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宏启:光耀千秋李东光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朱宏启

李东光是中国共产党南满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同杨靖宇、李红光等人一起,为创建南满游击队,壮大抗日联军第一军,开辟长白山抗日游击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不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朝鲜族人民的优秀儿子。
李东光,原名李相俊,曾用名孙世贤、李东日、李东一。1902年39日,出生于朝鲜咸镜北道庆源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18年,小学毕业。由于日本帝国主义1910年强占朝鲜,李东光一家不堪忍受其掠夺和剥削,于1918年迁居到中国吉林省珲春县大荒沟北沟,租种地主的土地,过着贫苦的生活。


1922年,李东光入龙井私立东兴中学读书。19239月,他在朝鲜共产主义者的宣传和教育下,在东兴中学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会、读书会等秘密团体。
1925年,李东光因家庭生活困难,被迫辍学回乡,在大荒沟三一学校小学部教书。1926年,他又回到东兴中学,一面学习,一面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并加入了青年同盟,成为延边地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1927年9月,日本在龙井的领事馆逮捕了任启学等数名东兴中学的进步教员,引起进步青年的反对。李东光等数十名进步青年举行罢课和示威游行,包围在龙井的日本领事馆,要求无条件释放被捕教员。103日,日本领事馆逮捕了李东光等20多名青年运动的骨干。敌人对李东光进行审讯,但他严守组织秘密。10月底,他组织越狱逃出,随即离开延边,前往磐石一带从事革命活动。
1927年底到1928年夏,李东光在磐石模范小学任教。他利用上课的机会,向学生讲解革命道理。业余时间和假期,他就到农村向朝鲜族农民传播革命思想。他作风朴实,很快成了劳苦农民的贴心人,当地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李大个子。
1929年底,李东光在磐石经陈公木、朴凤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8月,李东光担任中共磐石县磐东区委书记。他遵照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为把磐东地区建设成革命斗争的根据地,领导农民进行了抗租抗税和反对“保民会”的斗争。1930年秋,李东光、孟杰民领导1000余朝、汉族农民袭击了二道江“保民会”,处决了4名汉奸。1930年到1931年上半年,他组织二道江、呼兰镇、郭家店的数百名农民进行了10多次分粮斗争,把没收地主的粮食及大量物品分给了农民。通过这次斗争,提高了农民的觉悟,并引导他们加入了农民协会、妇女会、少先队、反日会等革命团体。
九一八事变后,李东光根据省委和县委的指示,领导磐东人民开展了反满抗日运动。他动员朝、汉族群众200多人和农民自卫队100多人,进攻磐石西部葫芦口的“保民会”,打死敌人20多人。这一斗争的胜利,鼓舞了群众的斗争勇气。
1932年初,李东光选派政治理论水平比较高的干部到汉族聚居地区开展工作。2月,在李东光的协助和指导下,工农赤卫队深入磐东呼兰镇等地的汉族农民中,一边劳动,一边进行宣传,很快同汉族农民搞好了关系,并使队伍得到扩大。
1932年29日,日本侵略者指使磐石保民会出动了50多名伪保安队员窜入郭家店,逮捕了我地方党和反日会的10多名干部。根据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关于营救被捕同志的指示,李东光、杨君武组织400多名汉族、朝鲜族群众,层层包围了郭家店伪保安队营部,并展开了政治攻势。斗争持续到214日,参加的群众扩大到1000多名,一些保安队员反正,伪保安队开始瓦解。215日,敌人被迫释放了党和反日会的干部。


