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命人打开隋炀帝陵墓?或许和萧皇后有关

隋炀帝杨广,一代天子,生前风光,死后凄凉,历经多次改葬。

根据史书记载,公元618年,隋炀帝身在扬州,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兵变,逼迫隋炀帝自杀,限于当时形式紧迫,隋炀帝虽贵为皇帝,萧皇后也只能令人“撤床箦为棺以埋之”,就是拆下床板做了付小棺材,把他草草埋葬。

宇文化及率部离开后,留守的右御卫将军陈稜感念隋炀帝旧恩,重新把隋炀帝的棺柩挖出,找到所能找到的车马鼓乐,勉强能达到天子下葬的仪仗和卫队标准,以天子之礼,把隋炀帝改葬到江都宫西的吴公台下。

唐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已经平定江南,两次发布诏书,把在扬州的隋炀帝以及隋朝皇室宗亲的灵柩全都迁到雷塘,并让江都宫原来的那些宫人为隋炀帝守墓。

这一历史事件在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此后史书再没有隋炀帝迁葬的记载。

也就是说,按照史书的记载,隋炀帝最后一次迁葬,发生在公元622年。这也应该是他的陵墓最后一次被打开。

然而考古发现却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2013年,考古部门在扬州市曹庄发现了隋炀帝的陵墓。出土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100余件(套)。

隋炀帝墓俯视图

其中两种文物规格甚高,显示着隋炀帝的天子身份。

十三环金镶玉蹀躞带

隋炀帝墓中出土一套完整的十三环金镶玉蹀躞带。

所谓蹀躞带,就是腰带。唐代蹀躞带上的带板有玉、犀、金、银、铜、铁等多种质地,分别代表不同等级。

十三环玉质蹀躞带是最高等级,只有帝王才能使用。

《隋书·李穆传》中说,北周末年,北周元老李穆的儿子劝李穆谋反,但是“穆深拒之,乃奉十三环金带于高祖(即隋文帝),盖天子之服也。”这段史料说明“十三环金带”确实是天子之服。隋炀帝杨广墓出土的这件十三环蹀躞带应继承自隋文帝,既说明了他的天子身份,也让我们看到了史书中李穆奉给隋文帝的“十三环金带”的真容。

青铜鎏金兽面大铺首

四件青铜鎏金兽面大铺首。

“铺首”形似今天所见故宫宫门上的大门环。

隋炀帝墓中出土的四件铜兽面铺首通体鎏金,兽面直径达26厘米。相似大小的铺首只在唐朝的皇宫——大明宫遗址中出土过。那么,这些铺首或许是来自杨广的江都宫门上的门环,象征着杨广曾经是位天子。

也有学者认为这四件不是门上的门环,而是棺木上的饰件。但直径达到26厘米,是发现的尺寸最大者,同样符合隋炀帝曾经的帝王身份。

显示隋炀帝故国天子身份的,还有他的墓志。

墓志为石灰岩,再加上常年水浸,字迹多有散漫,但仍保存不少志文可读。目前媒体报道的志文:

“隨故煬帝墓誌 惟隨大業十四年太歲……一日帝崩於揚州江都縣……扵流珠堂其年八月……西陵荊棘蕪……永異蒼悟……貞觀元年……朔……葬煬……禮也方……”

墓志中说隋炀帝死于“隨大業十四年”。大业是隋炀帝的年号。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已经让傀儡隋恭帝登基,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改元“义宁”。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五月,隋炀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兵变,勒死了隋炀帝。隋炀帝一死,李渊就逼隋恭帝禅位,称帝建立唐朝,改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公元618年就是武德元年。

当时有学者质疑,墓志上即使不书“义宁二年”,也应该书“武德元年”,绝不敢书“隋大业四年”。这岂不是不忘前朝之罪?

实际上,书“大业十四年”,正是体现了对隋炀帝前朝天子身份的尊重:作为天子,隋炀帝的生死,在自己的陵寝中,自然要使用自己的年号。

至此,都说的是隋炀帝是以天子的身份下葬。

唐太宗李世民曾命人打开隋炀帝陵墓

但墓志中出现“贞观元年”,却与史书记载的严重不符!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元年是公元627年。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史称“贞观之治”。在李世民当皇帝之前,是没有“贞观”这一称呼的。墓志上出现“贞观元年”四字,就说明这块墓志最早是在贞观元年才书写的。

而墓志,是放在墓葬里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伴随着墓主人的下葬而放入墓穴。考古发掘中把墓志作为断定墓主和墓葬年代的重要标准。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隋炀帝最后一次迁葬发生在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此时唐太宗李世民还未称帝,就绝不会在墓志上出现“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字样。

所以,可以推定,在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隋炀帝陵墓曾被打开,也可能曾被迁葬,才会写这样一块墓志。打开前朝皇帝陵墓这样的大事,必然是经李世民所同意的。隋炀帝墓葬打开,随葬天子才能用的十三环玉蹀躞带和巨大的铜铺首也一定是被唐太宗李世民所知道和认可的。

这样的大事为何史书没有记载呢?

唐太宗为何命人打开隋炀帝陵墓?或许和萧太后合葬事有关。

史载,贞观四年,唐太宗破突厥,迎萧皇后回京。回京后的萧皇后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萧皇后崩逝,唐太宗以皇后之礼将萧皇后与隋炀帝合葬。

至于如何合葬,史书没有记载,一种可能是把萧皇后葬在原来隋炀帝墓的旁边。而考古发现似乎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新建两座陵墓,让隋炀帝和萧皇后比邻而居,并为隋炀帝书写新的墓志。

而墓志上说的究竟是“贞观元年”的何事,或许将永远是个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央视十套首播隋炀帝墓考古纪录片 发现陵墓千年谜案(组图)
唐朝恩威并施,降服突厥,李世民被尊奉为天可汗
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在山体中打洞做地宫,这样能够防盗吗?
王羲之有幸——兰亭序可能完好无损的藏在昭陵
扬州发现隋炀帝陵及相关文献记载 YS
和孩子聊书法(十五)——有些牛人,他只是开启了静音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