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泽田派见闻录 针灸真髓》摘编


日本 代田文志 著   1943.7  第三版

承淡安 承为奋 译   1958.2  江苏人民出版社

陈立军        摘编    2018.4  初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478bf40102xlno.html

目  录

译者的话(节录)            1

一 第一回见习笔记           2

二 第二回见习笔记          11

三 第三回见习笔记          23

四 第四回见习笔记          26

五 第五回见习笔记          30

六 一九三零年笔记          34

七 一九三四年笔记          39

八 一九三五年笔记          44

九 一九三六年笔记          46

一○ 一九三七年笔记        50

                           跋  摘编小结                   51

译者的话(节录)1957.1

日本针灸家代田文志氏所著《泽田派见闻录 针灸真髓》一书,已经译出和读者见面了。

泽田健先生是日本近代针灸界有数的名医,一生致力于研究我国古代以阴阳、五行为指导原则的医学经典,对《素问》、《灵柩》、《难经》、《十四经发挥》等学说钻研不遗余力。在本书中,也随处可以看到先生钻研古籍的迹象。泽田先生在这方面的造诣是极其深刻的。正因为如此,先生对于中医学术的优越性,倍加推崇服膺;并进而大声疾呼,以复兴东方古典医学者自任。

本书著者代田文志氏是先生的入室弟子,也是日本现代的名针灸家。书中所述先生治病时和病人应对问话的情况以及先生讲解内脏病变及其功能,可称铁屑无遗,使读者对于先生当时诊病讲学之情,犹如身临其境。

著者序(略)1938.3.5

凡例(略)

泽田键先生小传(略)

目录(略)

摘编者说:

读一本同年龄的书是很惬意的。本文只是读书笔记,有觉得很多新意,也有觉得过于繁琐,仁者见仁吧。值得说明的是:原文系译著,并非作者或泽田键先生的原话,故在文字上略有些改动,也纠正了译著中个别不太准确的地方。最好对照阅读。谬误处请指正。谢谢!


一 第一回见习笔记

(1927.6.10起) P.5

治则:

五脏色体表及十二原表是针灸学的精华,只有天天去看它,才能真正明白里面在讲什么。

  五脏的色体

背部五脏之俞皆属足太阳膀胱经

泽田派的要穴:

身柱 第3椎下(图2)。肺之要穴。治长年头痛、眩晕、喘急、癫痫、小儿疳病、大肠突出。

肝俞 第9椎下旁开1.5寸(图2)。肝脏要穴。灸此穴可使身体健旺,治失眠、神经衰弱、眼病、颜色苍白等。

脾俞 第11椎下旁开1.5寸(图2)。脾脏要穴,兼胃之要穴。脾肾是易于致病之处,现代医生不大重视,古时非常重视。脾肾如有疾病,肝脏也要被波及,会使记忆力减退,精神颓丧。脾是司理意和智的,有「智慧袋」之称。

三焦俞 第13椎下旁开1.5寸(图2)。三焦的要穴,使乳糜管流通,主治因乳糜管所致之疾病。治糖尿病。

泽田先生说:从前对三焦经的解释,诸说分歧,不易了解。根据我的研究,认为三焦与乳糜管有关。下焦是小肠的乳糜管,乳糜管如流通不畅,即会淤血,而发生血病,所以治理血道,要灸左手阳池和腹部中脘,使下焦调和,乳糜管自然畅通。

      血行不畅的人,因下焦阻滞,会患左肩凝症。左肩凝时,取阳池、中脘,因中脘和乳相连,与乳的出向有关,下焦调和,乳即易出,带下亦可停止,因为带下也是由于乳糜管停滞。中脘处有中焦府,胰脏亦名中焦府,发生变调时,即起糖尿病,主要是调和中焦府,须灸中脘、阳池及三焦俞,使三焦调和。

肾俞 第14椎下旁开1.5寸(图2)。肾脏要穴。肾脏有病时,会缺乏精力(中医称心脏、肾脏为精神),古时非常重视。

肾脏病的症候,立即会在皮肤上显现,尤其是面色会变黑,而且生白色斑点,灸肾俞后,斑点就会消失,有惊人的疗效。

次髎 肠骨后上棘内下方3分处。主治妇人病、男子生殖器病、关节炎、偻麻质斯。

次髎是膀胱经的经穴,故与后头部凝症有关。后头部天柱附近发凝时,针次髎立即可以活动。有时常灸次髎,反会影响到后头部一侧发凝,拟针治。

中脘 鸠尾与神阙中央(图2-1)。胃肠病及子宫病要穴。胃痉挛、胃加答儿、胃下垂,均需灸此穴。子宫前后屈、子宫左屈、疝积,均宜灸此穴,与手阳池同灸。

胃扩张、胃下垂、子宫后倾,灸中脘即愈。疝气和疝积是由于乳糜管停滞所引起,腹中肠结,不能自由转动。

气海 脐下1.5寸,又名丹田(图2-1)。肠疾患之要穴。腹膜炎也可用。治阑尾炎的名穴。治阑尾炎时,此穴灸二三十壮,阑尾部的疼痛即可消散。

阳池 腕关节背面横纹中央,调整下焦的要穴。又治子宫左屈之妙穴(与中脘同灸),能使乳糜管流通,治子宫痉挛、睾丸炎、疝积、小儿疳病等。多用左阳池。灸左阳池和中脘后,左直腹肌之挛缩弛缓。此穴能治子宫左屈之理由即在此,能很巧妙地使左腹直肌的挛缩立即弛缓,腰痛立止。

曲池 肘关节横纹外端,为皮肤病、预防化脓及眼病要穴。灸此穴可使眼睛明亮。此穴对各种病症均可取作全体治疗的调节配穴。

足三里 胃病要穴,胃酸过多者不宜。古书上也说:“肚腹三里求”,为去胃热及鼻病要穴。灸此穴可通鼻塞,治鼻管干燥,明目,愈头痛。古人常说:“不灸足三里,不为旅人。”故为健足灸,也治脚气。古时又称为长寿灸。民间称为八日灸,即月初灸一次,每隔八日再灸一次。

太溪 足内踝前下5分处(图7),当内踝下部和舟骨结节下部连接线的中央部,即一般针灸书上所说的照海穴处,泽田先生的独创穴。

此穴为肾脏要穴。治喉痛、扁桃腺炎、中耳炎、喘息、妇人病等。

心俞 第5椎下旁开1.5寸(图2)。心脏要穴。心为藏神之所,有心脏病的人,因心华外显,所以面色发红。治神经衰弱有效。

手三里 特殊情形取曲池下2寸。为颜面神经麻痹之要穴,也是疔、疖、痈的要穴。初灸觉热的要灸到不觉热,不觉热的要灸到觉热。多灸几壮,没有化脓的可以消散,即将化脓的可以提早化脓,好得快些。治痈时与养老同灸,更易收效。(养老是小肠经的郄穴)

孔最 特殊情形取尺泽下2寸。痔疮要穴。(图8)

二间 小儿疳积要穴(与身柱同用或加隐白),也治眼之麦粒肿。

臑(nao)俞 腋窝横纹后端直上1寸,泽田先生的独创穴,为血压亢进之要穴,为治后头部凝重、寿命痛(即老年肩背痛)、肩胛关节炎的名穴。

筋缩 第9椎下(图2)。为不眠症、神经衰弱之要穴,头痛气急。因为能缓解筋的紧缩,故名筋缩。也为颜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脑溢血后之半身不遂等症的要穴。

天髎 肩胛骨内上隅之上5分处,为血压亢进要穴,治肩凝、头痛、头重。

肺俞 第3椎下(身柱)旁开1.5寸(图2)。肺之要穴,与大肠相连。患肺结核、喘息和易感冒的人,宜灸肺俞及风门穴。

阳陵泉 腓骨小头下1寸,治肌肉病,上肢患者针灸此穴,腕部即可活络。

膏肓 心俞外方,肩胛骨内缘陷中。胃酸过多之要穴。

骑竹马 肝俞上1寸脊柱旁,距脊柱约1寸。治眼痛,并能去毒。

点灸例

1. 妇人,子宫左屈。灸:天髎 身柱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7壮,连灸45日。

2. 男子,心脏疾患。灸:天髎 身柱 心俞 肝俞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3. 小儿,大肠松弛。灸:身柱 左脾俞 二间。

4. 男子,脊柱右屈。灸:身柱 右肝俞 左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足三里 太溪 左阳池 曲池。

太极疗法:

先生的治疗,主要是调整五脏六腑的中枢,末梢的疾病每因之得愈,不是局部治疗,而是根本治疗。治愈中枢,末梢也就自然痊愈了。先生称之为太极疗法。专门致力于末梢治疗而忘却中枢根本治疗的,只是对局部的小乘法。先生的根本治疗,才是合乎大道的大乘法。

任何个体都是不能离开全体而单独存在的。它的存在一定与全体有关系。所以,一个局部的疾病,不仅是存在于这个局部上,而是全体的疾病。在一个局部上发现的,不能单独治疗局部,应从全体治疗来根治病原。

先生的治疗,不借重于第二义的医药,而是着重于活用人体中本来具有的治病能力,为第一义的。

“疾病没有什么特殊,只是血液循环不平均的状态。

人体中的新陈代谢,时刻不停地在为驱除疾病而活动着,利用这种活动的力量来治疗的医术,即是大乘的疗法。以药物来治病的,只能算是第三流的疗法。

治疗的目的,是调整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使营养正常。

使人体内的动力活泼,是第一医学。”

先生的说法,言简意赅,虽然没有什么体系,但却是以贯通古今的真理为基础的。不论科学如何进步,还是连一根毛发也制造不出来。人力有限,又怎么能除去疾病呢?我们最大的限度,只能使人体内原有的疗病力发挥其自然的良能,而无法超越这个范围。所以医生的工作,即是“补助自然的疗病力。”

过信科学的结果,可能会忘却这治病的原则,以致新说之后,又立新说,使人无法适从,甚至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妨害或是遮断了人体固有的自然疗能。

“太极疗法”,则是使人体内固有的自然疗能完全发挥的医术,是第一义的疗法。宜乎先生称之谓太极疗法了。

诊断和治疗

猫脊病的妇人 身体弯曲了,可以灸得直的。以前有这样的例子。

下腹之力 (对弯背人)肝脏、脾脏都是向下腹牵引的,下腹不舒适,身体便会向前弯,下腹弯曲,便不能用力。灸肝脏和脾脏后,下腹就会有力的。

先生自语:丹田处是肾间的动气,中医认为这是人身最重要的处所,此处如乏力,便会生病的。

脊柱不正和蓄脓症 患者脊柱弯曲兼蓄脓症,体查见右肝俞、左脾俞高肿,灸之(图12)。先生:这是肝脏、脾脏有病。太极疗法将五脏六腑治好后,不论头、鼻、眼、耳、喉,全会跟着好的,记忆力也会变强的。因为脑力弱,容易忘记,并不是头部的病,而是内脏有病。将内脏治好,头部的病就会痊愈。如不依此为原则去行太极疗法,而去应用耳病医耳,鼻病医鼻之小乘的现代医学,是不能根治耳鼻病痛的。

患者皮肤发黑,身体的一侧有一个斑点。先生说:这是肾脏有病。中医只要望色,即可诊断出。这黑色是肾脏有病的现象。肾脏有病,就缺乏原气,吃完仍觉得饿,没醉也像醉了似的,一到下午就困倦思睡。

(指着五脏色体表)“色黑属肾”,“脾脏司意智”。所以脾脏有病,便会记忆力减退,易忘,灸后可以使记忆力增强。

肾脏是司精志的,中医谓精神属心肾,肾脏有病,便易于惊恐,精神不振。肾脏病好后,皮肤颜色即会变白,斑点也会消失,你脸上一点一点的东西都会消失,病情即会转好。

皮肤颜色的变化 施灸后,不但黑了的皮肤渐渐地脱掉了斑纹,以前揩不去的污垢也掉了,白发也变为半白。

内脏和姿势 姿势不正可以灸好。初灸时,灸穴的位置会因内脏的好转而发生移动。疾病痊愈后,灸穴的位置才不会移动,姿势也就矫正了。先生说灸穴位置的移动是由于身体伸直的关系,可以取有正确反映的经穴作为灸点。

脾脏和肾脏 脾脏和肾脏的病,取脾俞和肾俞作为灸点。

先生说:脾脏、肾脏有病,则下肢乏力,像要倒下去似的。

西医认为脾脏是无用的,而中医认为非常重要。

中国医学中,脾脏是司意智之所,脾脏治愈后,胃也会好的,记忆力也可恢复。肾脏是司精志的,肾脏治愈后,膀胱也会好的,精力也会增强。

中国医学对无论什么病均以治愈腹部内脏为第一义。此外头部、面部、四肢疾病,肺及心脏内部的内脏病,也就跟着腹部内脏的调整而痊愈了。先生最注意脾肾两赃,即是根据这个道理。

局部治疗和太极治疗 根据这个理由,先生的治疗,将一切疾病简单归纳,只要治愈根元,末梢也就痊愈了。给复杂分歧漫无纲领的现代医学指明了道路。

万病起因于五脏,如眼病、耳病、鼻病、神经衰弱、癔病、妇科病、小儿科病、神经病等,中医均能治愈。实在是给复杂多岐的现代医学以简约的、万古不易的治疗原则。所以先生说“古时的治疗有局部治疗和太极治疗两种。太极治疗只有第一流的医生才会,此外都是局部治疗。”

从这个见解中,我们可以知道现代医学所有的病名多半是不必要的。

先生又说:东方没有脚气的病名,而且凡是没有加上病名的病症,都是由于各种病因是起源于肾脏。关节炎等病是起于小肠或子宫内膜炎。其他如耳病可因治肾脏而愈。古时对目赤有很好的治法。肺病也可因治肾脏而愈。肾脏治好后,喉咙也会好的。

疾病并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只是由于血液循环不平衡所引起的现象。即以耳病来说,治好肾脏,耳朵就会好的。

论三焦 先生说:所谓三焦,是指乳糜管、小肠和心脏的关系而言。此处不舒适,血道的疾病就会发生。

关于三焦,我做过多次调查研究,中国的学者也似乎不大清楚,他们关于三焦的解释,也是不一致的。我苦心研究了20年,才知道三焦是乳糜管、小肠和心脏的关系。

对古书深刻研究过的人,才知道书中自有真味。要深刻地研究,才能领会到古人的苦心。现在的学者仅知将一些学说聚集起来,是没有用的。

《十四经》和《三才图绘》 这是中医的名著。从事针灸者,必须先读《十四经》,借以明了中医的生理病理。

中药 中药多系与人相近的动物和植物的药物,采用近于人的物质。西药则多系矿物等与人相远的物质。

内脏和诸病 全体治愈后,局部也会治愈的。治愈内脏—五脏六腑后,各种病症皆会消失。这是令人惊佩不已的。

疾病不过是血液循环不平衡所致,不会治不好的。八十岁的老太太,灸后也会身体硬朗,确是血液流通的关系。

心和肾 精神和神经,就文字的表面来看,也可分别出是不相同的。中医所谓的心脏和肾脏,指的是精神。

喉痛是由于肾脏有病,肾脏治愈后,喉痛即会消失。

赤眼 上眼皮属胃,下眼睑属脾;赤眼等症,只要治疗脾胃,就会痊愈。

子宫左屈和后屈 (对妇科患者)你午后两点左右疲倦思睡,是由于子宫转位。因为你的子宫左屈。

先生善于治疗子宫左屈或后屈,治左屈时灸左手阳池,后屈灸中脘,均可立愈,屡试屡验。灸前,脐的左侧按压时觉痛,关元附近有空虚感。灸阳池 中脘后,脐左立即不痛,关元附近也觉得充实了。这是子宫转正的征兆,的确有神效。但子宫转正以后,经过些时,还是会左屈或右屈的,应该继续天天施灸,使肌肉习于正常,便可永久固定于正常的部位上,否则不易收效。