1932年41日晚,日本特务带领30多名伪保安队员突然窜入磐石富太河东北岔,逮捕了正在开会的李东光等20多名我地方党和反日会的干部。43日,郭家店党组织立即组织700多名汉族和朝鲜族群众,包围敌人的车队,营救出李东光等被捕的同志。同月,李东光带领群众在呼兰集发动暴动,杀死磐石日本警察署警察有木和几个汉奸。以李东光为首的磐东区委还配合工农义勇军,先后在磐东、磐北领导各族农民进行过多次的分粮斗争,枪毙了奸细,打散了3000多名“百家长”领导的会兵,缴获了“大排队”的枪支,使工农义勇军迅速发展,整个磐东地区成了较为巩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不久中共磐石县委机关也迁到了磐东。
1932年10月,日本侵略军对磐石人民发动了野蛮的大讨伐。在这严峻时刻,当时的省委巡视员张振国和县委书记全光(后叛变),竟提出工农义勇军离开磐石、开往东满的错误主张。李东光主张坚持磐石的抗日斗争,毫不动摇地领导磐东人民展开了反讨伐斗争,并给省委写信要求派代表来解决磐石人民的斗争方向问题。11月,省委派杨靖宇作为巡视员来到磐石,李东光协助杨靖宇纠正了县委的错误。
1933年57日,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召开了第四次扩大会议,李东光当选为中心县委委员,并担任了磐石中心县委书记。李东光主持中心县委工作,坚决贯彻执行了1933126日《中共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的精神。


当时,磐石党的各级组织和党所领导的各种群众团体,在日伪军频繁的讨伐中,屡遭破坏。李东光首先组织力量恢复与发展党的组织和各种群众组织。1933年5月,他在西玻璃河套召开中心县委会议,研究如何在敌人疯狂讨伐的情况下,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和群众组织问题。第一天晚上,会议正在进行中,日本讨伐队100多人包围了村子,妄图一举逮捕李东光和破获中心县委机关。在这危急关头,李东光为保卫中心县委机关,命令他的妻子金鲁淑(县妇女会主任)带领赤卫队员向东突围,把敌人的火力吸引过去,以保证中心县委机关的转移。金鲁淑开始突围,吸引上了敌人,李东光带领中心县委一班人乘隙突破了敌人的包围。
1934年4月,李东光到问题比较多的杨树岗调查情况。经过了解,原党支部由于日伪的讨伐遭到破坏,支部交通员崔显章叛变投敌,当了日本的密探,正在企图暗害李东光。针对这一情况,他和警卫员处决了叛徒,然后召开党员会议,推荐立场坚定的同志担任支部书记,恢复了党组织的活动。
经过李东光等一年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到1934年底,恢复和新建了拐子坑、玻璃河套、磐石、伊通、西安(今辽源)等五个区委,江南、磐东两个特支,吉海铁路的两个直属支部,党员发展到278名,比遭到破坏前增加近一倍;共青团组织也有很大发展。同时,他还深入到玻璃河套一带,建立了一个区、三个村的农民委员会和农民自卫队。1934820日,李东光在磐北主持召开了反日会代表付,成立了南满反日总会,下有17个支会和224个分会,会员达3430人。
1933年71日,中共满洲省委指示磐石中心县委将南满游击队扩编并改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李东光协助杨靖宇和省委派来的代表金伯阳一道,为创建独立师做了大量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1933918日,独立师在磐石玻璃河套正式宣布成立。李东光又抽调不少地方的政治工作干部到部队去,协助杨靖宇在部队内实施政治委员制,在师和团一级设政治部,连设政治指导员,使部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1933年10月,日本侵略军以“皇军第一师团”为主力,纠集伪军,号称12000余众,向红石砬子游击根据地发动了所谓的“秋季大讨伐”。以李东光为首的磐石中心县委和独立师领导机关决定,留独立师一团和少年营在磐石一带坚持反讨伐游击战,独立师主力部队由杨靖宇率领,南下开辟新的游击区。
1934年初,李东光把赤卫队的骨干和县、区委的党员干部组成武装工作队,派进敌占区开展工作,同时,把已经暴露身份的党员干部和红军家属进行了转移。他同独立师一团团长袁德胜一起率领部队转战于磐石、伊通、桦甸、辉南等江北广大地区,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粉碎了敌人的讨伐。
1934年115日,在临江县四道二岔召开了中共南满第一次代表大会。李东光在会上代表磐石中心县委作了工作报告。会上决定组织中共南满临时特委,由李东光、杨靖宇、纪儒林任特委常委,李东光任特委书记。会议还通过了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决议。117日,在临江县板石沟把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改编为人民革命军第一军,辖两个师。特委机关根据省委的指示,设在一军司令部的附近。从此,李东光和杨靖宇承担了整个南满党和人民革命军的组织和领导重任。
1935年7月,为了迅速恢复被破坏的通化中心县委,以加强党对通化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作用,他装成卖药的人,带领两名同志前往柳河。走到孤山子时,见街道上张贴有许多东边道司令部的布告,上面写着:“密告或活抓中共南满特委共产匪头子李……”看完布告正要离去,突然闪出一个便衣特务要对他进行搜查。跟随李东光的二名同志以敏捷的动作下了特务的手枪,并处决特务。他们到达柳河后,重新组织了中共柳河中心县委,建立了通化区委。与此同时,还发动和组织农民,恢复了反日会、妇女会等组织,建立了农民自卫队,推动了这一地区的反日斗争。
1935年817日,李东光在临江、金川、柳河三县交界处召开了三县民众代表会议,成立了特区政府筹备委员会,发出成立南满特区人民革命政府的号召。在南满特委的领导下,截至193510月,相继建立了56个区和1个县人民政府。


