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先期
〔概述〕属月经病一种,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一周以上,或者一个月曾来潮两次者,均为月经不调。
〔临床表现〕
·实症:分“血热”和“肝热”两型
血热:月经提前,量大色深红,质浓,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肝热:胸闷、乳房胀痛,口苦。
·虚症:分“虚热”和“气虚”两型
虚热:手足心热而潮红,舌质红干。
气虚: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面色黄白,舌质淡,脉弱无力。
▲〔优选方剂〕
1、清经汤加减:生地15克,丹皮15克,炒山栀15克,云苓10克,地骨皮15克,白芍20克,青蒿20克,茯苓20克,牡蛎20克。
主治:实热型月经先期。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
2、两地汤加减:生地15克,地骨皮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白芍20克,阿胶10克,旱莲草20克。
主治:虚热型月经先期。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
3、逍遥散加减:柴胡10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焦术15克,云苓20克,山栀子10克,丹皮15克,生地15克,甘草10克,地骨皮10克,香附子10克,薄荷5克。
主症:口苦,两肋胀及乳房胀痛等。
主治:肝热型月经先期。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
4、补中益气加减:炙黄芪30克,党参20克,焦术20克,陈皮10克,天麻6克,柴胡10克,甘草10克,首乌15克,棕皮炭10克。
主治:气虚型月经先期。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
▲〔经济效方〕
成药:“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
月经后期(经期错后)
〔概述〕月经周期延后,七天以上,甚至每隔40~50天一行者,偶而一次且无其他症状者,不属月经后期,本病也为月经病的一种。
1、血寒型
主症:月经错后,量少,色暗红,小腹疼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沉紧
▲〔常用方剂〕温经汤加减~
桂枝10克,吴茱萸10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炒白芍20克,丹皮10克,姜半夏10克,党参30克,麦冬15克,炙甘草6克,阿胶15克,生姜10克。
主治:寒凉型月经后期。
用法:每天一剂,水煎,1~2周可愈。
2、血虚型
主症:月经后期,量少,色淡,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少苔,脉虚细。
▲〔常用方剂〕人参养荣汤化裁~
人参10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熟地20克,肉桂5克,陈皮15克,云苓20克,焦白术15克,五味子10克,远志10克,大枣5个,生姜10克。
主治:气血不足型月经延后。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每周一疗程。
3、气滞型
主症:月经后期,色暗红,量少,小腹胀痛,胸闷不舒,乳房胀痛,舌质暗红,脉弦或涩。
▲〔常用方剂〕加味乌药汤~
乌药15克,木香10克,香附15克,槟榔片10克,玄胡15克,砂仁5克。
▲〔月经后期优选方剂〕调经汤~
熟地20克,当归15克,炒白芍20克,党参30克,焦术20克,云苓20克,香附15克,乌药10克,茺蔚子10克,菟丝子20克,五灵脂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主治:月经后期,经行腹痛,血虚,血寒,气滞,各型月经错后。
▲〔经济效方〕成药:“当归丸”、“人参养荣丸”、“乌鸡白凤丸”。
月经先后不定期
〔概述〕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或提前或错后,称月经不定期,为月经不调一个类型。主要病理为肝郁和肾虚所致。
〔临床表现〕经来先后不定,胸闷不舒,乳房两肋胀痛或伴腰酸、头晕、耳鸣、月经量少,色淡红,脉沉或沉弦。
▲ 〔优选方剂〕
当归15克,炒白芍20克,柴胡15克,云苓20克,焦术15克,党参20克,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菟丝子20克,香附15克,杞果20克,炙甘草10克。
〔常用成药〕加味逍遥丸。
月经过多
〔概述〕本病指月经周期不变,而月经量大,或经期延长,总量亦多,月经明显超过正常月份,即为月经过多,病机为血热、血气虚所致,为月经不调的一种。
〔临床表现〕经来量多,时间延长,质粘色紫,或夹血块,腰酸腹胀,面赤,口干,尿黄便结,脉滑数有力。气虚者,月经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黄白,心悸,舌淡红,苔薄,脉缓弱乏力。
▲〔常用方剂〕归脾汤加减~
党参30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焦白术20克,茯神20克,木香6克,枣仁20克,龙眼肉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远志10克,仙鹤草15克,牡蛎20克,棕榈炭10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一周为一疗程。
▲〔优选方剂〕加味补中益气汤~
黄芪30克,党参20克,焦术15克,当归15克,陈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旱莲草20克,茜草炭15克,黄芩炭15克,焦楂炭15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一周为一疗程。
月经过少
〔概述〕月经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而至,经期不足两天,称月经过少,一般病因为血虚,肾虚,血滞所致,亦为月经不调一个类型。
〔临床表现〕各型均为月经过少
血虚者:月经点滴而至,色淡红,头昏心悸;
肾虚者:腰酸痛,头晕耳鸣,舌暗红;
血滞者:月经色紫或有小血块,小腹胀痛,舌质暗红。
▲〔优选方剂〕
1、归肾汤加减:
