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岁'学渣'攻克世界难题,3院士联名上书中央,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2012年3月20日,一位中南大学的在读学生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破格聘用为教授级别的研究员,并奖励100万元。

年仅23岁的他,由于解决了令无数数学家头皮发麻的'西塔潘猜想',成为了史无前例的最年轻的大学教授。

为了他,李邦河、丁夏畦、林群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向教育部写信,要求中央重视这位难得一遇的天才。

此人到底是何来头,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并受到三位院士的一致推崇?

这样一位年少有为的大学霸,在普通人眼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

但让人感到有点意外的是,这位学霸并非天资聪颖,小时候甚至还有一点木讷和呆板。

此人正是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刘路。

曾经是一名“学渣”的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差生,为何这位学渣能够完成华丽的逆袭,成为令人仰望的存在呢?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教育水平还远远比不上现在。

“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虽然让莘莘学子考试得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分数,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子们的创新思维。

这样的应试教育早就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在刘路成长的年代,应试教育的风气可谓是大行其道。

刘路作为一颗闪耀的新星,能够在当时的教育大背景下脱颖而出,和他的原生家庭关系密切。

1989年,刘路出生在辽宁大连,和一般人的家庭不同,刘路的爸爸妈妈都受过良好的教育。

爸爸在大连的一家国企做后勤工作,妈妈则是一位私企高薪聘用的工程师。

父母二人平时由于工作繁忙,每天只能抽出很少的时间去陪伴刘路。

他们都未曾在孩子的教育问题费过太多的心思,更别提在数学上对刘路进行启蒙了。

但毕竟是在知识分子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和为人处世,这也就让刘路相比于其他孩子,能够更加耐心忍性。

刘路从小就对理工科方面的知识极其感兴趣,相反对于文字类的学科就不那么感冒了。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难题浩如烟海,刘路从初中开始,就在研究数论了。

当时他的同学们还在为了解不开的方程、分数焦头烂额时,他已经在研究颇为深奥的知识了。

但这一举动也让刘路从小到大的学习成绩偏科严重,语文、英语长时间不及格。

刘路自认为他的父母并没有遗传给他什么数学方面的天赋,仅仅是因为自己对数学的关注比同龄人较多。

而且刘路也对当时教材上的数学知识不屑一顾,这也使他的数学成绩并不出众。

放学回家的刘路,平时也没有太多的朋友,也不愿意旁人过来打扰他,就经常把自己关在小房间内,一门心思地专研起数论。

她的妈妈曾经还找了刘路的班主任,让她出出主意。

在母亲眼中,刘路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从来不调皮捣蛋,也把心思花在了学习上。

但不知为何,这样的埋头苦干却见不到一丝成效,初中时,刘路的学习成绩始终在下游徘徊。

起初妈妈还以为刘路早恋,还联合着班主任帮忙查看。多了个心眼的妈妈还在他放学回家后,突然袭击到刘路的房间,但她看到的仍然是刘路埋头苦学的情景。

班主任在排除了一一切干扰因素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刘路这个孩子学习很刻苦,但就是天赋差了一点,不是块儿读书的料。

但学校老师和妈妈不知道,刘路只是没有把心思花在课本上而已,所以他才像一位学渣一样。

父母在慢慢接受了自家孩子天赋不行的事实之后,开明的他们并没有对刘路施压,反而鼓励着他,任由刘路按照自己的想法。

到了初三的时候,或许是来自于同学、父母和老师的各个方面的压力,让刘路感到了紧迫感,他才开始慢慢学习课本上的一些知识点。

不想让父母失望的他竟然考取了一所当地的重点中学,但进入高中后的刘路依然沉迷在数论的世界中,对旁的知识点置若罔闻。

到了2008年的高考,刘路凭借超过重点线56分的好成绩,被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录取,刘路也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专业学习。

他的父母也感到颇为惊讶,被批为天赋不佳的儿子竟然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

除了原生家庭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影响外,刘路的大学求生生涯也对他之后的成就颇有助力。

虽然凭借着较为出色的成绩来到了中南大学数学系学习,但是他当时的成绩依然徘徊在中游,是学院中几百个人种默默无闻的一员。

对数论痴迷的刘路,本该拥有着良好的数学素养,一些同龄人根本看不懂的数论,在刘路刚刚就大学后,他就已经能熟练掌握部分知识点了。

不知道为何,初进大学校园的刘路并没有锋芒毕露,表现出之后能够解开世纪性难题的天赋,成绩平平淡淡。

在课堂上,刘路也并没有表现出与众不同,他也只是耐心地聆听着老师所讲的知识。

但如同来到了原本就有属于自己的领域,刚刚进入数学系的刘路就每天起早贪黑地往图书馆跑。

长时间积累下来,全英文的数学研究书籍刘路阅读起来已经轻车熟路,每天都要到深夜。

从大二开始,刘路便已经开始研究起了数学逻辑,这种普通人读起来像天书一般的学问。

韬光养晦的刘路被心思细密的何伟教授看出了过人之处,经常给刘路许多专业性的指导。

在何伟的课堂上,他只是简单地一笔带过了西塔潘,但没想到刘路居然记下了。

2010年是刘路的高光时刻,对数学逻辑有了一定研究之后的刘路,就开始把目光集中在了英国数理逻辑学者西塔潘身上。

西塔潘有一个著名的猜想困扰着数以万计的数学系学子:

