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遇见孙立人




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中华民国将领、抗战名将。


之所以会和儿子一起写这篇文章,一是孙立人近百年前曾就读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也是儿子隽哲刚刚毕业的大学;二是读了《孙立人大传》,近日又在网上看到他清雅隽秀的书法作品,感叹于他的才华和为人,心潮难平。


我暂且把孙将军的一生分为三个时期:28岁以前,求学游历;28-55岁,戎马生涯;55-88岁,含冤软禁。他在蒋经国去世后才得以释放,解禁后两年,于90岁高龄去世,走过坎坷、传奇而辉煌的一生。

1

28岁以前,求学游历

孙立人出生于安徽庐江一书香世家,父亲是举人出身,曾任山东登州知府和安徽警政厅长。他从小上私塾,14岁时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学校,在清华上了九年学,还是校篮球队的成员,1921年曾代表中国参加第三届远东运动会获冠军。


1923年,孙立人清华毕业,赴美留学,先是屈从于父亲的意愿,在普渡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后赴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接受了西方先进的铁血军事教育。1927年毕业后又用一年时间游历欧洲。


总体来说,孙立人的成长过程中拥有极好的教育条件,他自己也是个有思想和主见的全面发展的学霸。在成长过程中,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对他的影响极大,对于这段历史,由隽哲从一名校友的角度来做一介绍吧。



孙立人是1926年进入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简称VMI)学习的,被分配到了D连,在校期间参加了篮球队、美国政治学会等学生组织,于1927年毕业。由于他已经完成了清华大学和普渡大学的学业,所以实际只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了一年,但这一年是被称为“鼠线”的最艰苦的一年。


往期文章链接:
VMI生活 之 穿越“鼠线”(上)
VMI生活 之 穿越“鼠线”(下)

孙立人曾在回忆录里提及和他同一时期就读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有好几个中国人,但是大多都因受不了折磨而退学,甚至因此而疯掉或者自杀。我虽然晚于孙立人近百年毕业,他回忆录里提及的各种残酷体罚大多已被取缔,而改成各种高强度体能训练,但是换汤不换药,作为新生(被称为“老鼠”),随时都有可能会被高年级学长找茬或者体罚,每天要面对各种处心积虑设计出来的折磨人的方法。我在当“老鼠”时,被高年级学长体罚时也曾有爆发反抗的冲动想法,但都被理智压制下来。因为我在《孙立人大传》里读到过——校长常说:“我们这种打人的风气,严格的训练,并非恶意,对任何人也没有歧视,因为我们唯一的目的在使你锻炼成人——Make a man of you。”这也就是所谓“不盘根错节,不足以别利器;不千锤百炼,不足以成纯钢”。这种人为的残酷环境能训练人在高压下的承受及决策能力,并且能让人在遵守规则的同时拥有血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老鼠”被逼得自杀的事情时有发生,不过这种情况在近十几年来要好很多,但每年还是会有人因为抑郁或者有自杀倾向而退学,特别是在鼠线期间,大约会有近五分之一的同学因承受不了这种折磨而转学或退学。

我们学校最著名的美国将军校友是马歇尔和巴顿,孙立人也是很有名气的历史人物。2016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之际,曾在学校的英勇厅举办了“抗日名将孙立人将军军旅生涯图片展”,300多幅珍贵图片生动再现了孙将军的生平及中国远征军的辉煌战史。孙立人将军把中国传统教育与美国军校教育结合,治兵有道,战功彪炳。




在学校校史馆,孙立人将军还有自己的一个橱窗,里面展示了他的画像、制服,还有一把他缴获的日本武士刀。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最看重的品质就是诚信和荣誉,而孙立人将军耿直的军人性格也是深受当年美国军校教育的影响,这助他智勇双全、驰骋沙场、大放光彩,同时也令他和黄埔系的国民党军官和政治家格格不入,并为他日后被蒋介石猜疑、软禁埋下了种子。

      孙立人将军的手上一直都戴着弗吉尼亚军事学院(VMI)的纪念戒指:

往期文章链接:

VMI生活 之 纪念戒指

2

28-55岁,戎马生涯


学成归国后,孙立人不靠家庭背景,也曾处处碰壁,但很快因其才华卓著引起了宋子文的注意,1932年被调往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他融合中国传统与美国军校的教育方式训练队伍。

卢沟桥事变后,税警四团被编入第15集团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孙立人带团在苏州河与日军血战两周,7次击退强渡苏州河的日军,使该地成为淞沪会战中日军伤亡最重之处。孙立人亲临一线,身负重伤,昏迷三天不醒,被部下抬下火线,才救回一命。抗战中,税警总团经过扩充,实力相当于两个师,成为国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1941 年12 月,税警总团被编为新编第三十八师,孙立人任少将师长。

1941年,日军进逼缅甸 ,企图截断中国的国际物资运输通道。中国组建了远征军入缅作战,新编第三十八师便是远征军的主力之一。进入缅甸后,孙立人的新38师在仁安羌以少胜多,以客胜主,以寡救众,一战成名,孙立人以一千人,面对两万多敌军,解救了英军一万之众。孙立人也获得了英国授予的帝国英雄勋章和美国授予的“丰功”勋章。