当归15克,熟地20克,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炒杜仲10克,怀牛膝15克,巴戟天10克,菟丝子20克,淫羊藿10克,复盆子15克,枸杞子20克,茺蔚子10克,炙甘草6克。
主症:腰膝酸痛,头晕耳鸣,脉沉细。
主治:肾虚型月经过少。
用法:每天一剂,水煎,1~2周可愈。
2、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15克,炒白芍20克,熟地20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香附10克,乌药10克,鸡血藤15克。
主治:血虚,血瘀型月经过少。
用法:水煎,每天一剂。
痛 经
〔概述〕痛经指妇女经期前后,小腹部有较强烈的疼痛,以青年女性或未婚女性为多。一般以气滞、血瘀为主要病因,也有因子宫发育不良、宫颈狭窄,子宫内膜异位等。
1、气滞血瘀型
主症:经行小腹胀痛,经血少,行经不畅,经色暗或带血块,排出后痛减,舌质暗紫,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常用方剂〕加味膈下逐瘀汤~
当归15克,赤芍2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桃仁15克,香附15克,乌药15克,五灵脂15克,枳壳15克,玄胡15克。
主治:气滞血瘀型痛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经前一周口服。
2、寒湿凝滞型
主症:经期小腹疼痛,手足不温,经血少,色暗红,舌苔白,脉沉紧。
▲〔常用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蒲黄10克,五灵脂15克,官桂10克,小茴香5克,没药10克,炮姜10克,吴茱萸10克,玄胡15克。
主治:寒湿型痛经。
用法:水煎,经期或经前一周,每日一剂。
3、气血虚型痛经
主症:月经色淡量少,质稀薄,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质淡,脉虚细。
▲〔常用方剂〕八珍汤加减~
当归15克,川芎10克,炒白芍20克,熟地20克,黄芪20克,党参30克,香附15克,坤草20克。
主治:气血不足型痛经。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经期或经前、经后均可服用,每月应服2周。
▲〔优选方剂〕
当归15克,乌药15克,官桂10克,小茴香6克,吴茱萸6克,炮姜6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玄胡15克,坤草15克,香附15克。
主治:各型痛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每月经前口服一周,三个月经期为一疗程。
▲〔经济效方〕
1、五灵脂50克,蒲黄50克,肉桂30克,冰片1克。
用法:上药研细粉,经前一周开始服用,每次5~10克,每日2次,开水冲服。
主治:各型痛经。
2、云南白药
用法:每次2克,每日2次。
闭 经
〔概述〕凡年满18岁少女从未行经或月经周期已经建立,但又发生三个月以上无月经,称为“闭经”。前者从未行经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后者不同年龄均可发生,而哺乳期、妊娠期及绝经期停经,不属“闭经”范围。
1、肝肾不足型闭经
主症:月经初潮较晚,行后又停,面色晦黯,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暗淡,脉细弱。
▲〔常用方剂〕归肾汤加减~
熟地20克,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炒杜仲10克,菟丝子20克,杞果20克,云苓20克,当归15克,怀牛膝15克,巴戟天15克,紫河车10克(冲),阿胶10克(冲服)。
主治:肝肾亏损型闭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早晚服,四周为一疗程。
2、痰湿阻滞型闭经
月经停闭,形体肥肿,胸闷欲呕,神疲倦怠,白带颇多,舌苔白腻,脉滑。
▲〔常用方剂〕苍附导痰汤加减~
苍术20克,香附15克,陈皮20克,云苓30克,姜半夏15克,枳壳15克,甘草10克,胆星15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生姜10克。
主治:痰湿肥胖型闭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3、气血虚弱型闭经
主症:月经停止或极少,色淡,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头晕心悸,气短,唇舌色淡,脉细弱。
▲〔常用方剂〕八珍汤加减~
当归15克,炒白芍20克,川芎10克,熟地20克,云苓20克,党参30克,黄芪20克,焦术20克,炙甘草10克,坤草15克,怀牛膝15克,泽兰15克。
主治:气血亏损型闭经。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3~4周为疗程。
▲〔闭经优选方剂〕
1、熟地20克,山药20克,菟丝子20克,大云10克,复盆子15克,淫羊藿15克,当归15克,炒白芍20克,云苓20克,仙茅15克,枸杞子20克,坤草20克,紫河车5克(冲服),怀牛膝15克。
主治:各型闭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2、当归15克,炒白芍20克,川芎10克,熟地20克,黄芪20克,党参30克,焦术20克,炒杜仲10克,杞果20克,山萸肉15克,菟丝子20克,红花10克,香附15克,郁金15克,怀牛膝15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
▲〔经济方剂〕
急性子20~3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口服。
成药:乌鸡白凤丸。
主治:月经不调,血虚型闭经。
用法:按说明服。
〔闭经自疗参考〕
闭经一症在妇科临床中最为常见,治疗伊始必须先排除妊娠,才能施治。闭经的原因辩证医生分类很容易,但自疗必须请中医分清闭经的原因才能治疗。
青春期未婚闭经,多和精神紧张,工作环境变动,生活失常有关。血虚者常因营养不足产生闭经,对体型丰腴、发胖后闭经多为痰湿,而最多的一型闭经莫过于内分泌失调型,这一型中医称肾气衰退型闭型,年龄多过四旬,这一型并未到经绝期,只是由于长期劳损,肾气衰退而闭经,若适当调理仍能行经数年,辩证清楚后可按型在本节寻找自疗的方剂。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