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筑博设计 • 社区营造】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十):珠江瞰台—广钢门户


2500多年建城史的广州城诞生于“云山珠水”滨江沿岸。沿着这个城市的发展脉络,城市生活产业人居在不断地演替进化。无论历朝历代,广州都是滨江滨水的潮涨潮落,空间场所的兴衰变迁:进入改革开放的二十一世纪,广州的工业岸线逐渐调整到的珠江口,造船造车等纷纷选址南沙大虎小虎岛和龙穴岛附近。城市规模在扩大,原有的城市核心区的商业和生活氛围在提升。制造业找寻新型的交通便利之处,寻找自己合适的区位,把原来的地段逐渐让位于升值的城市生活和各类商贸服务业。是谓“退二进三”。

目前退二进三成为全球滨水城市发展的主要脉络,以水运为主要物流模式的内河运输模式已经逐渐让位与公路铁路模式---要么搬往大型标准集装箱为代表的货柜码头的更加深水位的临海港区产业园区,要么老旧产业关门、场地改造升级为城市生活金融商业等服务型业态成为第三产业: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港-产-城三位的空间生命周期”在本案是个经典注角

随着国土部门对于京沪粤三大城市群地区“盘活存量、严控增量”发展思路的确立,尤其是对人口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严控,存量土地再开发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沿海地区大中城市本轮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推动力。如今,坐落广州城西、广佛同城热点地区的广钢以及广船,从它们诞生之地的珠江前后航道交汇处,依次搬迁,成为珠三角都市圈“存量土地再开发”的城市开发的典型案例。


01

 广钢“XIN聚”厂

广钢新城大规划范围东临芳村大道、西接花地大道、北靠鹤洞路、南临环城路,规划总用地面积657.4公顷。项目宗地位于广钢旧厂区,隶属荔湾区,在广钢新城规划范围的最东侧临江地块,与广船地块一路相隔的唯一商业地块,定位为珠江西岸的核心引擎之一,具有集景观、文化、历史及形象为一体的场地特征,而我们希望营造出具有广钢特色记忆的城市公共生活的聚焦点


02

旧工业遗址的独特气质

广钢新城将重点结合广钢地块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以及周边城中村的基地特点,突出工业文化和岭南文化,实行花地生态城的整体空间、交通、滨水景观格局,规划“两轴、五片、多廊道、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并会保留16处工业遗产改造成为广钢新城中央绿轴,形成广州唯一工业文化遗产公园,是兼具珠江流动江景特点、广钢钢铁记忆以及大尺度城市绿地公园三大特点。同时,项目周边配有地铁出入口、有轨电车及码头,交通形式丰富,完整有序的路网扩大了项目的辐射范围,更好的吸引人流,也为使用者出行提供了最大的便捷性和易达性。

  问题和挑战  

Q:二线滨江如何望江?

珠江瞰台:以相对高度的空间眺望俯瞰平台,多维度地空中观看珠江,能在24米的为主要控制高度的空中平台作为项目关键景观资源的掌控。所以,全方位地提供各栋楼宇的看江高程,是设计的首要出发点。

Q:轴线转承如何有度?

兼顾广钢广船兄弟空间关系,轴线东西脉络延续,继续向东。水体峰回路转,水面适度放大。南北地块适度架空对接,但不过多繁琐铰接:采用简洁的架空连廊,对接南北地块,形状上似乎两个拉手伙伴紧紧相连。

Q:门户塑造如何少挡?

打造整体新广钢社区,通过节制和谐的空间营造,减少后方已建社区的社会矛盾是建筑设计,也是企业开发所不能回避的现实。因此,尽量少的高层,尽量高挑的点式高层,能最大幅度地增加后方高楼望江的透视景观效果。本次项目建设组织方是通过投资方带设计方案的综合开发商务标+技术标的模式PK模式来筛选合作开发企业。因此兼顾后方居民的实际利益是国企广钢必须关注的。向立体空中走/并减少塔的数量、而不是横向墙式更多的高楼的遮挡开发,是本方案胜出另外一家投标方的关键。

Q:超高强度如何提效?

