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放 | 放开你的孩子,让规则接手吧!

社区分享回放——

时间:2017.5.14

分享人:33老师

分享主题:猫猫果儿的时间、空间和物权以及自主性培养


猫猫果儿创始人之一33老师最近刚好在杭州,适时扛起文化村社区分享的接力棒,在江南驿青年旅舍大厅和其他爸爸妈妈们进行了一次围绕规则和孩子自主性培养的话题讨论。

(关于猫猫果儿的介绍,详见这篇:回溯教育本源,他们已在路上 )


围着聊天,最舒服~~~~

从猫猫果儿最常提到的三个词说起——时间、空间和物权,分别什么意思呢?

时间观念,便是让小朋友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比如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空间观念,是指在相应场所要遵守相应规则,比如没屋顶的地方可以撒欢,而有屋顶的地方需要注意音量和动作;

物权观念,便是知道什么东西是自己的,可以决定如何使用,哪些东西又是别人的,不能随便乱动乱抢。

1岁以前的小朋友可以不用急着灌输太多概念,以满足需求为主,填满小心脏们的安全感。1岁以后的孩子可以引导规则意识的建立,爸爸妈妈们除了是保护者,还应是规则之下的陪伴者,让规则成为最高权威,而不是父母自己。

那如何生成规则?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规则,没有范本,只有不同的合适。由大人和小朋友一起参与规则的制定,不要变成父母的一厢情愿,规则一旦出来,对大人和小孩的约束力便是一样的,不能说,小朋友违反了规则要承担后果,而大人却找借口推脱,这样置规则的颜面于何地……

规则应尽量简单,比如有屋顶的地方就小声说话,然后在生活场景里不断重复,在这样的过程中,规则渐渐就会成为小朋友的生活习惯。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爸爸妈妈会禁止小朋友去做,比如随便翻妈妈的包、爸爸的办公抽屉之类,那在给小朋友下禁令的同时,记得给他们提供第二方案,疏堵结合,比如给小朋友一个专属小包,以后不能乱翻妈妈的包,但你可以尽情使用自己的小包。

现场家长也提到说,孩子长大后,社交也越发频繁,而当他们去到别人家时便会发现与自己家不同的规则,猫猫果儿便有一个易子而教的例子可作分享:

猫果育儿话题 | 外出日和邀请日

即到别人家便遵守别人家的规则,如果小朋友也要把别人家的规则带回家的话,也可通过全家人商议的形式来决定是否更改,一旦更改,便集体遵守,规则可以变化,但必须有集体意愿和集体遵守的前提。

有些爸妈会觉得孩子淘气,难哄难带,有可能是因为爸妈们一直在用情绪来回应孩子们的情绪而不是规则。情绪是易变的,要么让孩子觉得爸妈毫无底线,可以无限索取,要么觉得爸妈难以捉摸,没有安全感,不敢表达。现场家长提问说,建立规则,是不是意味着要心狠一点,如果过了这个点没吃饭,就不给他吃饭,狠心让他饿肚子,而不是一再心软。其实,心狠也是种情绪啦,当规则意识在家庭内建立后,全家人的行为都是根据规则行事,而情绪还是可以正常流动的。当孩子违反规则饿肚子的时候,家长完全可以表达自己难过、不忍心的心情,但同时要和孩子说清楚,因为他违反了规则,所以必须自己承担后果,妈妈陪着你难过,但帮不了你。

这里,又涉及另一个问题,便是情绪处理。33老师说,父母要诚实面对自己的情绪,就算在孩子们面前也要诚实。如果今天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心情低落,回到家不必对孩子强装笑颜,克制着努力去做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妈妈或爸爸,你可以试着对孩子坦白,妈妈今天有点累,不开心,但不是因为你的关系,是因为妈妈自己没有处理好事情,妈妈现在想自己一个人坐一会儿,可以吗?孩子其实比想象中更有理解力,这时的抒发,比起闷着堆叠起情绪,在未来某时意外爆发来的伤害要小很多,而小朋友对爸妈的忠诚会很容易将爸妈的不开心归结到自己身上,生起不必要的阴影。

