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辣椒,你应该知道的知识

辣椒产业分析报告

  • 辣椒产业概况

  1. 辣椒简介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起源于中美洲、南美洲热带地区的墨西哥、秘鲁等地,是一种古老的栽培作物,明朝末年传入我国。辣椒生长的温度约在25~30℃左右,适合在温暖干燥的气候生长。对于土质的要求并不严格,最佳的土壤是排水功能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

    辣椒的辣味是由辣椒素含量决定的,因品种不同差异也很大。辣椒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铁、钙、磷和维生素B族。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居新鲜蔬菜的前列,辣椒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也很高,是获得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和β-玉米黄质的最好来源之一,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都是最有效的抗氧化剂之一,可以使呼吸道畅通,有预防风寒感冒的作用。

  2. 我国概况

    根据第九届全国辣椒产业大会资料,近年来,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和年产量不断增长,总面积在2100-2400万亩,位居蔬菜种植种类中第三位,仅次于白菜类、土豆,年产量3000万吨以上,国内销售额1000亿元以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消费和出口国

    目前,辣椒在我国云南、河南、四川、山东、湖南、贵州、河北、辽宁、海南、江西等地均有大面积栽培,其中贵州遵义县、绥阳县,河北省鸡泽县、望都县,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云南省丘北县,陕西省宝鸡市,江西省永丰县等是我国重要的特色辣椒产区;

    全国辣椒集散市场主要有河南的淅川县香花镇、柘城县、临颍县王岗镇,贵州的遵义县虾子镇,云南的砚山县嫁依镇,河北的鸡泽县,辽宁的北票市马友营镇,山东的武城县和吉林的洮南县。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贵州省辣椒研究所、新疆隆平高科红安种业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和育种企业,在辣椒品种的研、育、繁、推一体化方面成绩卓著。

    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金塔集团、晨光天然色素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辣椒调味品、辣椒红色素、辣椒素提取等初、精、深加工领域取得了亮眼的市场业绩。

  • 辣椒产业链各环节分析

  1. 辣椒品种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辣椒属包括五个主要品种:1.一年生椒(annuum)、2.灌木椒(frutescens)、3.亚马逊椒(chinense)、4.长柄椒(baccatum)、5.毛辣椒(Pubescens)。

    根据我国辣椒育种专家耿三省的论文,自1983年以来,通过多年的攻关,集中全国辣椒遗传育种的主要科技力量,重点解决了辣椒生产上的一些突出问题,辣椒新品种在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均达到相当水平。

    目前我国辣椒品种主要有:湘潭迟班椒、云阳椒、潘家大辣椒、中江猪大肠辣椒、华椒17、21牛角椒、伏地尖、河西牛角椒、窑嘴大辣椒、羊角辣椒、雷阳大辣椒、矮脚黄、华椒1号、华椒2号、汉川椒、保加利亚尖椒、矮树早、枞阳“二垄”椒、三洲辣椒、海花3号、农大40、吉农方椒、红旗方椒、茄门、吉椒2号、麻辣三道筋、于洪早椒、同丰16、同丰19、同丰37、大同5号、选丰46、包子椒(甜椒)、铁把黑(甜椒)、巴彦大辣、双富大辣椒、铁皮青大辣椒、一窝猴小辣椒、线辣子、中子粒、8819、二金条、皇椒1号、攸县玻璃椒、邵阳朝天椒、虹豆辣(湘西长线椒)等。

    在辣椒品种育繁推一体化方面,名列我国前茅的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新疆隆平高科红安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农望高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兴蔬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深圳市永利种业有限公司、贵州省辣椒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西正邦种业有限公司。


  2. 辣椒种植

    辣椒属于中光性作物,适应种植地区较广,我国南北各地均能种植。相对其他蔬菜作物,辣椒投资较少,产量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高。可以规模化连片种植,也可与玉米、果树、小麦、棉花等大田作物间种和套种,不仅能使辣椒获得增产,还充分利用了土地,增加经济效益。辣椒的种植技术较易掌握,通过培训、实习及示范,能很快掌握其栽培技术,并且生产过程中管理相对省工,产品上市持续时间长。

    我国辣椒产业,从中南、西南地区崛起,扩大到华北、东北、西北新兴产地,种植面积分布在全国28个省,形成了以湖南、贵州、四川、云南、陕西、河南、吉林、新疆等16个省区为代表的重点产区。贵州遵义普遍种植优质辣椒,被命名为「中国辣椒之都」。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建成,大力带动了华北地区辣椒生产。

    近年来,我国辣椒、甜椒种植总面积基本稳定在2100~2400万亩。其中:

