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迪:有一种母爱,叫“得体的退出”

(图片来自网络)

朋友发来一个求助信息如下(略有修改):

我的孩子去年上大一,就谈了一个女朋友我不同意原因是两家人很多观点生活习惯有分歧,同时我希望他重心放在学习上,等再大点了再说昨天看到他朋友圈晒他们照片,我就很生气,您说我该怎么办呢?我刚才说了他,我说你可以谈,但是不要在朋友圈晒,毕竟没有到结婚年龄,没有尘埃落定刚才他删除了我说:昨天你姑姑还说你是个乖孩子,我觉得也是但是对于谈恋爱,我们不干涉不是同意,我刚才说的看不起你其实也是说给那女生听的,在该学习的年龄选择谈恋爱,绝对不是有事业心的人。真正有意义的爱情是督促对方更优秀这样苟且偷生的爱情故事无味,让人瞧不起别再晒这样的照片,这是我的底线。你们如果互相在督促对方孝顺父母,做人做事修养好,互相督促对方要考取更高的学业证件,互相勉励认真设计正确的人生观 ,互相督促对方去为自己设置自己的奋斗目标,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呢?你不要说你心里有数,你也不要说你有规划,因为我没看到所有匹配的答案……”

我似乎看到一个痛心疾首、苦口婆心的妈妈皱着眉头为孩子的未来发愁。

然而,我特别想说的是:世界上哪里有什么意义高远的爱情啊!爱情的最大意义,可能就是享受人生吧!初恋的最大意义,就是在试错中学习恋爱吧!我们70后的这一代人几乎没有学习过恋爱,我们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的另一半应该是什么样子。现在,还不让孩子学习、甚至试错吗?

网上有人谈到“剩女是怎样练成的”,说:“从小学到大学,家长一直强调不要谈恋爱,不要谈恋爱,让我们把精力全部用到学习上……然后,我们大学毕业23岁了,家人开始逼婚:‘你怎么还没谈恋爱,你怎么还没谈恋爱……’如果一个女孩子把精力完全放在学业上,拿到硕士学位最少26岁,拖个一两年,直接迈入‘剩女’行列……”

活生生的例子在现实里发生过,却因为我们没有反思,没有觉察,引领、甚至是逼着孩子重蹈覆辙。

所以,良久,我回复说:亲爱的,我不太赞成你的做法。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将来会有自己的小家庭,你还是不要干涉他比较好

朋友说:我懂,但是你体会不了我的心情!趁现在小我得说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可以避免的发生啊……”

我失笑。我当然能体会到她的心情,她是看见以往和自己最最亲近的孩子爱上一个女生,有点失落和酸楚了吧!

曾经,我一直很羡慕这些和儿子的关系很亲密的朋友:儿子初次住校,每天要和妈妈煲电话粥;儿子上了大学,每天都要和妈妈视频……孩子谈恋爱了,第一时间告诉妈妈;孩子买新衣服了,第一时间拍照给妈妈;甚至中午吃了什么鱼……妈妈都了如指掌……

这才是大家心目中最孝顺的值得称道的孩子不是吗?

然而,近几年广泛地求学,却让我知道,有一种母爱,叫“得体的退出”。

航武校长在“爱的唤醒”课中指出,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教育。

0——7岁,是“爱的植入”时期,父母的角色是养育者、照顾者,应该做到随时陪伴、时刻关注。妈妈给孩子安全感,爸爸却在陪伴孩子试错的过程中,给孩子价值感。

7——14岁,是“爱的萌芽”阶段,父母的角色是支持者和教练,引导孩子找到周围更好的人文资源给孩子支持。孩子在这个时期视野开阔,世界变大,他们家庭内的情绪支援网有父母、家人,家庭外有老师、同学、偶像、长辈。一个人的情绪支援网发达,孩子遇到事情就不容易走极端。

14——21岁,是孩子“爱的实践”期,父母的角色是顾问、伙伴。因为在这个年龄,家长说什么,孩子可能会逆反。孩子要通过叛逆而成长为他自己。在这个时期,最应该做的,是和异性父母进行爱的分离,和同性父母做爱的链接。也就是说,母子和父女都不要过于亲密。同时,母女可以像姐妹一样谈心,父子可以像兄弟一样,做一些对抗性的运动,比如打篮球、踢足球等。