会正确表达情绪的父母也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情绪表达是一门功课,是需要正确引导的。小朋友的情绪其实很丰富,小时候的表达可能是哭了又哭。现场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太会哭了,一哭就停不下来。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孩子一哭,家长就会上去哄,或者用其他办法来转移注意力,好像一个不哭的孩子才是正常的、应该的。但,哭并不是一种坏情绪呀!情绪没有好坏之分。33老师说,在猫猫果儿,老师会一点一点问小孩子现在的情绪,当老师说对了那个情绪的时候,小朋友豆粒大的眼泪就哗啦啦地留下来,那一刻小朋友的情绪得到发泄了,哭过就好了,若这个时候,大人一直不停地劝,反而会适得其反。孩子情绪上来的时候,其实爸妈的陪伴便是最好的安慰,抱抱孩子,了解他的情绪,哪怕不说话,孩子也知道爸妈会一直在的。流动的情绪才是健康的,对成人如此,对孩子也如此。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爱子心切的爸妈有时会自我放大孩子的问题,对孩子来说也许是芝麻大的小事,结果在爸妈眼里变得耿耿于怀。相信孩子的自我复原能力比想象中要大得多。许崧老师补充了一个原则叫“不求助,不干预”

另一种相反情况是,爸妈会把孩子眼中天大的事情看成小事一桩。比如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别的小朋友想玩,爸妈就马上拿去给别的孩子玩了,剩下自己的小孩生闷气。这便是父母对孩子物权保护的忽视。爸妈站在成人的角度,认为分享是美德,要对别人客气,但在孩子的眼里,分享概念其实是小学以后才会习得,现在在他眼里,自己的东西就像成人眼中一幢房子那么重要,怎么可以说送就送?既然自己的东西能随便送,那别人的东西也可以随便抢咯?当自己的权益没有受到尊重的时候,家长怎么能奢望他们去尊重别人的权益呢?所以,33老师说,在玩具的争抢上,爸妈首先应该保护自己的孩子,如果要分享,也要询问过孩子的意见,物权概念的保护应在提倡分享之前

33老师推荐了一本书,叫《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好想看~~~~

豆瓣: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59379/

此书的一个核心是,在家庭关系中,可以归类出三种问题:孩子自己的问题、父母自己的问题、共同面对的问题。像孩子不按时吃饭,这个是孩子自己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和解决便是,家长不要伸手过长,拼命追着赶着喂着,把孩子的问题便成自己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默认这些都是家长的事情,依赖家长去完成,占用家长时间,还嫌弃家长做得不够好。上述的工作负面情绪便是爸妈自己的问题,爸妈负责自己解决,不要主动波及孩子。共同面对的问题,看现场家长举的一个例子,每天早上妈妈都要送孩子去学校,然后自己赶点去上班,但孩子的磨磨蹭蹭老是让妈妈赶不上时间,这个情况便是妈妈和孩子共同面临的事情。在分类清楚的家庭里,孩子的刷牙洗脸吃饭是孩子的事,无论他完没完成,时间一到,妈妈便会带着孩子按时出门,这是一种解决方式,另一种是让孩子早起一个小时,给他足够的磨蹭时间,无论是哪种方案,父母都不会去干预或代替完成孩子的事情,一旦规则界限清晰,孩子便有机会拥有独立性,而父母也会多一些自己的时间。规则可以帮助父母避免成为一个唠叨的、情绪化的家长,唠叨和啰嗦是家长最容易犯而最不应该犯的沟通误区。

最后,提一个闭环反馈,比如当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时,要么不要干预,若干预,不要做做样子,随意责骂几句,就草草了事,这样的行为不是一个闭环,只是放任,闭环的教育是会给到孩子一个明确的反馈,让他真正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错在哪里,一次次的反馈才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导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塑造宝宝高情商的6大要诀
家长才走,孩子就上演“眼泪战争”,如何帮娃克服幼儿园分离焦虑
失败的家庭教育,爸妈拥有的几个坏习惯,孩子很难成功
孩子成长各阶段父母必做的一件事
幼师揭秘:孩子上幼儿园,不为人知的十大潜规则,家长知道几条?
好父母不是从不发怒,而是文明地发怒| 爸妈内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