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体最容易错位的不是关节,而是囚禁肌肉的筋膜!

全文共2268字丨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左右

昨天有问医生朋友问我,我们人最容易错位的关节是哪个,笔者觉得在我们身体当中最容易错位的不是骨关节,而是筋膜。笔者这里说的筋膜会“错位”不是说筋膜非的严丝合缝的呆在某个位置不能有偏移才对,而是筋膜在协调肌肉与肌肉之间、肌肉与骨关节之间动态关系的时候,拥有一个不带僵硬和扭曲去拉歪骨头的“对位”状态。以下面图片当中这位颈肩痛的患者为例:

这位患者的头向左后上方旋转,他的颈椎关节肯定是有错位的,但是这位患者右前侧的肌肉,也就是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的缩短和左后方的像斜方肌上束和肩胛提肌,以及斜角肌前中束的异常收缩才是导致颈椎旋转的原因,虽然这几组肌肉张力的变化是导致颈椎旋转的原因,但并不是“元凶”,真正的元凶是这几组肌肉之间筋膜的僵硬和扭曲,因为是这些筋膜的僵硬和扭曲把肌肉死死的“囚禁”在一个异常的张力限制下!如果没有这个筋膜对肌肉现有异常状态的“囚禁”,几块肌肉的异常张力不会被联系到一起,如果联系不到一起,那么孤立的一块肌肉问题会被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在进行重组张力的时候给自行松开,而不会导致颈椎的关节旋转,更不会引起疼痛。

以前我师父跟我说,要松解肌肉不能直接去按住肌肉,而是要去解开肌肉边缘的浅层“皮部”和深层筋经(西医讲的皮肤和深层筋膜),我想师父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块变得绷紧或者无法协同关节正常活动的肌肉能够有足够的可以自行释放异常张力的挪动空间,然后肌肉自己转开了,不需要我们人为的再特意去针对这块异常的肌肉做捏揉和或者牵拉,这样的间接的松解方式可以很好的避免局部肌肉问题像身体整个系统产生的“滚雪球效应”,也就是异常受力的“扩散现象”。

记得以前有一次在跟着师父做疼痛病人的时候,师父看到我在那里一只手压着病人的肌肉,另一只手逮着病人的骨头胡乱摇转,他就过来抓着我的手沿着病人肌肉边缘穿下去,带着一个向上挑的力量,然后开始转动骨头,师父说这叫“肉不离骨,骨难正。骨不随肉,肉难开”。前一句话好理解,意思就是说要先把肌肉筋膜这些软组织尽量挪离骨头,而后面这句“骨随肉”有点难解,其实“骨随肉”的意思就是骨头要随着松解的软组织一起去寻找对位(骨和肉都要动),很多人在松解肌肉的时候把这点给忽略掉了,因为单纯的揉捏肌肉都会出现“骨不随肉”的现象,最后肌肉都被松的软趴趴的了,病人该痛的地方还是在痛。

所以说筋膜的复位(或者叫松解)的目的是为了让协同几组肌肉之间的筋膜自身的延展性变得更好、可塑性变的更强,能够为因为长期固定一个姿势而导致的用来维持这个姿势的肌肉当中反应变得越来越迟钝(收缩弹性下降)的肌动蛋白提供异常张力释放的路径。注意笔者这里说的筋膜延展性的增加不是说我们把筋膜给拉长了,而是肌肉在活动收缩的时候,筋膜可以让几块肌肉在一起协同收缩的过程变的更加顺畅了,因为我们不可能把筋膜一下给拉长几厘米。

(浅层筋膜)

我们在松解筋膜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很常见的麻烦,那就是病人不会给施术者一个放松的身体,而且当你跟她说要放松的时候,她会自我感觉良好的跟你说她已经很放松了,但事实是她无意识的把自己的肌肉绷的紧紧的,像这类病人的肌肉筋膜一般都是藏着“情绪”的,病人自己察觉不到,这个“情绪”可能是病人小时候受到过的惊吓亦或是某种影响深刻的情景所导致,因为这些映像深刻的情绪会以一种具有情绪意义的刺激储存于大脑的边缘系统或者大脑皮层。

而这个具有情绪意义的刺激会随时在你做了某个和以前受刺激情景相似的动作(如抬胳膊)的时候,这个具有情绪意义的刺激会引起大脑边缘系统当中杏仁电活动的强烈回应,进而导致病人在每次抬胳膊的时候都不会放松警惕(保持肌肉紧张),所以想真正意义上解决这些病人的疼痛问题,必须要通过解开被大脑边缘系统这个“情绪中枢”给囚禁的肌肉和筋膜。

要找到这些肌肉和筋膜并不困难,只需要在嘱咐病人完全放松的时候给她做关节的被动活动,如果在哪个方向上出现了病人不能放松,无意识的主动产生肌肉收缩来完成关节活动的时候,就说明参与完成这个方向动作的肌肉和筋膜是有“情绪”的,需要做缓慢柔和的松解,同样要沿着肌肉边缘去做松解。在这个松解的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莫名的惊吓或者害怕的感觉,这是肌肉筋膜这些囚禁于大脑边缘系统的“情绪”被惹怒而引起的。

就像你在给有些病人做腹部手法的时候,有些病人会出现幸福的满足感,这可能是她以前小的时候第一次吃了一块特别好吃的冰淇淋,感觉到很幸福、很满足。这个幸福满足的情绪被大脑的边缘系统所记录,腹部的肠胃蠕动成为了诱发地,病人如果在潜意识里感受到了腹部和以前第一次吃冰淇淋相似的肠胃蠕动的时候,这个情绪就会被释放,上周笔者就刚遇到过这样的一位病人。

笔者不喜欢通过言语的开导来干预病人的情绪,因为笔者觉得人体很多情绪都是被编入“无意识”状态当中,普通人也没有像禅宗六祖那样听到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能顿悟的悟性,所以他们很难觉察到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情绪。

佛家一直在劝告世人:“过去心不可得”,但是这不是说你一句话就能帮别人“破除执念”的,因为很多情绪是被大脑边缘系统或者大脑皮层给“囚禁”的,我们能找到的比较确切的线索就是埋在我们身体结构当中“带着情绪的肌肉筋膜”,我们可以通过解决病人埋入身体的结构的“肌肉筋膜情绪”来释放深藏于“无意识”当中的情绪。


笔者给大家分享这些都是一些个人在临床诊疗当中总结的一点点心得体会,希望看了这些内容之后您能有所收获!欢迎分享转发,您的转发分享是对笔者最大的支持! 

笔者诊室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西一段索尔国际(四川省骨科医院隔壁)

上班时间:9:00到20:00。(提前预约)

联系方式:微信(gwh1833077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低肩不是肌肉失衡,纠正思路详解!
【伤科精髓】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复位!
五十岁了还能拉长韧带吗?
拉伸就是拉韧带吗?
肌筋膜触发点的图解
干货分享,如何准确定位髋关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