1935年,中共中央《八一宣言》发表后,李东光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建立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上。他同杨靖宇一起,在鸭绿江右岸、安奉铁路两侧,共计收编了10多支反日部队的山林队。1936年初,他派优秀的工作人员争取了朝鲜民族主义者领导的朝鲜革命军,与人民革命军一起与日伪军作战。经过李东光的努力工作,朝鲜革命军金允杰等率领队伍来到了铁石岭,同第一军密切配合,于323日,以200余人的兵力伏击桓仁县日本警队全歼了敌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后来,朝鲜革命军全部编入抗日联军第一军。
1936年7月,李东光参加了在金川县河里惠家沟召开的中共东南满第二次代表大会和抗日联军第一、第二军干部会议。决定将抗联一军和二军合编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将东满和南满的党组织(特委)改组为东南满省委(后来改称南满省委),魏拯民任书记,李东光任组织部长。会后,李东光随第一路军军部,主要分管党的工作。因魏拯民长期随同第二军转战在东满和长白一带,李东光主持中共南满省委的日常工作。
1936年夏到19377月,李东光和杨靖宇共同制定了抗联第一路军远征辽西、热河地区,打通与关内红军直接联系的计划,制定了在宽甸、桓仁、新宾、辑安、通化等地歼灭敌人的计划。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杨靖宇负责军事指挥,李东光负责统一战线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以保证反讨伐战的胜利。
1937年7月中旬,抗联一军军部决定袭击沈海铁路线的日本旅客列车。部队途经新宾县永陵附近黄土岗时,与日本守备队遭遇。战斗持续了一天。716日下午,李东光在兴京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大瓦子沟指挥部队作战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
(注:文中插图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朱宏启,现任东北史料征集编纂委员会主任,东北历史人物传记研究会会长,鸿凤历史文化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丛书编委会总编辑。1965年1月7日生于吉林省汪清县。原籍山东省昌邑市。笔名鸿凤、洪峰,东北师大中文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近代史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曾任教师、秘书、编辑、记者、记者部主任、记者站站长、总编辑。代表作《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满洲国统治》《关东响马列传》《满洲省委》《东北抗日联军将领传》《战斗在白山黑水》《白子将军》《图们江史话》《吴大澂传》《吴禄贞传》《王德泰传》《高福源传》《东北抗日联军十大将领》《东北抗日义勇军十大将领》《中国共产党十大领袖》《中国共产党十大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十大将领》《八路军抗日十大将领》《新四军抗日十大将领》《东北解放战争十大将领》《东北解放剿匪纪实》等8000万字。是中国最有实力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传记作家第一人”,“中国红色记忆领军人物”。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朱宏启:抗日花木兰林贞玉

朱宏启:忠肝义胆李光林

朱宏启:女中豪杰王一知

朱宏启:义薄云天徐泽民

朱宏启:刀光剑影崔石泉

朱宏启:战功卓著戴鸿宾

朱宏启:峥嵘岁月李延禄

朱宏启:龙虎人生刘汉兴

朱宏启:投笔从戎王光宇

朱宏启:威震敌胆侯国忠

朱宏启:绽放青春朴翰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缘授衔的高级将领096李红光
东北也曾有过4支红军
东北抗联有中学学历的将士简介(之一)
被军史专家忽略的取得红军番号的抗日义勇军
东北抗日联军将领别名录
他牺牲后被枭首剖腹,震撼日军将领心灵,回国后毒死妻儿切腹自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