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解!俱舍六百颂【039】



俱舍颂  039



下面讲“三断门”:见所断、修所断、非所断。见道所断的;修道所断的;非所断,不是断的这叫三断门。十八界里哪些是见道时所断的,当然是烦恼了;修道的时候所断的,修所断;不断的,无漏法,非所断。

  十五唯修断”,前面十五界,前五识、前五根、前五境,只有修道所断。“后三界通三”,后边三界——意、法、意识界,通三个:见所断、修所断、非所断。若意界意识界,与八十八随眠相应,及俱有法,并随行得,皆见所断。




见所断,见嘛,见四谛。见所断的包括八十八随眠;及与八十八随眠相应的意界、意识界;还有跟它同时生起的、俱有的法;并随行得。俱有法者,谓与见惑相应心所,兼四相是也。四相,就是不相应行的生、住、异、灭。 见所断的烦恼迷的是道理,修所断的烦恼迷的是事实——事上通不过的。




我们前面讲过五部烦恼,见道有四部,苦集灭道的道理一个一个分开看的,而修道就不分苦集灭道了,合起来了。除了见道断的烦恼之外,其余的有漏法全部是修所断。意、法、意识界里边,还有无漏的,叫非所断,不是要断的,无漏是好的嘛。




不染非六生,色定非见断”,是回答经部问难的。经部的主张:异生性,就是凡夫的那个性及招恶趣的身语业,都是见所断。为什么呢?因为见道之后,异生性也好,造恶趣的身语业也好,再也不会起来了。跟见道是背道而驰的,当然是见所断。

世亲菩萨说:你这个说法不对,为什么?虽然说,见了道之后,异生性也不生了,造恶道的身语业也不生了,但是这个却不是见道所断。因为总的说有三种决定不是见道所断的。

第一是不染法”,就是善的、无覆无记法。见道所断的都是烦恼法、染污法,不染污的法决定不是见道所断。第二是非六生,谓五识也”,不从第六意识生的叫非六生我们说造业等等,都靠第六意识。迷四谛的道理都是第六识的作用不是第六意识生的,不是见所断。第三个是色法。色法不是见道的烦恼亲自发动的。就是说造恶趣的身语业,按有部的说法呢,身业是形色,就是动作;语业是声音,都是色。世亲菩萨认为,这不是见道的惑亲自发起,它是迷事的惑发起的。

这三种法决定不是见所断,我们说见道所断的是迷理的惑,迷理的惑所亲自发动的,那是见所断。这三种都不是的,所以不能说是见道所断。这个原则掌握好之后,以后用处极大。




异生性不是染污法,是无记的,所以不是见道所断。造恶趣的身语恶业,这些色法也不是见道所断。世亲菩萨用这个颂:“不染非六生,色定非见断” 回答了这个问难。

有人提一个问题,无记法怎么断?

断有两种:一个是自性断,这用于染污法,把烦恼断掉;一个是缘缚断,烦恼随增有相应随增和所缘随增。所缘的境——无记的法、乃至于有漏的善,这个不是自性断的,是缘缚断缘它们的烦恼断掉了,它们对人的系缚的关系也就没有了。缘缚断是修所断,修道的时候,假使欲界,到第九品烦恼断掉之后,那么整个欲界的有漏的非见所断的法,因为缘它的烦恼九品全断掉了,没有系缚它的东西了,这个叫缘缚断。这个缘缚断的范围比较宽:身语业、有漏的善法等,都是修所断的缘缚断。




【思考题】

1、关于“见所断”说法错误的是:

A 见道所断的烦恼分四部,称为八十八使。

B 见道不止要断除八十八随眠,还要断除与随眠相应的俱有法。

C 见道所断的烦恼都是迷理的烦恼。

D 见道之后就不是异生了,所以异生性在见道时也断除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漏法都是修所断。

B 贪烦恼既有修所断也有见所断。

C 招恶趣的身语意业都是修所断。

D 不染污的法也有迷谛理的。

 

3异生性是见所断、修所断还是非所断?理由为何?



(晚霞组图  摄影 /释宗鹞)

【上期参考答案】


1、下列哪些法通一刹那性(A,B

A 净慧对法

B 随行对法

C 方便对法

D 无为法

释:苦法忍是慧心所,属于净慧对法。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  )

A 无为法体性坚实、不被四相迁流,名有实事。

B 色蕴没有一刹那性。释:道共戒是色法,有一刹那性

C 盲人成就眼识不成就眼根。释:欲界的人,眼识肯定是成就的。

D 小到蚊虫发声,大到雷霆炸响,声音有强有弱,所以声音通长养性。

E 噪音令人厌烦,所以是染污法。释:噪音是色法,色法不具有染污性

F 花草树木是色香味触和合,所以花草树木通异熟生性。释:“内五有熟养,花草树木不属于是我们身上的法。


3、以下 哪些不是同分:( D

A 正在看有见色的眼根。 

B 作自业的意识。

C 法界。

D 睡眠时的眼根。释:不做自业。


4、同分和彼同分安立中正确的是:( B )

A 意识的彼同分有四种。释:只有一种:不生法

B 眼根的彼同分有四种。

C 十八界都能起作用,所以都是同分。

D 意识缘缺不生,这时的法界就是彼同分。释:法界周遍是同分。


5、内外门中对于内外界的安立正确的是:(B,D

A 补特伽罗相续所摄的法都是内界。释:法界里边的相应心所是外界,却是心相续所摄的。

B 六境是外界。

C 心心所法所依的是六根,只有六根是内界。释:还有六识。

D 心心所法所依的是内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PP内容页
人生与世界 37  随眠见惑修惑
佛教词汇
一位完全开悟的人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就是不要逃避问题,要面对它。观察心中生起的任何染污不净,只是观察,不去压抑它,也不放纵它变成有害的言行表现出来。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是中道:就只是观察。当我们开始观察它
萨婆多宗五事论(大正藏1556部)
决定不受烦恼习气的干扰,这叫成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