最少高塔数量的最大好处,就是避免了60-70%的高塔之低使用率的面积折减损失,同时避免对于后排已建成住区的过多遮挡。这样把剩余的面积尽量多地发挥在中低楼层的高使用率的建设上,并充分利用上位规划提出的建筑覆盖密度指标,来建设相对紧凑的小街坊、开放式街区的营造,最大限度地释放开发去化压力,达到技术和经济的最佳组合。

Q:南北地块如何对接?

在主塔、中塔、次塔的高塔群落的空间组织上,合适的主次关系选址搭配是本次开发设计PK的关键。北地块靠近地铁站点的建设,人流聚集,适应TOD商业综合体开发,会成为投资建设优先考虑对象。如果最高的主塔放置在地铁附近的综合体上,则过多的资金投放、过长的建设周期、过长的招商周期等厚重的资金压力,都会增加项目开发实施的难度。因此,选择相对独立的南地块作为广钢总部最高塔楼的选址,北地块地铁综合体加两个中高塔楼,是基于建造的实际可能挑战,并且能把地铁附近的零售商业喧闹的业态,与主塔高端办公商务的业态进行了隔离,实现了人以群分、业以类聚的空间组合。


03

传承记忆的公共生活载体

广钢新城的“中轴公共绿地”犹如城市主动脉,设计通过空中架空廊道、亲水平台、慢性步道将南北场地进行联系,形成完善的开放空间网络;彼此串联的步行空间既是市民漫游的自由路径,也是拉结传统工业遗址与现代商业办公空间的纽带。

强调具有工业记忆的绿地空间的开放与共享,既能引导周边人群的活动,使城市空间的凝聚力提升,也扩大了周围住宅人群的生活范围,是他们提供社交的载体。人文历史主题的商业及公园设计,提供给周边居民及人群具有历史记忆的体验。


04

规划策略

广钢新城商业地块改造和激活的过程中,核心任务不只是空间的重组,更是场所特质的重构。因此,我们提出三大改造策略:文化连城、广钢之心、共享云台

  文化连城  

作为广钢新城片区唯一的公建地块,项目以高端办公、五星级酒店、独栋办公及大型消费型商业业态为主,上位规划强调中心绿轴的开放性。因此,在确定基本规划结构之后,我们塑造出一条南北向的立体路径,将各个分散的单体建筑紧密的链接在一起,既保证了建筑间的连通,又拓展了公共空间,形成极为活跃的二层公共艺术空间,搭接地下空间、地面广场、地上露台与中心绿地的强烈联系,结合文化展览设置广钢旧址观景平台,增强市民在连贯的游走中的文化主题体验。

  珠西门户  

作为广钢新城的端头,地理位置优越,紧邻珠江的完整城市展示面。一体化打造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地标塔楼高达240M的丰富天际线,成为珠江西岸的城市名片。同时,中轴文化公园将作为项目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地标性文化展厅呈现给公众,点缀其中的广钢旧址机器成为场所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雕塑。

  共享云台  

我们提出开放地面层的构思,降低标高、剪开场地、开放边界将场地的地面层完全的开放给公众,形成一个人行尺度的街道空间,中央轴线混合办公、零售、休闲空间与交通体系于一体,如同一个由不同标高叠加出来的立体公园。建筑采用退台式方式,释放出更多的室外活动区域,多重业态在社区内达到最大程度混合,使地块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废弃的车间厂房、造船机器及旧铁路是广州钢铁厂保留下来的历史见证,通过业态置换和功能转化的机遇,将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生活结合、与艺术形态结合,是对历史存量设计的一次在地性探索,既是将冰冷或者消极的城市空间向近人尺度的活力社区空间的实体转化,又是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及文化属性的重要机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样的方案才能配得上世界最大的会展综合体?
竞赛第一名:创新综合体—— 打破传统封闭的空间模式
绸带公园下有26万㎡公共空间 第E04版:动态 20161116期 济南时报
好消息!杭州地下空间将有大动作!
中建拿下的这个“投资人+EPC”大单有点意思
50层楼高、500万元入住押金、5年住满:这个顶级养老公寓是怎么炼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