耳和肾脏 一患者耳聋,西医说是梅毒性的,先生诊断没有梅毒。耳病的根源是肾脏,治好肾脏,耳病就会好。

先生诊断梅毒的方法很特殊,只要在患者背部的附分、膏肓、噫嘻、骑竹马等处压诊,即可断定。

脾脏和肾脏 脾脏不良则水浊,因为脾属土。

忽视了肾脏、脾脏,则元气缺乏,身体疲倦。

脾脏是养气之所,肾脏司排泄废物,肾强则垢出。

喘息不算什么病,肾脏治愈,喘息即会消失。

肾脏有病喜欢“咸的”。

经穴和内脏 身柱系于肺,大肠属肺,身柱能治大肠的松弛。肺俞、臑俞均与大肠相联系。肝脏、脾脏也均与下腹相联系。

医道和政道 人应注重身体,体与心是分不开的。身病则心病,身体健康则气舒心平。现代人的体格多不健康,所以思想容易混乱。

疝气 疝气是由于气滞,西医不明了。疝气发作时,感觉到气滞不舒,灸手阳池及腹中脘即可痊愈。

心下的动气也与疝气有关,灸阳池可愈。胃下垂、胃扩张,亦可取中脘治疗。

身柱灸法 小儿疾患,灸身柱可愈,因身柱与大肠有关,可治大肠松弛。疳疾、惊风、虫疾,均可取身柱一穴治愈。

海水浴与肾脏 肾脏有病的人不能行海水浴,以免受寒。

胃酸过多 胃酸过多应灸天髎 肺俞 膏肓(泽田派的膏肓与神堂一致)。

色与诊断 先生望色诊断: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

梁丘 一般都认为梁丘在膝直上2寸处,但查铜人图则在膝关节外侧角上2寸处。应以铜人为准。

梁丘为治胃痉挛之妙穴,但继续施灸会发生便秘,此时应灸心经的神门穴。

病症与泽田派特效穴

子宫后屈及前屈 中脘

子宫左右屈 阳池,左屈灸左。

子宫痉挛 阳池 次髎

睾丸炎 阳池 志室(志室在泽田派京门下1寸,京门为肾俞外开1.5寸)

颜面神经麻痹 阳陵泉(最有效)肝俞 筋缩 手三里(并发疼痛用)地仓

丹毒 夺命一穴,奇穴,肩髃和曲池中点靠近曲池(图14)。患丹毒绷紧处就是穴位,灸30-50壮,丹毒立即变色,皮肤亦变色,极有效。

疔痈 手三里 养老。养老为痈症一定要早灸之穴。

阑尾炎 气海 肾俞 太溪。气海止剧痛,灸30-50壮。

胃痉挛 梁丘 中脘 脾俞 足三里。灸梁丘可使痉挛停止。

肾脏炎、尿毒症 灸身柱 京门 肾俞 次髎 中极 水分 上髎 足三里 三阴交太溪。浮肿如桶,灸后1-2小时大量排尿,有望治愈。

梅毒 背部八穴,附分 膏肓 噫嘻 骑竹马,是诊断和治疗的要穴。附分相当于魄户,噫嘻相当于膈关,膏肓相当于神堂。(图16)

齿痛 上齿痛取厥阴俞(四椎下)及内庭,下齿痛取温溜立愈。(图18)

齿龈炎 脾俞 肾俞(脾主肌肉)

预防化脓 曲池(外科手术不可缺)

胃酸过多症 膈俞 膏肓(膈俞第一行及至阳均有效,重则取膏肓行全体疗法)

孔最,能止痛。

学习感想


二 第二回见习笔记

(1927.10.21-11.9) P.30

眼与肝脏 患者营养不良,颜面苍白,肝脏素弱,故生目疾。灸身柱 (肝俞)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先治肝,再治脾和肾。肝脏好了,眼睛就会好的。灸身柱后就不觉得疲劳了。

灸与体质 灸后能使体质增强,可是不能性急,有耐性才能使元气好转,身体健康。

汗毛过长 灸身柱 臑俞 心俞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太溪。身体虚弱的女性,因为下焦之气不足,皮肤缺乏营养,为了防护皮肤怕冷,所以会生出长的毛来。毛属于皮肤,皮肤属于肺,灸阳池、中脘来充实下焦之气,这些长的汗毛即会脱落,皮肤也会变得滋润,肺也会健康了。

患者面色不红,体显黄白色。凡是患贫血或心脏衰弱的人,均应灸心俞。心与小肠相表里,臑俞是小肠经,与心俞有关,所以心俞应与臑俞并用。

臑俞与血压 泽田派臑俞在腋窝横纹端与肩甲棘连线中点,确诊血压的要穴。主治发汗、热病后之余热、脑充血、肩及肘之关节炎,或四肢神经麻痹等症。

先生能从此穴诊断血压的高低,同时取此穴治疗,又可以此穴诊断出后头部是否充血。此穴如发凝,后头部也会发凝的。灸后即可不凝。

小儿气喘 取身柱和左肾俞第一行(泽田派命门)。中医谓喘息是由于肾脏有病,应治肾脏。如用药物治疗,也应服用医治肾脏的药物,用治气喘的药物是无效的。灸法也是如此。小儿疾病,均宜灸此二穴。有这两穴,便已足用。

脊椎弯曲症 一小儿第九胸椎左弯,第十一胸椎右弯,灸身柱、右肝俞、左脾俞。先生谓脊柱弯曲,由于肝脏脾脏的疾患,成人也可灸,小儿易治愈。

蓄脓症 蓄脓症应治脾脏和肾脏,因为鼻属脾,肌肉也属脾。肥厚性鼻炎也是因脾脏失调而发生的。

足三里是治鼻病的要穴。也可灸上巨虚。

经络和望诊 一男子35,夜间睡不着,白天想睡。先生说肝俞处肿起了。

灸:身柱 肝俞 筋缩 脾俞 肾俞 志室 次髎 肓俞 中脘 左阳池 孔最 中脊曲池 足三里 太溪。

先生:夜间失眠,是肝脏的关系。白天想睡,是脾脏的关系。你的肝脏、脾脏都有病。

经云:脾主思虑,是为智谋所出之处。此处如果不正常,则思考力迟钝,记忆力薄弱,白天想睡。

人入睡时的血液与醒时不同,用眼时血聚于目,用耳时血聚于耳,用什么部位血即聚于什么部位。睡觉时血液本应收敛,你的性情是有一些小问题就会不如意,以致睡在床上肝脏的血液也不能收敛。肝脏充血,所以失眠。肝和眼的经络相关,肝充血,眼睛便不能闭上。经络的确是奥妙的。

先生诊病时,差不多全是用望诊和切诊,不向病人询问。

先生:经络的学理并不是简易的。肾与脾两经能治疗适当,肝经亦可因而条达。这就是“水与土各遂其性,木亦自然欣欣向荣”之定理。根据这个原则从太极的本原去进行治疗,是不会发生什么阻碍的……因为从症候根本着手,本症既然得治,其连带的杂病虽不去治它,也就自然痊愈了。这是毫无疑问的。

脾脏是主糖分之处,脾脏衰弱则糖分向尿中排泄,这就是糖尿病。(蛋白质系属于肾脏?)肾病善于恐怖,怕淘气吵闹的事。如果脾脏不好,再与肾病合并,就会使思考迟钝。因此,事实上还要解决神经衰弱的病症。

古人所为,非常准确,一丝不乱,连经络的名称,也很精妙……只要看了经穴的名称,就能诊断治疗了。例如“募”字,即是聚的意思。胆募,即是胆病所聚之处。胆经有病,一定在胆经的募穴日月处聚集。

恰巧有患者太阳穴处作痛。太阳是属于胆经的,触诊胆俞处感到紧绷,日月处显著反应,阳陵泉亦有反应。先生:经络真是微妙,胆俞、胆募、阳陵泉(胆经合穴)在胆经的三个经穴上均显出病象,很明显的是胆经有病。此种应用经络的发现,是从来没有过的大发现。

肝经和生殖器 生殖器疾患和癔病均属于肝经,驱除肝经的淤血即可痊愈。

从我的实验中得知,肝经的淤血很多,尤其是胫骨内侧蟊沟、中封之间显示的很明白,五里至大腿内侧的淤血则更为明显。

一位40岁男性生殖器疾患,取穴:身柱 心俞 臑俞 肝俞 脾俞 肾俞 三焦俞 次髎 中脘 气海 中极 曲骨 曲池 前谷 足三里 太溪 阳陵泉 曲泉 三阴交 大敦。可能有淋病故取肝俞、曲泉。肝俞、曲泉、三阴交、大敦、阳陵泉、中极、曲骨都是治泌尿器、生殖器疾患的要穴,肾俞、次髎为生殖器的有效穴。(图24)

大敦的取穴法 当肝脾两经的交叉点上。

五里的取穴法及其主治 泽田派取股内侧五里与阴包连线的中点。主治绿内障、白内障、黑内障、近视等眼病,均属肝。所以治眼病的经穴,也是肝经。(图24)

赤眼 一30岁女士畏光、眼睑肿,粘膜出血。先生:赤眼是脾脏和胃的疾病,上睑属胃,下睑属脾,脾胃弱就会赤眼。

灸:身柱 天髎 天宗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足三里 太溪。天宗属小肠经,也治三焦。肝经五里无反应,故未灸。

血病与膈俞 一女士30岁,肤色苍黑,皮肤不清洁,身上有一部分斑点。灸:身柱 膈俞 肝俞 筋缩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此妇人兼患血病,虽然医生说她是子宫后屈,但主证是肾和肝,此中有血病。中医诊断为淤血的外症,淤血的人易患血病。

脊髓炎 髓是肾所主,治愈肾脏后就会好。先生深信五脏之色体,不论什么病,只要归纳到五脏中就容易治疗。

肝经与睡眠 换一个地方就睡不着。先生叫患者将自己大腿内侧肝经的发凝处摩散,即可安睡。

肾脏与头发 一妇人患子宫左屈,手术后头发忽然变红。先生:这是医生的手术太重,伤及肾脏所致。灸:身柱 臑俞 心俞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曲泉 太溪。身体治好后可生孩子。

三焦与心包 三焦经与心包经互为表里。一少女面孔发红,说是心脏很不舒服。先生诊腹部说:你的心脏瓣膜(心包)有病,子宫位置不正,心脏就会受到影响。又诊背部说:脾脏肿着呢,一定是白天想睡觉的。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心脏与丹田 不去调节丹田,专治心脏是治不好的。中医谓精气聚于丹田,精气是指肾脏说的。取丹田治精气,心脏病就容易治了。不明此理,是不会治愈心脏病的。丹田是生命之田。丹田有二:关元是下丹田,脑是上丹田。

脊柱前屈之矫正 一老者脊柱前屈。先生:因为你的脾脏和肝脏弱了,所以身体会向前屈。灸:身柱 臑俞 心俞 骑竹马 肝俞 筋缩 脾俞 三焦俞 肾俞 气海俞 (泽田派的)志室 次髎 巨阙 中脘 梁门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使前屈的脊柱伸直,巨阙最有效。灸巨阙使任脉伸直,脊柱也就伸直了。

志室的取穴法 一般的志室在十四椎下旁开3寸,泽田派志室在泽田派京门下1寸。腰痛、睾丸炎、淋病的有效穴。(图30)

一妇人脊椎前屈,常头痛。先生:因为你的子宫后屈,所以身体向前弯曲。只要将子宫位置治愈头痛就会好。中国医术中认为头部疾患不是独立的,而是由于内脏的疾病引起。一切疾患均起于五脏六腑之不调和,所以应治疗起病的处所。一般的人不知道病根所在,只在局部上去治疗,是不易治好的。

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足三里 太溪 曲池。

没有灸左阳池,大概因为子宫后屈的缘故。

先生:曲池、足三里、太溪是不能更易的要穴,否则会发生病变而不易治愈。不但这三穴是如此,凡是我所取之穴,都不能缺少。如果将我处方中之经穴取消一个,也会对身体不利。

经穴的变动 灸术对矫正身体的疗效。一老者耳聋面红,半身不遂。灸:身柱 天髎 臑俞 心俞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灸完身柱 天髎 臑俞,左肩能活动了。因天髎有一条大纹灸后已松弛,穴位移动,需要重新核对各穴的位置。

中风患者 一妇人,55岁,中风,半身不遂,起坐不自由。先正坐,灸天髎 臑俞 天宗 心俞 脾俞,因足筋牵紧不能伸直,灸中脘和左阳池,臂痛灸肾俞 小肠俞 次髎,又灸曲池 合谷 阳陵泉 足三里及太溪,可以起立了。

小肠俞的取穴法 小肠俞取上髎直上5分。小肠俞与手太阳小肠经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小肠经疾患的病者(上臂神经痛或寿命痛等),灸后立即止痛。

偻麻质斯 先生告诉患者:偻麻质斯的病是没有的,你是由于小肠中有热的关系,针或灸小肠俞就会痊愈,很容易治的。偻麻质斯,古时称痛风。

先生再谈小肠俞:任何人都是这样的,书本上所载的穴是健康人没有生病时的穴,而疾病是由于身体内部发生了变异,所以应根据身体内部的变异来取穴。这是道破了适应病体取穴的名言。

合谷的取穴法 泽田合谷取普通阳溪穴下陷的动脉上。主治白内障和近视眼,亦治血压亢进及中风症。卵巢疾患、高血压均灸此穴。

关节炎 女子的子宫内膜炎,和男子的淋病一样,是引发关节炎的病根;女人的发热,大多由于子宫疾患。关节炎或关节偻麻质斯是肾脏或小肠或子宫发生故障而显出的疾病;也有从淋病引起的。治疗时主要穴是小肠俞和次髎。全体治疗更为重要。

由于子宫疾患的发热 一年轻妇人因三焦阻滞生了长汗毛,而且有37.2-37.3℃低热。灸:身柱 天髎 膈俞 肝俞 筋缩 次髎 肾俞 中脘 气海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曲泉 三阴交 昆仑。先生:你的寒热是因为子宫内膜有病,又是年轻的女子,所以担忧。不要这样担心,你的热度是从子宫产生出来的。

腺病毒的灸法 一男子40,身体颜色不正常,脉浮而无力。先生摸他肩胛骨内侧说,是遗传性梅毒。梅毒是冷病,全身发冷,站不住;脚吊紧,否则会发抖。灸:身柱 附分 膏肓 噫嘻 骑竹马 脾俞 肾俞 次髎 上脘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太溪 筑宾 左京骨。令患者站立张开肩胛骨灸膏肓。葛根汤可治梅毒。

背部八穴 先生:附分、膏肓、噫嘻、骑竹马是驱梅八穴,相当于第一行之魄户、神堂、膈俞、膈关。(图33)背部第三行是要张开肩胛骨取的。看似神堂穴,张开肩胛后可能是膏肓。无论取什么穴,实地取穴时应用指头摸取,不必拘泥于寸法。

筑宾的取穴法 下腿内侧中央部,有腺病毒的人,毒一定聚在此处,很容易摸取。主治:是去毒的名灸穴。梅毒,其他诸毒,均可取用。中药毒亦有效。(图34)

筑宾是阴维脉的郄穴。郗是孔隙的意思,即所谓血气深聚之处。有腺病毒的人,此处常有反应。

治腺病毒的人,通常不灸足三里,而灸阳陵泉,有时也用手三里。手三里虽是外科疗痈等疮疖的名灸穴,也是内科治疗肿疡(yang)的重要经穴。

厥阴俞与上齿痛 厥阴俞是治上齿痛的名穴,属心包络,因上齿和心包络有密切关系。

温溜 两手交叉中指所及处,大肠经,治下齿痛的名穴。(见图18,p.8)

查看眼睛有红色充血,梅毒性的病。光治眼不行的。灸:身柱 附分 膏肓 噫嘻 骑竹马 脾俞 三焦俞 肾俞 次髎中脘 曲池 筑宾 太溪。

另一青年皮肤苍白,先生:你从小有胎毒,是腺病毒。灸:身柱 附分 膏肓 噫嘻 骑竹马 肾俞 脾俞 中脘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筑宾。

