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一卷:五言古诗

《唐诗三百首》是由清朝蘅塘退士编撰的一部唐诗选集。

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等,其中以杜甫的诗数量最多。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以《唐诗别裁》为蓝本,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 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4)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产生后不久,南方的楚地又出现了“楚辞”这一新的诗体。之后,楚辞逐渐向接近散文的赋体演变,魏汉诗坛上出现了另一种新的诗体———“乐府”,乐府民歌清新刚健,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这对后世的“乐府古题”和唐代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乐府诗的发展,五言和七言句式相继产生、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关注。

经过几千年的磨砺和发展,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发展。尤其到了唐朝,近体诗确立了,古体诗和近体诗全面发展,我国古典诗歌进入了空前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诗歌大繁荣局面。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题材风格的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制的愈益齐备和全面定型,诗歌艺术的全面发展,是前所未见的。这表明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唐代诗坛上名家辈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韩愈、柳宗元、元稹、刘禹锡、李贺、杜牧、李商隐等。在他们中间,尤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成就最高,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流派众多的诗人创作了大量风格各异、内容丰富、意境高远、动人心弦、脍炙人口的诗篇。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种类,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选取了大量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目录:

第一卷:五言古诗

  1. 李白:月下独酌

  2.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3. 李白:春思

  4. 杜甫:望岳

  5. 杜甫:赠卫八处士

  6. 杜甫:佳人

  7. 杜甫:梦李白二首

  8. 张九龄:感遇·其一

  9. 张九龄:感遇·其二

  10.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1. 王维:送别

  12. 王维:青溪

  13. 王维:渭川田家

  14. 王维:西施咏

  15.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6.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7.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18.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19.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20.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21.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22.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23. 元结:贼退示官吏

  24.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25.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26.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27.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28.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29. 韦应物:东郊

  30. 韦应物:送杨氏女

  31. 韦应物: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32. 柳宗元:溪居

第二卷:五言乐府

  1. 李白:关山月

  2. 李白:子夜秋歌

  3. 李白:长干行

  4. 王昌龄:塞下曲·其一

  5. 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6. 孟郊:列女操

  7. 孟郊:游子吟

  8. 崔颢:长干行

  9. 李白:玉阶怨

  10. 卢纶:塞下曲

  11. 李益:江南曲

第三卷:七言古诗

  1.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4.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 李颀:古意

  7. 李颀:送陈章甫

  8. 李颀:琴歌

  9.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10. 李颀:听安万善吹

  11.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12.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3.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16.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7. 杜甫:寄韩谏议注

  18. 杜甫:古柏行

  19.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20.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21. 韩愈:山石

  22.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23.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24. 韩愈:石鼓歌

  25. 柳宗元:渔翁

  26. 白居易:长恨歌

  27. 白居易:琵琶行

  28. 李商隐:韩碑

  29. 高适:燕歌行

第四卷:七言乐府

  1. 李颀:古从军行

  2. 王维:洛阳女儿行

  3. 王维:老将行

  4. 王维:桃源行

  5. 李白:蜀道难

  6. 李白:长相思

  7. 李白:行路难三首

  8. 李白:将进酒

  9. 杜甫:兵车行

  10. 杜甫:丽人行

  11. 杜甫:哀江头

  12. 杜甫:哀王孙

  13. 沈佺期:独不见

  14. 王维:渭城曲

  15. 王维:秋夜曲

  16. 王昌龄:长信怨

  17. 王昌龄:出塞

  18. 李白:清平调词

  19. 王之涣:凉州词

  20. 杜秋娘:金缕衣

第五卷:五言律诗

  1. 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2. 张九龄:望月怀远

  3.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骆宾王:在狱咏蝉

  5.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6. 沈佺期:杂诗

  7.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8. 王湾:次北固山下

  9.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0.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11. 李白:赠孟浩然

  12. 李白:渡荆门送别

  13. 李白:送友人

  14.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15.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16. 杜甫:春望

  17. 杜甫:月夜

  18. 杜甫:春宿左省

  19.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20. 杜甫:月夜忆舍弟

  21. 杜甫:天末怀李白

  22.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23. 杜甫:别房太尉墓

  24. 杜甫:旅夜书怀

  25. 杜甫:登岳阳楼

  26.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7. 王维:山居秋暝

  28. 王维:归嵩山作

  29. 王维:终南山

  30. 王维:酬张少府

  31. 王维:过香积寺

  32.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33. 王维:汉江临泛

  34. 王维:终南别业

  35.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36.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37.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38.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39. 孟浩然:过故人庄

