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龙虎论巨门化权之6:玄武门之变与靖难之役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背后都有被逼的无奈。但这二人同样是通过发动政变上台,后世对他们的评价却大相径庭。

        如果论起上位后的功业,几乎所有的史评家,清一色地夸赞李世民是有道明君,贞观之治。可是提起朱棣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会认是暴君。可是朱棣主导的永乐盛世,也并不逊色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朱棣的评价这么低呢?对皇权的争夺本来就是血腥的,李世民是杀兄囚夫,但建文帝削藩囚禁各位亲叔叔,也不见得是什么好鸟。而且皇帝上位之后,修改了部分历史事实家常便饭。因此,诸多故事,听听就可以了。中国历来就有一个现象,就是越是离我们遥远的朝代和政治家,得到的整体评价越是高。所以越是远古,越是高不可攀。特别是尧舜禹,基本可以当作神话一样流传。所以评价高低,并不见得和历史事实相符。

     不过有网友跳出来抬杠了,秦始皇焚书坑儒,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总体来说还是遵循事实的嘛,并不见得全部都是抹黑。

      这也不假,但是真理始终只在大炮之内。消息传播的力度截然不同。比如说,玄武门兵变,对百姓来说,只不过是一夜醒来太子换人,几个皇家子弟的血,只不过是李家的内部家事。时间短,影响小,恍若一梦。舆论的导向,一夜之间就被不知不觉控制了,政令不出九宫。当时想给李世民打差评的人,根本没有机会像明代文人一样发出声音。况且以秦王李世民当时的威望,也并非草根上位。而靖难之役就不同了,战争打了大半个中国,持久日旷,最开始的政治宣传优势,可是在建文帝手中的。

      李世民通过政变上台之后,并没有大规模诛杀前朝的武将和文臣。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李世民只诛杀了两个人。一个叫侯君集,另一个叫张亮。侯君集和张亮都是死于贞观十七年以后,与“玄武门之变”完全不相干。可见李世民的合法性,在当时是得到了唐朝文武官员们一致承认的。同时,李世民也一直对手下的臣子非常好,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魏征,原来在李建成手下效过力,还出谋献计要诛杀李世民,性格也是执拗执拗的。即便如此,李世民还是顺利的收服魏征,一起以史为镜。

      在这一点上面,朱棣就做得非常不好。因为他在上位之后,立马就诛杀了建文帝的忠臣。而且他让方孝孺替自己写继位诏书,方孝孺不同意,他就诛了人家十族。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翰林学士。他效忠于建文帝是合理、合情、合法的,他拒绝为朱棣起草诏书,也只是在守一个文臣的本分而已。朱棣借一桩小事将方孝孺给凌迟处死了,杀鸡骇猴,就足见其凶残霸道,世人当然不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样面对得位不正皇帝,为何魏征投靠李世民,方孝孺却不服朱棣?
都说忠臣不事二主,魏征能够辅助李世民,方孝孺却不能归顺朱棣?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为何下旨任何人不得诛杀朱棣?这才是原因
历史上这两次夺嫡之战,一个弑兄,一个弑君,最终都成了明君
同样都是篡位登基的皇帝,李世民的负面评价为何比朱棣少得多
都面对篡位上台的皇帝,为何魏征投靠李世民,而方孝孺被朱棣杀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