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绘本资源】《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建议:一年级使用)
 
 


 




 

http://blog.eduol.cn/user1/7176/
2008-9-6 23:33:51
马玲
等级:大天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13063
金钱:13152
声望:11247
经验:12658
发帖数:11887
注册:2006年12月30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3楼
   
 
 


 

 

 




 

http://blog.eduol.cn/user1/7176/
2008-9-6 23:34:25
马玲
等级:大天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13063
金钱:13152
声望:11247
经验:12658
发帖数:11887
注册:2006年12月30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4楼
   
 
 
 
 
 
 
 




http://blog.eduol.cn/user1/7176/
2008-9-6 23:34:56
马玲
等级:大天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13063
金钱:13152
声望:11247
经验:12658
发帖数:11887
注册:2006年12月30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5楼
   
 
 


 

 




 

 

http://blog.eduol.cn/user1/7176/
2008-9-7 9:03:19
马玲
等级:大天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13063
金钱:13152
声望:11247
经验:12658
发帖数:11887
注册:2006年12月30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6楼
   
 
 

 

 




 

 

http://blog.eduol.cn/user1/7176/
2008-9-7 9:04:02
马玲
等级:大天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13063
金钱:13152
声望:11247
经验:12658
发帖数:11887
注册:2006年12月30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7楼
   
 
 

绘本课: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马玲

 

   

   周五下午是我们正式的读写绘的课,比平时单纯的讲故事要更精致和周密些。

可是还在制作课件,老师说该上课了,原来周五下午三点家长要接学生离校,一点钟就开始上第一节课了。而这会儿,众多的孩子都已经背上了书包,纷纷围着老师,等着拿假条呢。

赶紧把最后几幅图片中的动画效果设置了一下,这很重要,因为故事的悬念就在这里了,便带着电脑和投影赶到教室。

学生有些喧闹,便起了儿歌的头,让他们念,熟悉的儿歌一下子让教室重新拥有了秩序,等到我的投影安装完毕,早晨刚学的《排排坐,分果果》也念完了。

大屏幕上这时出现了《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的封面,高高的苹果树下,鼠小弟正把头仰得高高的,看着树上又大又红的苹果呢!接着刚才的儿歌,我开始讲故事了:“有一天,鼠小弟出去玩,看到一棵高高的苹果树,树上结了好多大大的红苹果,他仰着头,‘12、……’(这里,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一起数了,这个细节很重要,因为故事中苹果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也更加衬托出鼠小弟拿不到苹果时非常着急的心情。)鼠小弟真想吃到这红红的苹果啊,他会怎么做呢?”

“我去找个梯子,把苹果摘下来。”赵鹏先说了。

我装着寻找的样子,在讲台和过道前转了一圈,说:“鼠小弟也这么想的,可是他找啊找,没发现周围有梯子啊!”我把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学生。

孩子们趣味盎然地看着,马上又叽叽喳喳想新办法了。他们已经进入到问题情境之中。我没有让他们再说,因为这个问题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呢,要把握好节奏,慢慢来。

“就在小老鼠着急想办法的时候,谁来了呢?”我用语言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同时播放下一张幻灯片,念出上面的文字:来了一只小鸟,拿了一个苹果。

“小鸟怎么拿到苹果的呢?”我问。

“小鸟飞上去,就拿到了。”孩子们边伸出胳膊比划边说。

“嗯,来了一只小鸟,拿了一个苹果。”我又重复着故事中的这句话,然后播放ppt,被剪切下来的画面牢牢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在这里先放文字,再放画面也是我精心设计的,因为文字简单,而且在后面的故事中反复出现,而若先放画面后学生对于文字的兴趣和注意力就大大降低了。

“鼠小弟看到小鸟拿走了一个苹果,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在故事中,鼠小弟的视点就是叙事的视角,因此,在简洁的画面转换中,我以鼠小弟的心情、做法来作为承接,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鼠小弟说,小鸟,请你帮我拿一个吧。”不但杨一乙这样,其他孩子也都不约而同地说,这是这个年龄的孩子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

“哦,小鸟,小鸟,请你帮我拿一个苹果!”我把手拢在嘴前,面向天空,把孩子们说的表演出来,但我又一摊手,“唉,真可惜啊,鼠小弟太小了,小鸟又飞得太快了,小鸟没听见,那怎么办呢?”

