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完成自身生命与自然大道的最终融合

当下,国学很热,大家纷纷向中国传统文化求医问药,希望可以对治这个时代日益浮躁的心灵。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思想是什么呢?有位教授将其归纳为“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克己修身,中庸中和”四个方面。

我特别欣赏“天人合一,克己修身”这两个方面。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出现于庄子的《齐物论》,后来汉代儒学大家董仲舒明确提出这个理念。“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与审美趣味影响极深,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主流。

“天人合一”,“天”指的是大自然,包括天空大地、山川河流、鸟兽虫鱼等;“人”指的是我们人类。人,生之于自然,而且最终也会归于自然。大自然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最终的归属,那么我们就要找到“道”的根本方向,以完成自身生命与自然大道的最终融合。

“天人合一”的思想渊源其实可以往更早的历史上推,在上古的神话中就有端倪。盘古开天,死而化身为山川河岳、日月星辰,我们的先民认为,是与人同形同性的神,在宇宙间幻化,才有了现在的世界。这不就是“天人合一”吗?

庄子提出“心斋”“坐忘”,借此达到离神去智、物我合一的妙境,这就是“天人合一”在哲学中的反映。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则更强调了天与人的“一致”(一体)和“通感”。这种观念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神与物游”“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禅宗的“心物不二”,以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都有承续的关系。正是这些思想汇集成了中华民族思想精神的主要根系,一直影响到现在。

 


“克己修身”则是锻炼“厚德”。人生兼有善的品质与恶的因素。对于恶的因素,我们要用德来对治它。自己贪于守成,那就锻炼自己去挑战一些新的机会;喜欢说人是非,那么每当恶念生起,就要咬住自己的舌头,控制自己的呼吸。如果我们这样一点一滴地从自我身心的磨炼入手,就可以 “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卦辞)我常常以这句话来励人与自励。我还特别喜欢诸葛亮的一句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如果无法安宁,这个时候任何决策和行为都会出现偏差;只有安静下来,才能惜物爱人,你的灵性才会“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文章  | 香海贤宗

音乐 |空雨

图片 |半涂工作室

编辑 沐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關於「持齋」的功德
走出歷史,回歸自然【上】
太极郑道:太极拳无需苦练,但须心悟体证
以“道”养生的精髓
《清贫的思想》:天人合一 让自身与自然共同盛衰枯荣
古典建筑的形与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