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蜇的功效与作用

一、海蜇清热解毒 但要谨防食物中毒

海蜇是一种软体的海产腔肠动物,其呈现半透明状,可供食用,也可入药。据《本草纲目》记载,海蜇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等功能,对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胃溃疡等症均有疗效。海蜇的营养极为丰富,据测定: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质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种维生素。海蜇还是一味治病良药。我国医学认为,海蜇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之功效。加工后的产品,称伞部者为海蜇皮,称腕部者为海蜇头,其商品价值海蜇头贵于海蜇皮。

在海蜇的触手上长有刺,刺丝囊内含有毒液,因此人如果不慎用手直接碰触到了海蜇,很容易被海蜇折伤,导致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甚至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在购买海蜇时应尽量不要购买还活着的海蜇。海蜇在烹饪过程中也要注意去除毒素,将海蜇切丝之后,应当用水反复冲洗干净晾干,最好再用盐水浸泡,以去除毒性,避免凉拌可能出现的食物中毒。

二、买新鲜海蜇该如何处理更安全美味

海蜇捞出海之后为了防止海蜇化掉,要添加明矾和盐,所以食用的时候最好用清水泡一下,这样可以去掉里面的添加成份,还能杀死海蜇本身自带的一种溶血性细菌,浸泡时间最好以12小时以上为好。还要说一下的是,浸泡海蜇要勤换水,12个小时至少要换三次水。另外,海蜇皮在用热水焯的时候不能用开水烫,因为开水烫会让海蜇瞬间收紧,口感变得非常硬。焯海蜇要用90度的水,焯的时候将海蜇放入90度的水中后,默数8秒钟就要赶快将海蜇捞出,捞出后立马冲凉水,这样处理后的海蜇口感脆且软硬适中。

海蜇

【别名】

石镜、水母、(虫贲)、蜡、樗蒲鱼、(虫宅)、海(虫宅)、海折、水母鲜、(鱼宅)

【药材类别】

动物类

【性味】

味咸;性平。

①《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②《纲目》:咸,温。

③《医林纂要》:咸,平,滑。

【归经】

肝;肾;肺经。

①《本草求真》:入肝、肾。

【入药部分】

为海蜇科动物海蜇的口腕部。

【产地和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河口附近及海湾内。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如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地。

【形态特征】

为海生的腔肠动物,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黄色,海蜇伞径可超过45厘米、最大可达1米之巨,伞下8个加厚的(具肩部)腕基部愈合使口消失(代之以吸盘的次生口),下部是口腕部,垂挂着许多须状物,称作腕或触手。下方口腕处有许多棒状和丝状触须,上有密集刺丝囊,能分泌毒液。

其作用是在触及小动物时,可释放毒液麻痹,以做食物。海蜇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都有广泛分布,中国习见的海蜇有伞面平滑口腕处仅有丝状体的食用海蜇或兼有棒状物的棒状海蜇,以及伞面有许多小疣突起的黄斑海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注意事项】

忌白糖同淹,则(虫宅)随即消化而不能以久藏。脾胃寒弱勿食。

①《本草求原》:脾胃寒弱,勿食。

【海蜇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平肝;化痰消积;润肠。主肺热咳嗽;痰热哮喘;食积痞胀;大便燥结;高血压病。治痰嗽,哮喘,痞积胀满,大便燥结,脚肿,痰核。

①《本草拾遗》:主生气及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汤火(伤)。

②《医林纂要》:补心益肺,滋阴化痰,去结核,行邪湿,解渴醒酒,止嗽除烦。

③《本草求原》:安胎。

④《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消痰,行瘀化积,杀虫止痛,开胃润肠,治哮喘,疳黄,癥瘕,泻痢,崩中带浊,丹毒,癫痫,痞胀,脚气。

【附方】

①治痞:大荸荠一百个,海蜇一斤,皮硝四两,烧酒三斤。共浸七日后,每早吃四钱(个),加至十个止。(《同寿录》)

②治小儿一切积滞:荸荠与海蜇同煮,去蜇食荠。(《纲目拾遗》)

③治阴虚痰热,大便燥结:海蜇一两,荸荠四枚。煎汤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腔肠动物
水母------海蜇
海蜇皮的功效与作用
海洋生物|海底毒蘑菇——海蜇
有趣的水母
【饮食养生】长寿食物举例之水产海味类食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