    干制及加工型辣椒种植面积1200万亩左右,主要包括簇生、单生朝天椒类,线椒类,益都红和金塔类干椒以及地方品种如小米椒、丘北线椒等,该类品种常规品种约占85%以上。华北、西北干椒(羊角、簇生朝天椒)每亩产量200~300kg。

    鲜食类辣椒种植面积750万亩左右,包括羊角椒、牛角椒、绿泡椒、红泡椒、韩国404类型,部分线椒等,主要采用露地、拱棚和温室种植,该类品种杂交种占95%以上。北方保护地常规栽培每亩辣椒产量3000~4500kg;北方露地栽培每亩辣椒产量2000~3500kg;南方露地栽培每亩辣椒产量3000~4500kg。

  3. 辣椒初深加工

    辣椒可加工制成多种产品,具有多种保健功能,且辣椒的果实和茎叶可以作为饲养家禽畜的添加饲料。各国都很重视对辣椒素、辣椒红色素的开发利用,辣椒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我国辣椒加工业有着充足的开发原料,实践证明,在同一工艺加工的产品中,以中国辣椒做原料的产品品质更优。

    长期来看,辣椒加工大有可为,国际市场上,辣椒红素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色素,深受市场青睐,价格扶摇直上,还有绿色农药辣椒碱以及其它辣椒深加工制品,价格高,利润大,是值得发展的项目。同时还可以加强对辣椒的保健功能开发,辣椒具有减肥作用,深受日本人的喜欢,也引起了国内需要减肥的人们的关注。

    在加工方面,可提倡多渠道、多技术层次开发采后加工处理,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情况、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经济承受能力等,加工成不同风味、不同包装、不同档次的辣椒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我国辣椒加工主要以初级辣椒干制品和辣椒食品加工为主。主要包括辣椒干、辣椒丝、辣椒圈、辣椒丁、辣椒粉、腌制辣椒,及各种辣椒酱等调味品,辣椒的出口贸易也主要是干辣椒出口。这种加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为简单,投资少,在我国辣椒产区农民可自发进行这种加工,加工技术简陋,规模小,卫生条件较差,因此加工的利润空间也很小。大多数的加工产品难以满足出口产品的要求。

    相反,我国对辣椒的高附加值综合深加工产品,如辣椒色素、辣椒油树脂、辣椒素、辣椒碱、辣椒籽油等的加工较少,且加工技术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辣椒产品贸易需求的变化,辣椒精深加工产品需求量快速攀升,因此我国的辣椒深加工企业也有所增多,但在生产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辣椒碱的纯度不高,辣椒色素中辣味成分含量过高,辣椒油树脂的色度和辣度不够,辣椒籽油的色值较低等,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辣椒精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和销售。

    近年各厂在生产中都不同程度进行过技术改造,使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因此,我国辣椒精深加工的总体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的合理性都比过去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综合成本得以降低,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目前国内辣椒加工企业蜂起,贵阳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辣椒食品生产企业,销售额已突破40亿元,每天卖出130万瓶辣椒酱,「老干妈」品牌家喻户晓。吉林省金塔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集辣椒种子培育、基地建设、原料生产、系列加工及销售、科研于一体的辣椒全产业链的股份制企业,总资产11.2亿元,并曾创造了优质品牌辣椒种植基地规模、辣椒粉生产能力、冷冻鲜辣椒出口量、辣椒红色素单机日产规模四个全国第一。

  4. 辣椒研发

    目前对辣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育种领域,我国辣椒育种速度加快,育成品种众多。其中代表性的有全国各科研院所的「苏椒」系列、「中椒」系列、「湘研」系列、「甜杂」系列、「沈椒」系列等。我国育种工作以提高技术水平,创制优异育种材料,选育适合出口销售、高产栽培及加工的专用型优良品种为主要育种目标。

    国内育种方法仍然以传统杂交方法为主,同时杂种优势的利用占主导地位,诱变育种和太空育种作为新元素加入到育种工作中。湖南蔬菜研究所成功研制了湘研系列等辣椒品种,目前该所共收集到了2000多份辣椒品种资源。我国辣椒抗病育种不断发展,如同工酶分析技术、RAPD技术等为抗病育种材料选择和品种纯度鉴定提供了新的手段。

    与外国相比,我国辣椒产业的采后处理和贮藏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对辣椒深加工、精加工研究不多,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在医药、保健、化妆品等研究领域进展不大。

    我国需要加大对辣椒产品的贮藏和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产品要在形式、食用状态、感官质量、产品形象、食用美感等方面提升。在产品的开发上也应创名优产品,通过科学的加工技术应用,开发名牌产品、优质产品,这样才能占领市场,打开销路。我国专家提出了辣椒子—天然色素—饲料综合生产体系,许多新开发的科研成果也将占据市场一席之地,如创新调味品、辣味休闲食品、军旅竞技食品、新型化妆品、药物等。

