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首乌经济价值栽培技术

何首乌经济价值栽培技术

何首乌为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植物,又名首乌、赤首乌、马肝石等。何首乌,具有久服延年不老、入血分、消痰毒、止心痛、益血气、调气血,

泻肝风、长筋益精、补肝肾、入肝肾脾经等功效,药用价值较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种植。不同地区栽培出的同一植物,品质常常存在较大差别。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镇

首乌村种植何首乌多年,对何首乌的种植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该文就对该地区常用的何首乌栽培模式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做出总结,以期为今后的何首乌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 形态特征

何首乌为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长达3 m 左右,根细长,末端形成肥大的块根,质坚实,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茎上部分多分枝无毛,常呈红紫色,单叶互生,具长柄,

叶片为狭卵形或心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缘;胚叶鞘膜质,抱茎;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密集、白色;瘦果卵形,具3 棱,黑色有光泽,花期4 月,果期11 月。

2 生长习性

何首乌适应性强,野生于灌木丛、丘陵、坡地、林缘或路边土坎上,喜欢温暖气候和湿润的环境条件,耐阴忌干旱和积水。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湿润

的砂质土中生长良好。

由于春季播种扦插的何首乌,当年都能开花结果,3月中旬播种的何首乌4~6 月其地上的茎藤迅速生长时,地下根也逐渐膨大成块根,同期扦插的要到第2 年才能逐渐膨大成块根。扦插生根快,成活率高,种植年限短,结块多,因而生产上以这种方法 繁殖最佳。种子容易萌发,发芽率60%~70%,但因生长期较长,生产上少采用。

3 何首乌的无性繁殖

茎段扦插繁殖法。(1)药剂处理,要在2~3 月将野生或家种何首乌发芽前幼藤的茎基部、中部切成10~20cm 长,保留2~3 个节芽,数10 根捆为小把,分别用生根粉1 号、2 号、3 号、奈乙酸、2.4~D 作浸根处理,具体使用浓度参照说明书,注意不能用铁、铜器皿盛装溶液。也可在5~6 月,何首乌幼藤发芽后采用以上方法作第二批扦插育苗。两批扦插成活率均可达80% 以上。(2)在2~3 月、5~6 月,幼藤茎段处理方法同(1),然后将茎段基部蘸酒精或者草木灰,成活率均在70% 以上。(3)在5~6 月幼藤发芽后,茎段不需任何处理,直接扦插成活率可达50% 以上。

4 栽培技术

4.1 选地、整地

选排水良好,较疏松肥沃的土壤或砂壤土栽培为好。深耕翻犁可施农家肥2 000 kg/667 m 2,精细整地,开好沟,沟心距30~40 cm,沟深10 cm 左右。以待育苗移栽备用。

4.2 选生长粗壮、半年生的何首乌藤蔓作育苗条

剪成有2 个或3 个节的小段,约为25 cm,按行距5~10cm。开沟深10~15 cm,株距3 cm,将剪好的藤条插入沟中,覆土压实,藤条几乎埋入土中,注意要顺芽生长的方向扦插,后淋土,每星期1 次,10~15 d 就会长出新根,30 d 后可移栽到定植地。

4.3 移栽、定植

宜在春季进行(3~4 月育苗,4~5 月移栽),移栽时先在沟里灌水,待水吸入土里,以株距为20 cm 左右植入何首乌苗覆土,苗露土2~3 cm 为宜。按株行距20

cm×40 cm 计算每667 m2 种植0.7 万~0.8 万株,如果密度再增加株行距调为20 cm×35 cm,每667 m2 可移栽0.9万~1 万株。

5 田间管理

5.1 浇水、除草

定植初期经常浇水保障苗的成活率,幼苗期勤除草。

5.2 追肥

定植成活后追肥,前期氮肥为主,后期施磷钾肥。

5.3 搭架、剪蔓、打顶

栽植苗成活茎蔓生长到30 cm 时,要用树枝、竹杆或竹片等搭架,缚蔓。一般在两株何首乌间插入一树枝、竹杆或竹片,长2 m。根部砍尖插入土中。顶 部 1/3 处用铁

丝捆住。3 棵竹杆连接搭成“人” 字。呈锥形架,一般每株只留1~2 条藤。多余的剪除,到1 m 以上才保留分枝。这样有利于植株下层通风透光如果生长过旺。茎长到2.5

m 时可适当打顶。大田生长每年剪5 次。同时抹去地上30 cm 以下的叶片。

5.4 培土

入冬前培土,增加繁殖材料,促进块根生长。

6 病虫害防治

通常情况下,何首乌第一茬种植整个生长期病虫害的发生并不常见,随着种植茬口数的增加,病虫害的发生逐渐加剧。病虫害发生期如果不及时防治可导致减产或绝

收。

6.1 叶斑病

在高温高湿多雨季节易发此病。防治方法以除去病叶、疏枝叶、利于通风减少病害发生, 用50% 多菌灵800 倍液,每7~10 d 喷1 次,连续2~3 次即可。

6.2 根腐病

该病主要危害幼苗,成株后也有该病的发生。发病后先是须根腐烂,随后发展到主根,随着病情的加剧,肥水的吸收能力减弱,夏日地上部蒸腾能力较强,容易出现死苗。该病的防治措施是:发病后可用40% 根腐宁1 0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株,也可用8% 的402 乳油1 500 倍液灌根。

6.3 锈病

除去病叶病株和地上残枝叶,用75% 的百菌清1 000倍液或75% 的甲基托布津800~1 000 倍液喷施,每7~10d 喷1 次,连续2~3 次。

6.4 蚜虫

用50% 辛硫磷乳油2 000 倍液或50% 蚜松乳油1 000~1 500 倍液喷施。

7 采收与加工

何首乌采收标准:干燥品计算,要求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 葡萄糖苷(C20H22O9)含量 ≥ 1.0%。

种植2~3 年即可收获,扦插的第4 年收获产量较高。秋季落叶后或早春萌发前采挖,除去茎藤挖出块根洗净泥土,大的切1.5~2 cm 厚片,小的不切,晒干或烘干即可。以体重、质坚、粉性足者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首乌栽培技术
何首乌丰产栽培技术
常见花卉的虫害防治、大丽花栽培技术
何首乌人工种植:掌握高产管理模式,有助于农民稳定创收
太子参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浅谈太子参栽培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