该患者有肋膜炎症状。先生:酸属膏肓,膏肓是司酸处,灸膏肓可治胃酸过多。又肺和肋膜,由此处入。古时称病重为病入膏肓,其实并不是什么病都是这样,真正出于膏肓的病,只有肺病和肋膜疾患。

先生谈胎毒:如治疗小儿胎毒,只要用骑竹马。

腺病毒与下痢 腺病毒患者,可灸背部八穴及骑竹马。有时灸足部筑宾或背部八穴会泻痢,不能止它。如止住泻痢,病毒容易到脑部,成为脑梅毒。

阳池与中脘 一50岁妇人,皮肤黄白色,身体向右倾斜。先生:是由子宫病引起的左侧呼吸器疾病。灸:身柱 天髎 肺俞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阳陵泉 太溪。

灸左阳池和中脘后,先生说:灸三焦后人身中多余物质即消散。随便什么人经期中身体总是不适的,即是因为多余的物质停滞在身体中所致,所以中脘、阳池的三焦灸法,是很有效的。古时不明了三焦,故列为禁穴,阳池也被列为禁穴。我发现这虽然是禁穴,但却是最重要的穴,加以研究后,才有这个古今未曾有的大发现。以前对《十四经》的用法不明了处也都明了了。

灸阳池、中脘,可治疗子宫的位置不正。子宫的位置不正,不但影响肾脏,下腹也会因之不适。子宫连着肾脏,通卵巢、膀胱、小肠、大肠,所以子宫的位置不正,下腹当然不舒服。

灸阳池,可正子宫位置,调和下腹。中脘是胰液向十二指肠注入之处,古时称胰脏为中焦府,可以调节胰脏,并使乳糜管畅通。乳糜管的流通不畅,气体即会积滞,不向下泄,使血液循环不良,冬天手脚便会作冷。

疝积与肝积 先生:古时神经痛和偻麻质斯皆归入疝气。古人是英明的。神经痛是杂病,只要将五脏六腑调和,杂病即自然痊愈。病分为两种:根本病与杂病,治愈根本病,杂病即可不治而愈。

现在的医生常说,因为是慢性,所以治不好。其实只要将根本治好,慢性是可变为急性的,是可以治得好的。慢性变为急性,可能一时症状较重,只是应有的现象,以后就容易治愈了。

人们常提到疝积和肝积。疝积和肝积,并不是同样的,通常说疝气、疝积是由三焦而来,下焦的阻滞、子宫痉挛等也归入这一类,与中脘、阳池有关。

下焦如阻滞,肠中即发生气体。下焦是气体发生的处所,气体在体内回转,会变成自家中毒,以致身体不适。此际应吃烧焦的东西。不论什么烧焦的食物都行,因为烧焦食物吃下后,可以吸收肠中气体,除去自家中毒。

肝积只是肝脏所发生的病,由于肝脏的障碍而起。胃痉挛等,即是其中的一种。治疗胃痛,可取胃经的梁丘穴。如欲根治,当取中脘 脾俞 足三里。疝积、肝积在现代医学中是不能理解的,但在东方很早就有办法医治了。

疝积的灸穴:身柱 天髎 脾俞 三焦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面疔灸法 灸手三里即可痊愈。疮生右面灸右,左面灸左,生在正中则灸两手三里,30-50壮。以多灸为宜。古人的传说是:初灸觉热的灸到不热,不觉热的灸到热。也可灸合谷和养老。痈疔是由于大肠的阻滞,灸大肠经原穴,大肠气通后就会痊愈。养老是小肠经郄穴,是治急性病的重要处所。

痔疾灸法 用孔最最有效,通常为尺泽下7寸,但在尺泽近处取穴,尺泽下2寸陷中。孔最是肺经,肺络于大肠,所以痔疮见效。

按孔最可以诊断痔疮。

积聚 患者腹中有硬块,心里不舒服。灸中脘、阳池7壮。先生:积聚是疝积的一种,常起于胃痉挛之后,是气块。

子宫肌肿 灸:身柱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加中极 曲骨 关元 归来 三阴交。(图36)先生最恨太阳灯疗法:淤血和肿块是由于停滞的废料而起,只要将这些废物打下去,就会好的,太阳灯是照不掉的。

上髎之灸 上髎和小肠俞都是治偻麻质斯、神经痛、关节炎的名穴。一切下腹部的疾病,均在此处显现。先生:上髎绷紧,手足发冷,灸此处后,手足自会温暖,小便也会爽利。小儿遗尿灸后可以溺得稀些,摄护腺炎等上髎颇见效。

产妇灸上髎、肾俞,可使生产爽利。

小野寺直助博士的压诊法:上髎和小肠俞为女子的妊娠(shen)月经点、男子的摄护腺点。女子的月经期,或子宫及附属器有病均呈阳性,妊娠头两月阳性,以后则强阳性。男子摄护腺炎,受侵一侧阳性。

命门之灸 一般的命门属于督脉,十四椎下,泽田派命门取十四椎下旁开5分。先生:命门是生命的门户,重要的处所。副肾古名小肠,为主精液之处。此处如有疾患,或为卵巢囊肿,或为子宫肌肉肿时,一定显现于命门处。灸治即愈。因为阴则显现于阳,故如无绷紧状态施灸亦无效。古人定此穴为妇人禁穴,其他人都可施灸,且为小儿遗尿之名穴,但命门如无变动时灸亦无效。先生灸命门时多取一面,很少两穴同灸。

脚气 脚气只是肾脏病的一种症状,肾脏治好,脚气就会好。很容易治,只要灸三里和太溪就行。此种疗法和局部疗法不同,因为太溪是肾脏的原穴,三里是胃经汇合处,所以有效。治愈肾脏和脾脏,而后脚气才能治愈。

散光 病人多。眼病以用肝俞为原则,但近视起源于肾脏的缘故,所以肾俞是不可少的穴。近视的特效穴为灸上臂后外侧消泺穴旁的发凝处,治散光则取督脉风府旁开1寸处之风池穴。散光者如此处发生紧绷,灸后即可痊愈。先生断定此处属肝经,为治散光要穴。此外,治近视或散光必取曲池和泽田派的合谷穴(阳溪略下方陷中,动脉之上).(图38)

散光的治例 压泽田派风池可以诊断散光。灸:身柱 风池(上天柱) 天髎 肝俞 筋缩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合谷 足三里 太溪。

古代经络书里,有合谷之脉的记载。白内障等,泽田派合谷穴的脉会高。

眼与诸脉 先生:眼病不是单纯的眼部疾病,正如书上所说,诸脉均会集于眼,所以治眼要调和全身。全身如能调和,则没有治不好的眼病。眼病的升火,取秩(zhi)边和三阴交即可治愈。治疗眼充血,曲池很能奏效。

糖尿病的灸法 60岁男性糖尿病,已治愈。先生: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脾脏的关系。脾脏司糖分,如有故障,糖分便和尿一齐排出。灸中脘 阳池 脾俞和三焦俞自愈。灸中脘可以调和中焦。糖尿是脾脏的病,和胰脏与三焦有关,所以将三焦病治愈后,糖尿和蛋白尿都可以治好。

灸穴:身柱 心俞 肝俞 筋缩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三阴交 太溪。因兼患散光,又加灸风池(上天柱)。

中风与五脏 先生:五脏六腑都会中风,要治疗中风,须治愈五脏。

肝脏的中风,由于怒气所致,只要治脾脏和肾脏即可。因为肝是木,脾是土,肾是水,培木需调水土。不调水土是不能培木的。

现在已经明了中风是由于脑溢血所致。中风的原因,应推求内脏之不调和,中风的治疗也应治内脏的不调和。这是根本的治疗。根本治疗的原理,是太极治疗的法则,似乎迂远,实在不迂远的。

脾脏的功能 先生:人的魂魄,是肝脏和肺脏的精气。魂主昼,魄主夜,精神则是肾脏和心脏的精气,魂魄、精神活动的意智系由脾脏的精气所主。脾脏是营养的运输和分配的处所,司身体中枢的营养。脾脏发生故障,意智即不能活动,虽有精气,也不能生出智慧,所以脾脏称为智慧袋。脾脏如有病,记忆力便会减退。脾脏的功能是很重要的。

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 如用太极疗法,任何疾病都可很简单地治好,只要治疗五脏六腑的太极,其它杂病都可不治而愈了。

先生:从太极来看疾病的本质,是丝毫不变的,只有显出的症状不同而已。譬如肾虚的人,耳病、喉咙、骨疫、精神衰弱等一切属肾的症状都会显示出来。病的本质却是不会变的。其它各脏亦如此。

太极疗法,不但能治本,并且能改造人的体质。

肺病的治疗 25岁男性,肺病,皮肤黄黑色,按心俞有痛感,心脏右面肿着,按中极膀胱有热,是心、肾、脾三脏有病。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中极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灸太溪,治胸口痛。

耳鸣 老人55岁耳鸣。肾脏有病。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睾丸炎 灸:身柱 膈俞 肝俞 筋缩 脾俞 肾俞 小肠俞 次髎 中脘 中极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曲泉 太溪。

中极是膀胱经的募穴,主治泌尿、生殖器病、淋病、睾丸炎。曲泉是肝经,肝经络生殖器,治尿道加答儿有特效。肾俞、小肠俞、次髎、太溪是肾经所络,利小便。

左半身不遂 老人66岁,半身不遂。灸:身柱 心俞 脾俞 肾俞 次髎 左环跳 巨阙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左阳陵泉 左阳交 太溪。次序是背部、腹部、腰部、手足。巨阙上心募穴。灸巨阙 中脘后上肢的牵引可以宽松。灸完腰部,左脚能活动了。灸完曲池,手指和肘都能动了。

只有灸术能很自然地使筋松动。灸的力量,可以使挛缩(su)的筋或韧带柔软。先生:筋没有放松,硬将脊椎矫正,会伤及内脏、有害身体的。

先生:灸穴变动的事,古书上没有提到,是我发现的。

胃癌的治疗 舌通心脏,治舌要治心脏。中脘左1.5寸梁门,治癌有效。

艾有攻破硬块的力量。癌肿的硬块用艾的火力可以破坏,使它溶解。

卵巢囊肿 一妇人45岁。灸:身柱 脾俞 肾俞 命门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合谷 足三里 三阴交 太溪。

合谷和三阴交是排出体内废物的名穴。

十四椎下的命门是治卵巢囊肿等生殖器病的名穴。

子宫肌肿 一妇人40岁,子宫肌肿。灸:身柱 天髎 脾俞 肾俞 (泽田派)志室 气海俞 小肠俞 上髎 次髎 中脘 中极 曲骨 关元 归来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三阴交 太溪。(图41)

患者治疗后发痒。不好的物质从皮肤排除即发痒,下泻就好。

腰部有黑色,但有光泽,可以治好。补肾,肾俞、上髎是根本,志室、小肠俞、次髎、关元、中极、曲骨、归来皆补肾,三阴交排余物。

经外穴差不多可以不用。好用经外穴而不用五脏之俞穴是不对的。

肾俞、志室、八髎的取法:志室比一般肾俞外的志室低1寸。八髎从骶骨孔向上,下部窄,上部阔。次髎在肠骨后上棘的内下方3分处,按压时下肢后侧会发响。取定次髎后再取上中下髎。

子宫肌肿特效穴 大抵如图41的右图,加中极、关元、曲骨。因为三焦障碍,所以皮肤的光泽不好。

肾脏病 先生诊一男子臑俞:血压高,心脏也弱。诊水分穴显胀紧,肾脏有病。灸:身柱 臑俞 心俞 脾俞 肾俞 小肠俞 次髎 中脘 水分 左阳池 大陵 曲池 足三里 曲泉 太溪。灸大陵是因心脏瓣膜不好,灸水分因肾脏病,灸臑俞因血压高。

灸和酒 坐骨神经痛。先生:这是杂病,由肾脏、脾脏中来的,治愈根本,自然会痊愈。如果喝了酒再施灸,热力会使酒醒,还是灸后再喝酒的好。

灸:身柱 心俞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病人:施灸之后,渐渐地不想喝酒了,只想睡觉,喝一点儿就会醉。

膀胱和腰俞 灸腰俞(尾椎部),使见效于膀胱。灸曲泉见效于膀胱和尿道。(图44)

皮肤与肾 皮肤病5-6年。先生:你的肾脏有病。肾脏和皮肤有表里的关系,肾脏的排泄作用弱,毒素即由皮肤中出去,施灸期中可能出得更多些。灸:身柱 心俞 肝俞 筋缩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后来先生治皮肤病还用肩髃。

寒气与肾 一肾脏患者好打猎,身体肥胖。先生:你的病严重了。肾经是起于足的,足受冷,容易起病。因为肾属水,本身即是冷质,再受冷是不行的。

脊柱的矫正 一妇人严重前屈。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膈俞 肝俞 筋缩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灸天髎:肩和小肠是相连的。子宫的位置不正,小肠受压,此处即显出病状。天髎和子宫的关系很大。

脊骨伸直之后,心俞和膈俞也一齐绷紧,补灸此二穴,不再灸肝俞和筋缩。

先生:所谓整形外科,是欺人的治法,将弯着的脊椎拔直,内脏会受影响。我的矫正法是先灸好内脏,使筋自然放松,而后舒适地予以矫正。

另一前屈妇人灸穴:身柱 天髎 心俞 脾俞 鸠尾 中脘 左阳池 肾俞 次髎 曲池 足三里 太溪。鸠尾和巨阙一样能使腰伸直,有时还取上脘。

臑俞与小肠俞 一患者下腹牵紧:是小肠的关系。灸臑俞穴:因为伸直身体的筋力不够,所以下腹牵紧。灸:身柱 臑俞 心俞 肝俞 筋缩 脾俞 肾俞 京门 小肠俞 次髎 中脘 气海 曲骨 左阳池 曲池 手三里 曲泉 足三里 太溪。

因有疮疖,又灸手三里。疮疖中恶性的毒物,灸手三里和养老有效,因为灸养老血向上行。

X光的失败例 脾脏病,煎服大叶子有效。

子宫肌肿 一妇人左下腹照X光后皮肤变色,全身黄黑色,灸时出血。先生:子宫肌肿实际是有血块,出血是好现象。下血灸中极 曲骨 关元 归来五穴(以中极为中心的五柱),是子宫肌肿的名灸穴。总灸穴:身柱 天髎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关元 中极 曲骨 归来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三阴交 太溪。

下血有两类:下血澄清的是小肠的关系,下血浑浊的是膀胱的关系。

淤血和皮肤龟裂 一患者皮肤龟裂,有皮屑落下,有淤血的外症。灸:身柱 心俞 臑俞 骑竹马 肝俞 筋缩 脾俞 三焦俞 命门 气海俞 次髎 下腰(奇穴)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骑竹马绷紧,在肝俞上5分,去脊正中线5分处。

神经衰弱 男子40岁,皮肤黄黑色,自诉神经衰弱,睡得着。先生:脾脏和肾脏有病,所以爱睡。所谓神经衰弱有各式各样的原因,夜里睡不着是肝脏有病,白天想睡是脾脏有病,肾脏有病即会元气薄弱。内脏有病变,没有不显示到外面来的。阴所有的定显于阳。

灸:身柱 天髎 脾俞 三焦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足三里 曲泉 太溪。

失眠加肝俞。失眠严重的加肝俞外,取消脾俞,以便安睡。

总之,神经衰弱有种种症状。从肝来的,夜不能睡,性情躁急,容易生气。从脾来的,白天想睡,容易郁塞。从肾和心来的,精力两衰,容易疲倦,元气薄弱,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这些病状,常常兼患数种,因为五脏是相关的,五脏六腑并不能独立存在,是互相影响的。所以一个脏器只是全体中的一部分,什么时候都不会脱离全体,不能把它和全体割断。

神经衰弱不能自愈,必须通过治疗来调节五脏。

大调和 其实无所谓疾病。疾病只是血液的循环发生了不平衡,失了调和而感到不适的现象。使血液循环恢复平衡,得到调和,就是病愈了。

热度也是为适应疾病而发的,是用来调节异状的,所以对一、二分的热度用不着担心。例如有淋病的人,患过肺炎或伤寒后,淋病反而可能痊愈。

手与小肠经 右腕痛,小肠有病,只要灸天宗 小肠俞和阳陵泉就会好。阳陵泉在阳维脉中,阳维脉络于上肢的根部。灸穴:身柱 天髎 心俞 右天宗 脾俞 肾俞 次髎 小肠俞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右阳陵泉。

