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教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作为父母,你在过度教养孩子吗?
userphoto

2022.07.26 四川

关注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也许从来没有占据过像今天这样核心的位置,父母为了孩子倾注所有的心血,感受到的压力之大,也许堪称前无古人。过度教育,不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渐成趋势,特别是在中国,从城市到农村,从中产阶层延伸到社会各个阶层,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从兴趣爱好到补习课程,中国人的教养方式进入了“全民过度教养”状态。娇惯、溺爱、包办代替,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缺少独立性、脆弱、依赖,自以为是,觉得一切理所应当,进入职场后缺少工作主动性、不善合作、缺少参与精神、解决问题能力。过度教育或过度教养使父母培养成一些长大而不独立、缺乏担当、成年没有成人的“未成形”的年轻人,既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

1.如何避免过度教养孩子?

作为父母,首先要理清培养孩子的观念,明确教育孩子的目标。你把孩子要培养成什么样的一个人?你用什么方式培养孩子?

我的感受,父母要把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作为教养孩子的训练场,让孩子面对真实生活,不能孩子当做小孩照顾、手把手的指导,而要放手,让孩子从呵护中走出来,给孩子自由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自由,鼓励引导孩子到社会中、到同学中、到家庭之外感受生活,锻炼自己应对生活的能力;学会关心父母、关心他人和社会,培养孩子爱的能力;不要只与孩子谈论学习学习,生活除学习之外还有别的,家长要培养孩子关心国家大事、社会事务,例如贫困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开阔孩子视野,让孩子知道除学习外,人生还有其他意义。

美国教育学家朱莉提醒我们,要想做够好父母,不要总盯着孩子、陪着他们就够了,而是要先做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让孩子看到父母对生活热爱的态度,对追求人生意义的执着,千万不要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生活死气沉沉,缺乏生命的价值感。

2.过度教养孩子的危害过度教养的一个致命缺陷在于,这种教育缺乏试错的经历,不让孩子体验失败之苦;因为失败来自尝试,通过尝试、失败、再尝试,孩子可以从中学习,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可惜,很多家长,包括我在内,都竭力避免孩子失败,有的家长在孩子失败时比孩子还崩溃,情绪是控制下惩罚孩子;而有的家长则掩饰失败,或者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外界,以致孩子在成长中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甚至走向极端。家长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的生活,告诉孩子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常态,有利于孩子在人生遭遇困难时适应困境,走出挫折的心态,养成“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困难可以克服的”信念。

中国家长,包括我在内,都要树立父母和孩子身份独立的意识,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有了孩子以后,父母仍然要有自己的生活,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而不是把理想和梦想的实现寄托在孩子身上;同时,父母不能包办孩子的一切,不能替孩子设定他们的人生道路,否则就会消解孩子的自我存在,影响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东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普通家庭真的不要提倡挫折教育!而是要进行抗挫教育!
五大窍门教孩子拥有好心态
孩子的高情商来自好教养 那么家长该如何教养
每个妈妈都会失控,只要做好自己,孩子就会做好
孩子有没有出息,最重要的竟然不是成绩,而是这六个素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