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洗心: 神秘的河图洛书, 全方位揭秘

关于河图洛书,自古以来都给人蒙上了一层看不透,摸不着的迷雾。但不可否认河图洛书里密密麻麻的小圆点,还有对称的数字,确实叫人难以看懂。普遍的说法是这样的如下

第一种:《易经·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是关于河图洛书的最早记载。“河图洛书”的传说,在洛阳的孟津和洛宁一带广泛流传。河图传说内容为伏羲在孟津东部一条无名小河与黄河交汇处发现一只背上似有图画的怪兽,兽背上的鬃毛,旋成一个个深窝,散点成线,自成方形,十分奇妙。伏羲根据兽背上的图画悟出了以“乾、巽、坎、艮、坤、震、离、兑”为内容的卦图,开创了中国文字起源的“符号”时代。后人将卦图命名为“河图”或“伏羲八卦”。周文王又将“河图”演成八八六十四卦,并据以编著《周易》,历代尊为群经之首,流传了三千余年。

第二种:“河图”、 “洛书”是华夏文化的源头。《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

这两种说法大致相同,都出现了伏羲,文王,八卦与六十四卦。只区别在一个讲怪兽,一个说龙马。我们不考虑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兽,但河图洛书是不变的。但我对于这两种说法也不尽然。首先“易经”它是中华民族整个延续下的智慧结晶,不可能是某一人所为,并且在伏羲时期已经有了六十四卦,而不是文王创立六十四卦。在伏羲时期,伏羲氏整个氏族部落,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并且当时已经有了重卦,离卦。《周易》的系辞传就说了: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是说那个时候的渔猎是从离卦的象上启发,叫做”天垂象,圣人则之“

但是,单卦的离卦不可能是渔网的象,只有重卦才可以。所以文王之前早就有了六十四卦,而文王为其附卦辞,其子周公附爻辞,孔子做易传,这应该是比较正确的说法。

再说伏羲以此悟出八卦,这也不对。还记得”结绳记事“这个词吗?结绳只能记简单的数,而不能记事。你想啊,一大片一条一条的绳子,看着头都晕了,怎么去记事。唯一的可能:就是把短的绳子当阳爻,绳子打结当阴爻,三条绳子凑三爻,配成八卦。八卦有它所代表的事物,这样才可以去记事。所以看河图洛书才有八卦,不可能,八卦也不可能一下就出现,它实际就是象形文字出现前的符号文字。那么怎么来看这个河图洛书呢?还是需要结合历史典籍。

《尚书大传·五行传》说: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

《周易》的系辞传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这两句是跟河图一致的,是先有河图还是先出现这两句?说不清楚,不谈论。但给了我们启发,可以判断图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立了阴阳之分。所以阳爻一条横,阴爻两条横。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也是奇数阳,偶数阴。如天干甲是阳木,乙是阴木,地支寅是阳木,卯是阴木。由此可见河图就是五行跟数的关系,还有一个五行的顺序:水火木金土。但河图应该还是出现的比较早,因为和尚书一样,没有出现生克关系,五行生克是先秦时期以后才开始盛行的。

洛书呢?它可能没太多争议,洛书就有记载了。戴九屡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这就是后天八卦的方位了。

后天八卦数: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顺带讲先天八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先后天是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先天常用于起卦,后天用于看方位 ,后天在奇门遁甲布局中排地盘天干,旬首,八神,六仪,四柱,值符,值使,八神,八星,八门(伤、杜、景、死、惊、开、生、休)最常用到。

北为坎一数、南为离二数

东为震三数、四为兑七数

西北乾六数、东北艮八数

西南坤二数、东南巽四数

以上就是关于本人关于河图洛书的看法以及解释,目的在于通过解猎奇的密,让看到的人可以提起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因为你不学,我不用的东西,时间一长自己就消失了。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断不可忘。

本文全属原创,抄袭必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易经必备图
《河图》中5·10是太极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八卦图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河图洛书与八卦之起源
风水知识揭秘之河图洛书
谈谈易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