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讲坛 | 周一贯:语文课改:在整合中实现课程的超越



语文课改:在整合中实现课程的超越


周一贯


      摘 要:在语文教育由“课改”到“改课”的变革中,我们正在走一条在整合中实现课程超越的新路。“整合”不同于“集合”,更不同于“混合”,使彼此不同的教学资源,产生有机联系,按某一既定目标,实现新的链接,形成更为强大的效能,完成新的超越。如在文本性质上整合并超越; 在文本形式上整合并超越; 在文本体裁上整合并超越; 在文本数量上整合并超越;在文本读写转化上整合并超越;在文本更宽泛的整合上超越。

  关键词:链接 整合 转化 超越  增效


        我们正处在一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 +”带来了各行各业的颠覆性变革,语文教育当然也并不例外。说起语文与互联网的关系,这里应当有两个概念,必须有所区别:一是“语文 + 互联网”,对此我们并不陌生,多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添加了信息技术元素,常表现为课件的制作和运用等。而另一个概念是“互联网 + 语文”,这是让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发生碰撞和改变,那就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了。因为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如在语文课程里大胆实现统整与跨界,应当就是“互联网 + 语文”了。

        由是观之,在语文教育由“课改”到“改课”的变革中,我们正在走一条在整合中实现课程超越的新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科边界必然会遭遇挑战。这是由教育开放的号角催醒的。因为开放的教育必然会冲击传统学科间过分僵化的画地为牢。从本质上看,语文作为生命的一种存在和表现,一种生活的表达与交际,其学习空间的广阔正是它的本色状态。我们应当把生活与世界作为活语文的“教科书”,这就对语文课程、语文课堂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必须在更宽的程度上实行整合与超越。

        什么是“整合”?若以“砌墙”为隐喻,我们先购买砖头、水泥和砌墙工具(抹刀等),这些各不相同,却因“砌墙”(目标)集聚到了一起的各种“资源”,以其人的智慧结合在一起,“整合”就这样实现:一堵墙砌成了。以此反观语文课改,我们可以把“整合”界定为一种教育运作,使不同的、原先分散的因素,彼此相互产生出有机的联系和依存关系,让它们按照某一既定目的,以一种新的链接,形成更为强大的效能。

        “整合”不同于“集合”,更不同于“混合”。“集合”只是把相同或相近的对象物集中在一起,相互之间没有产生新的意义或作用。“混合”就更不一样了,强调集聚在一起的对象物,不仅有完全相同的,更有完全不同的,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的意义和相互作用,只是混在一起罢了。

        整合的语文课程或语文课堂,是以语文乃人类思想交际的工具、历史文化的载体为基础,以尊重学习者个体的主动性为动力,以对生命整体、世界整体的认知,促进学习者健康成长为目的,并以学习内化的方式为途径,进行重建的一种课堂观念。

        为什么要整合?笔者认为,首先,教育的本原在于促进学习者的生命发展,而生命是统一的,不分学科;生命赖以生存的世界也是统一的,也不分学科。当然,学科作为方便人的科学认知而作细分,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存在价值,但不可画地为牢,使边界僵化。第二,东方式思维的特点,在于特别强调整体性,所谓“天人合一”,自有其宝贵的认知价值。“整合”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第三,中国语文教育几千年来都不单独设科,而是与经学、哲学、史学、文学等统整在一起。语文独立设科才百年历史。几千年的传习不衰,说明了自有它不独立设科的理由。实际上,“整合”对语文课程来说意义确实更重要。语文是人类思想交际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人的整体精神世界的建设,语言文字在各领域都有灵活运用的生态存在,从而让思维、阅读、表达(写作)的视界沟通,视野开阔。最后还不能不说的一点是,未来社会面临科技高度发达的挑战,生活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能整合各种资源,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这不更需要人们具有长于整合的能力吗?

        那么,在当下的语文改课中,我们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在“整合”中正在实现课程的超越呢?课程形态与实施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取决于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在语文课程里教材以文本的形式呈现。有别于其他课程,语文教材的文本不是由编者直接按课程的知识体系作解说编述的,而是选编现成的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类文章为课文。所以,语文课改在整合中实现课程超越,往往也就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对文本(课文)的处理与重构之中。

        

在文本性质上的整合超越


        正因为语文教材是直接选编各类文学作品或文章供学生阅读,就常有文字浅近但旨意深远的特点,所以教师需要能深入解读教材,并在课堂上作贴切的讲析导引,让学生因文循义、披文入情。为了帮助教师的教学,出版社请编者同时著有“教学参考”书,以辅助教师备课。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为主,正在不断向以“学”为主转轨,教师从编写“教案”也尝试着直接编写“学案”,让学生自学相关的资料来自行解读课文。于是有教师在这方面做了更大胆的探索:把“教学参考”书上的“教材分析”等栏目的相关资料,稍加整理后印发给学生自学,让他们边读课文,边看资料,然后思考交流——哪些分析你觉得很有道理?哪些分析你难以理解?课堂交流中学生的表现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在学生有了自读资料之后,也一样能行。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样,直接从相关分析材料中获得信息。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促进了学生思考、理解和表达,而且节省了大量课堂教学时间,推动了课堂结构的大幅度调整。这无疑是一种对“课本”和“参考书”两种性质本来不同文本的直接整合。

       

在文本形式上的整合超越


        不同形式的文本,为了实现同一的教学目标,完全可以借助于整合,实现对课程的超越。著名特级教师赖正清在执导《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使用非连续性文本,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这一主旨段:“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九个垂直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这样一段相当抽象的文字表达,通过赖老师补充的非连续性文本,达到了两个文本的互读沟通,实现了学生认知的超越。