在组合数学上,拉姆齐(Ramsey)定理是要解决以下的问题:找这样一个最小的数 n,使得 n 个人中必定有 k 个人相识或 l 个人互不相识,这个数 n 记为 R (k,l)。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通俗版本被称为“友谊定理”,即在一个不少于6 人的人群中,或者有 3 人他们互相都认识,或者有 3 人他们互相都不认识。

对于这个定理的证明,数学家们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却仍然毫无头绪。

这样的难题在旁人看来或许会望而却步,想要挑战他对莘莘学子来说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刘路就是那个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没有被这样的困难吓倒。

越是旁人解不开的难题,刘路就越是激动。于是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基本茶饭不思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西塔潘猜想上。

灵光乍现的刘路在经过各种尝试之后,居然破天荒地证明了这一定理的真实性。

于是他赶紧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了信笺纸上,并随即投稿给了符号逻辑杂志》。

符号逻辑杂志》的审核人,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邓尼斯·汉斯杰弗德在看到了这样一篇精彩的证明之后,也大为震惊,随即便回信给了刘路:

“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特别是你给出的如此漂亮的证明,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

刘路的这一证明结论发表在了2012年符号逻辑杂志》的第二期,第602到609页。

对于自己是如何克服这一世纪性的大难题,刘路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实,我在思考这个命题时好像灵光一现,论证倒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如果一定要总结点什么,可能与我平时的积累有关吧。”

当时的中南大学的教授侯振挺教授在听闻刘路的光辉事迹之后,便立即有了将他纳入自己门下的打算。

中南大学为了让刘路尽快进入数学领域进行研究,决定让他提前从本科毕业,直接录取他为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2011年5月,当时刘路还是一名大三的学生。

在一场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逻辑学术会议上,刘路陈述了自己对之前西塔潘猜想论证的强度研究,让还不清楚的学者疑问一扫而光。

2011年7月,刘路如愿拜入教授振挺门下,振挺便开始带着刘路四参加学术会议。

2011年9月16日,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邀请了刘路作为亚洲的高校代表。

在此次会议上,刘路做了将近40分钟的发言,台下相关的学者们无不为刘路精彩的论证而热血沸腾。

三位中科院的院士,李邦河、丁夏畦、林群在得知了刘路的成就之后,也为之惊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所以他们三人联合上书中共中央以及国家教育部,请求他们重视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2012年,为了表彰刘路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南大学给了刘路100万元的奖学金。

中南大学还破格聘用了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别的研究员。

刘路还表示,一半的钱将继续用于自己的科学研究,另外一半则用来改善自己现阶段的生活状态。

2012年1月19日,中国科学报社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盛典,刘路因为证明了西塔潘猜想,获得了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2012年3月31日晚上,“影响世界华人”奖在北京大学百年学堂拉开序幕。

刘路也出席了这次奖项,他与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共同领奖,

在此次奖项上,刚刚成为正教授级别的研究员后不久的刘路,还被评选为“希望之星”。

从中南大学毕业以后,刘路在2014年又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避免计算——闭集上的所有成员》,此后刘路便一直醉心于其熟悉的数学领域了。

对于自己今后如何发展,刘路也表示会学习模型论,追求更高深的知识:

“这是数理逻辑的主要分支之一,研究形式语言与其模型之间的关系,将来研究要再上台阶,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刘路还表示,自己除了喜欢数学之外,还对物理学和心理学有着一定的兴趣。

他说物理学上的一些实验相比于其他学科的实验而言,投入的资金要求并不高,而且数学和物理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

对于心理学的热忱起初是来源于一组认知实验,刘路觉得这种认知实验对于锻炼数学逻辑有很大的助力,同时心理学也是一门让他极其感兴趣的学科。

但在现阶段,刘路还是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数学上,毕竟学无止境,山外有山。

刘路也并没有因为自己20多岁,就达到了其他学者几乎一辈子都触及不到的高度而自满。

自己对数论的研究也并不是冲着金钱和名利去的,根源还是在自己的兴趣和平时的积累。

刘路对自己的学术研究生涯也有着明确的规划,40岁以前进行数学领域的研究,到了40岁过后,他就随着自己的兴趣,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了。

纵观刘路为何能从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学渣,慢慢蜕变成一位中国史无前例的教授级别学者,我们不满发现以下的道理。

首先是原生家庭的文化熏陶,让刘路从很小就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住诱惑。

所以大家平时教育下一代身上,一定要创造出合适的教育环境,毕竟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实在太少,环境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掉人,孟母三迁就是这个道理。

然后必不可少的还是刘路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刘路很会韬光养晦,一门心思地埋头钻研,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干扰因素。

在他的世界里,似乎除了数论还是数论,父母的眼光、老师的看法,同学之间的攀比都不能为之动容。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次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

从刘路的求学生涯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每个人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绚丽绽放;而有的花,却需要漫长的等待。

-完-

参考资料

1.中南大学新闻网:《刘路获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

2.中青在线:《刘路:我坚持了自己的兴趣》

3.中国网:《大三学生攻克国际数学难题 3院士致信教育部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岁学渣攻克世界级难题,三院士联名中央,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90后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位院士致信中央,破格成为最年轻教授
20岁学渣攻克了世界级难题,三名院士联名中央,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20岁破解世界数学难题,21岁成最年轻教授,学渣刘路如何办到的?
3位院士联名保举,21岁就当上教授,学渣刘路怎么办到的?
中国再现神童,破解世界难题so easy,22岁就成了名校教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