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唐律赋三大家之一,诏赐状元,他的《人生几何赋》使长安纸贵

在晚唐诗坛上,徐寅的地位不容忽视:《全唐诗》收录他的诗222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他的赋“句雕字琢,不出当时程式之格,而刻意锻炼,时多秀句”,时人称为“锦绣堆”,在朝鲜和日本等国广为流传,可见徐寅在诗赋方面成就之大。他与王棨、黄滔并称为晚唐律赋三大家。

长安纸价为高三日

延寿溪畔 图:若相惜

徐寅,字昭梦,生卒年不详。他生于风景优美的莆田延寿溪畔的延寿村。徐寅六世祖徐伯彦,文学上很有成就,“以文学著名”。五世祖徐雾,为避安史之乱,举家南迁到福建莆田延寿村。到了徐寅出生时,家道已经衰落,家境较为困难。他后来在一首诗中写道:

“岁计悬僧债,科名负国恩。”

由此可见,徐寅早年家庭生活维艰,但他从小志向高远,聪明好学,长大后“博通经史,尤长于骈语律赋”。徐寅很早就拜读了莆田前辈名人欧阳詹、林藻、林蕴等人的诗文,又与黄滔几乎是同时代的人,受到他们的良好影响。

延寿桥 图:若相惜

徐寅年轻时就擅长律赋,才思敏捷,佳句丽词,出人意表,诗名颇盛,他的《人生几何赋》,时人竞相传阅抄写,“长安纸价为高三日”,一时传为佳话。他的《斩蛇剑赋》、《御水沟赋》,词藻华美,音韵铿锵,时人争相传诵,还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受到广泛欢迎,据传,家家用泥金书写,列为屏障,这是十分罕见的事,可见徐寅之赋名重一时。

徐寅出仕前游历了名山大川,并接触下层人民,了解他们的疾苦。因此,他的诗赋赞颂锦绣河山,同情人民疾苦,显露其忧国忧民的可贵情怀。

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徐寅到长安应试,考中进士,被授予秘书省正字(九品)。当时唐王朝进入末年,中央权力削弱,官场腐败,藩镇割据,天下大乱。徐寅关心国家大事,他写了《明妃》一诗,表达自己忧国的心境和希望国家统一安宁的愿望:

不用牵心恨画工,帝家无策及边戎。

香魂若得升明月,夜夜还应照汉官。

福建第二位状元

状元井 图:Jason9801

关于徐寅中状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梁开平元年(907),朱温开科取士,徐寅再次应试,考中进士第一名,也就是状元。但据徐寅故里延寿徐氏于清乾隆二十二年重刊之家传《延寿徐氏族谱》及唐末五代刘山甫撰《延寿万卷书楼记》记载,徐寅早在晚唐时期,因《人生几何赋》等名赋而声名隆盛,得昭宗“诏赐进士第一”,也就是特赐状元。

图:Jason9801

徐寅的《徐正字诗赋》(《钦定四库全书》)卷二《延寿徐氏族谱·艺文志》,则均收录有徐寅《诏赐时奉寄二亲》一诗,曰:

宫花重插帽檐春,朝赉上方酒正醺。

赐号推先酬夙愿,叨恩独步庆英君。

名颁黄榜优金榜,身倚紫云望白云。

安得一飞归膝下,却将荣幸细云云。

此诗诗题就是“诏赐”,诗中的“宫花重插”“赐号推先酬夙愿”“名颁黄榜优金榜”等词句,足以证明徐寅诏赐状元一事,属于历史事实。他虽然只是位“诏赐状元”,但诏赐状元,也是状元。封建社会,状元本就可以钦定和诏赐,况且昭宗时还是统一的大唐,而非五代割据之政权,因此徐寅是莆田首位状元、福建第二位状元。

“臣宁无官,赋不可改!”

状元故里 图:Jason9801

唐昭宗天复年间(901-904),徐寅离开长安到大梁(今开封)。当时,朱温为梁王,兼四镇节度使,朱温赏识徐寅的才华,待他为上宾。可惜徐寅命不逢时,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至唐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发,社会剧烈动荡,藩镇(地方军阀)分裂割据。曾为黄巢部下后降唐的同华节度使朱温,于唐天佑元年(904)勾结宰相崔胤,杀了唐昭宗,另立年仅十三岁的李木兄为傀儡皇帝——唐昭宣帝,以武力挟持中央政权,控制关中和关东广大地区。朱温野心越来越大,企图纂唐夺权。唐哀帝天佑四年(907),朱温废掉唐哀帝,自立为帝,并迁都大梁。

状元红荔枝树 图:Jason9801

据说当年朱温开科取士,徐寅考中第一。朱温在皇宫中召见徐寅等进士。朱温问徐寅,你的《人生几何赋》中“三皇五帝,不死何归,句可改否?”徐寅不假思索回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重气节的徐寅不改耿直的性格,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不愿意投朱温所好,引起刚愎自用的朱温不满,当即被取消了状元的资格。徐寅身处乱世,满怀抱负,无法实现,眼见中原动乱不已,加上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遂萌生回乡之心,毅然弃官退隐。

延寿万卷书楼

绶溪渔钓 图:莆田网

徐寅回到家乡莆田延寿村,隐居在延寿溪畔。他畅游山林,垂钓溪边,吟诗会友,偶有所得,过着悠闲的生活。

不久,闽王王审知欣赏徐寅学识渊博,于是聘请徐寅为幕府掌书记,邀其商讨治闽大事。徐寅等人适时提出“轻徭薄敛,抚民休息”之策,首先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他协助王审知修长乐海堤,建十个斗门,旱可蓄水,涝可泄洪,灌溉千亩良田,粮食丰收,民心安定。自此,八闽大地积极兴修水利,漳、泉等地仓廪盈实。

绶溪公园 图:若相惜

后来,忌恨徐寅的后唐太祖李克用派使者到福建,要王审知杀掉徐寅。王审知没有完全执行李的旨意,但对徐寅“礼待简略”。徐寅的仕途充满荆棘,他厌恶了仕途之艰辛,甘度淡泊之岁月,再次回到生他养他的延寿溪畔,读书,垂钓,游览,咏胜怀古,与诗友诗酒往来。

隐居期间,徐寅倾注所有积蓄,在延寿桥头南侧建筑一座书楼,建成后亲题“延寿万卷书楼”匾额,藏书达万卷。书楼不仅借书给学子阅读,还定期举行讲学,讲授者自由讲述,学子们自由听讲,“书楼”遂成书院前身。到了宋代,莆仙各地兴办许多书院,供学子们学习,可见徐寅对莆仙教育文化发展功不可没。

(综合金文亨等人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靖岳《书声墨香—状元井》[朗诵:芳菲、姜德生]
莆仙历代正奏文举、武举状元简介
喝火令《过绶溪公园状元桥》
历代徐氏状元
莆田人文|宋孝宗名相 · 陈俊卿的人生故事,第二章《亚魁登第》,为您解说!
21、39、115等数字足以说明莆田徐氏是真的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