        显然,有了这样两种文本(课文的连续性文本和图表的非连续性文本)表现形式的互补,以及两种文字(描述的语言文字和图表的语言文字)的互相照应,从根本上体现了文学与科学的整合效应。这不能不认为有着对传统语文课程“只从课文到课文”陈规习俗的超越意义。

       

在文本体裁上的整合超越


        在语文课程中文本的体裁各异,不只是教法不同,在其认知领域、文化样式上也会各有差别。语文课堂若能将课文作不同体裁的转换变化,也很能体现出在整合中超越传统课程的功力。《蟋蟀的住宅》是著名生物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一位特级教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看电视科教片《动物世界》,要求学生特别聆听它的“解说词”。然后又单独放了“解说词”的录音。然后再让学生自读《蟋蟀的住宅》,画出不太明白的生字和词语,画出最感兴趣的片段,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互学交流中,教师巡回指导。在全班交流朗读后,出示指导深读的要求竟是:如果电视台要将《蟋蟀的住宅》拍成电视短片,把编写解说词的任务交给你,你怎么来确定镜头?哪些镜头用扫描?哪些用慢镜头?哪些镜头用特写?请你仔细读课文,作出设计,并自选镜头配写三处解说词。学生一下子被这项新奇的学习任务吸引住了,积极地投身其中。显然,正是因为两种文本体裁的整合转换,给了学生以极大的探究兴趣和自主创造的空间,让课堂充满了学习、创造的生命活力。

      

在文本数量上的整合超越


        阅读量小是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存在而难以治疗的痼疾,因此也带来了语文教学效益低下的困顿。而另一面则存在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析过度,剥夺了本该属于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和空间。一篇课文是不是一定要花两三节课时间来教?一堂课能不能将在内容上可比较、可参照、可串联的两三篇课文一起来读?……这些思考催生了由“读一篇带一篇”到“群文阅读”的整合阅读策略。青年名师罗才军将陆游的《示儿》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整合在一起诵读,《示儿》紧扣“悲”字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的紧扣“喜”字,产生了可供学生作比较解读的空间,同时又为学生自行领悟诗歌中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深入感受不同时代的诗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共同抒发的强烈爱国情怀创造了条件。同样,特级教师魏星将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狼来了》与《蝉和狐狸》组合起来导学。先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一个共同点:撒谎,并归结出主问题:他们为什么要撒谎?撒谎的目的、手段有什么不一样?从而推动了学生自主建构阅读的策略。这两个案例共同说明了文本整合群读,如引导得当,可以大大提升阅读效益。实践足以证明:科学的整合就是发展,就是提质,就是超越。

        

在文本读写转化上的整合超越


        “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明确定位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运用”当然离不开读与写。教师若能在文本的读写互动、转化上功夫,必然可以在整合中实现效益的优化与超越。在这方面特级教师于永正和他的弟子戴建荣共同导学《珍珠鸟》一课,正是对同一文本实现读写转化整合的范例。

        课上先由戴建荣老师导读第一课时,完成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通课文、理清层次和感受蕴意。接着由于永正老师执教第二课时,让学生代珍珠鸟完成一篇习作,来说说《我的主人冯骥才》。于老师先让学生再读课文,反思讨论:在“珍珠鸟”眼里,冯骥才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对珍珠鸟的爱表现在哪里。这样围绕同一文本,对人与鸟、读与写的对应关系实行翻转整合,确实很有教学价值,体现了阅读是对写作的启示,而写作又何尝不是一场阅读的演练。在这里,读与写不只是两层皮的结合,而是生命表达活动的一体化“呼吸”。阅读是“吸”,吸收精神表达的养分;写作是“呼”,把在阅读中所得的丰盈的思维、心境表达出来。生命就在这“呼吸”循环之中显示了它的强大存在和无穷魅力。这无异是在整合中获得超越的成功尝试。

    

在文本更宽泛的整合上实现对语文课程的超越


        2015 年 10 月 13 日的《北京晚报》,载有孙乐琪的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的课堂描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北京革新里小学的一个课堂里传来了邓丽君悠扬的歌声。听课的家长以为这是一堂音乐课。错了。听,老师接着问学生:“听着歌声让你想起了哪个传统节日?你知道有哪些词语和语句可以形容中秋节?……”听到这里,家长们认为原来是堂语文课。可老师接着和学生聊:看到月亮让你想起了哪种平面图形?(生答:“圆”)于是老师接着说:大数学家毕达加拉斯说:“在所有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家长这才觉得这下错不了,这是一堂数学课。可是,接着,屏幕上出现了梵高的名画《星夜》,老师请大家数数有多少圆形在里面……原来这是革新里小学“构建课程文化,师生乐教科学”课改推进研讨会的一堂研究课。如果我们要把这堂课在改变部分设计之后,成为具有“全课程”色彩的语文课也无不可。语文单独设科的历史才一百年,它的漫漫前世就是在多课程整合中存活的,而且活得很精彩。所以,今天的语文教学又何尝不可以开展有效、合理的学科间整合或学科内联动,让学生在鲜活、有趣的情境汇总里学语习文,并同时提高综合运用多项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才智。

        在学科教学中必须培养跨学科的意识和能力。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我们的教育必须走一条以提升人的核心素养为靶向的融合之路。须知当不同的学科在当代教育更多地指向生命与世界时,它们已不再是孤立的学科,可以“老死不相往来”。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整合中实现超越,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综合地解决不确定的、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去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这就是我们应当树立的语文改课的价值自信和道路自觉。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7年4期





            关注“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1.扫一扫二维码(本刊公众微信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课文与教语文的不同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12篇
语文教师如何走向深度备课
别拿语文不当语文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