秃头灸法 56岁男秃头,只剩几根白发,视力差。虽然看不见远的地方,却不是近视,而是视力减退,是肾脏和脾脏有病。灸:身柱 心俞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肓俞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肓俞属于肾经,主治肾疾患,取于脐旁开5分。此穴可查出蛋白尿。先生:你的肾脏有病,小便中有蛋白质出来。

胃酸过多症 男子50岁,自诉胸口发热。灸:身柱 心俞 膏肓 膈关 肾俞 (泽田派)京门 次髎 中脘 巨阙 下脘 左阳池 曲池 孔最 足三里 阳陵泉 太溪。压巨阙知右腕牵紧,灸巨阙腕痛会好。病人常感胸部发热,灸巨阙 上脘 下脘。大拇指痛是大肠的关系,灸曲泽和孔最。孔最是肺经,却络大肠。灸阳陵泉治手痛。

少年的治疗 少年鼻病及红眼睛,脾脏有病。灸:身柱 脾俞 肾俞 曲池 太溪 内庭等。鼻和眼都属脾。内庭是胃经,胃是脾之所属。

感冒的针治 女21岁,前头痛,鼻塞流涕,胸前苦闷,害怕肺病。感冒。第一日,督俞(六椎下两旁) 膈俞 脾俞;刺次髎,耳后大筋松动;刺手三里、足三里,鼻子立通;刺上星,治头痛;葛根汤消除脾热。第二日,自诉头痛,加胆俞 胃俞 阳陵泉(三穴皆有反应) 日月;又诊出子宫位置不正,加天髎 心俞 阳池 中脘。针到有热的经穴,皮肤会卷住针,操作不自由。

心脏病 先生:提到心脏病,都很害怕,实在心脏自身并没有病。心脏是新陈代谢之处,从来没有听见过有心脏性梅毒、心脏结核。不过,五脏六腑都和心脏相连,不论什么脏器发生故障,都跟心脏有关,所以都能治疗心脏,但是如果专治心脏是治不好的。三焦气阻滞之后,心脏的瓣膜则会发生故障,因为三焦经和心包经有表里关系。而且,子宫位置不良的人,大半是由于心瓣膜有故障。

先生相信《内径》“心独不病”,故医治心脏时,主要是调节其它脏器。

语录 先生治疗中谈话的片段

动脉硬化症 是疝气的一种,调和三焦即愈。

膻中 五脏之气所聚处,古书中谓治气病,气塞时灸此处即愈。

腹膜炎等 多从脾脏的故障而来,宜灸脾募穴章门。

小便频促 灸中极 归来有效。

脊髓炎 肾脏治愈后脊髓即会好。脊属肾。

孕妇和中脘 孕妇不能灸腹部,但灸中脘能减轻恶阻,使生产顺利。

气塞 由于脾弱。

白喉和天突 白喉灸天突,泽田派天突在甲状软骨上陷中,贴大蒜片亦有效。(图45)

治丹毒 灸夺命。萝卜叶搅汁涂夺命穴亦有效.(图14)

癔病 大蒜和萝卜合在一起服下有效。

外伤和内伤 外伤脉浮,内伤脉沉。

疾病和时间的关系 肾脏有病,晚上失眠;肝脏有病,多梦,睡不好。夜间的热度从肾脏出,早上热度从肝脏出。

生活 应顺从自然的变换,不凭人的小智慧逆转自然,才是最好的健康方法。

纯粹的汉方 左病灸右,右病灸左,是不对的,应该灸有病的一侧。

血道 女子身体瘦弱 腰部怕冷。先生:血道是血所通的部位,神经衰弱已经达到极点了。因此在血道系统内,小肠的乳糜管发生故障,和男子的疝气是一样的。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气海 曲骨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黄疸 40岁女性,皮肤很黄,黄疸病。黄疸宜治脾脏。心脏和肾脏也不好。灸:身柱 天髎 心俞 脾俞 肾俞 京门 次髎 中脘 巨阙 膻中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太溪。膻中在两乳中间 治心脏的要穴。古书说,膻中为臣使之官。

五种淋病 古时方法:

糖尿病 起于脾脏及肾脏,口渴,小便多。古时称消渴。现在称消渴为淋病。

蛋白尿 是胰脏和三焦的关系,小便白色,称为白淋。

小便后出血 是小肠的湿热,称为血淋。

下浊血 是因为肾和膀胱有热。这是淋病出浓的,又称黄淋。

膀胱中有石 以致小便频促,称为石淋。

治疗琐言(一)

脱肛灸法 并灸百会 孔最两穴。

下焦和中焦 下焦是小肠和乳糜管的关系。中焦是胰脏向十二指肠注入处,是胰脏和十二指肠的关系。

肋膜炎 心包经的郗门是名灸穴。试压左郗门可以诊断是否患左肋膜炎。

肠出血 胃经的梁丘是名灸穴。连续灸会发生便闭,灸两天即停。

梁丘的取穴法 膝盖骨外上角的上方2寸处,外股皮下神经所通处。

梁丘和神门 梁丘止大便,预防便闭应加灸神门穴。

神门的取穴法 前臂内侧,小指侧尺骨茎状突起(兑骨)的直下陷中,深按时小指作响觉痛处,当小肠经和心经的中间(泽田派)。

膈俞 对疳病有影响,治食道狭窄、横膈膜疾患。

眼睑的颜色 眼皮边缘发黑是子宫内膜炎或肾脏的故障。

肾的症状 肾脏极度不良,会发生“眼如拔,项如折”的症状。

肝中风 身体摇摆不定无法止住。先生:肝脏中风是会使人颤抖的。灸:身柱 心俞 肝俞 筋缩 脾俞 肾俞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足三里 阳陵泉 太溪。

补泻之说 急性实证宜用针泻,慢性虚症宜用灸补。

灸的泻法 泻下宜用神门,但也有无效的。宜用针术。

  脉是时常变化的,尚不能达到完善无缺。

治疗琐言(二)

三焦和肾 互为表里。肾脏主残余物质的处所。肾脏故障,诸脏均受影响。

血液的洗涤 洗涤血液的脏器有二,一是肺,二是肾。肺的洗涤只管气,其余废料的洗涤是肾脏(皮肤也有同样作用)。肾脏稍衰,血液即不清,身体的一面即易发生故障,所以肾脏的治疗是重要的。

营养和排泄 保健最重要的两个作用。司营养的是胃、十二指肠与小肠,主排泄的是肺、皮肤、大肠与肾脏。只要有一个作用起了故障,身体即发生疾病。营养再好,排泄不良,还是得不到健康。排泄正常,营养不足,更会发生疾病。现在许多疾病,不是营养不良,就是排泄不良。营养虽然足够,三焦如有故障,不能完全吸收,仍会发生营养不良。

人体和天地 人体的生理,和天地运行的轨道是同样的。所以是根据一年365天做出365个经穴。12个月而有十二经,加上任督凑成14经,来符合太阳历。

专门 所谓专门,是没有意义的。人是不能靠专门来生存的。(?)

小儿的烂眼圈 眼睛属大肠经,灸二间即愈。

肾脏的营养素 肾在味为咸。肾脏不良,需要盐分,但过多也不行。心脏在味为苦,肝脏为酸,肺脏为辛,脾脏为甘。这些都是重要的营养素,但不能过分。

拙见 各脏腑的相互关联

    小肠→肝脏→心脏→肺脏

    肾脏→脾脏→肝脏→心脏→肺脏

    小肠乳糜管→三焦→心包

    小肠→心脏→偻麻质斯

    小肠→子宫→肾脏→膀胱→卵巢

三焦分界

上焦、中焦、下焦的分界:膈俞之上是上焦,到肾俞为中焦,以下为下焦。

上焦和中焦分界的经穴是至阳和膈俞,在前为鸠尾。

中焦和下焦分界的经穴是命门和肾俞,在前为神阙和肓俞。

横膈膜以上是上焦,横膈膜到脐是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表里 膻中和神道相表里,与心俞亦相表里,神封、乳中均在同一线上(五肋间),互相关系密切。

俞和募的联系,在诊断和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肺俞←→中府(肺募)      心俞←→巨阙(心募)

肝俞←→期门(肝募)      脾俞←→章门(脾募)

肾俞←→京门(肾募)      厥阴俞←→膻中(心包募)(泽田派)

胆俞←→日月(胆募)      胃俞←→中脘(胃募)

三焦俞←→石门(三焦募)  大肠腧←→天枢(大肠募)

小肠俞←→关元(小肠募)  膀胱俞←→中极(膀胱募)

气海俞←→腹之气海        关元俞←→腹之关元

经络和经穴 因领会到俞和募与经络的关系而更清楚了。

肺经——肺俞,在第三椎两旁第三肋间,魄户、中府也是。中府→少商相连结为肺经。

心包经——厥阴俞,在第四肋间,天池也是。天池→中冲相连结为心包经。

心经——心俞,在第五肋间,神堂亦同样。极泉→少冲相连结为心经。巨阙是心募,与这些经穴均相关;心俞的中央是神道,也系于心经。

经络的表里:

大肠经和肺经 互为表里。身柱、肺俞、魄户是肺经,也联系着大肠经,能治大肠病。孔最是肺经,也能治痔疮。

小肠经和心经 神道、心俞、神堂属心经,也和小肠有关。神门是心经,能通便。少泽是小肠经,有起死回生的大效,因为小肠通于心。心有病人脸红,面赤部分是小肠经的颧髎。偻麻质斯是小肠热,针灸小肠俞有大效。患偻麻质斯的人,心脏也是有病的。

心包经和三焦经 互为表里。厥阴俞和心包经相连,也和三焦经有关。调和三焦,心包即会自愈。三焦尤其下焦阻滞时,会发生心脏瓣膜障碍,或易患心悸亢进。

其他经络从略。经络是不可思议的。

阴阳的关系 太阳和少阴、阳明和太阴、少阳和厥阴,表里关系。及“太阳和阳明和少阳的关系,少阴和太阴及厥阴的关系”

两种太阳病 一种由小肠发生,一种由膀胱发生。小肠来的,多为偻麻质斯等显现于小肠经的疾病,膀胱来的多为感冒等显现于膀胱经的疾病。

疾病和体内毒 妨害身体机能的是毒物。毒物可分四类:水毒、食毒、血毒、气体毒。去水毒治肾,去食毒治大肠,治血毒和气体毒宜调和小肠与三焦,配合经穴才能根本治疗。

直觉力 如认为经络经穴是直觉过人者所创出,则我们应认识到清心寡欲的重要,应使身心如净水,来锻炼自己的直觉力。

研究古道的态度 以深信的态度来研究,直到能够领悟,能够理解,并与人体对照,苦心学习。


三 第三回见习笔记

(1928.7.6-10) P.83

水属于肾 5岁女,剧烈呕吐,3个博士束手无策。先生:水属肾,吐水是肾的故障,消化水的力不强。灸:泽田派命门,5-6壮,立止。20分钟后思饮食。

命门的取穴法 取肾俞上5分,脊柱旁开5分。小孩疾病,多取命门,或左或右。取其发凝的一侧,或两侧。命门是生命之门,危急时有效。

三十六门 风邪针或灸风门,因为门是入口处。

1金门,2魂门,3殷门,4箕门,5冲门,6液门,7风门,8肓门,9哑门1,10命门1,11幽门,12梁门,13关门,14滑肉门,15章门,16京门,17神门,18郗门,19云门。左右合计36门。

肾虚灸法 肾脏虚乏,肾脏炎兼蛋白尿,太极灸法,加腹部水分 气海 左右肓俞,腰部肾俞 三焦俞 京门左右6穴。都是治肾脏要穴。

京门的取穴法 京门去肾俞的左右,普通志室处,膀胱经志室则在京门下1寸。头上颞顬部脱毛和眉毛薄,灸京门可愈,因为泽田派京门仍属胆经。(图48)

京门和三焦 肾和三焦是下焦原气所锺的要穴,三焦俞和肾募的京门更应注意。下焦肾间的动气是生命所关之处,是十二经的根源。充足下焦的原气,为一切治疗中最重要的问题。

施灸的顺序 以前顺序是先背部,再腹部、腰部,最后手足。变更为先腹,再腰、背、手足。进步了。

葛根汤的剖析 防止风邪。风邪先入肝、入脾、次入肾,葛根汤中芍药对肝,枣和甘草对脾,麻黄对肾有效。

足不能伸直的患者 不能伏卧,先灸阳陵泉 中脘 阳池,再针期门 大横 居髎 环跳,侧卧针委中 委阳,足部即可较前伸直了,伏卧针肾俞 京门 志室 膏肓,很高兴地回去了。

与京门并用的膏肓针法 针京门 肾俞 志室后多针病侧膏肓 天宗等。京门和膏肓并合的很紧,针膏肓时京门附近会有影响。

酒精中毒和灸法 酒精中毒时脾脏和肾脏会大受影响,灸后酒量会减低。

治疗琐言(三)

胸痛 灸天宗有效。

睾丸炎 针泽田派志室。熟练者睾丸有针感。灸也有效。

膀胱热 中极有淤血的人,早起小便色红,膀胱有热。

动脉硬化症 有的人伏卧可以看到脊骨两侧的筋异常高(不全这样),是筋的硬化所致,不宜用筋缩。

腰字 肉边一要字,是人体枢要部位。如加以斧削,腰弱的人是不能胜任的。

活气 没有活气,寿命是不会长的。活气即是活命之气。

膏肓和足三里 胃酸过多,灸膏肓即愈,灸三里无效。膏肓和三里同灸反而会生胃病。这是我的发现。可与三里同针。

皮肤病的灸法 肩髃 曲池 手三里,可分可合:

肩髃 治汗疹、荨麻疹、阴虱(shi)、狗皮癣、湿疹、毛囊炎等有效,并能治极表层的皮肤病。

曲池 治化脓性的皮肤病及眼睑炎等有效。

手三里 治疖疔痈等,也治内科肿疡。每天灸20-30或百壮。

胃溃疡 灸足三里和脾俞有效。

腰俞 主灸淋病,在贴近阳交处施灸。

止经 阳陵泉有效(止血出)

催经 三阴交有效。(治停经)催经多兼用中极。

脱阳 灸大横有效。(图49)

竹杖穴 可矫正腰以下的姿势。

骑竹马 治感冒风邪。

掌热 用膏肓 志室。

大横 腹痛针大横有效,针中极下的毛中亦有效。(图49)

环跳 治足部牵紧或脱臼而致跛足的人。亦为中风的必要穴。

小儿肺炎 只要灸身柱。将其两腕向后拉住,昂头,脊骨上会出凹痕即是。

吐血的灸法 肺咯血用郗门和三阳络。吐血有源于肾也有源于肺的,由经络诊察。

手三里和养老 手三里促使肿物自然吸收,养老能除脓。(腐肉是疮疖的中心)

疔痈和灸的壮数 灸治疔痈,壮数越多越好。灸手三里 养老 合谷等,初时觉热的灸到不热,不热的灸到热。

关节结核 不能拘泥于结核或细菌,从经络施灸。

后溪和肺炎 有头痛发热,脉浮紧,身痛腰痛,无汗而喘等麻黄汤症状,疑似肺炎时灸后溪即退热。麻黄能治肾,去肾热及膀胱经热。后溪属小肠经,能去小肠热。因小肠和肾脏关系很深,故也去肾热。(图50)

要有信心 不能被病名所欺,贻误病人。自信而不迷信。

募与郗

募是经气之所聚,郗是用来抑制急性病的。

                 郄穴

            原穴的应用


四 第四回见习笔记

(1929.6.15-19) p.92

人身的阴阳 50岁女,半身不遂,治疗后可以走路了。先生:同样中风,左面容易治好,右面不容易治好。左属气,右属血。左阳右阴,所以右面难治。

脊椎生疽的治疗 一18岁女第8、9椎凸出八字形肿物,高1.5寸,身体弯曲;一40岁女第2、3腰椎凸出;均已治愈。先生:医治骨病很容易,我本接骨医生,但如果内部没有治好,仅治好骨头,内脏会受伤的。所以要先治身体,再治骨病。两患者内部的病,要灸一年才可以痊愈。

