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场情商欠费,多少脑袋都不够砍!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19-12-19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元皇帝 永光元年 前43年

贾捐之与杨兴善。捐之数短石显,以故不得官,稀复进见;兴新以材能得幸。

捐之谓兴曰:“京兆尹缺,使我得见,言君兰,京兆尹可立得。”

兴曰:“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使君房为尚书令,胜五鹿充宗远甚。”

捐之曰:“令我得代充宗,君兰为京兆,京兆,郡国首,尚书,百官本,天下真大治,士则不隔矣!”捐之复短石显。

兴曰:“显方贵,上信用之;今欲进,第从我计,且与合意,即得入矣!”

捐之即与兴共为荐显奏,称誉其美,以为宜赐爵关内侯,引其兄弟以为诸曹;又共为荐兴奏,以为可试守京兆尹。

石显闻知,白之上,乃下兴、捐之狱,令显治之,奏“兴,捐之怀诈伪,更相荐誉,欲得大位,罔上不道!”

捐之竟坐弃市,兴髡钳为城旦。

【译文】贾捐之与杨兴关系不错。贾捐之多次抨击石显,因此做不了官,难以见到皇上,而杨兴正因为才能受到皇帝的赏识。

贾捐之对杨兴说:“京兆尹空缺很久了,如果我能面见圣上,推荐你,京兆尹就是你了。”

杨兴说:“你笔下生花,言语精妙;假如你能当尚书令,可比五鹿充宗强得多。”

贾捐之说:“如果我能取代五鹿充宗,你能当上京兆尹,京兆尹是大汉京都行政长官,而尚书省是百官之本,天下一定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士子与皇上就再也不会有隔阂。”贾捐之说完又开始抨击石显。

杨兴说:“石显权势如日中天,皇上正信任他;如果我们想上进,就必须听从我的安排,只要能让石显称心如意,就能达到目的!”

于是二人联名上书,赞扬石显的美德,建议应当封爵关内侯,同时应该把石显的兄弟调到中书省、尚书省任职。

然后,二人又呈上共同拟定,而由贾捐之单独署名的奏章,保荐杨兴,认为应该考虑由杨兴担任京兆尹。

石显听说这事后,向皇帝报告,认为两人投机钻营,于是皇上把贾捐之、杨兴逮捕下狱。

皇上命石显负责审讯,石显审讯后上奏说:“杨兴、贾捐之心怀奸诈,互相标榜,企图攫取朝廷高官厚禄,大逆不道!”

贾捐之最后被斩首,杨兴被剃光头发,罚充苦役。

【解析】一、背景材料

看这段材料,看得我笑出了声。杨兴、贾捐之这俩难兄难弟真是可爱得很,互相之间对话一唱一和更说双口相声似的,也不知道是隔墙有耳,还是后来石显审出来的。

贾捐之可能没几个人知道,但写《过秦论》、《论积贮疏》的贾谊,稍微有点历史素养的应该都知道。贾捐之就是贾谊的曾孙,曾经给汉元帝上过《弃珠崖议》,劝元帝放弃对海南的统治,内迁民众,被汉元帝采纳。

交址刺史部珠崖郡

杨兴官任长安令,长安是京兆尹管辖的一个区县,皇宫所在地。京兆尹下辖长安、霸陵、南陵、杜陵、蓝田、湖县等。

比如说前面讲到的被李广所杀的霸陵尉,就是霸陵区的军事主官。杨兴担任的长安令,则是长安区的行政主官,长安区是京兆地区最重要的区,担任者必是大受皇帝信任,所以材料说杨兴正受皇帝器重,杨兴的上升路径就是京兆尹。

京兆长安县

二、贾捐之、杨兴失败在哪里

1.政治形象败坏

 贾捐之从一开始疯狂抨击石显,到后来又极力赞美石显。这之间没有任何理由去支撑他这么做,为什么他会做出这个改变?没有合理的动机解释这个问题。

贾捐之紧接着又上书皇帝,推荐自己的好友杨兴担任京兆尹。杨兴之前又和贾捐之联名上书皇帝极力赞美石显。两件事情连起来看,极易给人杨、贾是为了在杨兴成为京兆尹这件事上,和石显做了某些交易。