  40.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41.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42. 孟浩然:留别王维

  43.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44.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45. 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46.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47.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48. 刘长卿:新年作

  49. 钱起:送僧归日本

  50.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51.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友

  52.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53.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54. 刘慎虚:阙题

  55.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56.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57.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58.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59.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60. 刘禹锡:蜀先主庙

  61. 张籍:没蕃故人

  6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3. 杜牧:旅宿

  64.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65. 许浑:早秋

  66. 李商隐:蝉

  67. 李商隐:风雨

  68. 李商隐:落花

  69. 李商隐:凉思

  70. 李商隐:北青萝

  71. 温庭筠:送人东游

  72. 马戴:灞上秋居

  73. 马戴:楚江怀古

  74. 张乔:书边事

  75. 崔涂:除夜有怀

  76. 崔涂:孤雁

  77. 杜荀鹤:春宫怨

  78. 韦庄:章台夜思

  79.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第六卷:七言律诗

  1. 崔颢:登黄鹤楼

  2. 崔颢:行经华阴

  3. 祖咏:望蓟门

  4.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5. 李颀:送魏万之京

  6.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7.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8.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9. 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10.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

  11.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2. 王维:赠郭给事

  13. 杜甫:蜀相

  14. 杜甫:客至

  15. 杜甫:野望

  16.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7. 杜甫:登高

  18. 杜甫:登楼

  19. 杜甫:宿府

  20. 杜甫:阁夜

  21. 杜甫: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

  22. 杜甫:咏怀古迹·摇落深知宋玉悲

  23. 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24. 杜甫:咏怀古迹·蜀主窥吴幸三峡

  25. 杜甫:咏怀古迹·诸葛大名垂宇宙

  26.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27.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8.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29.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30.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31. 韩翃:同题仙游观

  32. 皇甫冉:春思

  33. 卢纶:晚次鄂州

  34.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35.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36. 元稹:遣悲怀三首

  37.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38. 李商隐:锦瑟

  39.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40. 李商隐:隋宫

  41. 李商隐:无题二首

  42. 李商隐:筹笔驿

  43. 李商隐:春雨

  44. 温庭筠:利州南渡

  45. 温庭筠:苏武庙

  46. 薛逢:宫词

  47. 秦韬玉:贫女

第七卷:五言绝句

  1. 王维:鹿柴

  2. 王维:竹里馆

  3. 王维:送别

  4. 王维:相思

  5. 王维:杂诗

  6. 裴迪:送崔九

  7. 祖咏:终南望余雪

  8. 孟浩然:宿建德江

  9. 孟浩然:春晓

  10. 李白:静夜思

  11. 李白:怨情

  12. 杜甫:八阵图

  13. 王之涣:登鹳雀楼

  14.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15. 刘长卿:弹琴

  16. 刘长卿:送上人

  17.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18. 李端:听筝

  19. 王建:新嫁娘

  20. 权德舆:玉台体

  21. 柳宗元:江雪

  22. 元稹:行宫

  23. 白居易:问刘十九

  24. 张祜:何满子

  25. 李商隐:乐游原

  26. 贾岛:寻隐者不遇

  27. 李频:渡汉江

  28. 金昌绪:春怨

  29. 西鄙人:哥舒歌

第八卷:七言绝句

  1.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 张旭:桃花溪

  3.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 王昌龄:闺怨

  6. 王昌龄:春宫曲

  7. 王翰:凉州词

  8.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 李白:早发白帝城

  10. 岑参:逢入京使

  11.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2. 韦应物:滁州西涧

  13. 张继:枫桥夜泊

  14. 韩翃:寒食

  15. 刘方平:春怨

  16. 柳中庸:征人怨

  17. 顾况:宫词

  18.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9. 刘禹锡:乌衣巷

  20. 白居易:春词

  21. 白居易:后宫词

  22. 张祜:集灵台

  23. 张祜:题金陵渡

  24. 朱庆馀:宫中词

  25.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26.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27. 杜牧:赤壁