  5. 辣椒市场销售

  • 国内市场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目前食辣人口比重约40%,食辣人口总数超过5亿,市场需求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食辣历史悠久,食辣人群庞大。随着国内人口频繁流动,辛辣饮食文化快速传播,传统意义上的「忌辣清淡区」已经越来越模糊,并逐步向微辣区转变,加上原有的辛辣区、微辣区的食辣人口比重也有增无减,国内辣椒消费的地域、人群和数量必然会进一步增加。

    我国在饮食口味上已逐步形成了长江中上游重辣区、北方微辣区和东南沿海淡味区3个辛辣口味层次的地区。许多地方特别是贵州、湖南、四川等省,城乡居民生活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辣椒。近年来,北京对辣椒及其制品的消费需求量已超过了重辣区的重庆市。

    随着国内食辣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国内市场对辣椒及其加工制品的需求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如鲜辣椒、辣椒干(粉)、油辣椒、剁辣椒、辣椒酱等。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辣椒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辣度、不同用途的辣椒品种层出不穷,如水果辣椒、甜椒、观赏辣椒等,为不同区域的人们食用辣椒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国内辣椒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辣椒深加工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拉动国内辣椒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力量。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要求会越来越迫切,因而国内对辣椒红色素等天然色素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从而带动初级辣椒原料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次,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辣椒在农业、医疗、保健、美容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将进一步得以发掘,以辣椒碱等为代表的辣椒深加工产品将会不断涌现出来,国内市场需求量将不断增加。

    对于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辣椒加工制品,国内市场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并形成了一些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辣椒加工企业。如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通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生产的油辣椒制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已占据国内同类产品60%以上的市场份额。又如以长沙坛坛香为代表的湖南辣椒加工企业,加工的剁辣椒,占据了国内同类产品的大都分市场。

  • 出口市场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辣椒的贸易量已超过咖啡与茶叶,且全球超20%的人都在食用辣椒。作为全球最大的辣椒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中国辣椒产业的发展对全球辣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辣椒品种众多,辣度各不相同,全球食辣地域人群扩大,市场需求增多,给我国辣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和发展空间。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是辣椒出口第一大国,且随着世界辣椒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出口量将保持较快增长。1988年我国辣椒出口总量为43130吨,到2002年,出口总量增加到91632吨,增长了112.46%,占世界辣椒出口总量的比重由1988年的25%提高到2002年的27%,而且出口量每年以4.4%的速度增长。

    近年来,韩国、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国辣椒的常年进口国,仅墨西哥辣椒就有1/3是从中国进口的,日本进口辣椒的90%来自中国。

    由于日本、韩国自产红辣椒严重不足,加之我国红辣椒质量逐年提高,日、韩从我国进口辣椒的数量较大、增长较快。以韩国为例,该国常到我国东三省、山东等地大量收购红辣椒,回国加工后在本国及国外销售。在韩国国内辣椒市场上,我国出口辣椒的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10.3%增至2004年的30.3%。在韩国辣椒进口中,冷冻辣椒全部从中国进口,冷冻辣椒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0.7%增至2004年的25.3%。

    从辣椒出口品种结构上看,我国辣椒出口的主要产品为辣椒干、辣椒粉、油辣椒、辣椒油、辣椒酱、辣椒罐头等。其中「身条细长、皱纹密细、色泽鲜红、品位佳美」,被国际上誉为「椒中之王」的陕西线辣椒,20世纪90年代末年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其它辣椒如鸡泽辣椒、邱北辣椒、遵义朝天椒等,均以优良的品质、独特的风味驰名海外,销往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墨西哥、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在贵州、四川、云南、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北、河南 山东、陕西等生产加工干椒的传统产区,生产加工的干椒出口量占世界干椒出口总量的20%。

  • 存在的问题

  1. 育种进展缓慢

    在辣椒长期生产过程中涌现出的一系列地方特色良种,由于对提纯复壮重视不够,目前许多品种出现种性退化;辣椒是我国传统种植作物,农户自种自食比重较大,目前国内辣椒生产用种除部分为农户自留种子外,不少商品种子也是加工后的副产品,种子质量不高。

    辣椒品种单一。适合辣椒深加工,如制作化工、医药和保健食品等原料的专用辣椒品种少,其他特色辣椒品种,如观赏型、品质型、生食水果型、保护地栽培型、特异环境抗性型品种也明显不足,制约了辣椒功能的开发与利用。

    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我国的种子公司虽然数以百计,但经营规模小,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寥寥无几。而国外种子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有10多家,其中美国先锋公司的销售额高达上千亿美元。