使病人放松经络,要先针腰部,后针疽的周围,骨头即行松动,椎骨作响,弯曲的身体也就正了。

肠叠症的治验 6岁小孩肚子痛,不能摸,要动手术。先生诊察,见眼睛上有黑点:是肾病。灸命门,立止痛,拉了很多大小便。

视网膜炎的治疗 13岁,医院8个月没治好。先生:身体不好,所以眼也不好,如不治好身体,专治眼睛,恰如捕风捉影,没有用用的。这眼病是从脾来的。灸:身柱 心俞 右肝俞 左脾俞 肾俞 京门 次髎 中脘 左阳池 曲池 太溪。先生运用五脏色体诊断,不为病名所拘束。

腰根穴 主治足病,足不能伸直者。肠骨后上棘的外方,沿肠骨边,离脊柱3寸。针刺可放射到10趾尖。下肢要穴,能使站立。(图51)

全身虚弱之患者 28岁,脾胃虚,肾虚,躯体消瘦,色黄且黑,皮肤缺乏营养,全无光泽。先针左右滑肉门,灸:中脘 左阳池 梁门 滑肉门 肾俞 京门 次髎 身柱 膈俞 肝俞 脾俞 曲池 足三里 太溪。

宗教与医者 宗教解决人生的问题,医道解决身体的痛苦。释迦说生老病死四苦,只有病苦是可以避免的。

论三焦 先生:三焦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是肺脏、心脏、人身阳电气的发生处。火是碳素和酸素所成的。碳素是从中焦的脾送入的,即是脾从食物中吸收含水碳素送到心脏、肺脏中去,所以古书上也说脾温体——主温。

脾中的碳素和酸素相遇而吐出二氧化碳。所以古书说三焦是呼吸之源,脾是中焦。

下焦之肾,是阴电气的发生处。阴电气和阳电气并存于人体中,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中国道书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的解释是:一是肾,是原气的根源,是先天的。从肾生脾,脾是后天的。所以肾是先天的原气,脾是后天的原气,由这先天后天二原气的力,才能使人体内的各机能显出动作来。三生万物,即是指此。

佛教说色心二法,色心即物质和精神。此中有天地之灵,支配着色心。承受天地之灵气的,就是三焦。大宇宙和人的交通点是三焦。灸治是沟通的媒介。

肾的主灵之处是在肾脏以上。肾脏是调节体温的。

从原气论可以了解到天地人三才。大宇宙和人的关系,也由于三焦的道理更为明白。三焦是原气的根源,更为清楚了。

丹田的一气 脐下肾间活气是人的生命,十二经的根元。肾间有活气称为生,没有活气即死。所以先生治疗最重要之点是补满肾间活气。多按病人的丹田,诊视下腹有无力气。丹田的一气如能充满,身体即可康复。道家功夫,佛教坐禅,都练丹田之气,先生也练丹田之气。

中脘的解说 中脘当上中下三脘的中点,也是中焦的中点,即上中下三焦的中点。中焦中有胃、十二指肠、脾脏、胰脏、肝脏等器官,均与中脘有关。中脘是很重要的经穴。先生:中脘当十二指肠和胰脏相连处,分泌出来的胆汁和胰液注于十二指肠,消化肠中的食物,吸收其营养分,通过乳糜管,运送到皮肤以营养腠理(couli)而成卫气。中焦的吸收力衰退,皮肤即会衰弱,生出了嫩(nen)毛。如果乳糜液的吸收不盛,则皮肤营养不良,就是嫩毛的来由。吸收作用如再衰弱,即会带下,称为白带。白带是营养不足的原因。

发电所和变电所 脑病患者。先生:内脏是发电所,脑是变电所。要使电力强,应先搞好发电所。

药与滋养 饭对人体是最有益的。迷信补药,反而会搞坏身体。

肾脏不好不能吃肉、蛋和生乳。

肺病的治疗 肺病,身瘦见骨。先生:从治疗上,就是从本体上来看,肺是最容易治好的,其次是肝脏,最后是脾脏和肾脏。所以肺坏得很的时候,脾脏和肾脏比肺还要坏。咯血是不要紧的。血从肾中吐出,肺中虽有痰,但不是咯血(kaxie)。肾的咯血是从肺的下方来的,不治肾脏是不会好的。

肝和脾 肝脏强,脾脏就弱了。理由是木太强,将土的养分都吸收去了。所以水和土,即肾和脾,不相调和是不行的。

百会一穴 癔病只要百会一穴,因为百会是一切经脉聚集的地方。

附阳之灸 一妇人左足外踝下方发肿,屈伸疼痛。先生说是子宫热,灸附阳。附阳是阴跷脉的郄穴。子宫、膀胱热,都由此发生。(图52)

阳脘会 道书“真一至,阳脘会,真一司灵”即阳池、中脘、百会三穴。这三穴司人生命,是最重要的经穴。

侍女病 子宫左屈,是腰病的根源。(日本称侍女为腰元)

医生的权威

洒脱的风格

肿物 一60岁妇人左乳肿物,小痈,快出浓了。灸:左阳池 中脘 膻中 肾俞 次髎 身柱 天髎 心俞 左天宗 骑竹马 肝俞 筋缩 脾俞 曲池 手三里 足三里 太溪。(图53)

手三里是灸肿物名穴,加天宗、膻中,是乳下肿物的有效穴。

腹胀满之灸法 50岁男,两月前腹胀如鼓,心下部到左肋骨弓下许多拳头大肿块。针滑肉门 大横 中极→灸左阳池 中脘 上脘 巨阙 梁门 太乙 期门 水分(后又灸天枢 气海 曲骨)大包 章门 肾俞 京门 三焦俞 次髎 身柱 肺俞 心俞 肝俞 曲池 足三里 太溪。(图54)

五味子 五味子是补五脏的。将五味子研成粉末,略微服些,可以少吃食物,且对五官均有益。这是道家的方法。

眼睛和肾脏 50岁男,散光、白内障。眼的中心属肾,所以是肾脏不好。身体上有臭味,是尿在身体中循环着(诊断或有蛋白尿),建议去医院检查。

论广告 这没有什么用处。虽然不这样做,只要有真价值,一定也会传世,真有本领的人,纵然藏在深山,也会有人来寻找,不给他治疗是不行的。

治疗琐言(四)

灸治和沐浴 灸治前后1小时内最好不要洗澡。灸后洗澡会特别痛,洗澡后灸会觉得太热。

天髎穴 第二椎下旁风门外方,肩胛骨上隅(深嵌在肉中的)直上5分。指按有一条筋,有痛感。头痛、颈项强直、肩凝、血压亢进、半身不遂、上臂神经痛、寿命痛的要穴。

次髎穴 肠骨后上棘内下方约3-4分,当第二骶骨孔处。大腿后侧有针感。

小肠俞 肠骨后上棘的上角上面陷凹部。从此向下5分肠骨缘的陷中有上髎。向小肠俞刺,针感从大腿后侧到下肢。偻麻质斯、关节炎的名灸穴,妇科、男子生殖器病、坐骨神经痛必用。

脑膜炎 灸身柱 命门 百会 太溪,壮数要多,50以上。

肋膜炎 宜灸郗门,在曲泽和大陵间有痛点。郗门是心包经郄穴,主治心脏瓣膜病、肋膜炎名穴。指压郗门可以诊断是否有肋膜炎。

脱疽与绝骨 治足部脱疽灸绝骨。(图56)

穴位的订正

门脉 膈俞通于期门,肝俞通于章门,脾俞通于京门。余类推。

道书的四脉 经脉、络脉、门脉、真脉。经脉、络脉已知,门脉先生创,真脉未知。

屻血灸法 屻(ren)血灸风府。拔取2-3根头发也止血。

中极之灸 早上浑身没有力气,灸中极。膀胱经募穴。

热针 诸热均从三焦发生,灸阳池 中脘可愈。间歇热,有时39℃以上,针滑肉门和三焦俞。解伤寒热,宜针滑肉门。

卍字之说 先生应用卍字作图,以脐为中心,左东右西,上北下南。左阳右阴,阳降阴升。所以在人体中阴阳之气从“左上”向“左下”降,从“左下”向“右下”转,从“右下”向“右上”升,从“右上”向“左上”转。以脐为中心,从东北向西南作一斜线,再从东南向西北作一斜线,左右线的上端抵住肋骨弓,即是期门。期门与脐中间有滑肉门,反对侧有大巨。(图57)

治疗时,如治右下腹部疾病,即针左下腹部,治右上腹部的疾病即针右下腹部。右上腹部的疾病会显现于左上腹部。这是从卍字形回转的诊法和治法。灸左阳池、中脘可治左下腹部的压痛,灸脐下的气海可治右下腹部之痛(盲肠炎),亦与此理相符合。

其次,依据斜线的道理,治右期门部的压痛,可针左大巨,治左期门可用右大巨。很多患者,压其右下腹部,会在左期门处有影响。

应用斜线之理及阴阳旋转之理,治疗非常简便。曾经针治一位右腕抬不起的患者,取左阳池和中脘无效,灸气海立愈,因为气海是向右转的。


五 第五回见习笔记

(1929.12.1-16) p.108

一阴三色五病 肾之一阴,肝、脾、肾之三色,五脏之五病,称为一阴三色五病之法则,灵应如神。身体中以肾为根本,肾为万病之所出,故称肾为一阴。疾病不是从一处发生的,互相均有关联。一阴之故障,出于中脘,从中脘到五脏俞,所以先取阳脘(阳池、中脘)二穴。总之,病起于一阴之肾,出于中脘,影响于上(天)中(地)下(人),出于五脏之俞。治疗时先取阳池 中脘二穴。

中脘灸后,病即向身柱和腰俞出去,因为阴病被逐是向阳处出的。从脊治疗,次序错误,疾病没有出路,就不能治愈。

中脘和脊骨互为表里,脊中因为相逆,故不能灸。灸中脘后,如再灸脊中,会使内外相搏,病没有了出路,反而对身体不利。

针上中下三脘,三焦中有针感。中脘能吸收上中下三焦的全部,所以上面的病在上脘调理,下面的病在下脘调理,中间的病在中脘调理。上中下三脘影响于三焦,三三得九,九再自乘,即成为九九八十一难。这就是九九八十一难的道理。

疾病是从血液循环不良所起的。什么地方有了阻滞,只要抹去阻滞就会好。“大医治太极,小医治小极;大医愈体,小医愈病。”这是医学的分类。

疾病活动的次序:病均由肝入,由肝脾肾传布。膈是天地之境界,由膈入期门,由期门入肝,由肝入章门,由章门入脾,由脾入京门,由京门入肾(此为门脉)。这是病的进入次序。相反地由下往上治疗,上面也就不治而愈了。

背部的三行及其动态 背部经有三行,腹部也有三行。原先背部只有两行,泽田研究27年发现第一行。第一行通过骑竹马,在督脉外平开5分,与肾经在任脉平开5分相对应。第一行的穴,也在俞穴旁,内脏有热即从此外出。例如眼睛痛是肝热,出于肝俞的内侧,针此处5-6分钟就不痛。舌头痛心热,出于心俞旁,诊此处立愈。所以诊脊可知舌,知眼,一点也不会错。用了第一行经络,可以很容易地知道热是从何处发出的,简直用不着温度计了。(图59)

舌色 四脏有热,舌色会变

   白色 脾胃 淡  胃虚

   黄色  肝  苦  胆的湿热

   黑色  肾

   赤色  心  舌的小肿与裂纹是心热

脾色黄,有热黄变白。肝色青,有热青变黄。黑赤与白,虽有热也不变。所以舌黑是肾热,舌赤是心热,舌的小肿与裂纹也是心热的缘故。舌色淡是胃虚热的符号,苦是胆的湿热。

病之三期 凡病初起(第一期)显于脊之第一行,渐渐加重入于第二行(第二期),第三期入于第三行。病入膏肓,即第三期了。

疾病进行的顺序,幼儿多处于肾俞的第一行,灸(泽田派)命门和身柱可愈;七、八岁从肾俞第二行发生,也从肝脾二俞出现;年纪再大,从肾的第三行京门出现。

上焦在心俞处,下焦在肾俞处,最为重要。第三行上面是膏肓,下面是京门。第三行肝俞处难得出现,大都进入期门,宜取期门。

阳脘会 阳池 中脘 百会在道书里称阳脘会,所谓“三神之所入”,“密而不传”。阳脘会三穴,实为天之神气,进入人体之重要处,即人与天地交通之处。阳脘会三神之活用是重要的。

针中脘时是很奇怪的。中脘的刺针,向上则针感向上,向下则针感向下,横刺则肾经中有针感,不论什么方向都会发生针感。

阴升阳降 从身体的前后来说,病从背方下降,从前方上升是阴升而阳降。例如气冲在前方,由此上升,即如穴名所示。有人研究了20年,气从气冲上升之理,只见到气的上升一面,却没有见到病从背的下降一面,是很可惜的。凡所谓学者,只从片面去着想,是没有用的。

同一背中,阴气上升,阳气下降。顺序是外邪从风门入,从膈俞入,依次降于肝、脾、肾。但也有疾病从肾、膀胱逆入,然后上升的。

经是升,络是降。背部之穴,也是络在经的稍向外处。在差不多高的地方,针经则升,针络则降。因经属阴,所以升,络属阳,所以降。

同是一针,针感有向经脉的,有向络脉的,有向门脉的,不可思议。所以针的用法并不简单,能人之外有能人。针的手法是无止境的。

门脉 真脉、经脉、络脉、门脉四脉。门脉统36门。此门不开,疾病不能治愈,因为进出无门。疾病也全要由门进出的。

门脉是病从膈入,聚于期门,从期门出于肝,从肝往章门,出于脾俞,从脾俞入于京门,出于肾俞,即:疾病→膈→期门→肝→章门→脾→京门→肾。

用针刺检查很容易明白。例如针刺脾俞,京门有针感,深一点,胃经的滑肉门和梁门有针感,但是针胃俞京门并无针感。所以,背上的脏俞比腑俞重要。

治疗琐言(五)

血压上升 是疝气,是气的不顺。气阻,所以血压高。

乳糜管 从水分处升到胃的后面,又从大椎的左面下降入心脏。乳糜管流通不畅,左肩即会绷紧,西医称为肺炎卡塔尔,多因乳糜管不畅所致。

气血不调和是不行的。发热是肾弱,缺乏水分,火势独盛所致。如忘却治疗下面,专门治疗上面,是治不好的。

腰以下属下焦,均是肾的问题。肾弱,腰足会发冷。脚气也属肾病。

内眥外眥发红,是肾的故障。

胃与肝经相表里,如胃病尚未治愈,则其他方面亦不能收到疗效。

中脘之灸 必要时,可灸一二百壮,古书说可灸500壮。

退小儿高热,可用刀片在有热的第一行上轻轻划出一点点血。这是最简单的退热方法。此切法不适用于单纯的发热。患肺炎时,可取肺俞第一行。

查有热的经穴,手指用相当5粒黄豆的重量压在穴上,轻轻地摸,指头就会觉得的。这是以心来检查,指尖的感觉比器械还要灵敏。

里内庭 伤食的名灸穴,在足大趾与次趾内侧。灸此立能消食。如初灸不觉热,是伤食的缘故,20-30壮,不热灸到觉热止。

哑门与舌本神经 灸风府和哑门可治中风。哑门是舌本神经之出处,治舌强(jiang),很有效。

灸治病处会有反应,是因为病处有热的关系。有热处的反应像过电似的。

阴阳是相对性的原理。阴和阳是相对的,如不明此理,则对日月及太阳系也不会明白。

火在身体内或在火盆中同是一样的。脾是生热的地方,《内经》说脾主温。

拔针法 古人说“如张弓之弦”,要快得像闪电。

京门之解释 肾是都,所以称为京。都的进口,故名京门,即肾之门。

中接穴 泽田派奇穴,在风府和外后头结节的中间,督脉之上为中接。左右5分处之穴名阴(右)阳(左)穴。中接即脑和脊髓相连处。阴阳二穴是背上第一行的起点,左右之经于此处交叉。可治脑溢血及其它脑病,也治眼病。(图62)

天柱穴 泽田独创穴。普通风池上1寸处。膀胱经和胆经在此相交。灸可治口歪。口歪是反对侧显病,应灸对侧。(图63)

五味 辛助肺,苦补心,甜育脾,酸利肝,咸治肾。过度则有害。

附阳 外踝之上4横指,消膀胱热。

腰俞 骶骨管裂孔处陷凹中,中髎下1寸许之督脉上。灸此穴腰部有反应。

阳关 膝外侧,灸脊髓患者之足筋牵紧有效。

腰痛和腹部灸法 一75岁妇人,发全白,腰痛甚苦。灸:腰部肾俞 京门 大肠俞 次髎;背部身柱 心俞 脾俞;手上曲池 左阳池;足部足三里 太溪;腹部中脘 下脘 水分。胸口觉苦闷,中脘有筋牵紧,灸水分后会好些。

小五柱 新五柱:左阳池 中脘 上脘 建里 肾经的阴都。常用五柱:中脘 巨阙 水分(下脘)梁门。(图64)

补泻迎随 灸是补,针是泻,所以慢性病不大用针,急性病则多用针。

此处有反应的病,可治此处,也可治彼处;彼处有反应的病,可治彼处,也可治此处。(?)