  28. 杜牧:泊秦淮

  29.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30. 杜牧:遣怀

  31. 杜牧:秋夕

  32. 杜牧:赠别其一

  33. 杜牧:赠别其二

  34. 杜牧:金谷园

  35. 李商隐:夜雨寄北

  36.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37. 李商隐:为有

  38. 李商隐:瑶池

  39. 李商隐:嫦娥

  40. 李商隐:贾生

  41. 温庭筠:瑶瑟怨

  42. 郑畋:马嵬坡

  43. 韩偓:已凉

  44. 韦庄:金陵图

  45. 陈陶:陇西行

  46. 张泌:寄人

  47. 无名氏:杂诗

第一卷:五言古诗

1.李白: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月下独酌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2.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前四句写诗人下山归途所见,中间四句写诗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见,末六句写两人饮酒交欢及诗人的感慨,全用赋体写成,流露了诗人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的感情。全诗情景交融,色彩鲜明,神情飞扬,语言淳厚质朴,风格真率自然。

3.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大意是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里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反侵略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全诗言辞朴实无华,情景交融,神骨气味高雅浑然,富有民歌特色。

4.杜甫:望岳

望岳(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二)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岳(三)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5.杜甫: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赠卫八处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人寻味。全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

6.杜甫: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诗中写一个乱世佳人被丈夫遗弃,幽居空谷,艰难度日。关于这首诗的作意,一向有争论。有人认为全是寄托,有人则认为是写实,但大部分折衷于二者之间。

杜甫身逢安史之乱,身陷贼手而不忘君国;对大唐朝廷,竭尽忠诚,竟落得降职弃官,漂泊流离。但他在关山难越、生计困窘的情况下,也始终不忘国忧。这样的不平遭际,这样的精神气节,可嘉可叹,与这首诗的女主人公很有些相像。所以,作者借他人之酒以浇胸中块垒,在她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杜甫的《佳人》应该看作是一篇客观反映与主观寄托相结合的诗作。

7.杜甫:梦李白二首

【梦李白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梦李白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诗中写一个乱世佳人被丈夫遗弃,幽居空谷,艰难度日。关于这首诗的作意,一向有争论。有人认为全是寄托,有人则认为是写实,但大部分折衷于二者之间。

杜甫身逢安史之乱,身陷贼手而不忘君国;对大唐朝廷,竭尽忠诚,竟落得降职弃官,漂泊流离。但他在关山难越、生计困窘的情况下,也始终不忘国忧。这样的不平遭际,这样的精神气节,可嘉可叹,与这首诗的女主人公很有些相像。所以,作者借他人之酒以浇胸中块垒,在她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杜甫的《佳人》应该看作是一篇客观反映与主观寄托相结合的诗作。

8.张九龄: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本诗采用比兴的手法歌颂春兰、秋桂,从而抒发诗人的情怀。

诗人在开篇用整齐的对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茂盛芬披的春兰,皎明洁净的秋桂,然后生动地写出它们的勃勃生机,转而写到人们对它们的态度,最后引出全诗主旨:春兰、秋桂的美好,完全出于自然本性,而并非为了求得人们的赏识。诗人以此比喻洁身自好的君子。

本诗虽短小,但用尽全力,结构严谨,诗境意尽没有落空。诗意温和,不知不觉中,在咏物的背后,讲出了高雅的生活哲理。

9.张九龄:感遇·其二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感遇·其二,唐朝张九龄所写的抒情唐诗。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10.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劝慰友人落第的诗。此诗围绕送友还乡,对友人科考落第一事多方给予慰藉和劝勉,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使其觉得知音是极为重要的。全诗着意在这个主旨上加以烘染,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有感慨,有勉励,写景清新,抒情柔蜜,感慨由衷,勉励挚敬,令人振奋。诗意明晰动人,语言质朴真实,充溢着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希望。

11.王维:送别

送别·一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二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别·一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送别·二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12.王维: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13.王维: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家》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的作品。此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平静闲适、悠闲可爱的生活。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家生活图景也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映,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全诗语言朴素,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体现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14.王维: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西施咏》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借西施从平民到宫廷宠妃的历史典故,来揭示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并表达对小人的嘲讽,揭露当时社会上潜藏的危机。

15.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先写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随雁飞灭”。因薄暮时思念之“愁”和清秋之“兴”无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见“归村人”,而不见友人踪影,所以要相邀重阳节携酒登高而醉。全诗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其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二句历来脍炙人口。

16.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

17.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全诗不仅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令特征,而且融合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境界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

