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机与临床·上篇·第二章·生克制化
 中医把活生生的人看成是天人相应的整体,五藏为中心,五行为联系,相互资生以维持气化的生命活力,相互制约以避免气化的过亢为害。生克制化反映了自然完整性的生命整体观和多维联系的生命气化观,反映了中医以五行为动态联系、相互平衡、彼此协调的五藏生命之应的规律,体现了自然完整性的活生生的人的多维联系的生命本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生克制化的病机规律,要求“辨症求机”从自然完整性的多维联系出发,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联系自然节气,观察情绪喜怒,知相生母子之虚实,辨相克制约之微盛,不仅要知肝传脾,而且要知肝传肺、传心、传肾。《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五行之中,有生有化,有制有克,如无承制而亢极,则为害;有制克则生化矣。”《医学读书记》:“木火有通用之妙,金水有相涵之益,故不特木能生火,而火亦生木;不特金能水,而水亦生金。”

    掌握五行五藏理论,才能有生克制化的临床之辨,才可能见微知著,把握病势,知道当前藏腑的病变可能影响到那些藏腑,为先期预防提供依据,即便不能愈病于当时,也不至于加重病情,发生治肝而伤脾,治心而损肝,一种病治成多种病的弊端。学以致用的临床目的,见肝之病,不仅要联系相克之脾,还要联系被克之肺;既要联系所生之心,又要联系被生之肾,才能分析五藏虚实之标本,生克传变之缓急。

    五藏生克关系的异常临床普遍,重要的就在于知五藏病机之标本,明五藏传变之趋势,若能“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把握证候病机的传变趋势,则能为既病防变之上工。没有生克制化的五藏整体观,没有多维联系的因应动态观,就不知道当下已病之藏的标本因果,不知道见肝之病,不知传脾,更不知道肝之病可以传肺、传心、传肾,临床就处于被动,尾随疾病,穷于应付,不能“治未病”。

    内伤杂病虽然起病有不同,但彼此影响,或肝病传脾,或木火刑金,或肾水凌心,或土不生金,视其相生之虚实,相克之微盛,或培土生金-如参苓白术散治肺痨咯血,或交通心肾-交泰丸治心肾不交之失眠心烦,或扶肝疏土-如逍遥散治肝郁土虚之郁闷纳呆,或泄水降逆-如苏葶丸治肾水逆肺之喘满水肿等等。不管承认与否,是中医,临床都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五藏生克制化理论。

    运用生克制化理论,分析临床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基本功。五藏的生克制化,相互制约、相互资生,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被动,是说相生相克的调节变化,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外应天地自然、文化环境,内应生长化收藏、气血运行等,因应而相生,因应而相克,与春夏秋冬的阴阳升降相联系,受社会情感的喜怒哀乐的影响。能动,是说相生相克的调节,发自五藏的“神机”感应,有了一定感应,就做出相生调节或相克调节,调节的时间、分寸等,是五藏自身掌控的,与天地气交、自然气化相适应,以个体的生命之和为标准。

    李男,年四十,因为科研压力,几乎天天熬夜,开初就是失眠,继而不欲饮食,再就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被诊断为抑郁症,百忧解等治疗半年无明显效果。2009年冬,在其母亲和妹妹陪同下就诊,就诊时沉默寡言,神情麻木,反应迟钝,脉来沉弱,舌淡红苔薄白。“肝为罢极之本”,过劳而肝血暗耗,肾精亏损,不仅肝之神-魂、肾之神-志失常,而且木不疏土,血不养心。病已深入肝血肾精,影响五藏生克制化,精血为本而制化为标,精血不能充实五藏协调不能康复,故治疗以养肝血、育肾精为主,佐以条达肝木,方用:当归15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枸杞30克,山茱萸15克,党参30克,茯苓15克,郁金15克,柴胡10克,夜交藤30克,炙甘草10克,五剂。嘱不要熬夜,增加运动锻炼,多在郊外农村走走,以助肝木之条达。复诊症状稍有缓解,但不明显,守方继续服用,待肝血、肾精恢复,才有治愈的可能。半年之后病情明显缓解,精神一如常人,改用散剂养肝善后:当归15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枸杞30克,党参30克,郁金15克,柴胡10克,十剂为散,每次6克,一日二次,温开水送服。

