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煤矿智能化建设的认识和思考(二)

  2020年7月15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主办,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承办,国家能源集团、中煤能源集团、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协办的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作了题为《煤矿智能化发展的认识与思考》的主旨报告。

  刘峰分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发展历程、制约因素、发展路径和方向等内容。他指出,煤矿智能化是煤炭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已成为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刘峰指出,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仍面临着技术、人才和标准等多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关键核心技术不足成为煤矿智能化发展的难点。我国煤炭领域智能化基础研究薄弱,行业研发投入相对较低,关键核心技术储备不足,试验验证、计量标准、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二是智能化相关人才匮乏成为煤矿智能化发展的痛点。煤矿一线更加迫切需要具备煤炭开采、信息技术、软件管理、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迫切需要一支技术过硬、富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队伍,但近些年煤炭企业人才流失严重,行业高等学校部分专业招生困难,煤矿采掘一线招工接替问题凸显,专业人才的短缺严重影响着煤矿智能化的发展;三是智能化相关标准缺失成为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堵点。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与中国煤炭学会联合启动了煤矿智能化团体标准专项计划,以中国煤炭学会为主来发布煤矿智能化领域团体标准,行业内也陆续启动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研制工作。

  刘峰认为,煤矿智能化建设不是一簇而就的,是一项久久为功的长期任务。多种模式并存是当前煤矿智能化的发展途径,因矿施策、示范先行是当前煤矿智能化建设方法,“自主感知、泛在联接、数据驱动、智能开采”是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未来图景。未来智能矿山将通过各种智能传感设备实现对矿山环境实时变化的多维主动感知,通过网络实现矿山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广泛联接,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数据驱动决策,通过智能生产管控实现煤炭资源的智能化开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煤矿智能化建设全面提速
盘点2019年煤矿智能化十大进展
煤矿智能化建设,按下“加速键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我国需要加快建立煤矿退出机制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即将发布!新版解读PPT已出(附56页ppt)
解读《煤矿安全规程》,副会长彭建勋累tu了!(附56页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