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摄影测光技巧


对于不少摄影初学者甚至有些摄影老手,拍出来的照片不是过曝就是欠曝。为何看到的景象与拍出来的就不一样了呢?

其实,说穿了是因为不懂得测光所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控测光?拍照就是为了实现完美的曝光,而要让曝光准确,测光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对焦≠测光


我们在拍摄时,一般都是半按快门完成对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测光也基本完成了。于是大多数人把对焦理解为测光,实际上“对焦”与“测光”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对焦是在半按快门时确定画面的焦点,在半按快门确定焦点的同时相机的测光系统被激活了,但这时测光并没有完成,它一直在工作,直到当快门帘打开的瞬间,测光才被锁定最终的曝光值。

这里我们必须先说一说相机的对焦点,对焦点就是我们通过取景器可以看到的那几个点。不同的相机有不同的对焦点数,现在的相机对焦点数比较多,常见的有9点,11点,19点,还有些有51点的,对焦点数越多,我们的选择性就越多,构图就越方便。但是也不一定就是越多越好,平时在用的话 9点,11点足够应对日常拍摄所需了,只有拍摄运动体,进行跟踪对焦时才需要更多的对焦点。一般对焦点数比较多的相机,基本上是可以调整对焦点数量的。

相机取景器上显示的对焦点


测光,就是测定拍照时的光线的明、暗程度,从而为相机提供正确的曝光量(反映出来的是一组光圈、快门的组合)。接下来我们再说一下测光点,所谓测光点,其实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这个区域除了点测光的面积比较小,接近于一个点以外。其他的测光模式都是对大小不同的测光区域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比较正确的曝光参数的。

这里着重说一下点测光,如果你的相机带有测光对焦联动功能,那么你的测光点就是你的对焦点所对应的区域。如果你的相机没有测光对焦联动功能,那它的点测光的区域就在相机所有对焦点的中心点位置区域,想要实现先测光再构图,就要用到(AE-L)曝光锁定功能。


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中心对焦方法。通常我们都会把对焦点设置为中心点,先对拍摄主体半按快门,完成对焦,然后移动相机重新构图,构图完成后再全按下快门。


但是,实际上这对于测光而言是不准确的,在我们半按快门后移动相机时,这时相机会根据移动的位置重新测光,拍照的参数变了,这时你拍摄的照片有可能过曝或者曝光不足。

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对人物测光后然后直接按下快门。人物曝光基本正常,背景过曝,由于构图太居中,便有了上面的这一幅图片。

同样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对人物测光,保持半按快门并移动相机重新构图,然后再按下快门,背景曝光正常,人物曝光不足。


从上面两幅图片,我们可以知道,在对完焦后,移动相机,曝光参数中的快门速度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由于测光点发生变动而产生的变化。

如果我们不想曝光参数在对焦后发生改变,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在对拍摄主体对焦和测光后,想要实现先测光再构图,就要用到(AE-L)曝光锁定功能。按下曝光锁定按钮(不同的相机参考相关说明书)再构图。


二、相机是如何测光的?


我们可以通过眼睛直接判断每个物体的色彩、形状,大小等,对相机而言,虽然可以模拟人眼依靠光的反射来判断物体,但它毕竟是台机器,没有大脑的辨别能力。


相机对于物体光线反射的强弱常有失准的时候,为了让测光有一个可参考的标准,人们根据光线的反射率,总结了一个可靠的参考值,这就是18°灰。现在所有的相机都是以此作为默认参考值。因此让曝光准确,我们的测光对象一定要接近18°灰的对象。

18°灰是相机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那么这又是怎么得来的数字呢?


它是根据最黑的物质如锅底灰的反射率是3%,最亮的物质如雪的反射率是96%,以亮度二倍的关系,从最黑的3%、6%、12%、24%、48%、96%。18%正好处于12%和24%的中间,也就是从最黑的3%到最亮96%,18%正好处于中间值位置。


而相机的测光就是以这个中间值作为参考依据。


三、如何让测光更准确?


有了上面18°灰的概念,那么我们在测光时中心测光点的选择要尽量接近18°灰的物体,相机基本可以测准(以日照光线为准)。


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接近18°灰的物体是非常多的,比如最方便的就是我们的皮肤,当你在一个复杂的光线环境不知以什么为参考时,可以对自己的手背测光,然后锁定曝光,重新对拍摄对象进行对焦,完成拍摄,曝光一般是很准确的。


另外还有很多物体接近18°灰的物体,比如干枯的树叶、灰色的墙体,蓝色的天空等等……

让测光准确,除了选择接近18°灰的物体为参考测光依据的同时,选择适合的测光模式也是非常关键的。


四、测光模式


目前单反常见的几种测光模式有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局部测光、多区测光等。


每种测光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这里简单说说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常见测光模式。



选择好测光模式是大光比拍摄的成败关键。众所周知,几乎目前所有的数码相机测光都有这三种测光模式:


平均测光:


最简单,最通用的测光模式,适合新手在大多数光线环境下使用。因为它坚固的是整个画面,整体画面会比较准确,但对拍摄主体却是最不准确的。

平均测光方式是对画面的某一局部进行测光。当被摄主体与背景有着强烈明暗反差,且被摄主体所占画面的比例不大时,运用这种测光方式比较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局部平均测光比中央重点测光方式更为准确,又不象点测光方式那样由于测光点太狭小需要一定测光经验才不容易失误。


中央重点测光:


测光偏重取景器中央,同时又照顾整个场景,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测光模式。适合大多数人,比一种较放心的测光模式。

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传统测光方式,大多数相机的测光算法是重视画面中央约2/3的位置,对周围也予于某些程度的考虑。对于习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的摄影者,用这种方式测光比使用多区评价测光方式更加容易控制效果。

在大多数拍摄情况下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测光模式,但是如果您需要拍摄的主体不在画面的中央或者是在逆光条件下拍摄,中央重点测光就不适用了。



点测光:


点测光模式重点照顾测光的主体部分,覆盖中央取景器只有4%左右的面积,非常适合逆光下的人像、日出、夕阳等场景,但驾驭难道较大,适合经验丰富的摄影玩家。

点测光时相机根据这个较窄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依据。这是一种相当准确的测光方式,但对于新手来说,却不那么好掌握,怎样区别一个测光点,变成了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错误的测光点所拍出来的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造成严重的曝光误差。

使用点测光,对准朝霞较亮的部分测光,整个画面都暗了下来成为剪影,只有朝霞的曝光最完美。

使用点测光,对准朝阳较亮的部位测光,整个画面都暗了下来,只有朝阳和亮部朝霞的曝光最准确。

使用点测光,对准远处的山脉进行测光,由于山脉比较暗,整个画面曝光过度。


使用点测光,对准山峦亮部和暗部之间的灰色区域测光,整个画面曝光适度,既保证了天空的亮度细节,同时也让暗部细节得到很好的体现。


如果我们要实现较完美的曝光,使用手动拍摄模式,根据环境判断测光线是最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反摄影的基础操作——让摄影新手快速提高摄影技术
对焦模式,相机中的后键对焦你会用吗?
摄影入门:相机上的后键对焦按钮怎么用?
【60D的测光与对焦分离的技巧】
相机的这几个设置你是否常常忽略了呢?
抓住5个点,解决运动人像拍摄难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