治疗琐言(六)

颜面神经麻痹 由于肝脏中风。

胸热 灸骑竹马。

膈是天地之界 膈俞是天地的界线,病从此进入。膈上为天,膈俞下为人。针膈俞能治不少疾病。

脾与十二原表 十二原表写着“天地人三才归于一原气”,谁也不知道什么是一原气。此表确实伟大,但尚有不足,如不加脾脏,就好像没有加油的车子似的。

三焦是调节体温的机构,热即由此而出。如不知有三焦,即不知热之出处,即不能治热。调整三焦,热即会退。

肾是阴电气 脐下属肾,肾是阴电气的发生处,所以肾弱足即会冷。腰以下的问题,均应从肾着手。

天有五色,地有五音,色现于外,音出于内。尺度很准确。所以望色听音,就能知道什么地方有病,稍有差异,就能判别。

人体是宇宙的缩影,宇宙的一切均具于人体中。人的身体,前阴后阳,膈以上为上焦,膈至脐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上中下三脘,主此三焦。灸上脘,上焦有反应,灸中脘,三焦均有反应,灸下脘,下焦有反应。三脘与三焦,相合为九,似天之九星……

慢性风邪与两相 慢性风邪,在风门稍向外去督脉2寸之奇穴“两相”施灸。每天20壮,灸五天,大概即可痊愈。(图71)

治疗琐言(七)

慢性腹痛 大巨最有效,当气海两旁2寸。

卍字的活动 大巨斜向期门有针感,所以右期门的疾病应取左大巨。灸左滑肉门时期门有反应,经左大巨向右期门。关系的确微妙。

病从右期门通膈入心,从心入肺,所以在未入心肺天部以前,应灸大巨和滑肉门,于病尚在人部时取出为愈。了解卍字法则以后,病的走向部位均能明白地掌握,治疗就更容易了。

古医道 膈以上向上有反应,膈以下向下有反应,所以膈是天地的交界。

大自然的配剂 绪方教授:日本、印度、英国的薄荷种属、形态与孢子完全相同,但分析成分则各有不同,实在奇妙。先生:大自然的配剂实在是最灵妙的。人们住处附近所生的食物、果子、药草等,最适宜于该地人们食用。


六 一九三零年笔记

(1930.3.1) p.121

作者父病,先生教方

伤寒(肠窒扶斯及赤痢)伤寒为寒所伤,先犯肾,次入大肠,大巨是必要之穴。又大肠经手三里会发生牵紧,灸手三里,热达伤寒,寒即由三里出。灸大巨后,恐由于肾和大肠的第一行被迫而移到脾,为预防一定要灸滑肉门。(图66)

《内径》谓“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伤寒的热是由寒极而生的。

图67说明:大巨被追,能取道肾,大肠第一行被追入脾第一行。滑肉门上为脾,次为肾,下为三焦,三个经络重叠着,尽可取灸。针滑肉门,1寸浅处是胃经,通鼻;深处是肾经,咽喉、耳有效;更深处是三焦经。(图67)

治伤寒,灸肾俞 大肠俞 大巨 滑肉门 手三里 太溪等。阳脘 三焦俞 脾俞 京门 次髎是基本穴,最好并灸。

肺炎 肺炎与伤寒相似。取风门 两相 五柱等可治愈。此处五柱是上脘 中脘 下脘 肾经的阴都与胃经的梁门中间之穴同时施灸。治呼吸困难的名穴,也治气喘。阴都与梁门中间之穴,能见效于肾经和胃经两方面。(图69)

四灵之灸 滑肉门与大巨左右四穴,称为四灵,最重要的经穴。灸的感觉循卍字形绕脐旋转。(图70)

大巨对大肠有效,也治呼吸器病。大肠是肺之表,故能治肺。大巨也能使主魂之肝有反应。所以伤寒如缠延下去,从大巨入魂和魄,即会变成肺炎。

风邪侵入之程序 风邪从风门侵入,经第一行之线而入膈俞,从此入肝脾肾,出于腹,现于滑肉门。如在陶道下针入8分,针感通过督脉及第一行向膈,至膈后即不再向下了。因此可知风邪入膈,是往肝脾肾去的。泽田派陶道和风门等高,在第二椎下。(图71,见p.32)

风邪侵入顺序:风门→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滑肉门→天枢→大巨→期门→心→肺。

(以下:1930.3.1池田千寿笔记)

鸡鸣下痢 黎明时下腹痛、下痢,灸昆仑(一般昆仑在外踝后面,但泽田派昆仑为外踝下5分,摸出细筋处)。鸡鸣下痢多系肠结核,普通治疗用梁丘。梁丘在膝盖骨外角上2寸肌肉陷中,不但治痢,且可治胃痛,但可能发生便闭,便秘时可灸心经的神门穴。

治疗琐言(八)

跗阳 在三阴交之另侧,去子宫、膀胱之热。

气血 气为阳,血为阴,左气右血。云门所受之气,向中焦运行,止于期门——十二经脉气血之循环。

捻针之补泻 顺时针捻转为补,逆时针为泻。反方向捻转可使下气上升。泻中脘可催(cui)呕吐。

肺炎灸法 五柱 阳池 两相 身柱 足三里。

五柱之效 治心悸亢进、呼吸困难、呼吸器病,止咳嗽频发,治气喘。(图73)

两相 在风门外约5分,治任何恶性风邪之必用穴,与身柱同灸。

三焦→小肠→心 热从三焦往小肠,攻心,阳池 中脘可治。灸小肠经之前谷可治寒热往来。

肾(膀胱)→大肠→肺 从肾到大肠,从大肠攻入肺的进行顺序。

“欲引南风开北窗”,发人深省的名言。

三种五柱 1. 小五柱:中脘 上脘 建里 阴都五穴;2. 五柱:中脘 巨阙 下脘 梁门五穴;3. 大五柱:中脘 期门 大巨五穴。

痔疮灸法 灸腰俞。

(以下1930.5.11起)

肠结核 四灵穴是必要的,而且要长时期治。第一行发凝是因为杀菌而发炎。

腰根之灸(附:根的通过的路径) 在腰部大肠俞外面,第二行和第三行中间常见发凝处,先生称为无名穴。足部患者针此穴,由股内侧至五趾端均有针感,症状立消,定名腰根穴。

根的路径是第二行和第三行中间,其出处与第一行等高,和第一行同样在有热度时发生。胃痉挛等多在此通路显现,痞根也属于此根的通路(第三行之外)。根名三焦根、脾根、胃根等,依第二行穴名而定。(图74)

拇指食指和肾大肠 拇指和食指的病是从肾和大肠来的。肾有病立即传入大肠,拇指和食指即发生病状。拇指麻木,有偻麻质斯症状。大肠有病,显现于大巨或肾处。

舌下神经之灸 哑门下大椎上1.5寸,及督脉旁开5分的第一行二穴,是哑门穴的变化。灸此三穴,治舌的运动障碍和语言滞凝有奇效。

玄妙世界 三谷先生:技术是从实际中产生的,从实际中可以理解到世界的玄妙,是不能用文字和数字来表现的。只能体会其要领和精神,所以说不出,写不出。

热和冷感 今之医学,多谈热而不谈冷感,是不够全面的。(后文用处理热病以热府,处理寒病以寒府来记录)

天枢 先生:治伤寒最重要的穴是天枢。凡从阳(天)来者入风门,然后入膈肝脾肾,顺序而下,由肾出滑肉门,不再向下(根据阳降之理)。从阴(地)来者先入肾,由肾入大肠,出大巨,不再向上(根据阴升之理)。此不再降和不再升之邪气在天枢处相搏。此际肠中生疽,即是伤寒,又名肠窒扶斯,宜多灸天枢。先生又说:从天来者止于滑肉门,从地来者止于大巨,不到滑肉门。天地相搏之时天枢适当其中,因而生疽,即肠窒扶斯。

医生与疾病

消毒灸 一胃痉挛患者注射吗啡后更痛了。先生:灸筑宾可以去吗啡的毒,因为筑宾是一切毒的消毒穴,无论中毒或药毒都能消去。筑宾又是治梅毒的特效穴,应用范围很广。

眼球突出之灸 用合谷。眼的中心疾患属肾,虹彩属肝,眼白是肺和大肠,外呰(ci)红是心和小肠,内呰是肾和膀胱。从外面吹了尘土进去,以致眼病,因为是从身体来的,所以要治身体。

至阳之灸 因为膈是天地的交界,中焦病和下焦病均通过膈俞中央的至阳显出于天之部位,因此灸至阳。灸至阳可治好弯背,是因为膈绷紧身体才会弯的。(图76)

邪气的移动 追本穴,没有逃路,即会逃至根的通路上去。例如追了肾俞,没有去路,即逃至肾根处。在治疗过程中,有时会去而复返回复原状的。不明白变得的路径就困难了。

先生昼夜不懈地研究邪气的移动。在留心邪气移动之前,发现了经穴的移动,循此推测,因而明白了邪气移动的途径。

《素问》论热之说:肾热出于至阳,脾热出于灵台,肝热出于神道,膈热出于四椎之下,胸中(心肺)之热出于身柱。(图77)

还有一种出法:肾热出于肾的第一行中,脾热出于脾之第一行中,各出于其本穴之第一行。

膝关节捻挫之矫正 膝骨疼痛,屈伸不便,骨中作响。特技:并紧两足,勒紧两拇趾,再紧紧缚住两足背足底,踝上、膝下(与三里同高)、膝上均缚住,供缚5处;然后用拇指按住膝之患部,出其不意,突然间将患者缚住的两足伸直,骨中“格令”一声,膝骨即治好了。这是膝中的十字韧带扭歪了,不用此法不易治愈。(图78)

水泡音 先生:三焦中有了故障,当然会有水泡音,不是肺尖卡他尔。三焦中,三焦统乳,下焦在子宫后面,下焦和上焦有密切的关系,试看子宫中有孕时乳即不出,便可明白。下焦有了故障,立即会影响到上焦。

先生对诊断为肺尖卡他尔的治疗,主张调整下焦。下焦乳糜管吸收不良,以致全身营养不良而影响到肺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营养和脂肪的缺乏使皮肤衰弱抵抗不住寒气,常常感冒风邪,易为肺结核所侵。所以调整下焦,使吸收力加强,是治疗肺尖卡他尔的最好方法。

小儿斜灸 普通取肝俞 脾俞交叉斜灸。例如男灸右肝俞左脾俞,女灸左肝俞右脾俞,古已有之。泽田发展,取膈俞、心俞斜灸:心的故障,一定从右出,所以取右心俞。(图79)

动气之解 有患者自称心脏不好。先生:有动气,即认为心脏不好,但心脏中并没有动气,三焦和肾中才有动气。三焦和肾的动气是一个关系,肾动三焦之气。脐左硬块之气是三焦之气。

在立山上的自体实验 (9.19记)夏天先生登山,将及顶时突发病,高烧40℃,嘱随行人针治,针弯得不能刺入,改灸阳池 中脘 下脘 滑肉门 水分 气海 大巨 中极等穴,每穴66壮,历时3小时,病状缓和,不日转好。

针期门时转向背中,出于膏肓,云门和期门有针感。病入肝膈之间,故在肝膈之间治疗。最后残余之病在肝膈附近出于根之通路,可能是正经被追,没有去处,所以出于根。脾根处有用手摸不出的经穴,针后针感会向肾脾肝传布,有时能达头部。

任何坚硬敏锐的处所,用针刺是可以刺得好的。

灸之配合 病人气沉时不灸肝俞。因为灸肝后气不能张,会缺乏克病的力量。

干燥野菜 先生:绿茶富于维生素,可以防止坏血病,所以我称茶是干燥野菜。并且,茶味苦而甘,有益心和脾,能刺激肝,使之兴奋。肾冷应补以盐气,茶中之甘味即含有盐分。

命柱 命柱是指命门和身柱。小孩疾病灸命柱就够了。胸以上用身柱,腰以下用命门。命门是第一行的经穴,多从左穴出。

(以上9.19笔记,以下12.4笔记)

绝对安静 先生:教病人绝对安静,什么事都不干,等死了事,是不对的。天地之间,以前有生命的东西,没有绝对安静的。久卧伤肺,所以肺病最忌绝对安静。这是原则。可以行走的病人,如使其久卧,会腐气伤胃,搞坏身体。

灸治的日数 病人常问灸多久会好,回答是不能肯定的。

治疗琐言(九)

云门 云门为天气所入之穴。气喘的灸穴。中府旁,去锁骨下缘约3寸。

行间 治气逆,腹中之气上逆所苦者。还可治肝、脾两赃。

疝气 日本自古以来就有。

积聚 据《难经》56难和57难。

乳病和灸 灸天宗止乳痛。灸阳池 中脘 天宗治不出乳。天宗属小肠经,乳糜管从小肠经出来,所以灸天宗可愈小肠。灸阳脘能医好三焦,自然会出乳。

妇人产后白血衰竭,不出乳。乳糜从下焦被吸收,向子宫降下去的是白血。灸阳脘二穴,乳糜的吸收旺盛,白血停止下降,乳即能出。

膈肝之间 病起于膈肝之间,归于膈肝之间。这是难治的病在治愈后残余的病根,应取第八椎下的无名穴。第八椎下,病势左右交叉。古书里没有。

表四灵和里四灵 左右大巨和左右滑肉门,称为四灵。里四灵是左右膏肓和左右里期门四穴。紧靠期门的方面是里期门。里四灵与表四灵有表里关系,即从大巨入期门之病,向膏肓出去,斜走里期门。例如从右膏肓往左里期门,从左膏肓往右里期门,此左右斜线的交叉处即在八椎下。

先生:八是重大之数。天地交叉而成八,八八六十四。易有八卦,八八相组,成六十四卦,显出天地交叉的关系。出于《易经》。先生热心于研究气运。

胃经和肾经之间 先生在第二行和第三行之间发现了根的通路,并用以治病,近来在腹部的肾经和胃经之间也找出了经穴。以前用阴都和梁门之间有根穴,于胃经肾经均有效。近来又将大巨和四满之间、滑肉门与水分之间的经穴用上了。大巨有反应的即取大巨,四满和大巨之间有病即取肾经和胃经中间的穴。因能在肾经和胃经中间取穴,取穴就更自由了。


七 一九三四年笔记

(1934.4.2) p.135

天理与地理 先生:天理是纵的。经穴经络之书均依健康之体而记述,全是天理。但生病之后脱了常规,起了变化,如不应用地理,便无效验。地理是斜行的。背部第一行之穴,在正式经穴的斜线上均从地理。例如,命门和肝的第一行,对肾俞或肝俞斜向上。用这个道理就能解释根的通路。根的通路也从地理斜行。(图80)