为了官位而和权臣做交易,这和贾捐之之前强烈反对石显的政治形象是不合的,没来由的前后政治形象严重不符,就会造成政治形象败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嘴脸一旦暴露出来,只会让人觉得这人毫无底线,让人厌恶。

杨兴是和贾捐之联名上书称赞石显的,为什么只有贾捐之被斩首示众,而杨兴却能保命,其根本原因就是贾捐之前后言行不一致,引起了汉元帝的恶心,而杨兴之前并不存在这个政治包袱。

2.试图干预人事调动

捐之即与兴共为荐显奏,称誉其美,以为宜赐爵关内侯,引其兄弟以为诸曹;又共为荐兴奏,以为可试守京兆尹。

在现代组织,人事、财务、股权是组织领导者的根本权力。而在封建王朝,则是人事、财政、军队。人事权首当其冲,如果失去人事权,财政部门、军队中的重要岗位不是自己任命的人,则领导将会很快被架空。

人事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凡试图插手干预人事调动的人,必将受到残酷的惩戒。

贾捐之、杨兴丝毫没有政治素养,根本不懂朝堂水有多深,以为自己的那点小聪明便可以投机取巧,结果一出手就摸到了汉元帝的逆鳞,真不作死就不会死。

就算权臣石显,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跟汉元帝打马虎眼。贾捐之、杨兴满心欢喜的以为去讨好石显,就能够升官。

岂料不仅没有得偿所愿,反而为此丢了性命。因为这个锅太大了,又是建议赐爵关内侯,又是建议把石显的兄弟调入机要部门担任要职,如果石显不跳出来对贾捐之、杨兴之流下狠手,皇帝便会怀疑两人是受石显所指使。

三、站队姿势不正确,多少脑袋都不够砍!

这俩兄弟的瞎操作,就致自己于死地,把所有势力变成敌人,最终沦为弃子和笑柄,这都是不懂权力思维的缘故。

1.前后态度没理由的不一致,试图干预朝廷人事布局,政治形象败坏,有小人投机取巧之嫌,皇帝厌恶,必须搞死,否则无以惩前毙后。

2.无脑吹捧权臣石显,会给皇帝一种,是石显在幕后指使两人上书求封的感官。为了摆脱皇帝的怀疑,石显急于洗清这种嫌疑,必然也是玩命的把这两兄弟玩死里搞,以自证清白。

3.无故做出脱离文人集团的动作,投靠外戚宦官集团,得罪了整个文人集团,从而遭到了文人集团的抛弃。

四、贾捐之、杨兴该怎么办?

从前事看,为什么贾捐之一直猛烈的抨击石显,只是做不了官,却没有性命之忧?

石显这个权臣,只是个太监,他只是皇权的依附,无法脱离皇权而独立存在。皇帝喜欢贾捐之这个不同的声音存在,以不停地敲打宦官外戚势力,所以石显不敢杀贾捐之。

杀了贾就意味着石显想一家独大,一家独大威胁皇权,则会受到来自皇权的打击。

从事后看,到了汉成帝刘骜继位后,石显就被清算自杀了。也就是前33年,现在是前43年。还有十年时间,石显就要倒台了。当然了这是上帝视角。

从第一视角来看,如果贾捐之、杨兴这两人,可以稍微聪明点,两面下注,以贾捐之站队文官集团,以杨兴投靠宦官外戚集团。

则有朝一日,不管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两人都可以依靠各自在不同阵营的优势,互通有无,沟通信息,两人的视野必定远比普通人开阔,对于危险和机会的预判也远远高于常人,将会非常容易各自在各自的阵营里走到高处。

有朝一日,万一均势打破,必须摊牌了。双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自己在己方阵营里的地位,为对方牵线搭桥,做一个摆渡人,使得对方可以平稳着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
《资治通鉴》095:干坏事,做坏人,也是一种“专业”,切勿模仿
【读通鉴】大太监石显之各种马屁满天飞
事有反常必为妖,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大汉王朝:钻营者大行其道,元帝庸可见一斑
贾捐之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