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加坡价廉质优的医疗体系

新加坡价廉质优的医疗体系

 

放眼世界,人口老龄化、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甚至日趋先进的帮助人类延长寿命的科学方法,都在威胁各国经济。对重压之下的各国财长而言,如何能够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以更低廉的成本治疗和预防疾病,已经成为一个无解之谜。

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担任教授的生物科技企业家以及艾滋病研究者威廉?哈兹尔廷(William Haseltine)认为,他找到了一套政策,它即使算不上是解开谜团的魔法石,那么至少也值得让更多人知晓。

新加坡的医疗体系实现了全民覆盖,并在婴儿死亡率、预期寿命延长等许多领域交出了一流的成绩单。该国只花费不到其国内生产总值(GDP)4%的成本就做到了这些。这个数字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英国的一半。在某些方面,后两个国家对新加坡的医疗保障质量只有羡慕的份儿。

在他的《价廉质优》(Affordable Excellence)一书中,哈兹尔廷称,新加坡的医疗体系是家长制与个人责任的奇妙结合。这个国家毫不犹豫地对医疗市场进行干预,比如向医院和综合门诊诊所提供补贴。该国对执业医生的科别和数量进行监管和限制。用哈兹尔廷的话来说,这是“一种高度校准的资本主义”。

然而,每个在职的新加坡人都必须向一个强制性医疗储蓄账户里存钱。从这里可以看出,新加坡绝不是英国那种大手大脚的福利国家。新加坡政府相信,让民众交钱抑制了他们对医疗体系的过度使用(或者说滥用),并避免了他们依赖国家福利或第三方的医疗保险。

哈兹尔廷书中的分析大部分很有说服力。他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何在三十多年前就意识到,医疗问题不能留给卫生部独自解决。在新加坡,所有公共政策——住房、垃圾处理、道路交通、公园、树木种植——都必须服从同一个目标:让民众健康地生活、高效地生产。新加坡在生物医疗研究方面也投入了巨资、且收益颇丰,希望在这方面成为地区中心。

然而,哈兹尔廷主张,新加坡模式是个值得批量推广的成熟模式,这不太有说服力。医疗体系通常根植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政治传统。政府指导的核心地位是新加坡所独有的,政治体制的稳定性亦然。新加坡目前的执政党已连续执政约半个世纪,确保了罕见的政府目标连贯性。所有不生活在这个城市国家的人,在这一点上或许都不太走运,因为许多国家的证据显示,稳定本身就预示了一个医疗体系的成功。

新加坡医疗体系控制成本的关键一点——每个人都必须为医疗交钱,在那些医疗体系更慷慨的国家可能引发巨大争议,导致其行不通。尽管有几个遭遇衰退打击的国家已悄悄提高了要求民众贡献的金额,但这些国家的这种做法,并未冒引发公众辩论的风险,而如果要实行铸就新加坡医疗体系成功的那种方法,一场公众辩论将不可避免。

哈兹尔廷也承认,医疗体系的服务模式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因为这种改变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造成深远的影响”。

哈兹尔廷提到了中国借鉴新加坡医疗体系模式——借鉴该模式中医疗储蓄账户背后的基本理念——的例子。事实证明,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哈兹尔廷在书中写道:“新加坡拥有大量财富、人口更年轻、就业率更高,没有农村,移民数量有限。因为缺乏上述条件,借鉴新加坡模式的上海在医疗体系效率方面跟(新加坡)没法比。”

尽管如此,这本书介绍了新加坡的“变革式政治领导”,对我们找到医疗改革的正确道路贡献巨大。新加坡很有先见之明,早在1983年就意识到,必须将医疗体系的重点从治疗传染病转向慢性病。即便是如今,许多国家仍在努力实现这一转型。新加坡当时还意识到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如今,新加坡建立了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限制成本,一方面帮助老年人就业。新加坡人口老化问题跨部门委员会的指导宗旨包括,确保所有老年人都能享受便利的公共交通,并能尽可能久地继续住在自己家里,或至少能留在社区里。

这就是这本书介绍的经验中最值得推广的一条: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既人性化、又经济的支持。同时,这本书也为所有面临人口结构变化影响的国家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本文作者为英国《金融时报》公共政策编辑

译者/吴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的启示
全球老龄化:当今最佳商机
我们到底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老去
社区居家养老他们这样做!
老年人口长期照护体系的国际比较
养老产业:“医养结合”步履维艰 谁的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