如明了第一行是膀胱经分出来的,即能应用自如了。

受冷之灸法 一女24岁,三月上山种树,回来当晚发热,胃肠障碍,三四天高烧不能说话,四五天头日夜摇摆至死。先生:这是肾和大肠的故障,受冷的缘故,取四灵 期门 里期门可愈。如病上升到头部,在手三里灸30-50壮,将病引到手上后即能治愈。四灵是大巨和滑肉门,肾脏有故障即进入大巨,取里期门(恰在期门里面)很见效。疾病的侵入顺序是到期门的(我在立山患病的感受才明白了这个关系)。

督脉和膀胱经的关系 先生:背部第一行第二行的反应均是一个疾病的显现,有时从第一行赶出后又显现到第二行,也有时由第二行赶出后又显现到第一行。总之,第一行第二行和督脉,是一个疾病的变化。明白了这个,治疗起来就很方便。例如肝俞和肝的第一行与筋缩,这三个穴是一种病的变化而现出的种种形状,不要一个一个地治疗,应作为一个病治疗。任脉也是同样。任脉和肾经与胃经三脉也是同样,有时由任脉到肾经、胃经,也有时由胃经到肾经到任脉。这三个是一个疾病分成三处显现的,明白了三清一气的道理,应用经络便自如了。

使用全部督脉 有一个人督脉全部绷紧,显出穴来,于是每一节都针刺舒气。这种治法很少见。如不先疏通督脉之气,也许会升入脑中,变成脑膜炎。

治疗琐言(十)

胃根之灸 胃根的通路,在第二行第三行间,右门脉和左乳糜管中都有针感。针后腹痛可立止,消化不良亦可治愈。

命门之灸和遗尿 第一行的命门治遗尿有效,有一次治愈的。

顺逆法则 大肠到肾是顺,反之为逆。(见病和时间的配合表)

耳和扁桃腺 是肾和大肠的故障,针第一行,头部肌肉胀紧就会好。

月经闭止 有从脾来,有从肝来,或从肾来的区别。《十四经》说“脾络胞”,胞即子宫。从脾来的血海有效。从肝来的三阴交有效。从肾、大肠来的合谷必选。

无论什么脏器的病,只要仔细诊察其显现处即可治愈。

阳池和中脘 无论如何不可少的经穴。常说“病气”,即气有病。气在三焦,人的精神聚于丹田,不能不先调三焦。要调三焦,必用阳池、中脘。只用中脘是不够的。阳池为三焦之原,三焦是原气的别使,所以用阳池和中脘即等于用十二原的全部。

十二原 十二原是很重要的,但不能缺阳池和太溪。太溪是肾之原,为充满先天原气不可少的经穴。阳池是三焦之原,后天原气所入处。十二原中,太渊和脘骨不常用,其他均为必要之穴。

京骨散后头部之气有妙用。后头部是膀胱经,京骨为膀胱经原穴。

大陵为五脏之气常用要穴。心脏不良可用大陵代郗门。(图84)

合谷治血压亢进、白内障、近视眼。

神门治心脏疾患,也是便闭的名灸穴。

大杼和咽喉 大杼治咽喉颇效。

劳宫穴和咳嗽 劳宫治中风有效,但最有效是治咳嗽。

尺骨神经麻痹的灸治点 用曲池 四渎 支正的较上处(曲池和四渎连线与小肠经相交处,图86)。

中风之手不能伸 灸曲池和郗门连线与心经相交点,因两方斜叉之关系。(图84)

手腕或手指根部之肿胀 小肠俞或上髎有效,无效再灸指缝中。

十八椎下 九椎下是筋缩,十八椎是小肠俞的中央,故十八椎下也重要。

重要穴之数 大概81穴,左右共计156穴(任督为单穴)。

(以下1934.9.29记)

关于天三地五 太极之一分为阴阳之二,合而为三。此即天三。从天三分出木火土金水五行,即地五,也就是二一添作五的道理。阴阳之二和太极之一演成五行,也是由于二一添作五。开则为三为五,收则为二为一,明此即知“开阖之理”。先生很准确地说明这个道理,即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故。

受寒的治法 必要灸手三里,足三里也有效。要多灸。

治疗琐言(十一)

三里之灸和小孩 小孩灸足三里会妨害他成长。

梁丘和便秘 灸梁丘会引起便秘,可用神门治疗。神门是治便秘要穴。

胃酸过多之灸 欲一次治愈胃酸过多,灸膏肓即可。灸足三里无效。胃酸过多是肝脏的酸和肺脏的辛相逆以致肺将酸吸了上去。灸膏肓即能复原,酸仍归肝,辛乃回肺,病也就好了。

上眼睑下垂之灸 灸胃经陷谷颇效。《内径》说“上睑属脾,下睑属胃”。

脐之灸 薄纸置脐上,使陷入脐眼,放点生盐施灸。太热即取出,勿烫伤。因其难灸,故多取周围的大巨、滑肉门、气海、水分、肓俞等。

中脘和五柱 中脘一穴不很有效时,可取梁门 上脘 下脘 阴都等协助。

肩胛关节痛立愈记 一患者手腕痛到不能动弹,肩胛骨痛甚,诊察发现右肾俞有肿有热,本应走向头部,幸在肩部被阻,下到手腕。先生按肝俞、脾俞、肾俞的高肿处,在肾俞第一行右侧陷中找到经穴,2.5寸长的针刺,捻转,留针1分钟,手腕不痛了,又针小肠俞 膈俞 膏肓,能手撑床板坐起,又针尺泽 三阳络,热已引到此处,气聚而变冷了。将手举到头高,肩胛仍痛,针中脘、阳陵泉外方(飞扬上腓骨小头下侧外1寸)、委阳和浮郄中间处,最后针第八椎横处。

归途中先生说:他是受寒,从肾入大肠,因为要将寒驱去而发热,祛除此热后阴气即出。针刺时邪气最后聚于肝膈之间,去掉就痊愈了。阳陵泉外的针,向阳维脉和阳陵泉两方向刺,此处不针,手腕好了,立即会到脚上去。手足偻麻质斯,均不能动时,灸三阳络二三十壮就舒服了。

癌的诊断 眼睛下边有赤黑色,癌的征兆。此人正是来诊胃病的。

灸是活力的运用,移火于艾,来补人体之原气。

俞穴 背上的俞穴,五脏俞和六腑俞都是重要的。知道了第二行的俞穴,第三行就容易明白。第三行是第二行的变化。病入第三期,是严重的病。

京门穴是肾的募穴,应该在中央,肾俞的第三行,即普通书上的志室处。

知道穴名的意义,很重要。

肓门是肓之门,和肓俞相连,与气海也相连。气海是肓之原。穴名中有肓字,均是膏肓。膏肓之原是鸠尾,也与膏肓相连。膏肓和鸠尾,是三角关系,像倒置的金字塔。

金字塔的穴很多,重要的有两个:水分、肓俞、大巨、气海6穴,以及水分、滑肉门、膏肓、气海6穴。中脘和期门也作金字塔。(图88)

俞穴是以实际的身体来决定的,对诊断和治疗作用伟大。

止痢之灸 (1934.7.29)虚症灸比针好。阴性的下痢,都在阳明显露,灸梁丘就好。梁丘是胃经的郄穴,对顿挫胃痉挛有特效,也对急性大肠卡他尔有效。止痢,多用左穴。大肠经和胃经都是阳明,手阳明大肠经的病在足阳明胃经治。阳性的下痢,则显露在昆仑,如鸡鸣下痢。

关于梁丘与阴市 梁丘,膝上2寸,足阳明郄穴,治脚膝痛,从髀关到梁丘,治半身不遂的要穴。

阴市,膝上3寸,为阴气所聚之所,在阳明经主阴性疾病,治寒疝少腹痛,胀满,腰以下寒痹水肿大腹。寒疝即是着冷。着冷,下腹部发生疼痛胀满,即腹膜炎,据说是因腹水而使腹部胀满的,灸阴市有效。

关于昆仑 主咳喘寒热。治脚如结,踝如裂,足跟肿不得履地,霍乱转筋,小儿发痫等。可治坐骨神经痛,鸡鸣下痢。

关于滑肉门(1934.11.29)先生:天之寒气,从风门进膈、肝、脾、肾,而在滑肉门显出。滑肉门是风邪进入内脏所取最重要穴,针灸皆宜。治扁桃腺、中耳炎、耳下腺炎,一次即愈。寒热往来,针滑肉门和水分中间,一次即愈,且治疟疾有特效。治肾积也常用此穴。(图89)

关于大巨 先生:地之寒气从三阴交入胃,降至大巨,使之下泻(下痢)即愈。如不能降下,即聚于大肠募之天枢处变为肠窒扶斯,如聚于小肠即成为赤痢。

下气(即地气)往大肠,从大巨出。取出大肠中所入之地气,大巨穴最好。

大巨所入地气,逆行上冲期门,入肺和肋膜,是肺炎、肋膜炎的入口处。肺炎、肋膜炎因寒之上升,是逆行的。逆行从大巨起,为发病的基础地。四灵能治逆行。

大巨治大肠疾病,即下痢、便秘、肠卡他尔、支气管卡他尔、咽喉卡他尔、肺炎、肋膜炎,均有显著疗效。治子宫病、带下、月经困难亦有效。月经困难是受寒,子宫或血管收缩所致。也治下肢的疾病。

关于天枢 先生:天枢以上为人身之天,天枢以下为人身之地,所以天枢是天气和地气交错枢要之处,是从《素问》的“司天在泉”之说省悟出来的。。

关于四灵 滑肉门是司天,大巨是在泉。此四穴为四灵,病气逆行只要灸此。

水道 归来 二者胃经之穴,但治子宫和膀胱病。脾经络胞,胞即子宫和膀胱。

髀关 治中风。

犊鼻之刺针法 横针刺法,先生所创。

三里之说 治脾、胃、肾有效,故名三里。针三里能治委中强硬及膀胱疾病。三里养先天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

关于喘息的灸治(1934.10.30)喘息病灸五柱(中脘 巨阙 梁门 下脘)和气海,大致可治好。如加灸肾俞 京门 中髎 筋缩 身柱 天髎,虽不用肺俞、心俞,也会好。(注:曲池 三里 太溪当然必要,也有用中府和尺泽的,依病情)。

狭心病用厥阴俞 心俞 天宗,其他同喘气灸穴。

低气压 先生:经穴有大小,小如米粒,大如豆,也有铜币大或更大的。病愈重,经穴显出的低气压面积也愈大,手摸会觉得冷。针或灸后气压就会平。

背部第一行和第二行 经穴是病所聚所显之处,显出有一定的系统,背中部大抵在第一行和第二行显出。病气会由第二行赶到第一行,或由第一行赶到第二行,甚至被赶入督脉。督脉、八椎下、十七椎下、十八椎下等,应增为要穴。

关于针刺的深浅 病显于表宜浅刺,在里宜深刺。

膏肓下之针 伏卧,肩胛骨张开,膏肓下1寸处有硬绷绷的地方下针,大约在第六肋间有针感,针此处可止肩胛关节起到上肢的剧痛,一次即愈。

关于顺逆 顺是顺着经络走,例如从肺到大肠,胃到脾之类。逆是不顺经络走,像从肾到大肠,从肝攻肺之类。经络之走向是可以逆行的,逆行的时候病就不容易治好了。

章门和冲门 先生:第十一肋骨尖的章门,和内斜腹肌附着部的冲门,都是肉的聚会处,两穴有同效。女子用冲门不便,宜用章门。章门也是脾的募穴,治胀满(腹水)最效。

血海和气海 血海在膝上中央线稍向内侧2寸处,能摸出筋来。先生:这两个是气血之海。血多的人,血海常会显出病来,气病时,气海会觉得空虚。

法国人朴尔·赛里娃女士的针治 诊察腹部,知有子宫左屈,尿道受压迫,膀胱也有病。

治疗琐言(十二)十四经络图谱解说(1934.12.29)

隐白 下腹胀紧,小便不通,灸隐白有效。治小儿消化不良有特效。灸身柱无效时灸隐白有效。治小儿夜啼。

夜啼 可用隐白,但大敦系肝经,更有效。

太白 不常用,但有时治便闭很有效。因人而异。

阳陵泉和三阴交 阳陵泉止带下,三阴交催带下。灸阳陵泉过分头皮屑会增多或生疮。三阴交可除头皮屑,亦可治疮。由此可知三阴交能排泄淤血。

踝上横的四穴 受“注证发微”的暗示:内外踝同高处的陷中取穴,内当肾经,外当膀胱经,治内寒表热有特效。灸内外二侧,能调和阴阳,治寒热往来。

相对性灸穴原理 与踝上横的四穴对照着灸,故称对照的灸穴

子宫出血——阳陵泉止,血海出。

带下——阳陵泉止,三阴交出。

大便——梁丘止,神门出。

腹水——章门和冲门同效。

月经——阳陵泉止,三阴交出。

脊中禁灸的理由 当由中脘驱到身柱、脊中、腰俞的病,如灸脊中,反而会赶回到中脘去,便不易治了。脊中在中脘的里面,灸中脘可将病赶到脊中,但灸脊中后再灸中脘,也不可能再驱至脊中,会使邪气没有出路,郁塞在身体中。


八 一九三五年笔记

十四经络图谱解说(1935.1.28) p.154

头之五行和五脏俞的关系 “头之五五二十五穴是与背部五脏俞相对应的,治好了五脏俞,头之五行也会好。总之,五脏的变动,在头部二十五穴中显现出来,这是岐伯所说的。”

目内外呰和经络 目内呰有赤筋出,是心经的关系,宜取心俞之第一行治疗。目外呰有赤筋出,是小肠经的关系,宜取小肠俞之第一行治疗。目之疾病,无论何种病状,均以肝俞之第一行骑竹马为要穴。

鼻瘟 鼻卡他尔灸手三里可愈,15-30壮,和治疗疔疖一样。

郗门 在曲泽和大陵之中央,时有上下变动,多在距中央1.5寸处。

股关节脱臼 灸身柱和命门,加上特殊的手法……

小肠经的解说(1935.4.27)

去下腹部受寒之穴 胆经的阳关最有效。在普通阳关上2寸肌间之陷中,与膀胱经之委阳相隔一肌。(当二头股肌外头腱上,图91)

阳关阻塞引起阴气迟滞,去除塞断阴塞即通,称为寒府。风门为热府。

阴茎狗皮藓的名灸 用志室有效,亦治睾丸炎。

寒和热 退热三阴交,祛寒三阳络。阳降阴升,明了此理,治疗就容易了。例如患偻麻质斯足痛剧烈时,灸三阳络止痛,退热用三阴交。

膀胱经的解说(1935.6.28)

肝膈之间 道书说“起于肝膈之间,归于肝膈之间”,即八椎下之两侧处,是极重要之穴位。明白了肝膈之后,才知道治病之处。

肋膜炎 八椎下之两旁是治疗肋膜炎的要穴,膏肓也是必要的,宜多灸,因为肋膜炎是从期门进入膏肓的。

病入膏肓 进入膏肓之病为第三期。膏肓与八椎下恰成倒金字塔。同是一个金字塔,但倒过来是难治的。膏肓是显心肺二脏故障之处,所以难治。

鼻泪管闭塞 不论上颚浮或肿或鼻管闭塞,均可取厥阴俞。

卒倒失神 针三焦经的液门。取第3、4指本节间最效。

食道狭窄 大椎两侧略向下,大杼第一行,呈小金字塔。

盗汗之灸 用肝俞和筋缩,大体可愈。五脏弱是盗汗原因,肝俞和肾俞第一行很能止盗汗。汗有种种:出于腋下是心弱,出于额是脾弱不养生,出于颈筋是肝弱,出于全身是肾弱。

天枢之表里 大肠俞第一行是天枢之里。阴阳相搏之处,在腹部为天枢,背部则在大肠俞第一行。背部阴阳相搏处的中间是阳关,与足阳关互相有感应。

膀胱经的解说(1935.7.28)

