的一个重要象征。河姆渡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处氏族聚落生活遗址,他们从附近的山上砍伐树木,构建起了干栏式房屋,他们靠种植水稻、采集、捕鱼、和狩猎为生,他们已经开发出了芦苇和麻制品。

河姆渡文化到如今信息化时代,其中不乏文化底蕴与内涵。我不禁在想,为何兰花几千年来,能够受到诸多先贤的推崇,那是因为兰花无比高雅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她那美丽的花朵上,还有她那柔美俏丽的叶子。兰花革质的叶片柔中见刚,疾风吹不去,化力于无形,疾风知劲草,故有赞誉。不仅如此,更多的是那似有似无更是香中之王,王者之香名不虚传。天下第一香,沁人心脾,清神醒脑,令人心情愉悦,让人无法自拔陶醉其中自然在人们的心中就会超越众多植物。

在古代的中华文化中,兰花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君子的象征。所以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不乏历代文人骚客以兰花为主题来咏颂,并留下传颂千古的不朽篇章。

兰花美,观赏角度来看,其花朵形态多种多样令人养眼,心情愉悦,心旷神怡。柔草万千花,色香味俱佳。兰花的叶姿,柔美有弹性,挺立、环垂、斜立各有形态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观之,赏之,顿时就会让人有一种冲动想拿起笔来抒情,绘出一幅水墨兰。兰花的花开放,有娇巧玲珑,有含羞满面,低首含笑,小家碧玉唯春兰是也!士大夫唯有蕙兰是也!兰有一两朵,时单时双,蕙有多花次第绽放,一莛花扶摇直上,好不气派。观朝向各异的花朵,各有韵味,各有绝美!兰花绽放,虽有多色,但却不张扬,低调的绽放着,仿佛孩童微笑的脸颊一样纯洁。

兰花的香味,更是妙绝天下!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称兰为王者之香,由此足以证明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在香味上,绝对是独领风骚,幽香清远,一在室,满屋飘香。古人赞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亦有诗云: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兰花的幽香不仅仅吸引人,连窗外的蝴蝶都引来了。古人称有松、兰、梅、竹为文客四友,这四种植物,各有其特点,也是古代文人尤为喜爱的植物。古语有云:“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惟兰独并有之。”这也充分的说明,兰花的独特之处。兰花的形态之美,体现在她的叶姿之美,花色之美,香气之美,令无数文人骚客

兰花不仅仅体现在形态上。中国兰的文化之美,更加令人为之震撼。中国兰,其香味与清净素雅的花色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如此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兰文化。追溯到最早,便是本文开篇所讲到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那时候的人们便在陶罐上雕刻出兰的图案,简直令人不可思议,那个时候的人们已经在追求精神食粮了。在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先贤为兰花留下了经典的著作,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不朽篇章,丰富着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的精神世界。

正是有了兰文化的沉淀,兰花的精神被中国历代先贤所学习。兰,自古以来,人们对其评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逢艾深不见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 ,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陈毅的《幽兰》写出了兰不仅拥有隐士的高贵气质,还有一种傲然尘世的文化风骨,更有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范与不求仕途名利、不沽名钓誉、只追求宽忍信仰志向的坦荡胸襟,以坚守那份旷达情怀的高雅精神。兰的这种高贵品质,也正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在这个如此浮躁的社会,能够像兰花一样,坚守自己的心灵家园,是非常难得的。但是只要自己是芬芳的,又何必在乎别人的赏识与否呢?所以,兰花之美,更重要的是兰花的精神之美。

兰花的美,历经千年而不衰,引起一代又一代的兰花爱好者的不断追寻。兰花的美,更需要我们新一代的艺兰者,不断的学习与弘扬,让其生生不息,永世美丽!20181221日张斌于国香居

说明:本文配图是云南春兰“凤冠”第二朵与第三朵竞放,第四个花朵正在健康地生长中,好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兰花 |细叶寒兰鉴赏
从兰花的色瓣之争扯兰文化
玩兰花必须弄懂的专业术语(推荐收藏)
为什么只有兰花演变成了中国兰文化?
“人兰合一”是养兰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代诗词对联欣赏 咏花篇(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