21岁以上,父母要和孩子保持距离,不干涉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上内容均来自作者在航武的课堂上记录的笔记,其实我本人做的也不够好,如今努力中)。

看这位朋友的求助留言,孩子上大学一年级,也就是已经过了18岁,现在最少19岁了。孩子现在谈恋爱,属于“爱的实践”时期,已经不算早恋。母亲却非常生气,尤其是看到孩子在朋友圈晒他和女朋友的合影,更加生气……

我其实是理解这位妈妈的。这应该是因失落而导致的气吧!毕竟孩子以前最亲近的女人是妈妈,现在似乎不是了。所以她说:

“……真正有意义的爱情是督促对方更优秀这样苟且偷生的爱情故事无味,让人瞧不起别再晒这样的照片,这是我的底线。你们如果互相在督促对方孝顺父母……互相督促对方去为自己设置自己的奋斗目标,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呢?你不要说你心里有数,你也不要说你有规划,因为我没看到所有匹配的答案……”

我真的很佩服这位孩子,他竟然没有叛逆。19岁谈个恋爱,秀个恩爱,很正常啊!怎么可以说是“苟且偷生的爱情”呢?真的建议这位家长快点学习成长。因为孩子21岁转眼即到,这时候,妈妈能否做到不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工作呢?如果做不到,孩子的小家庭估计会矛盾丛生、狼烟四起。

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他现在已经退休,和妻子一起为唯一的儿子带孩子。他说:“其实,在儿子谈恋爱的时候,我们对儿媳并不满意。但是既然儿子喜欢,我们做父母的,就尊重他。现在,我们来带孙子之前,妻子就对我说:‘无论结婚前怎样,现在既然她成了我们的儿媳,就是我们家的一员,我们要像疼闺女一样心疼她。’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定点给他们做好饭,在他们小夫妻加班时,我们就照顾好孙子,我们绝对不干涉他们任何决定和行动。我对他们说,30岁左右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珍惜青春,好好享受人生……”

这才是最明智的父母。

那天,甘林鹭老师提到北大才女赵婕写的一段话:“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又想起前阵子有朋友跟我谈起,自己的侄女从小在家跟奶奶生活,是留守儿童,如今上了初中,结交了几个家长认为品行不好的朋友,父母非常着急,要把孩子带到身边,去洛阳上学。孩子激烈反抗,不惜离家出走……这就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孩子0——7岁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没有得到陪伴,是留守儿童;孩子到了青春期需要和父母分离的时候,父母却过度干涉……

正确的做法是:既然错过了0——7岁的陪伴,那就好好给孩子道歉,做到目前该做的事情:做孩子的支持者和教练,甚至顾问,不要再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

作为一个孩子正读大学的母亲,我对于文章中提到的两个母亲的苦恼,感同身受。

对于第一个母亲而言,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如同自己精心培养的树苗,每日里浇水、剪枝、施肥、培土,眼看到了果子成熟的时候,却被另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采摘去……那份失落,是难以言喻的;而对于第二个母亲,我更是理解。活着不易。为了生计,只能背井离乡,我们不是不爱孩子,而是抚养孩子、赡养老人需要真金白银。父母总得去上班啊!总得去挣钱啊!说母亲必须无微不至、一刻不离照顾孩子的人,多半是有公公婆婆愿意离开故土来为子女带孩子的人,就像上文提到的我那位朋友一样,而且还需要这些父母非常明理,不会干涉子女的小家庭。尤其是,有丰厚的退休金。

但是,现实里这样的老人多乎哉?不多也!

人生总有缺憾,就让我们怀一颗理解他人的心,去提高自己吧!转眼间,孩子已经到了谈恋爱的年龄,除了祝福,除了“顾上了就问问”般的顾问,再无其它可做。

这篇文章是写给与我商讨问题的母亲的,也是写给我自己的。

有一种母爱,叫得体的退出——与天下母亲共勉!

完成于2020年5月12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母爱
在母爱中,感受比事实重要
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读完泪奔)!
永不磨灭的爱
母爱的名言54条
199.母亲,我爱您!2013年5月11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