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豫州怀古 之 浚县古城

河南的浚县,很多人也许都没有听说过,来到这里才发现,这里有保护如此之好的一座古城。 

浚县商代称黎,西汉置县,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改称浚州,明初降州为县,改称浚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了璀璨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境内有名胜古迹300多处,大部分位于浚县古城内。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隋唐大运河浚县段、黎阳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浚县古城与大伾、浮丘两山及隋唐大运河浚县段,形成了 “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优美画卷。浚县古城至今仍保存有城墙、钟鼓楼、四合院、寺庙等历朝历代建筑群几十处。众多的历史古迹、文化遗产,诉说着古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





西城门











古城墙及城门





浚县古城墙位于城西卫河处,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好的一段,历经六百余年仍稳固如初,工艺精细,为研究我国古代城墙的修建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四城门题额

  东城门:东望澶云

  南城门:南控黄流

  西城门:西瞻行翠

  北城门:北迎紫极

四城楼题额

  东城楼:长春

  南城楼:叠翠

  西城楼:长青

  北城楼:拱北






文治阁





浚县古城的街巷延续明、清、民国以来形成的历史街巷格局,城的正中心是文治阁,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一条轴线,把古城十字分割。

文治阁是浚县保存完好的古楼阁之一,虽历经400多年的风雨,依然雄伟耸立。原阁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毁于大火,现在的新阁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开始修建的。巍巍文治阁见证了数百年来浚县的兴衰荣辱。

文治阁题额

       东侧:丹流东壁

  南侧:清环黎水

  西侧:碧泻西山

  北侧:黛护伾岚







四条大街





四条大街各具特色,民间流传:东街文人多,南街穷家多,西街生意多,北街大户多。










翰林府






在古城的西大街,有一处清代官宦府邸,当地人称为“世袭翰林府”,是由子贡(端木赐)第七十八代孙端木涣若所建。

这是一座坐南面北的古建筑群,由东、西相邻的两个院落组成,东院为端木涣若长子端木照琛居住,西院由次子端木照璠居住。世袭翰林府各宅院均为硬山式灰瓦顶建筑,墙体下砌青石,古砖、屋檐雕有吉祥花卉或提有祝福文字,各屋明柱多有莲花基座,十分精美。

这座宅子的主人名噪一时,是清代浚县城内的头份人物端木涣若,他是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博士一职源于战国时代的秦国,主要职责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武帝时期设立五经博士,司职传授儒家经典。此后各朝各代均设立该职,其职责大体相同。延续到清代,五经博士成为封建王朝封赏先贤先儒后裔的一种礼遇性政治地位,主要负责祭祀先贤、看护宗庙等事务。端木氏的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是清代康熙皇帝所赐,世袭罔替。



















浚县县衙






浚县县衙坐北向南,大门两侧为砖砌八字墙。大门为面阔三间的楼宇式建筑,雄伟森严。大门外左侧建申明亭,是衙署张贴榜文和告示的地方;右侧建旌善亭,意在推贤扬善,固宜其后。





县衙的第二重门即为仪门,是一座屋宇过厅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梁八柱。仪门两侧开设便门,悬山顶建筑。仪门东侧建有衙神祠;西侧建有芒神祠。


过仪门,一条甬道通向大堂,甬道中间建有一牌坊,名曰“戒石坊”。大堂是县衙内最为高大壮观、庄严肃穆的建筑。大堂前建有月台,月台之上建有抱厦。大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与抱厦相连,浑然一体。正中悬“浚县正堂”堂匾。大堂之左,置一大鼓,知县升坐大堂则击鼓显威。








与大堂对称的东西两侧,是“三班”、“六房”。“三班”即指皂隶、快手、民壮,其人员都是衙内承命奔走的差役、站堂、行刑、内勤及门卫等。“六房”是县衙的职能部门,负责办理日常公事。明清两代,政务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类。大堂后东西两旁,有两所规格略小的独立建筑,东边为典史署,即幕僚办公之所;西边为永丰库,即贮藏户口、土地册、图籍和文书档案的库房,即“东幕西库”的格局。



大堂与二堂之间的宫门是内衙与外衙两个区域的分界线,没有内衙传唤,是不能随便进入宫门的。过宫门进入内衙,内衙包括以二堂为主体的区域和以三堂为中心的院落。二堂后面即是内宅,通过内宅门便进入以三堂为主体的区域,又叫“知县宅”。三堂面阔五间,为二层楼阁式建筑,规模仅次于大堂。上下两层皆为通楣花格门,古朴典雅,雅称“瑞凤楼”、“花堂”,也称“后堂”或“宅堂”,是官员及其家眷、亲属等居住生活与工作区。





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县衙先后被县公安局和县直属库所分占,作为监狱和粮仓用。遗址内现存房基五处、石狮一对、经制名缺碑记碑、重修浚县公府记碑、王县知事事评先生德政碑及大量石柱础等重要文物古迹。





关圣庙





武圣人关羽与浚县有着密切关系。东汉袁绍军进兵白马坡,所向无敌,曹军大震。曹操后遣关羽迎战,关羽匹马单刀,直奔敌营,白马之围得解。白马坡,则在黎阳(浚县)境内,白马坡因关羽斩颜良而成为著名的古战场而载入史册。

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当地及周边县地几乎村村都建关帝庙,尤其是白马坡一带,村村有帝庙,家家敬关公。浚县古城关帝庙在县衙西南,西城门路北。











浚县泥咕咕






浚县泥咕咕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泥咕咕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浚县泥塑形体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因其尾部有两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故称"泥咕咕"。浚县黎阳镇杨圯屯是泥咕咕的主要产地。在古城中,街边的建筑门口都有可爱的泥咕咕造型“代言人”。









古城夜色
















图片拍摄于2023年1月21、25日






【本号第443篇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游浚县
河南省唯一县级历史名城,城楼城墙县衙到处是古迹
豫·鹤壁:浚县古城--数次整容后重现“山河襟带”旧貌
2016.06.24 河南 鹤壁 浚县古城
崇武古城
黎阳古县治,浚县旧县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