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株洲名中医曹可仁医生治疗胃虚脾弱型呃逆案例

主诊医生:曹可仁主任医师

患者:朱某某,男,80岁

因呃逆一周于2017年5月19日前来我馆就诊。

主诉:患者1月前不慎着凉引发肺炎高烧,在医院经过治疗后高烧已退,以已无咳嗽咯痰等不适,但精神差,食少纳差,神疲乏力,气促,一周前开始出现呃逆,泛酸胀气,饮食无味,时有恶心,欲吐,以致精神不振,少气懒言。

现症见:精神萎糜,呃逆不止,少气懒言,语气微弱,食少纳差,腹胀满,大便稀溏,小便少,舌尖红苔黄腻脉沉缓而无力。

中医诊断:呃逆

证型:胃虚脾弱又夹湿热之证

治法:和胃降逆止呕,行气导滞

方用:旋覆代赭汤合丁香柿蒂汤加减,并配合中药外敷。

醋柴胡10g   黄芩10g   党参15g    白术10g
茯苓12g     法夏10g    旋覆花10g   砂仁10g
枳壳10g     厚朴10g    代赭石15g    柿蒂15g
莱菔子20g    甘草5g
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分服。

服上方1剂加强敷贴,呃逆即减轻,腹胀消除大半,服三剂后诸症好转,患者按原方抓了五剂继续服用,呃逆止,食欲渐佳。

按语:本症属中医呃逆范畴,本案患者大病之后,又加年势已高,胃肠功能衰退,又因受凉感受外邪,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故而呃逆,痰饮阻滞中位,气机不畅,故脘闷不舒;痰饮内阻,胃肠传导不利,故见腹胀满。舌尖红,苔黄腻为湿热之象,脉沉缓而无力为脾胃虚弱之证。故治宜和胃降逆止呃。方中旋覆花 下气降腻消痰,代赭石质重而沉,平肝胃之逆气,下坠痰涎,半夏燥湿化痰,莱菔子、厚朴、枳壳行气导滞,甘草调和诸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嗳气与打嗝的区别 中医是怎么解释打嗝的
中医辩证呃逆的病因病机呃逆的发生多由外邪...
两味药,痰消了,气也顺了!治脾又治肺,源于古籍,请你学习
“望、闻、问、切”诊断歌诀,中医必备
一味药止打嗝!中医界高度认可,边嚼边咽,三片就够
打嗝是什么原因 不同人群打嗝的原因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