18.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由王昌龄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讲述作者玩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七、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19.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寻西山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丘为(一作邱为)的作品。此诗描写隐逸生活情趣,其重点不是写不遇的失望,而是抒发对隐居环境的迷恋,表现了有心去寻、无心相见的飘逸。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全诗构思新颖,意蕴深远,堪称佳作。

20.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春泛若耶溪》是唐代诗人綦毋潜的作品。此诗在描述春夜泛舟若耶溪所领略的幽美景色中,寄托了诗人闲适隐逸的情怀。诗以抒发隐逸之思、随遇而安的情怀开始,统摄全篇。正由于诗人幽意不断,所以才在春夜泛舟,游赏“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的若耶溪。诗中着力描绘所见优美景物,有着鲜明的动感。全诗幽意无限,景物清新,极富画意,是綦毋潜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

21.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宿王昌龄隐居》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作品。此诗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22.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前十八句描摹慈恩寺塔的孤高、突兀、超逸绝伦的气势,以及佛塔周围苍茫、古寂、清幽的环境,烘托出一派超脱虚空的气氛;末尾四句,抒发情怀,流露出怅惘之情。全诗表达了登临后忽然领悟禅理,产生出世的念头。

23.元结:贼退示官吏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令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贼退示官吏》是唐代文学家元结的诗作,是元结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斥责统治者横征暴敛的诗。诗序交代了历史背景,然后在诗中表现了官吏不顾人民死活,与“夷贼”比较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全诗揭露了安史之乱以后官吏对道州人民“迫之如火煎”,横征暴敛的罪行,批判了征敛害民的官吏,控诉了官不如贼的黑暗社会。

24.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是一首写与文士宴集并抒发个人胸怀的诗,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诗人自惭居处高崇,不见黎民疾苦。全诗议论风情人物,大有长官胸襟。叙事,抒情,议论相间,结构井然有序。

25.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由送友启程到舟行江上,联想到世事的难测,写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诗人被罢官以后的心情。开头两句写别离之“初发”。三、四句写友人乘舟归去。五、六句写期望重逢。最后两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顺逆翻复,难以自主。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面看似平淡,内蕴却是含蓄深厚,于景象描写中揭示出人生哲理。

26.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抒写秋风秋雨之夕,诗人怀念山中的一位道士,想携酒去安慰老友又无从寻觅的惆怅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挚的情愫和淡远的情趣。全诗语言简洁,平淡无奇,然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情味幽远。尤其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二句,堪称诗中绝唱。

27.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长安遇冯著》是中国唐代诗人韦应物作品之一,作于大历四年或十二年,冯著是韦应物的朋友,这首赠诗表达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在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借写景以寄托寓意。

28.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夕次盱眙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是一首写羁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诗的前四句为第一段,是写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后四句为第二段,是写人雁归宿、夜幕降临,自夜到晓不能入眠而生乡思客愁。全诗富有生活气息,侃侃诉说,淡淡抒情,看是写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令情动。

29.韦应物:东郊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东郊》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首诗抒写了诗人久困官舍偶尔郊游时,面对充满生命力的美好春光陶然而醉的闲适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弃官归隐的念头,表现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厌憎和对自由散淡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是平凡的事物和平常的景色,却蕴涵着无限的诗情画意。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人格和诗风都颇类陶渊明。

30.韦应物: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送杨氏女》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是一首送女出嫁、表达自己伤别心情的诗篇。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女相依为命。当大女儿出嫁之时,送其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此诗写得情真语挚,泪满诗行,愁惨凄恻,朴实无华,骨肉之情,跃然纸上。

31.韦应物: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这是一首抒写感想的抒情诗。此诗写出晨读禅经的情景和感受,曲折地表达了埋藏在心底的抑郁之情,抒发了诗人的哲学见解。前半部写诗人到禅院读经,指责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诞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后半部写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但如何修养本性,却难以精熟。然而,他对禅院的清静幽雅却流连玩赏。全诗描写了习禅的心境,以及深得禅趣那种轻松、愉悦、闲适的心态。

32.柳宗元:溪居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溪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诗作。这首诗表面上自我排遣,也自得其乐,实际上曲折地表达被贬谪的幽愤,字里行间隐含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苏轼这样评价历代大诗人,你绝对意想不到
唐代诗人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全集诗总汇
唐诗三百首 蘅堂退士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这些唐诗具体是指哪三百首呢?
看《唐诗三百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