十二指肠虫 灸中脘百壮到二百壮,再煎石榴根,虫从大便出。

  期门治肝,章门治脾,京门治肾,梁门治脾胃。梁门是中脘之延长。滑肉门治脾肾,石门治三焦,幽门治心有效。幽门是巨阙的延长。

膈俞 因为膈是天地交界,针之上下均有针感。天到地地到天的进出口。

(1935.10.28)

胸痛二种 胸部纵引作痛属肾,用太溪;横引作痛属肝,用期门或日月。肝行横泾,肾行纵径。

昏睡状态的处置法 因脑溢血而昏睡,灸水沟,使鼻出血即愈,灸百会和涌泉亦有效。被吗啡麻醉应灸筑宾,百会和涌泉效少。

咯血之灸 用郗门 太溪 卜光最有效。卜光在曲池和孔最间,尺泽下边。咯血是阴病,所以用阴穴。郗门厥阴,太溪少阴,卜光太阴。不可用三阳络。

郗门和三阴 郗门是厥阴之郄穴,对胸中有反应,且是三阴之络,阴病要穴。

夜间出汗过多的治法 灸筋缩和肝俞。夜间出汗多是肾的逆行,从肾到肝,水太多了,筋在松弛而不能收汗,是肾太过肝不及之症,宜用肝之第一行骑竹马。

(1935.11.27)

肾、大肠、三焦、小肠 从肾到大肠,从三焦到小肠,因肾和三焦在同一处所,相通而发挥其功能,所以小肠属肾。

膀胱俞、小肠俞和上髎 先生:小肠俞很奇特,未被发现。灸此穴后,手腕肿或足肿会渐渐地消下去,是治偻麻质斯特效穴。膀胱经中也有针感,故小肠经和膀胱经是相合的。虽名小肠俞,实为膀胱经之俞穴。小肠俞、膀胱俞和上髎很近,胖人分不出来,只能凭针感来区分,故不必拘泥。

发热之时刻和五脏六腑的关系 从发热时刻可诊断病在哪个脏腑。夜十二时到二时是肾和膀胱之热,天亮后即早上7时是心、小肠之热,下午3时三焦之热。普通所谓肺病之热是下午4时的微热,实为三焦之热。真的肺病之热在下午8时。三焦热和脾胃热大致时刻相同,唯三焦热一定伴有食欲不振,且为微热。

上午之热和下午之热 一般上午热度较高,下午较低,因为上午是阳,下午是阴。

里期门是病门 里期门是病门,恰在脾胃附近。俗称病从口入。

病气移动之顺逆 病邪由肾抵肝,由肝抵膏肓,由膏肓抵里期门,再到脾胃,是顺病,从肝直抵脾胃是逆病。逆病的经过很快,本来睡不着,会突然昏睡,很多就这样死了。

病邪逆行,由肾冲肺,由肺抵心,也是急速的,往往会心脏麻痹。

太过和不及 太过是病气显现比起病时刻早,不及反之。太过为实,不及为虚。

标本 本是五脏之俞,标是反应所现的经络。由标可知本,由本可知标。治标或治本,根据病人体质来决定。

肾和大肠之针感 针肾俞或大肠俞,大抵同处有针感,股的内侧和外侧,即少阴和阳明均有针感。


九 一九三六年笔记

心包经之解说(1936.1.28) p.160

三脘和三焦 心包经的别支,从膻中出,历络三焦,先生说:“聚则为三脘,开则为三焦。”三脘为上中下脘,三焦为膻中、中脘、气海。上脘与上焦之膻中相呼应,中脘于中焦有反应,下脘与下焦之气海相呼应。

背部之五柱 身柱、陶道(风门之中央)、大椎和风门第一行共五穴,治咳嗽。(图94)

曲泽 治咳嗽,不常用。咳嗽不止灸风门第一行有效。

阴阳二经的表里关系 治阴经病,用相表里的阳经更有效。三阳络治郗门所出之病。经络的阴阳表里很微妙。

肺炎 由于受寒,用泻药亦有效。灸四灵很有效,36-60壮。

骨鲠入喉 间使一带或有反应,针刺骨立出。(图84,见p.39)

膻中和大陵 诊不出病之所在,灸大陵和膻中,有反应处就是。古书有云。

诸血症类要穴(1936.2.28)多为泽田先生独创。

咯血 郗门 太溪 尺泽 曲池和孔最的中间(将斜线引长于中点处按诊取穴),各7壮。

肠出血(便血、血便) 梁丘二穴必与神门并用。梁丘止肠的蠕动。

胃出血(吐血、下血) 梁丘二穴必与神门并用。用神门预防便闭。因肿疡出血用手三里。

子宫出血 阳陵泉二穴,止内脏出血。

痔出血 孔最二穴,不止加多灸。针次髎、中髎有良效。

血尿 梁丘二穴必与神门并用。

屻血 风池二穴。风府旁开2寸。

齿槽出血 曲池二穴。上下齿皆可。齿槽是大肠经。

眼底出血 (泽田派)风池 (泽田派)合谷 天柱。

咽喉出血 曲池 太溪。

外伤出血 曲池二穴。只限于小出血。

(1936.2.28)

误针的总回穴 中焦以上的误针以致气绝,针液门立即活转。液门在中指与无名指本节间陷中。中焦以下误针气绝,针足第三、第四趾本节间陷中。(图95)

三阴交和三阳络 两穴是对照的。三阳之病可引至三阴交去治,三阴之病可引至三阳络去治。引邪气方法是使针聚气,散针方法是将针迴逆。引邪气要聚气,气聚后需要气散,则应用散针。

顺逆正变 以上是指正常而言,变动时则与之相反。寒气在三阴交取,热气在三阳络取。病有正常和变化。变时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有热而寒为逆,如疟疾等。有寒而热亦为逆,此时内寒表热,气升面红,足部时常作寒冷。

(1936.4.3)

背部第一行之应用—手足 手足指、趾痛,针灸该经络所属脏腑之第一行可愈。例如手无名指痛,用三焦俞第一行和厥阴俞第一行治疗。拇指痛,用大肠俞第一行和肺俞第一行。小指痛用小肠俞第一行和心俞第一行。趾痛也如此。第四趾痛用胆俞第一行,第二趾痛用胃俞第一行。治足无效时将针逆行捻转。

背部第一行之应用—目 眼病用背部第一行有效。目内呰是膀胱和心,目外呰是小肠。从膀胱冲向三焦时现出之心火,内呰角是三焦之相火。因属于火,故出现于心火处。内呰角痛针膀胱俞、心俞、三焦俞第一行,外呰角痛针小肠俞第一行即愈。肝主目,针或灸肝俞第一行可治眼病。

第一行的针法 直刺,碰到脊椎治横突要恰巧。

论背部第一行 华佗夹脊应用范围很广,但未加以组织,未确定为第一行,是泽田先生将五脏六腑排入第一行,应用于治疗上。

耳痛和手三里 治耳痛用太溪有效,手三里也有效。这是因为肾和大肠逆行,可以用大肠经。

阳关 是阳气进入人体的关口,腰和足都是同样的。咯血者病侧阳关有痛点。阳关是寒气所聚处,称为寒府。阳气进入后能使寒气中和,是输入阳气的关口。

诸种疼痛的要穴(1936.4.3)

偏头痛 天髎或天牗。患侧通天是特效穴。

头痛 上星 百会 身柱 上天柱 天牗 风池等。若用背部第一行,应取该经络所属脏腑俞穴第一行,如头部胆经之痛,用胆俞第一行。

耳痛 太溪 手三里 四渎 肾俞之第一行,又大肠俞第一行——络耳之经络是肾、大肠与三焦。

咽喉痛 太溪 列缺 大杼之第一行(大椎外第一行)最有效,灸尺泽20壮亦有效。

齿痛 上齿——厥阴俞、厥阴俞之第三行,肩髃略向后5分处、天井。下齿——泽田派温溜,灸至觉热。齿龈痛(脓漏)——大肠经,取曲池 手三里。

胸痛 天宗 膏肓。全胸痛、肋膜炎用期门。纵行作痛用太溪,横行用期门。

肋痛 同胸痛,多灸膏肓。受寒而痛,重者加大巨。大巨和膏肓相表里。

乳房痛 天宗一穴。膻中也有效。

胃痛(胃痉) 梁丘一穴或二穴。

胆石疝痛 中脘 胆俞第一行。右胆俞第一行是巴阿斯氏压痛点。

盲肠痛 气海30壮,用中枢 关元辅助。

腹痛 一般的,全面的,用章门 京门。

膀胱痛 关元 中极 气海。

尿道痛 曲骨 中极。会阴也有效。

痔痛 孔最 中髎。长强亦有效。

颜面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天牗 角孙,多灸手三里。

寿命痛 肾俞 大肠俞。夜间特别痛,所以属肾。

肋间神经痛 患侧期门。

坐骨神经痛 上髎 次髎 中髎 殷门 承扶。跗阳 昆仑 浮郄 环跳均为要穴。

跟骨痛 仆参 中髎。

膝痛 曲泉 阳关(阳关是一般曲泉穴之反对侧),腰之阳关 小肠俞。

睾丸痛 用绳子量两乳间距,由一乳下垂等长在大横上1寸处,针此最有效。

疝气痛 同上。

拇指痛 多属筋的疾病,筋治愈才能止痛。

各种热病的要穴(1936.4.29)

大热治法 取背部第一行和司天及在泉(四灵)。(司天为天枢,在泉为大巨)

伤寒 四灵 天枢 水分 气海8穴。壮数依年龄,不能少。

风邪 身柱 风门3穴。各21壮。

肺炎 两相(奇穴) 身柱3穴,各66壮。两相在风门稍向外处。

肋膜炎 郗门,21壮。

间歇热 风池 前谷。风池见效速。

伤食 内庭和里内庭(泽田派特殊穴)。

微热 阳池 中脘 三焦俞。

麻疹 夺命。

流行性感冒 同伤寒。寒气由在泉(大巨)往肾、大肠。

滑肉门的治疗处 期门、滑肉门、大巨、居髎4穴在一条斜线上,所以期门的病可以居髎治疗。期门的病消去,邪气即消散。病起于肝而终于肝(厥阴)。

阳气从滑肉门→反对侧的大巨→中极→居髎→中髎→环跳。若不灸中髎,足部会酸痛,若只灸中极,酸痛会加剧。(图96)

逆行顺序是:肾→大肠→小肠→心→肺→脾→肝。所以行至脾应在里期门将其驱去。

顺行顺序是:肾→大肠→大巨→期门→膏肓→里期门。当行至大巨时,如挡住不使行抵期门,即可以不往膏肓。到了期门的,也应在大巨或居髎予以驱去。如在期门驱除,一定要从膏肓出去。所以大巨之灸是最有效的。灸大巨后,期门、膏肓、里期门就没有病了,因为大巨是一个关口。

大巨 → { 期门 膏肓 里期门(逆)} → 将病气全驱去。

十四经的活用,深远莫测,让人惊异!

胆经之解说(1936.5.29)

脑贫血 灸百会,一次愈。救急疗法。寒气上升头部所致,同时灸手三里,使气下行。

肩井之针 治头痛,刺肩井,一次即止。

肾为五脏六腑之本 五脏六腑之俞均在膀胱经,而膀胱经是肾之标。《灵枢》云:“本在肾,标见于背。”忘记肾,治不好五脏六腑。

标和本 以脏腑为本,以经络之所见为标,诊经络之标,可知受病脏腑之本。按压为本的脏腑之俞穴,可以察知有病经络之标,是治疗的要旨。

(1936.6.28)

眩晕 用肝经大敦。大敦与隐白相对。胆经之侠溪亦可用。肝经与胆经关系如父子,大敦是井,侠溪是榮。

关于灸晕 一患者灸治后气厥,脉搏很细,心脏衰弱,打强心针救活。

先生:气厥,阴气上升于头部,使脑血管收缩及心肌收缩所致。灸手三里和液门,将阴气引到手上,再灸百会,将脑中阴气也驱至手上,重灸手三里。也有灸足三里治气厥的。可针肩井使气洩出即愈。

疳和脾疳 小孩两眼中央(眉心)如有青筋,即疳。小孩病常从肝起,由肝抵脾,腹胀即成脾疳,大敦治之。大敦在丛毛处,脾和肝的交点。

(1936.8.16)

热府 风门、臂夺命为热府。夺命能解丹毒、猩红热、麻疹等高热。夺命在肘关节上三横指,属三焦经。风门的两相可解肺炎之热。

寒府 属胆经,膝上三横指处。热府(指夺命)、寒府均系少阳经,对三焦及十二经均有针感。少阳在太阳与阳明的中间,此处如藏热即会发生寒热往来,有个方法,把口张开着,让邪气出去。

一原、两歧、三大、四灵、五柱 一原是太极,两歧是阴阳。太极之一原,气分为阴阳。一原之气,在人身分为任督二脉(任脉是阴脉之海,督脉是阳脉之海)。三大是腹背之三脉,各分行相对。背部之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和腹部肾经(第一行)、胃经(第二行)、脾经(第三行)是腹背相对的三大脉。四灵是左右滑肉门和左右大巨。五柱是中脘、上脘、下脘和左右梁门(也有不取上脘而取巨阙的),对五脏有反应。背部五柱是大椎、陶道、身柱、左右风门。这是先生的得意之作。

三角形的作用 背部的穴根很多,相连接的便是三角形。在临床诊断中可以就症状部位画出多个三角形。这样有了根据,便不致迷失方向。

(1936.8.28)

孔最 能治痔疮。因为是肺经之郗,治肺病也应有效。孔最为什么能治痔疮,因为肛门是魄门,魄是肺之气,故知肛门属肺。

经络穴应用之呼吸 先生:在此处者以此处为之,在彼处者以彼处为之,在此处者以彼处为之,在彼处者以此处为之。

意思是:此处有反应的病,可治此处,也可治彼处;彼处有反应的病,可治彼处,也可治此处。补泻迎随。

(1936.11.29)

产后之淤血 产后淤血不净,灸期门可下。月经闭止时,如用血海无效,灸期门即通,可能是肝经络阴器的关系。

针感 针膈俞期门有感,针肝俞往章门,针脾俞往京门。针感是一个一个传过去的。脾募之章门,入于肝经,实为趣事。针脾俞往京门,是肾之募,由此可知从脾到肾的关系了。


一○ 一九三七年笔记

(1937.2.27) p.171

小儿病和命柱 小孩7岁以内者,命门主治胸部以下之病,身柱主治胸部以上之病。命柱之外不可用(?)。命柱是命门和身柱的简称。

筋缩和巨阙 筋缩在肝俞的中央,重要之穴。患者似被绳索捆缚时可用,但癫痫、癔病、抽筋等不宜用。抽筋用巨阙可以松弛。巨阙又可治腰曲。阳陵泉和巨阙一样有和缓作用。

(1937.5.29)

取穴之秘诀 必要时取用,不必要时不用。

病气的行动 从肾抵肝时,现于至阳。顺序是走肾、大肠,入表期门,出膏肓,至八椎下。途中经过膈俞,现于膈俞,灸膈俞可将病气逆逐出去。

八椎下 要穴,解决一切疾病不可少。道书说病入于肝膈之间,归于肝膈之间。此穴应加入督脉之中。古人也很重视。(图97)

(1937.7.4)

治穴的选择 身体违和,一定现于体外的经穴,其反应系统为经络,应取有特殊的反应点来作为治疗经穴。

无言之感化

泽田会记 黄帝谓取太极勿顾枝叶末节,我所以将一切均归于一。现在将肝脾肾三焦着重于一原之太极,使治疗法则出于自然,是很有意义的。

泽田派之典型

跋 1943.6


摘编小结:

日本泽田派常用经穴少而精,有说80多穴,有说100多穴,见以下腹背部和手足部的常用穴分布图:(图2)

这些穴位与中国国标颁布的经穴图基本一致,少数穴位按照泽田派的实用经验提出了一些调整,但万变不离其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经络穴位分解
特定穴的意义
穴位顺口溜-飞豆网
俞募治疗法
针灸歌诀00
老中医经验分享:人体十二经络,触诊要点都在这里了!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