孩子们又遭遇了新问题,他们又开始动起脑筋来。

同样,我没让他们再自由漫开,点击课件,念出这些文字:“要是我也有翅膀……”

“鼠小弟不放弃,他想了一个办法,我像小鸟一样飞上去,于是,他拍打着小胳膊,使劲飞呀飞呀……”与此同时,描绘这幅情景的画面也在屏幕上出现了,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鼠小弟的动作表情,鼠小弟模仿各种动物的细节,是整个绘本故事中最有意思的,孩子们看着画面,也模仿起来,“鼠小弟拍打着小胳膊,飞啊飞啊,可是只能离开地面一点点儿,然后,‘咚’就掉下来了,唉,要是我也有翅膀——”

“——就好了!”孩子们一边看着图画,一边做着动作,嘴里还跟着我的叙述也在讲着,教室里像在演奏着美妙的协奏曲。

“来了一只猴子,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会爬树……”

“来了一头大象,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有长长的鼻子……”

“来了一只长颈鹿,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有长长的脖子……”

“来了一只袋鼠,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能跳得那么高……”

“来了一头犀牛,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有那么大的力气……”

这些情节跟上面教学类似,通过老师对故事的讲述,和学生对画面的观察,以及孩子们参与的表演,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故事中不同形象的特点:

小鸟、猴子、大象、长颈鹿、袋鼠、犀牛,在摘苹果这件事情上,他们都有着非常强的能力,所以他们很轻松地把苹果拿走了,可是对于特别需要帮助的鼠小弟,他们却忽视了。(呵呵,其实这也是故事的需要,如果第一次小鸟就帮鼠小弟拿到了苹果,那么也就没有这个故事了。但是也恰恰在这样的过程中,鼠小弟面对问题,他经历一个不断想办法解决,不放弃的过程,这就是成长啊。可是,一年级的孩子是不能告诉他们这些的,也不能说这些动物不去帮助鼠小弟,因此,我就在情境中强化了两点:第一,鼠小弟实在是太小太矮了,所以他发出的声音没有被大家听到;第二,这些动物呢,他们的目光只盯在了苹果上,所以没有及时看到鼠小弟,这对培养一年级孩子“亲社会”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在课堂上就高潮迭起,在我和同学们的共同演绎中,这个简单的故事被极大地丰满了:一个又一个有本领的人来了,拿走了苹果,鼠小弟一开始采用的是求助的办法,但是他太小了,大家又都只关注树上的苹果了,所以都没有听到。鼠小弟就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他模仿着一个又一个动物的本领,去尝试(这里学生的表演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把自己的脖子伸得长长的,使劲揪自己的鼻子等)这样和画面上幽默的表达效果相得益彰,对于鼠小弟一直坚持不懈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发言是点到为止,整个故事是在非常完整流畅地状态下进行完的,老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表演被有机结合在一起了。

然后峰回路转,在重要人物海狮出现的情节中,我的教学策略也做了很大改变。

与前面不同,这时先出现了海狮和鼠小弟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观察,我问:“你们发现了吗?海狮出来和其他动物出来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马上说出:“海狮在跟鼠小弟说话。”

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了角色,我扮演海狮,问孩子们:“鼠小弟,你在树底下干什么呢?”

“我想吃树上的苹果。”

我往树上看了看,说:“哦,树这么高,你都想了什么办法摘苹果啊?”