  2. 科技推广缓慢

    国内辣椒生产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一些种植户栽「卫生苗」、种「懒庄稼」,投入不足,导致辣椒单产低、品质差。

    目前生产上缺乏辣椒专用肥,许多地区没有按照辣椒的需肥规律施肥,只重视氮肥施用,而忽视其他元素肥料,如磷、钾肥等的配施。

    对主要辣椒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认识不清,防治措施不配套,综合防治水平低。在辣椒主产区,由于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轮作倒茬困难,连作或迎茬现象严重,导致辣椒疫病等土传性病害逐年加重,蚜虫和飞虱等虫害屡屡发生,直接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效益。

  3. 加工层次较低

    加工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我国的辣椒加工企业以小企业为主,企业小而多,牌子杂而乱,且加工设施简陋,技术落后,加工工艺原始,加工能力不足。目前,全国辣椒加工企业数以千计,但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加工企业却寥寥无几,如贵阳「老干妈」这种产值超过10亿元的加工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在发达国家,年产值上亿美元的辣椒加工企业却不少。

    辣椒深加工明显滞后,产品附加值不高。 虽然我国辣椒加工企业数以千计,但受技术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从事辣椒深加工产品开发利用的加工企业极为缺乏。以辣椒加工发展较好的贵州省为例,目前有辣椒加工企业100余家,辣椒制品产值数十亿元,但加工企业仍是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辣椒深加工方面几乎是空白,辣椒真正的价值远未发挥出来。辣椒深加工滞后,既影响了辣椒产业效益的提高,又阻碍了基地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4. 市场开拓不足

    辣椒市场体系建设跟不上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已建成若干个年吞吐量上万吨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但与每年3000多万吨的干、鲜辣椒产量相比,市场建设明显不足,市场覆盖面仍然较低,不少地方辣椒交易不便的问题依然突出。

    目前已建成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包括国内影响较大的几个大型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在内,经营范围狭窄,大多以经营干椒为主,影响了辣椒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管理较为粗放。市场服务系统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健全,辣椒生产与市场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导致辣椒产业发展中的效益年际间波动很大,影响了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

    以近年来的干辣椒价格为例,价格低的年份仅6元/kg左右,高的年份在10元/kg以上甚至20元/kg,2007年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干辣椒价格超过猪肉价格的现象。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加大了农民的投资风险,影响了农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

  • 发展趋势

  1. 新品种育繁推将更受关注

    从国内外不同的生产和消费市场需求出发,加快培育抗病性和抗逆性强、满足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熟期要求、不同用途的多种专用型品种,特别是加工专用型辣椒新品种。充分发挥我国地方辣椒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地方特色优良辣椒品种的提纯改良工作。我国辣椒种业发展将朝着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供应商品化、品种杂种化等方向发展,种子育、繁、推、销一体化经营将迈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辣椒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

  2. 生产环节进一步加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辣椒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辣椒产业将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流通的发展格局。

    首先,根据各地资源、气候、生态环境和市场等条件,搞好辣椒产业区域布局,努力建设好鲜食辣椒、干红辣椒和加工辣椒等辣椒产业带或生产基地。

    其次,在辣椒产区,「企业+基地/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将逐步完善,企业与农民之间的产、销利益关系和联接机制将更加密切,农村辣椒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协会将进一步发展,辣椒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第三,针对辣椒产业发展的一系列质量安全标准和规范化栽培措施,如无公害辣椒生产标准化体系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等,将逐步建立起来,辣椒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3. 深加工将成为新增长点

    随着辣椒功能的不断拓展和开发,我国辣椒加工业在继续保持辣椒加工制品领先地位的同时,各辣椒主产区将立足资源优势,加大对辣椒深加工产品,如辣椒红色素、辣椒碱和β-胡萝卜素等的开发利用力度,以满足国内市场对辣椒深加工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我国辣椒深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将不断提高,并成为促进我国辣椒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4. 商业化运作将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国辣椒产业的种植方式仍以农户生产为主,由于产、销脱节,农户对辣椒市场把握不准,往往导致辣椒生产的盲目性,从而引起辣椒的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给农户带来损失,严重影响农户种植辣椒的积极性。

    因此,围绕辣椒市场开拓与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辣椒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将受到各辣椒产区的高度重视,即从辣椒种植面积的确定、种植过程到收获后的辣椒去向,都将逐步融入商业化运作的轨道,从而搭建一条「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链,实现辣椒产、销对接,有效解决辣椒生产中常出现的区域过剩、品种过剩、时段过剩的问题,确保广大农民的利益。

- The End -

公号搜索,农人甲,nrj99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枣”在等你——合约产业解读
我国高粱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辣椒: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辣椒产值翻倍,远销10多个国家,这些品种和技术,6万余农户正在用!
我国红枣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小树莓,大产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