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农村丧葬仪式的功能解析———以山东寿光市农村葬礼为例DY

    我国农村丧葬仪式的功能解析———以山东寿光市农村葬礼为

    马国庆中南大学

    【摘要】功能学派认为一切的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断发是因为其承担了相应的功能即其是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系统的需要而存在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思考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农村丧葬仪式进行功能性解码揭示其在构建农村社会秩序中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农村丧葬仪式功能分析

    死亡是人类必须面临与处置的重大事件关于死亡的礼仪与习俗是人类社会生活和整体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林诺夫斯基在其文化论中论述道:“死前的仪式正好证实了一个垂死的人在莫大冲突中得到情绪上的展望;而死者的亲属遭逢此绝大损失便坠人方寸皆乱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对个人或社区都是危险的倘若没有丧葬仪式这仪式也是普遍存在的加以调剂其危险就难以克服守尸埋葬以及一切对于离魂的帮助都是生人同死人间的一种精神上的合作

    在这些仪式中处处都表现着关于死后继续存在及生死人间互助的信条。”这段论述讲了两个意思:一是丧葬仪式具有表意性功能即指丧葬仪式在抚慰个体的精神创伤方面发挥的作用;二是丧葬仪式背后包涵关于人类精神世界的信仰与信条即特定的思想意识与文化价值观

    本文正是从这一思考出发将农村丧葬仪式作为研究对象以山

1/6页

    东省寿光市农村丧葬风俗的存在状况作为研究个案通过对丧葬仪式中人们的语言行为器物等诸多层面的分析就丧葬仪式在建构农村社会秩序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剖析

    一、张家庄丧葬仪式深描丧葬仪式亦是人生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对于死者来说举行葬礼是在向世人宣告其作为生物人而存在的消逝和作为社会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终结对家属来说它是一种尽孝义务和社会关系网络互动的活动丧葬仪式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个文化体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千年来我国丧葬礼俗传承不衰并不断发展演变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丧葬风俗无论是哪个地区哪个民族其丧葬仪式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承担着潜在的社会功能

    ,(社区概述本文所选取的村落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山东省寿光市台头镇该村落以传统的粮食蔬菜瓜果种植业为主人口构成方面村里主要是张三姓大家族各家族由多个同姓支系构成每一分支又是由数十个家庭组成

    各个分支的家庭规模大小不一但源出同宗同祖供奉着同一个祖宗

    具有统一的主干家谱

    ,(张家庄村的丧葬仪式该社区流传一句话人活七十古来稀百年归山终有期;儿女操办应知晓丧事办得有条理。”说明当地人

2/6页

    非常重视丧葬的程序和仪式另一方面该地区的丧葬习俗纷繁复杂有隔村三分俗之说尽管周围社区的丧葬仪式在一些细节上不尽相但其主要的程序和环节主要遵循以下几步:穿衣移榻报丧火化吊唁出殡下葬祭祀

    二、丧葬仪礼的功能性分析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论到:一个社会的所有文化仅作为工具存在其目的在满足人类自身的生理心理需求我们可以在各文化中找到其自身的运作原则这些原则和社会中的实质功能保持紧密的关联笔者认为殡葬文化主要载体的丧葬仪式其存在必然承担了特定的功能在对丧葬仪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后笔者发现丧葬仪式主要承担着如下功能:,(满足生者的情感需求马林诺夫斯基在分析人类对死亡的两重心理的基础上揭示出仪式和信仰的情感抚慰功能中国社会历来有血浓于水的浓厚亲情观重视血缘和亲情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一个人的离世对围绕他所形成的人伦关系网络的冲击是巨大的其中对死者的亲人家属来说是自然会造成情感和心理上的创伤这种群体性的悲伤情绪需要通过一种经过社会许可的方式加以宣泄举办丧葬仪礼发动本家族内的亲属前来帮忙做一些事情让死者生前亲人朋友来吊唁能帮助死者家属共同度过亲人离世所造成的情感难关因此传统的丧葬活动是对死者家属心灵安慰对他们哀伤情感的抚慰

    ,(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整合功能迪尔凯姆在其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写道团结得以形成和延续的基本行为机制在于仪式的设定由此来集中人们的注意力刺激其感情并塑一非普遍的团结

3/6页

    。”他认为宗教仪式会加强人们之间的团结产生团体的向心力后来的理论家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仪式是创建和维持互动模式的关键机制。”农村丧葬仪式的精神内核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信仰意识对整合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增强社区的集体意识促进农村社区的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地走访调查中笔者发现在这个农村社区有个非常好的传统:如果有哪家的老人去世本社区内的父老乡亲大多会主动赶来帮忙料理后事这种一家有事百家忙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约定即使是反目的兄弟过去发生过纠纷而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也必须主动参与到葬礼的筹备活动中来否则将受到舆论的轻视和指责此外随着农村经济活动的日益专业化频繁化亲戚朋友之间的走动越来越少葬礼为这些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场合和时间上的便利

    ,(伦理教化维持社区的人伦秩序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是个重伦理的社会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和梁漱溟的伦理本位都阐述了这个意思学者贺雪峰认为传统中国人的血缘关系深受儒家孝悌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为每个中国人在血缘关系网络中安排了具体的道德义务而中国独特的家族制度进一步在组织和制度上强化了这种义务

    在今天的中国农村社会家族的力量日渐衰微宗族制度不复存但是农村社区的传统人伦关系仍然得到很好的维持而丧葬仪式在进行伦理教化维持农村社区的人伦秩序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该农村社区的丧葬仪式中非常注重吊唁这个环节在此

4/6页

    环节中根据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每一个前来吊唁的客人在丧葬仪式中需要承担的义务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与死者的血缘关系越近需要承担的义务(包括情感道义和经济物质两个方面)越大就拿上”(“指参加吊唁的亲戚朋友所上的金钱和实物里的实物主要指鸡鱼肉馒头以及白布)来说死者的儿女亲家所上的一般不能低于五百元此外还必须有相当数量的鸡鱼肉以及馒姑舅表亲所上的一般来说不得低于三百元外加一定数量的鸡鱼肉其他血缘亲等关系稍远的亲戚只需要上钱即可量视其与死者及其家庭的血缘亲疏程度而定一般来说不会超过百参加吊唁的同村父老乡亲一般需要带上少量的纸钱做要求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吊唁在整个的丧葬仪式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是传统的农村社区差序格局的体现反过来也强化了农村社区的这种强调差等的人伦关系另外在送殡这一程序的队列排序中我们也能够非常清晰的发现这种强调有差别有层次的人伦关系该村的丧葬活动在送殡的队伍的排序上是非常讲究每个送殡的成员按其与死者的血缘亲疏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死者的儿子侄子

    紧随其后的是姑舅表亲最后的是一般的亲戚朋友在送殡途中整个队伍的排列讲究长幼有序不允许僭越”。这种强调辈分等级的送殡活动也对人们起到了伦理教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光著(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

5/6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葬礼时,摔盆子是什么意思?
丧葬礼仪社会功能的文化解读
葬礼时,摔盆子是什么意思
不可不知的丧葬八大禁忌
中国农村土葬习俗的文化简析
中国北方农村丧葬文化见闻与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