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缪希雍“白芍”平肝法(三):凉血补血,制肝柔肝


中药:白芍

缪希雍著名的“吐血三要法”对后世治疗血证影响深远,可广泛运用于诸多血证之中。其治吐血,认为其主要病机为阴虚火旺,迫血妄行,以及肝气升发太过,肝不藏血,气逆火升刑于肺金,伤于血络。治吐血三法可概括为“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宜补肝不宜伐肝”一则,充分体现了缪氏柔肝的思想。对于阴虚火旺,缪氏明确提出阴虚治法“宜生精补血,兼清虚热,敛摄,酸寒,甘寒,甘平,咸寒,略兼苦寒”,主张以生精补血为主。白芍“味苦、酸,平,微寒”,凉血补血,益水添精,既能滋养阴血,又可扶持脾土,“酒炒为君,佐为炙甘草,为健脾最胜之剂”,“肝脾和,阴血旺”,则火自熄。无怪缪氏有云:“芍药甘草是血虚之圣药也。”

通读《广笔记·卷之二》妇人篇可见,凡血虚证,缪氏均遣白芍。治血虚经行后期太甚,半边头疼,更以白芍为君,滋阴补血,凉血平肝。《神农本草经疏·卷八》芍药篇中,缪氏提出酒炒白芍配以炙甘草,能治血虚腹痛;同当归、炒黑干姜、续断、麦门冬、五味子,可治产后血虚发热;另与白芷、甘草配伍,可治痘疮血虚发痒。

中药:贝母

而对于肝气升发太过,缪氏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则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所谓伐肝,指过用香燥辛热之品劫夺肝胃之阴,使得肝经气火更旺。缪氏用药,一改过去辛燥之品劫伐肝阴的风气,提倡使用柔润之品,云:“仲醇立论,专以白芍炙甘草制肝。”白芍味酸入甘,炙甘草味甘入脾,酸甘化阴则肝阳得制。由此可见,芍药既可补精血涵肝阴以养肝,又可酸甘化阴抑肝阳以制肝,使得气平血凝,不再外溢。

《广笔记·卷之二》吐血篇中,缪氏治吐血所遣煎方,以枇杷叶、麦门冬、贝母清肺,以番降香、苏子下气,佐以白芍、甘草平肝,用药甘寒而非苦寒,亦无当时治吐血“专用人参”的痼习,降气而不伤脾胃,平肝而不伐肝阴。纵观缪氏治血方中用白芍,可谓养阴清热并重,平肝补血并举。

中药:枇杷叶

由以上可见,缪氏对白芍的运用广见于他的整个医学理论体系,见肝之病可说必用白芍。肝不足者用之可补;肝太过者,用之可抑。总使顺肝之所喜,使之畅达疏泄。同时讲究配伍,注重炮制,对后世白芍的应用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子举而不坚,你的肝经“太穷”了!这话没有医生告诉你
缪希雍——明代名医
逍遥散临床应用五十一法
说说名方逍遥丸
加味逍遥丸的功效与作用
气血不足,肝气郁结的首选方——黑逍遥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