    病伤肝血,但肝不是孤立的,与心、肾是母子的相生关系。肾水生肝木,肝血亏虚,肾精资生之,日久则肾精不足;肝木生心火,肝血亏虚不能资生于心,心神自然不宁。肝与脾是相克关系,脾是土藏,土宜疏不宜实,肝气疏泄之,防止土实不运,肝虚而郁则不能疏土,土失健运不欲饮食。心、肾、脾等藏的异常,皆因于肝的因应调节失常,其病机关键在肝,反应了在肝血亏虚基础上的生克制化失常,因此,以养肝、和肝、补血为基本法则,肝之因应调节发挥作用,生克制化的动态平衡就能恢复正常。

    五藏六腑各有所主,各有所应,各有所伤,随气化活动而不同。生克制化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其病机性质-生克的顺逆,无法事先在理论加以规定,只有以临床症状群为客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明确。就起居、饮食和情志的影响来看,五藏之伤各有不同,既可能是大饱则伤胃,形寒饮冷则伤肺,忧愁思虑则伤心,强力入房久坐湿地则伤肾,风雨寒暑则伤形,大恐惧不节则伤志,也可能是过饥伤脾之元气,过劳伤肝藏之血,过思伤肾藏之精,过喜伤心之气。有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有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素问·宣明五气篇》)

    生克制化不是虚玄的理论,而是有实实在在的五藏气血内容。“辨症求机”分析五行生克,要落实到五藏,落实到具体的生命之应,根据五藏生命之应的特点,辨活生生的人的五行生克制化,从已病之肝,去认识未病之脾、未病之肾、未病之心,未病之肺。五藏生命之应,是现实存在的,各有所畏,各有所伤。如脾畏过饥过饱,饮食不时;肝畏过躁过怒,情绪失控;肺畏形寒饮冷,贪凉无度;心畏忧思过劳,贪欲追求;肾畏强力卧湿,放纵不羁等。七情所伤不同,如怒而不发则生气,肝郁也;爱有所失则悲伤,肺虚也;欲有所困则忧愁,气郁也;心有所畏则恐惧,气下也;突然紧张则惊吓,精亏也;念有所存则思虑,气结也等。五邪有所犯,热伤肝,清苦以泄之;寒伤心,温通以达之;湿伤脾,苦温以化之;风伤肺,辛散以宣之;燥伤肾,甘咸以润之等。

    寒热虚实五藏气血皆可能发生,一般寒多在脾,热多伤肝,肾多虚而胃多实,肺易寒易热,心有实有虚,气易虚易郁而恶宁,血寒凝热枯而恶静。五藏变化,各有其性如金木水火土,各有其应如生长化收藏,外则与时空方位、季节气候相应,内则彼此联系因应协调。五藏在活人之体内,彼此因应联系,一藏有伤,它藏应之,故内伤杂病不仅要辨藏腑气血之病位,还要辨藏腑气血之联系,如能把握病势,防患于未然,不只是可以实现“治未病”,而且能够保证中药不发生毒副作用。

    五藏五行之生克制化,是活泼泼的理论,内涵了预防治疗学的精神,体现了中医文化的先进性,不可轻视,更不可歪曲、否定。

    ——病机与临床·3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匮要略》卷一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
4.1.4阴阳神气的天命观·生命的五行之临床价值
《图解中医原本》第四章 中医原本病理
“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
2015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全国总决赛试题 你敢一试吗?
基于“一气周流,土枢四象”辨析眩晕病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