学生七嘴八舌地把刚才模仿小鸟、猴子、大象等动物的情况又回顾了一遍。

这时,我又开始讲故事了,屏幕上同时打出相应的文字。

“说完后,鼠小弟问海狮:你会飞吗?你会爬树吗?你有长长的鼻子吗?你有长长的脖子吗?你跳得高吗?你的力气大吗?”这时我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我成了鼠小弟,下面的学生变成了海狮,他们一边听着问题,一边不停地摇头。

“哎呀,你什么都不会,和我一样,怎么能把苹果拿下来呢?”我故意装作泄气的样子说。

“没关系,我一定有办法的!”男孩子脱口而出,呵呵,这些未来的男性公民们,这时候就已经开始积攒自己的力量了。

“什么办法呢?”我继续问。

“我们找根长棍子,把苹果打下来。”一个学生说。

“不行不行,我刚才都找过了,梯子、棍子都没有。”我又把问题抛回去,让他思考。

“那我们去把大象、小鸟他们叫回来,让他们帮我们吧。”一个学生又说。

“不行不行,他们都回去了,家离这里很远的。”我继续抛回去。

“那我们找蚂蚁吧,让蚂蚁爬上去,把苹果咬下来……”

“我们开飞机吧……”

呵呵,这会儿孩子的思路开始天马行空了。我赶紧收,“同学们,你们怎么忘了,海狮也有一样特殊的本领呢!”

大家的思路马上又集中过来,海狮有什么本领呢?不过看得出来,这些农村的孩子了解的真是不多,我正在想我要不要说出来的时候,突然陈浩叫了起来:“对了,海狮会顶球,把球顶得高高的,这样,就可以把苹果打下来了。”

“是啊是啊!”其他学生眼睛也亮了。

“可是,你们看,海狮今天出来没有带球啊,那怎么办呢?”我把“球”又抛回去了。

“用石头!”马上就有同学出主意。

“不行,石头砸下来要打破头的。”他的意见更快地遭到了反对。

“那怎么办呢?”学生又都陷入了思考当中。连窗外听故事的小朋友也在紧张地思考。

“对了,可以把鼠小弟当球!”一个激动的声音响起来了。

真是太棒了,我说:“你怎么跟鼠小弟想到一起去了呢!鼠小弟刚才用力想啊想啊,也想出这个办法来了,他对海狮说,虽然我们俩不像小鸟那样会飞,不像猴子那样能爬,不像大象那样有长长的鼻子,不像长颈鹿那样有长长的脖子……可是我又轻又小,你会顶球,你可以把我顶上去啊!”

耶,在学生的欢呼声中,他们看到了最后鼠小弟的成功——他坐在高高的苹果树上,正在把苹果摘下来抛给海狮。而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也品尝到了“智慧果”的味道。

但是,我们的话题还没有结束,我问孩子们:“故事里有这么多动物,你想做哪一个呢?”

“鼠小弟,因为他爱动脑筋。”

“鼠小弟。因为他想出办法来了。”

“海狮,因为他爱帮助人。”

“大象,因为他很有力气。”

“小鸟,因为他会飞。”

……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

我说:“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如果我们像小鸟、大象、长颈鹿一样有本领的时候,请不要忘了往下看看,或许就有一只小小的鼠小弟在等着你帮助呢!如果我们像鼠小弟一样,又矮又小,暂时还没有更多的本领,那么不要放弃,努力去学习,那么,就一定会遇到海狮这样的好朋友,大家互相合作,共同实现美好的愿望。”

课结束了,学生写绘本上要完成的是自己编写的“鼠小弟”的故事,我不知道他们会画出怎样的故事,但是我知道,“海狮和鼠小弟”的形象将会在这个学期中反反复复出现在我们班,出现在同学们的生活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孩子们懂得合作的分量——《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导读
中班绘本教案:《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资源分享|绘本阅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山东】陈嘉豪《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阶段月考卷(含答案)部编版
绘本的“留白” 与教学的“补白” ——基于绘本教学课例 《好大的苹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