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的悲哀

太极拳的悲哀有三。

一是把太极拳当体操练,听说太极拳能健身门槛又低,能走路的就能练太极拳,所以学太极拳的大有人在,你到公园里看看,一群一群练太极拳的人,且老年人为多,名曰“全民健身”,但大部分连一点太极味都没有,就是在做缓慢的软不拉几的体操,甚至连体操都不如,俗称“公园太极拳”。我见过一个“老师”正在教一群人24式简化太极拳,我问“老师”你怎么跪膝呢?“老师”茫然,他竟不知跪膝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太极拳”健身效果如何且不论,仅把“拳”练成“操”一项,就把太极拳低俗化了,此悲哀一也。

二是把太极拳练成了无术(舞术),看着挺热闹,也能吸引不少眼球,就是没有太极拳的神韵,连花拳绣腿都称不上,腿踢得倒是老高,就是没有力道,说是在跳舞吧还没有舞蹈的韵味,整个一个四不像。公园里经常见这样的一些人24式、42式、56式、71式什么都会、练完杨氏练陈式,然后再练几套太极剑,演练下来要两个来小时,就是一点功夫都没有,还到处表演,比赛,也得过什么奖什么牌的。我问一个“大师”,你的“云手”这样做是什么用意,大师答曰:“这样好看、干什么的我不知道”,我说你练的东西能打人吗?大师回答:“不能”,说的很自信。把太极功夫当舞跳,技击意义全无,武术成了“无术”,太极拳成了街头“把戏”,此悲哀二也。

三是把太极拳当成了巫术,这些人把太极拳搞得神神秘秘、玄而又玄的,最近网上盛传的“闫芳”大师和其弟子的推手可算是上乘之作,此前还有上海的“黄大师”也有“隔山打牛”之功,这些大师把太极拳妖魔化了,所谓的太极大师就成了巫师、巫婆,把国宝给糟蹋了。

本人虽学艺不精也略知一二,太极拳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它的本质是武术、是技击。其拳理拳法的核心是借力打力,借力就是借助“他力”,这个他力一是借对方之力,一是借大地之力,习练者通过虚实、螺旋、整体等运劲形式,利用杠杆原理、切线运动、螺旋缠绕(缠丝、抽丝)的拳理拳法,用最小的力把对方制服,这些都需要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通过身体的接触,“牵动四两拨千斤”,没有身体的接触是不能“牵动”的。那些在推手时,还没有挨着就大呼小叫、连蹦带跳的,真不知是什么道理,那些把太极功夫搞成“信息传导”,“条件反射”,“心里感应”等等,都是对“用意不用力”这个太极精髓的曲解和亵渎。

过去在“须口授”的教学环境下,老师教拳一般都是口口相传,再加上文化、科技水平的限制,拳师虽然功夫很好,但一般讲不出多少科学道理来,现在信息载体很多又是影像视频,又是网络教学,又是电子版刊物,还真造就了一批大师,名流,有的“大师”也没有下过都少苦功夫,我经常见所谓的大师连个拳架都打不好,就是耍嘴皮子,云山雾罩夸夸其谈,再加上社会上这个比赛、那个表演的都是耍花架子,太极拳就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有真功夫但说不出,一个是只有嘴上的功夫到处忽悠人,国粹就这样被糟蹋了。特别是现在社会这么浮躁,更为“巫术”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此悲哀三也。

(本文转自新浪博客“顽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的三种功夫 (转)
杨式太极拳(32目)“太极尺寸分毫解”
这位太极大师道出了太极实战功夫最高秘决, 献给追求太极拳实战的拳友
练好太极,应该懂得的九条戒律。可能是你一辈子都听不到的大实话
什么是操?什么是拳?
是幸事儿还是悲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