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三大兵书之一

十大经典名言

1.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出处】《孙子兵法·兵势篇》

译文、大凡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术变化,就像天地万物那样无穷无尽,像江河之水那样通流不竭。

2、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出自《孙子兵法·军形第四》

译文: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敌人无可乘之机,不能被战胜,且防荀以待之。敌人有可乘之机,能够被战胜,则出奇攻而取之。防守是因为我方兵少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超过对方。

3、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

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第一》。

译文:在未战之前,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谋划,胜算就大。如果在战前干脆就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较,胜算就小。多谋划胜于少谋划,何况不谋划呢?

4、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

译文:所以,用兵是凭借施诡诈出奇兵而获胜的,根据是否有利于获胜决定行动,根据双方情势或分兵或集中为主要变化。

按照战场形势的需要,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夺取敌方的财物,掳掠百姓,应分兵行动。开拓疆土,分夺利益,应该分兵扼守要害。

这些都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行事。率先知道“迂直之计”的将获胜,这就是军争的原则。

5、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百战百胜固然好,但不是最好的方法。不经过战争而使敌人屈服,才是最好的办法。这段话反映了孙武战争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6、兵者,诡道也。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译文: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所以能好像看起来不能;用好像看起来不用;近好像看起来远;远好像看起来近

7.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出处】《孙子兵法·九地篇》

译文: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不加戒备的地方。

8、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出自《孙子兵法·形篇篇》。

译文:土地面积的大小决定物力、人力资源的容量,资源的容量决定可投入部队的数目,部队的数目决定双方兵力的强弱,双方兵力的强弱得出胜负的概率。

9、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译文: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韶传》

译文:不是对国家有利,就不要采取军事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要随便用兵,不到危急紧迫之时,就不要轻易开战。国君不可凭一时的恼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

10、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出自《孙子兵法·形篇篇》。

译文:善于防守的人,(能够很好地)隐藏自己,仿佛深藏于地下一样;善于进攻的人,发动攻击,仿佛从空中下击,势如破竹。 因此(他)即能保全自己,也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扩展资料:

孙武辗转到吴国时,适逢公子光政变。公子光即位后,伍子胥听说其才能,向吴王推荐。孙武带着这13篇晋见吴王,获得重用。

《汉书·艺文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见吴王前;见吴王后又着问答多篇。

晚至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下二卷。注家杜牧认为,曹操将八十二篇孙子兵法删节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认为十三篇出自孙子本人,不是曹操删节的结果,是由孙武草创,后经其弟子整理成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子兵法》十大经典名句,每读一次都有收获
《孙子兵法》佚文注释
孙武著兵书助吴败楚
成语典故班第二十六课 从孙子、吴子中的成语,看我国古代兵家的军事思想体系
《孙子兵法》读后感
伟大军事家孙武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