在从缅撤退的问题上,孙立人与杜聿明产生了巨大分歧,而孙立人凭借着先天的机智聪敏与后天的训练,神机妙算,在缅甸撤退的艰难途程中,至少三次化险为夷。

1943年10 月,中国远征军向缅北大举进攻,发动了第二次缅甸战役。退到印度的新 38 师与日军激战81天,以日军全线崩溃的战绩,攻占了密支那城。战后,孙立人升任新 1 军军长。此战之后,孙立人获得“东方隆美尔”的雅号,享誉国际。孙立人是抗战中国民党军队军级单位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也是唯一一位受到艾森豪威尔邀请出访欧洲的将领。


抗战胜利后,孙立人被国民党黄埔系排挤,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后通过美国人的斡旋,他被蒋介石派到台湾督练新军,但从未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围绕在孙立人身边还接二连三出现“匪谍”案,后来由于他与美国的关系更是引起了蒋氏父子的嫉恨。1954年,蒋介石在台湾就任“终身总统”,地位已经稳固,怕他威胁自己的统治,迫不及待地免去了孙立人“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将其调任有名无实的 “总统府参军长”。1955年8月,台湾成立了针对孙立人的调查委员会,经过50多天的调查,认定其叛变被软禁。

3

55-88岁,含冤软禁


孙立人的家在台中,有特务特别“照顾”。他五十多岁才有了四个孩子,被软禁的前几年没有收入来源,子女也不能享受学费减免等福利,孙立人就在山坡上开始种荔枝、种玫瑰、种兰花、养鸡,家人负责出去卖水果、卖花、卖鸡蛋勉强度日。他种的玫瑰很受欢迎,被称为“将军玫瑰”。十多年后,软禁暂时放松,他又经营了一处果园,一年四季都在果园里劳作,收获的时候,他的夫人负责到市场叫卖。就这样,他们养大了四个儿女,而且四个孩子都毕业于世界名校。




战争的硝烟离我们太远,孙立人将军的传奇经历让我无比崇敬他是历史书中的英雄人物,而当我看到他一九九O年写给冰心先生的一封信时,才突然意识到他还是与自己生命时光有二十年交集的一位可敬老人,这位抗日名将在九十岁高龄时竟然能够写出如此洒脱、流畅、精妙绝伦的好字,进而更加唏嘘这位才华横溢的文武全才,却度过了这前半叱诧风云、后半憋屈压抑的一生。

1923年时,梁实秋、吴文藻、孙立人等80多位清华学生一起赴美留学,冰心作为燕京大学的学生和他们乘坐的同一艘邮轮。冰心后来的丈夫吴文藻与孙立人在清华时是同班同学,后来他们也相识相熟。1990年3月,冰心通过台湾的许逖教授给自己四十多年未见的好友孙立人写了一封书信,希望孙将军有生之年能回大陆看一看。孙立人收到信后十分感动,很快就写了下面这封回信,现在这封信收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书信库中。遗憾的是,孙立人将军未能如愿回到大陆,写这封信之后半年就去世了,临终前,孙立人留下遗嘱:不葬大陆,棺不入土。至今,孙将军的棺椁仍停在地面未入土,也没有墓碑,只有几棵松柏相伴。



这封信还是按照民国时期的书写习惯竖写的,且没有标点符号,参考下面的加了标点的文字才更容易读懂。

婉莹嫂夫人大鉴:
许逖先生来舍,朗读手书,其于立人。尤殷殷垂注、闻之至为感篆。回忆同舟东渡,转瞬遂近七十年,昔日少年,俱各衰迈,且文藻兄且已下世,人世无常,真不可把玩也。立人两三年来,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虽行动尚不需人扶持,而步履迟缓,不复轻快,有时脑内空空,思维难以集中。比来除定时赴医院作复健运动外,甚少出门矣。故人天末,何时能一造访,畅话平昔,殆未可必然,亦终期所愿之得偿也。言不尽意,诸维珍卫。
顺候箸安。

弟孙立人 拜启

一九九O.五.十五

看了孙立人将军的书法,飘逸、潇洒、秀美,简直爱不释手,于是从网上又找来一些作品,共同欣赏。












以此文纪念孙立人将军诞辰122周年

【本号第410篇文章】

遇见傅园慧

遇见吴晓波

遇见德龄公主

遇见释慧律

遇见萨利机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薛岳将军在抗战中被称“战神”,其实他也是位名副其实的抗日战神
孙立人被蒋家软禁33年,卖荔枝为生却有两红颜相伴,四子女皆学霸
从城管头子到抗日英雄,英国国王接见他,巴顿将军为他开车门
谁敢想?这名弱不禁风的老人,竟是当年打的日军闻风丧胆的孙立人
【原创】孙立人故居
“中国军神”孙立人:遭软禁长达33年,被迫娶新妻生下4个科学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