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加强符号意识培养


准确把握符号意识的内涵,能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分阶段、有层次地适时适度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符号意识,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1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学符号的作用

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运用符号解决问题。低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师要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使学习活动处于情境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受到符号引入的必要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逐步走进符号化的数学世界。


2
加强符号语言与其他数学语言的互译与表述

数学符号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在数学教学中,符号间的转换及其表达方式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教学中可以选用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运用符号刻画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是小学数学“探索规律”学习的主要内容。例如在“探索规律”教学时,让四个学生排队,再顺次将排头的同学移到排尾。通过观察不同形式的表征,学生能够感悟到:对于有规律的事物,无论是用数字还是字母或图形都可以反映相同的规律,只是表达形式不同而已,这样既深化了规律的认识,又丰富了数学的表征语言与表征形式。


3
在解决问题中,经历符号化的过程

系统地运用符号,可以简明地表达数学思想,以顺应的思路解决问题,从而简化数学运算或推理过程,加快数学思维的速度,促进数学思想的交流。教师要教导学生用字母代表未知数,与已知数平等地参与运算,把题中的自然语言表述的已知条件,译成用符号化语言表述,把字母看成已知数,并进行四则运算,进而达到求解的目的。由此可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过交流、分享,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同时也经历了符号化的过程,逐步体会到用数、形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优越性。


符号意识是学习者在感知、认识、运用数学符号方面所作出的一种主动性反应,它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它更多地表现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主动运用符号的意识。我们应紧密结合各个知识领域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表征、转换、运算和推理、切实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与教学指导丛书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 小学数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符号感”到“符号意识”
研读新课标|符号意识的培养及评价策略
吴正宪 孔企平 郑毓信等名家解读符号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感 ]
六统计 打电话
12月20日一课研究之一二年级学生符号意识培养策略的探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