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到养生时——健康小知识(阴阳学说)

以中医传统理论基础为依据,以身体健康、养生为目的,传播健康知识。大家的分享、转发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如喜欢请关注,将有体系的持续更新相关内容。

阴阳学说

古人发现人的生活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可以用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来划分宇宙万事万物,也可以用于解释人体的某些生理特征。比如气为阳、血为阴。这就是中医理论的雏形,阴阳学说。

阴阳的属性

阳:具有热、向上、向外、光亮、无形、发散、相对运动、兴奋等特性的事物属于阳;

阴:具有寒、向下、向内、晦暗、有形、凝聚、相对静止、抑制等特性的事物属于阴;

如: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液为阴;热为阳、寒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中医的阴与阳

用阴阳变化的规律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特征,如外为阳内为阴、气为阳血为阴、腑为阳脏为阴等,阴阳是一种相对的关系,不是绝对的关系;

阴阳关系

阴阳关系是即相互对立、动态平衡,又相互依存、相互根生。

阴阳失调

当人体阴阳平衡时,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身体就是健康的。当疾病来袭,阴阳平衡遭到破坏,气血、脏腑的协调关系发生紊乱,人就会阴阳失调。阴平阳秘,指阴气平和,阳气牢固严密,阴阳平和协调。

阴阳失调有六种状态,阴盛、阳盛、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亡阴、亡阳。

1、阴盛:人体阴邪偏盛,实寒证。如果阴邪长期偏盛,损伤阳气,会由于阳气虚弱,无力生阴,导致阴液受损,造成阴阳倶虚。

2、阳盛:人体阳邪偏盛,侵袭人体,烧灼体内的阴液。如果阳邪长期偏盛,损耗阴液。阳无阴不生,阴液虚少,阳气也随之虚弱,造成阴阳两虚。

3、阴盛格阳:体内阴邪炽盛,阳气虚弱,阴阳盛衰悬殊,阴气会把阳气逼迫到体表,表现出体内真寒而体表假热的症状,又称为真寒假热。

4、阳盛格阴:体内阳热之邪炽盛,使阳气被遏制无法到达体表,而且将阴液格挡在体表,表现出假寒症状,而体内真热,又称真热假寒。

5、亡阴:人体由于阴液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发生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生命垂危。亡阴的原因是热邪炽盛或久留不去,耗竭阴液,或大吐、大汗、大下(严重腹泻)、大出血而损耗阴液。

6、亡阳:指体内阳气急剧消耗丢失,出现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生命垂危。亡阳的原因是阴寒邪气亢盛,正邪相斗,阳气过度损耗;或阳虚体质的人过度劳损,伤耗阳气;或大吐、大汗、大出血消耗阴液,阳气随阴液脱亡;或久病耗费阳气,造成亡阳。

阴阳学说应用

阴证:与阴属性有相同特征的症候称为阴证,如里证、寒证、虚证。常见症状如面色淡白、精神萎靡;倦怠无力、声音低弱;脉沉迟或细涩;舌淡、红、苔少;口淡不渴、小便清长;

里证:病邪深入脏腑、气血、骨髓,病位深,病情重,病程长。

寒证:人体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

虚证:人体正气虚损表现的病证。

阳证:与阳属性有相同特征的症候称为阳证,如表证、热证、实证。常见症状如烦躁不安、舌质紅绛苔黄、面赤身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脉象浮数或洪大。

表证:病位较浅,起病较急,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的征候。

热证:热邪侵袭或阳气亢盛引起的热性征候。

实证:人体因外邪侵袭,或水湿痰饮等阻滞所引起的实性征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卿纪】传承千年的中医阴阳学说,究竟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入门——第六讲 阴阳学说与中医学(17-6)
《中医理论基础》学习笔记-哲学基础之阴阳学说
你是否脾胃阳气受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