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要反对中医

中医的核心问题有三个:一、中医理论并非科学;二、中药有效性未经确定;三、中药的毒副作用问题。其中又以第二点为关键:“中药有效性未经确定”是中医的死穴,是反对中医的根本原因。

一个药物或疗法,最重要的是有效,如果无效,就可以废除了。我们的结论,用通俗的话说,中药是无效的;用严谨的话说,中药的疗效未经确定。当然,疗效未经确定不等于无效(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确实等同于无效),但却是反对使用中药的理由。

为什么疗效未经确定,就要反对使用中药?这个问题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在确定一个药物有效之前,不去使用它,就好像招聘员工一定要调查和面试,觉得靠谱才接收;结婚之前一定要了解和交往,觉得合适才结婚。道理就这么简单。

要如何确定一个药物的疗效呢?靠个人体验是不行的。现代科学已经发展出伟大的“双盲测试”,用来检验一个药物是否真正有效。具体来说,是“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如果能通过这个检验,就确定了一个药物的疗效。

为什么要搞这一套玩法呢?为什么个人体验无法确定一个药物的疗效?

首先,当我们说一个药物“有效”的时候,我们是在说一种因果关系,而不是单单说结果。有些人在这点上没搞清楚逻辑,反复说“我不管,反正我的感冒好了,就够了”。是的,我们不否认你的感冒好了,这是结果,我们质疑的是,你的感冒是吃中药吃好的,这是因果关系。

你会说:“我吃了中药,然后感冒好了,难道不是中药的效果?”不一定。这里的逻辑很简单:先后不等于因果。公鸡叫,太阳升,前者和后者有因果关系吗?没有。你把公鸡杀了,太阳照样升起。

那感冒好了,还可能是什么原因?原因多了。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过了时间自己就会好,不是有句话说感冒“吃药一周好,不吃药七天好”么?也可能是安慰剂效应,吃了药,产生了正面的心理作用,促进了感冒的痊愈。

你会说:“你凭什么说不是药物的效果,而是自愈或心理作用呢?”我并没有说一定是某种原因让感冒好了,只是说存在多种竞争性原因,除非排除这些竞争性原因,否则不能说是药物产生了效果。

要如何排除竞争性原因(自愈和安慰剂效应)呢?这就是科学方法派上用场的时候了:需要做“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试验”。

以“中药治感冒”为例,这个试验应该是这样做的:找一批感冒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组吃中药,一组吃“假中药”(安慰剂),一组不吃药。最后统计结果。如果第一组结果显著好于后两组,就证明该中药是有效的。

这里的关键词,一个都不能少:

“大样本”是指试验的样本(患者人数)要足够大,以避免偶然和误差。“随机”是指随机分组,以保证三组患者的病情平均化,避免因病情轻重导致结果偏差。“对照”是指要有对照组,吃真药的是实验组,后二者是对照组。“双盲”是指医生和病人都不能知道谁吃真药谁吃安慰剂,处于一种缺乏信息的状态,以避免安慰剂效应。

这样的试验一共要做三次,叫做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试验规模依次递增。如果一个药物通过了三期临床试验,它的疗效就得到了确认。

目前的情况是,没有一种中药通过了这个试验。因此,我们反对使用中药,我们反对使用疗效未经确定的药物。招聘、结婚都要考察对象,医疗药物关乎健康和生命,更需要考察,而不能胡来。

那西药是什么情况呢?所有的西药,都是通过了试验,确认了疗效,才上市使用的。而中药无一被确认有效,却已用了几千年。难怪鲁迅先生说: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2017.05.07

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提供优质心理服务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药:治疗新冠,到底治愈还是自愈?
科学公园 : 中医药的欺骗性就在于“疗效”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的根本,气血该如何调理?
介绍一下现代医学是怎样确定药物疗效
请要求中医必须双盲临床的人谈谈,双盲试验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中医最要命的不是如何治病,而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能治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